西西河

主题:【原创】联合王国旗下的弯刀战士-廓尔喀旅 -- 10年1剑

共:💬125 🌺10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花!
    • 家园 难得一见的好文。

      难得一见的好文。

    • 家园 我觉得不太有滋味。他们可是打进过北京的。。。。
    • 家园 【续九】丛林岁月

      1948年1月1日,以下4支廓尔喀团成为最初的纯粹意义上的英国军队,而不是此前的英属印度陆军。

      第2廓尔喀来复枪团,亦称爱德华七世廓尔喀团

      第6廓尔喀来复枪团,后称伊丽莎白女王廓尔喀团

      第7廓尔喀来复枪团,后称爱丁堡公爵廓尔喀团

      第10廓尔喀来复枪团,后称玛丽公主廓尔喀团

      部队于当年开赴远东,并与此前驻防当地的英国军队合并,由于廓尔喀人居多数,被命名为第17廓尔喀步兵师。1948年后,廓尔喀人自己的工兵团、信号兵团、宪兵队、运输团,甚至包括第一支伞兵连相继组建,兵员最盛时约为36,000人。1948年,马来西亚共产党领导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激化为武装斗争,此后12年间,廓尔喀人作为派驻这一地区的主要军事力量活动于马来半岛的热带雨林。

      马共武装于二战期间曾组织的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作为一支抵抗力量,有效地支援了盟军。鉴于此,1946年,年仅22岁的马共领导人陈平获英国政府颁发的缅甸星级勋章,马共并得以在战后合法存在。但马共从未放弃摆脱殖民统治的立场,并于1948年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反对英国。6月,英国殖民政府宣布马来西亚进入紧急状态,马共成为非法组织,陈平也在一夕间由英雄成为头号通辑犯。尽管英国政府一直称之为“紧急状态”,但从各方面来看,双方间的冲突都可以算得上是战争。马共武装高峰时约有近10,000人,其主体为响应当时席卷亚洲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华人。鉴于实力上的差距,马共武装主要依托丛林进行游击。而英国为遏制马共势力的蔓延,双管齐下。一方面,实施由哈罗德.布里格斯设计的“布里格斯方案”,关闭410处与游击队过从较密的村庄,将村民统一迁移到半军事化管理管理的区域,以断绝游击队在物质上的供应。另一方面,英国先后动用35,000名本国及英联邦军队,另有100,000名马来西亚政府军对马共游击队进行清剿,其中本土军队及联邦军队实行轮战,至多呆上2-3年,作为主力的廓尔喀人则一直坚守到1960年后,与他们合作最多的,是重新组建的空中特勤队(SAS)。地面行进的廓尔喀人及在空中盘旋的SAS,是这一地区英军的主要行动模式。

      实际上,马共武装的直接威胁相当有限,但在客观上,仍促使英国不得不尽早放弃对马来西亚的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西亚宣布独立。之后,本已濒于绝境的马共武装更是失去民众支持。到1960年,仅余数百人活动于马泰边境。1960年7月31日,马来西亚政府宣布已持续12年的紧急状态解除。

      12年间,英国政府在马来半岛上耗资约7亿英镑,所幸结果尚可。英国方面有人将马来危机的平稳渡过与之前的朝鲜战争及其后的越南战争相提并论,并称之为“铁幕”下西方阵营在东亚难得的一次胜利。考虑到中、苏等社会主义阵营对马共的支援与北朝及北越相比微乎其微,英国人的这种自行封赏有些牵强。

      马共的残部一直要到1989年马、泰两国与马共三方签定“合艾和平协议”,才算正式放下武器。陈平漂流多年后(包括中国)于1994年起定居泰南合艾,最新的消息是年逾8旬的陈平通过律师向大马槟城法庭递交申请,要求允许他及他所代表的所有前马共成员返回祖国马来西亚定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巡逻中的廓尔喀士兵

      马来半岛的枪声平息不久,英国在婆罗洲岛与印尼再起争端。其时,婆罗洲南部为印尼的加里曼丹省。北部为文莱王国与英控的两块殖民地-萨巴及萨拉瓦,除自己的殖民地外,英国同时负责文莱苏丹的防务。依英国人的规划,这些地区应并入马来西亚,而野心勃勃的印尼总统苏加诺显然另有打算。1962年12月8日,文莱内部亲苏加诺的北加里曼丹民族起义军发动政变,企图拘禁文莱苏丹、夺取油田并扣押西方人质。苏丹侥幸逃脱后请求英军援助,数小时内,2个连的廓尔喀2团1营士兵从新加坡飞赴文莱,其他部队陆续跟进。12月16日,英国驻远东司令部宣称所有叛军的据点已被攻克;1963年4月17日,判军首领被俘。但事件并未就此终止,苏加诺于此时授权印尼“志愿者”穿越边境侵入北婆罗洲进行袭扰和破坏。英方起初约有5个营的英军及廓尔喀士兵在边境上布防,他们的指挥官是在廓尔喀军中已效力20余年的华特.沃克少将,作为指挥官亲历了曾二战中的缅甸战场及50年代马来半岛的冲突。面对绵延千里的边境,定点防守是不可能的,可行的反制手段是突入对方领土反袭扰反破坏。由于冲突已提交联合国,双方的行动都比较谨慎以免给对方留下口实。英方此时期的行动命名为“金律”,英军进入印尼境内反击得到国防部准许,但绝不能有任何一名英国士兵,无论是生是死,落在印尼人手上。行动初期,只有廓尔喀人及空中特勤队用于执行穿越边境的任务。这段时期的历史长期秘而不宣,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有所披露。

      自1963年9月后,印尼正规军也搅了进来,冲突达到白热化。至沃克上调到北约时为止,他的继任者乔治.李少将手上已有13个营的步兵及相当于一个整营的空中特勤队。此外还有部分来自马来西亚、新西兰及澳大利亚的炮兵、工兵及作战部队。作为主力的廓尔喀人则达到8个营,他们再一次证明了自己在丛林战中的价值,到1965年下半年,印尼人在冲突中逐渐失势。1965年11月,10团2营的一等兵兰巴哈德.林布因作战勇敢获赠迄今为止廓尔喀人所获得的最后一枚维多利亚十字勋章。1966年3月,苏加诺政权被苏哈托推翻,同年8月,马、印签定和约,边境冲突结束。

      除东亚外,在塞浦路斯、也门、德国等驻有英国军队的地区,也有廓尔喀人的身影。5、60年代间,除战损及退役士兵外,廓尔喀部队并未得到补充,到1966年,总人数约维持在14,000人。自1967至1972年,英国出于防务方面的调整,将廓尔喀人进一步削减到8,000人,作战兵力由8个营减为5个,工兵、信号兵、运输兵继续保留,但人数进行相应裁减;伞兵及宪兵解散。已是北约驻北欧总司令的沃克将军对老部下的境遇大为不满,并因此与国防部交恶,差点被送上军事法庭。

      • 家园 马共的最高战绩好像干掉过英国总督

        是伏击还是暗杀就不清楚了,好像后来继任的总督上台后才正式开打

      • 家园 战后初期印尼民族份子制造了大量针对华人和西方人的暴力事件

        英国人根本无力制止,作用甚至远不如在战后在印尼继续活跃的旧日军。当时的工党政府为在即将到来的选举中取得优势,下令将士兵服役期由3年8个月减少到3年4个月,这意味着英国在东南亚驻军中1/3的军官和大量士官都将提前回国。而印度籍军队也因为印度内部高涨的独立呼声而军心浮动,不得不将之大量退伍回国。这样,英军在荷属东印度看上去有不少单位,其实只是空架子,根本无力控制印尼治安。

        相反日军训练出的印尼民族主义份子武装却实力雄厚,日军投降前至少征召了六万名印尼人编成武装并训练。这些武装份子在日军投降后弄到了大批日式武器,包括近万支步枪和3000余挺机枪和自动武器,30万枚手榴弹和大量爆炸物。这些武装份子那叫一个牛,除了日本军谁也不服。

        这时就轮到旧日本军登场了,大量的旧日军在战后依旧以军队序列驻扎在印尼各地维持治安,数量之多,当蒙巴顿勋爵到访苏门达腊时,从机场到下榻地9公里的公路两边全站着全副武装的日军警卫,足有数千人,把帅哥勋爵给惊的不轻。

      • 家园
      • 家园 沙发并送花
    • 家园 【原创续八】分崩离析

      对于以从军为职业的廓尔喀人而言,战争结束即意味着失业。二战后,英国政府立即砍掉了战时的20个廓尔喀营,差不多60%的廓尔喀士兵不得不踏上返乡之路。更为不幸的是那些重获自由的战俘,因无法重新加入旧连队也一同被打发。很多人因服役年限不够而无权领取退休金,只能拿到遣散费。2002年11月,英国高等法院判决三名廓尔喀老兵起诉国防部一案胜诉,343名从日本战俘营幸存下来的老兵每人获10000镑赔偿,此时的人数还不到当年廓尔喀战俘的1/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是百孔千疮的英国无力维系庞大的殖民帝国。面对战后涌起的殖民地及半殖民国家的独立运动,也是有心无力。印度在历经近2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后,1947年6月3日,英国首相艾德礼和印度总督蒙巴顿在伦敦和新德里同时发表《印度独立方案》(即《蒙巴顿方案》),宣布根据居民的宗教信仰,印度分为印度教徒聚居的印度和穆斯林教徒聚居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15日成立。

      印巴分治前,印度教徒及伊斯兰教徒混居于南亚次大陆,由于教派矛盾及殖民者的挑拨,双方间的敌意由来已久。分治带来了大规模的难民迁徙,印巴分治前后,约有8500万移民在新划定的印巴分界线两侧涌动。当移民们在途中交错而行时,在疲惫之余,仍不忘把仇视的目光射向对方。暴徒们趁乱大开杀戒,在11月前,大约200万人死于恣意的谋杀、纵火和奸淫。廓尔喀士兵作为当时的维和力量,忙得焦头烂额。

      曾服役于廓尔喀3团的约翰.陶顿于1947年驻防在萨哥达。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制止屠杀,并将逃散的难民集合起来。每次看到地平线上有黑烟升起,即意味着又一处村庄遭难。有时他们能及时赶到,但更多的时候,他们只能沮丧地看着在火中焚烧的尸体,至今,任何毛发烧焦的气息即可轻易勾起约翰对这一时期的记忆。村里的成年男人大多在搏斗中被杀,妇女和孩子则选择跳井自尽。他们最终把所负责区域内的印度及锡克难民集中起来之后,接下来还要将他们护送回印度境内。由于交通工具紧缺,所有的难民及卫队都要步行。每组难民队伍绵延约30公里长,只能分配到80名士兵护卫。在途中,无数暴徒,或者是平时并不残暴,此时却已被仇杀激红双眼的穆斯林,趁卫队防守间的空隙杀入难民,大肆砍杀劫掠。6天后,出发时的逃难者只有一半抵达印度。之后的回程,他们还要接着护卫在印境内的穆斯林西返。类似的悲剧再次重复,只不过袭击者换成了印度教徒,甚至其中部分人就是前日他们曾保护过的人。

      幸运的是,回到驻地后,增援的“达科他”运输机到了。他们拆除了座椅,每架飞机塞进约80名难民。约翰这时碰到一对廓尔喀祖孙。老人自“一战”后就服务于当地的兵营,在最近的屠杀中,家中只有二人幸免。负责安排登机名单的印度官员显然接受了贿赂,拒绝祖孙上飞机。约翰在劝说无效后,逮捕了负责的官员,并警告他的助手:24小时之内,如果这二人还未上飞机,他也会被捕,并连同他的上司一起被放到一处穆斯林聚居的城市。老人和孩子赶上了下一趟飞机,约翰把自己能找到的300卢比交给了他们,此后,再也没有他们的消息。

      当这一切结束后,廓尔喀人又要面临关于自身前途的宣判。一段时间内,所有廓尔喀团队将被裁减的传言甚嚣尘上,但也有反对者说不仅不会被砍掉,反而会扩充。经过人心惶惶的数周,最终结果水落石出。经英、印、尼三方会谈,决定英军保留现役10个廓尔喀团中的第2、4、6、10团,将于1948年1月离开印度,部署海外,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才是最早的直属于英国军队的廓尔喀军人;其余6个团并入独立后的印度陆军,其中的各级英籍军官调往英属廓尔喀团。基于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英国工党政府所做出的这一决策即考虑到了短期内无重大战事,又要在东南亚地区保留一支力图维持战前殖民秩序的军事力量。而大多数廓尔喀士兵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顿感迷茫与困惑。按照三方会谈约定:作为个体,任何一个廓尔喀士兵可以自主选择去留,而不必受现有编制的约束。在这一点上,英国人事先的预计过于乐观了。首先,廓尔喀人对英国战后卸磨杀驴的做法大为反感,其次,长期驻扎印度的廓尔喀人无意背井离乡。7团2营只有53人选择加入英军,另一支营队则只有一人出列-当环顾四周后,又退了回去;图克将军为了挽留2团,不得不连哄带劝地告诉廓尔喀士兵,如果他们留在印度,就必须将维多利亚女王当年授予队中的权杖还给她的孙子-当时的英王乔治六世。

      在1948年来临之际,在纷乱中,驻扎印度已132年之久的廓尔喀营队一分为二。直属英国的廓尔喀人就此开始他们的流浪之旅;留守印度的一部分则成为印度陆军的中坚,并在其后持续扩大。至1997年,印度军队中有12万现役廓尔喀人。并参加了印度独立后的历次武装冲突,包括3次印巴战争及中印战争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