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将军百战觅封侯(一)天宝初年,安西四将的聚首 -- 驿寄梅花

共:💬181 🌺619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高仙芝和安西,推荐阿弩的小说《朔风飞扬》

      关于高仙芝和安西,阿弩写过一部小说《朔风飞扬》,推荐大家看看。不能说是历史考证吧,作者还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很好看。

    • 家园 唉,最后死在宦官手里~
    • 家园 【原创】将军百战觅封侯(三)决胜千里-小勃律战役

      开元中期,吐蕃国王将公主嫁给小勃律王,小勃律(克什米尔地区)及其周围20余国都归附吐蕃,不再向唐朝贡。唐几任安西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数次派兵讨伐,皆不胜。

      天宝六年初,唐玄宗敕令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前去征讨。高仙芝率领一万多步骑兵出发。骑兵直属于高仙芝,陌刀兵敢死队由李嗣业和田珍作为正副将领。宦官边令诚作为唐玄宗直属监军。兵种以骑兵,陌刀兵这些精锐部队为主。当然还有一个神棍韩术士。

      三月份,大军由安西(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旧城)出发,因为考虑要保证作战的连续性和突然性以及高原作战的特点,战斗发起的时间要定在6月份到7月份的夏季。行军时间要提前。

      但是三月份海拔3000米的山路难走,所以大军经过百余日行军进至特勒满川(一条河流不详),高仙芝乃兵分三路,命疏勒守捉使赵崇砒统3000骑出北谷(一条河流的北岸,不考证),拨换守捉使贾崇权自赤佛堂进军(赤佛堂路,一说旧时汉唐僧侣翻阅帕米尔高原到天竺走的道路,一说是旁边有佛教岩画的道路,梅花捣浆糊说赤佛堂路是一些翻越葱岭通往西域各国的道路,中间有无数分叉,亦可以借路连云堡走到葱岭以西),高仙芝与中使边令诚自护密国入,约定七月中旬在吐蕃所据连云堡(今阿富汗东北部喷赤河南源附近)会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连云堡战役地图

      如期,高仙芝三路大军在连云堡(喷赤河北源地区)集合,大军休息,准备夜半开始渡河。久经战阵的士兵们,看着滔滔的河水,一人多深的河水。想想大兵不论武装泅渡,还是脱光衣服过河,都是不现实的么。

      有文化看过三国演义的的士兵说道:这哪里是滔滔长江水,这是流不尽的英雄血啊。没文化的士兵们都疯狂了。虎视眈眈的看着高仙芝。高仙芝和边令诚有说有笑,根本就不在乎这些。高仙芝手下的亲兵和韩术士正忙前忙后的摆香案。

      当地时间半夜1点(北京时间3点,记住当地有时差),香案上摆着跟着大军走了100天山路的牛,猪,羊(封建迷信啊,西方人学习过去,搞成军队吉祥物了),韩术士装模作样做法之后。高仙芝一身白袍,骑着大马,带头领兵过河。大兵们骑着马,硬着头皮跟在后面。这时河水水势变缓,居然最深处,连马鞍的高度都不到。就此士兵士气大振,一口气渡过喷赤河。

      高仙芝大喜过望,对身边的边令诚宦官说:耶,谢天谢地,如果敌军在我军渡河时攻击,咱们就完蛋了。

      当地时间5点,大军行军到连云堡城下,列营完毕后,高仙芝叫来左右陌刀将李嗣业和田珍说:军令状,给你们4个小时,当地时间9点钟我要胜利消息。违令者斩。那时连云堡的敌人虽然9000人,但是山上环境恶劣,因而在山下南面15里远的地方(那里地势平坦海拔低)修了一座营寨。一般情况下连云山堡留1000多士兵作为战备值班,其余8000人在山下营寨休息。所以高仙芝要求军队进攻要迅速果断,战斗久了,敌人援兵得到消息,8000士兵赶过来,凭借连云堡的天险,奇袭连云堡就基本上失败了

      田珍率领一部分敢死队员正面强攻连云堡,敌人狠命的往下砸大石头,和木头桩子,正面唐军进展缓慢。

      李嗣业这个攀岩爱好者一看情况不妙,项上人头不保。一声“跟我来”,身先士卒背把陌刀,手里举着大旗,在一旁陡峭的山崖处,象猿猴一样攀援上山,自己带领的陌刀敢死队大兵们也一起跟上(唐军陆军条例,统兵大将在阵前战死,战后活着的兵员,说不清理由者,最重刑罚是死)

      吐蕃士兵不知攻城的唐军中有上千人身怀绝技还会壁虎游墙术,很是惊讶与唐军的敢死队一交手,溃不成军,四散而逃,有吐蕃人掉到山谷里的,有掉到河里的。连云堡这样被攻克了,李嗣业立了头功。

      入城的高仙芝大军继续追击到山下的吐蕃营寨,营寨里8000多吐蕃敌军猝不及防,没有悬念的被歼灭。战利品总计1000多个的吐蕃人,5000个吐蕃人的耳朵,其余的几千名敌人钻到山沟沟里面,利用地形远遁了。战利品还有数千匹战马(估计是夏至欧锦同志提到的山区用马-阿尔泰山地马),军用物资数以万计。

      九死一生的大兵们兴奋收集完战利品之后,东倒西歪的躺着。宦官监军边令诚和韩术士,进入到连云堡中。高仙芝点齐兵马列队于前迎接。

      身有重任的韩术士,本来应该按照封参谋长的计划,登上附近的冰川,观察太阳,然后摆个香案祷告,完毕之后装模作样的对大兵哥们宣布,我军必胜,敌人必克的话语来忽悠大唐的军队继续前进。

      结果韩术士看到这恶劣的环境,居然怂了。因为是唐玄宗派来的神棍。没人配合的高仙芝心中有火,但也无可奈何,更严重的情况是成长于皇宫之中的宦官边令诚,经历过3个月野外山地行军之后,再经过这场连云堡战役,觉得军功已够,不愿意前行了。

      高仙芝无可奈何顺便留下三千老弱病残的人员保护这两个活宝,同时准备军备物资,翻越坦驹岭,进军小勃律。

      没了韩术士的忽悠鼓舞士气,高仙芝只好拿出封参谋的第二套方案,提前排出亲信二十多人反穿羊皮袄装作小勃律人在坦驹岭上迎接大军,叮嘱亲信遇到自己的大兵们时要忽悠:“小勃律跟大唐一心,为表示决心与吐蕃联系的娑夷河的藤桥已经砍断了”。并且跟自己的副官商量:如果下山之后小勃律人真能够迎接我们,就是表现出善意。

      在葱岭的深山老林里面,艰难的行军,士兵苦不堪言,三日之后到达坦驹岭。大兵们看着绵延起伏据说有40多里的山岭,想想爬下岭去如果失败的可怕后果,有胆子大嘴巴大的傻大兵对高仙芝不恭敬的说:你娃子,想把我们往那里带呀。

      话音未落,伪装成小勃律人的高仙芝亲信二十多人来了,嘴里叽哩哇啦的手势乱打,配合好的人翻译了:小勃律跟大唐亲如兄弟,为表示决心与吐蕃联系的娑夷河的藤桥已经砍断了。

      大兵哥们一听,心想打下连云堡是个二等功,奔下去进入小勃律,这一等功不是唾手可得么。不用战争动员,士兵们绝尘而去。拉着伪小勃律人,飞快的奔下坦驹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小勃律战役地图

      高仙芝的军队翻越峭峻四十馀里坦驹岭之后,踏上小勃律的土地,果然有小勃律人来迎接,第一天大军一路向小勃律王城开进。大军宿营。高仙芝吩咐军席元庆、贺娄馀润先整修桥路,方便快速进军。

      第二天。高仙芝命令席元庆带领一千骑兵佯装向大勃律方向进发,同时对小勃律王说:我们不取你的城,也不砍娑夷河的藤桥,只是借你的路过,我们是往大勃律去的。以赚取小勃律王的信任发动进攻。

      小勃律王城中有小勃律大将五六个,都是铁杆死心塌地跟随吐蕃的。高仙芝吩咐席元庆带领骑兵队进攻时要注意一定要抓住这些将领 。

      高仙芝对席元庆说:大军一进入小勃律王城,勃律大将们混在老百姓中,一定会逃亡,跑到山沟沟里躲起来。这些土鳖爱财,你们就温和一些,忽悠他们说,大唐和小勃律亲如一家,我们奉天可汗口谕给你们送财物来了,等这些勃律大将们到齐了,绑了,让我处置。

      席元平领兵而去,情况的发展如同高仙芝上面所说的,进展的一切顺利。绑了勃律的大将,不过,小勃律王以及吐蕃公主躲到山洞里了,怎么忽悠也不出来,老婆是大唐的敌人,老公是个妻管严,当然不出来了。高仙芝领兵进入小勃律王城,命令杀死勾结吐蕃的小勃律大将。同时命令席元庆疾速进军砍60里外的娑夷河的藤桥。大兵哥们猛砍桥啊,砍到快太阳落山,才毁掉那座桥。这时吐蕃的大军已经急速进军到桥的另一头了。两边的大兵互相用国骂问候了对方,纷纷散去。说起这娑夷河的藤桥是吐蕃忽悠勃律借路,花了一年时间才修成。

      大家都安全了,高仙芝笃悠悠的亲自上阵招降勃律国王和吐蕃公主出来投降。

      就此小勃律战役胜利结束。

      不在本篇文章讨论唐朝军队的作战细节,有兴趣的请看链接链接出处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存疑

        梅花兄对连云堡位置的推测我存疑。可驻扎数千兵力的连云堡似乎不在那里,当初斯坦因曾拍摄了山崖上的一处堡垒,认为是连云堡,但是我看过他的草图,似乎不像。你的位置凭何而来,要是根据斯坦因的记载,证据不足。另外,连云堡最后在史书中出现的时间大约是唐贞元三年(公元978年),“更攻连云堡,飞石投中,井皆满。为虚梁绝堑而升,守将张明远降于虏。“(新唐书卷二百三十一吐蕃下)对于这个978年还存在的连云堡,更让我疑惑,大家可以好好考证下。

        这一点在拙作《东方的野心》里有所涉及。阿弩借苹果ID发表

        • 存疑
          家园 贺宝

          送花 关闭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存疑
          家园 问候阿弩

          李天郎那部写的不错。

        • 存疑
          家园 连云堡的位置我用的方法很简单

          联系小勃律,连云堡战役的特点,有河,在一个峡谷,山南有处平地。然后上谷歌地图,查找,就是这个地图。够刻舟求剑吧,呵呵。

          其实在我心里最合适的战斗地点,在标注的连云堡南面,后面有人回帖指出小勃律战役的地图来了。我觉得那位王树兄弟的地图比我的闭门造车靠谱些。

          我对王树小勃律战役的地图有些存疑,主要根据是哪些地方没有多少战略价值。现在的克什米尔地区才是重要的军事要地。呵呵

          小勃律之战的连云堡的地方在葱岭。

          唐贞元三年是公元(787)年,吐蕃攻打的连云堡是中国本部,甘肃泾州的一个军事要地。

          连云堡,泾要地也,三垂峭绝,北据高,虏所进退,候火易通。既失之,城下即虏境,每艺稼,必陈兵于野,故多失时。是岁,三州不宿麦。(新唐书卷二百三十一吐蕃下)

      • 家园 连云堡-----坦驹岭----小勃律王城

        坦驹岭和小勃律王城的位置都比较确定。

        达驹岭,现在的Darkot Pass (36° 44′ 42″ N, 73° 25′ 59″ E),海拔4703米

        小勃律王城,现在的Gligit (35°55′18.71″N, 74°17′21.15″E),海拔1500米。

        贴几张地图。

        图一:从安西都护府到小勃律王城。

        坦驹岭,婆勒川和娑夷水,地图上都标注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可点击放大)

        图二:从连云堡到坦驹岭(地形图)。

        注意红色的虚线表示道路(包括难走的山路)。

        连云堡在今天阿富汗巴达赫尚省(Badakhshan Province)的Sarhadd附近。

        Sarhadd(地图上标的是Sarhad)左边的Patukh被我用来定位(红框标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三:从连云堡到坦驹岭(更精确的地形图)

        上面的蓝框是连云堡,下面的蓝框是坦驹岭。红框中的Patukh是用来定位的(便于和上幅图比较)。

        连云堡和坦驹岭都是比较险的地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四:从连云堡到小勃律王城(地形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我标的连云堡的地方是不对,应该向下南移。

          当时没有找到你推荐的地图,自己想当然了。

          我标的连云堡离坦驹岭太远,崎岖的200公里直线山路,高仙芝大军在海拔3500米行军,六天走完估计够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