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05) -- 江南水

共:💬226 🌺89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06)

      要还是不要,这是个问题

      在阏与,秦国人本打算强暴韩国,性骚扰赵国,来个一箭双雕,结果,这一支射双雕的利箭,被赵国人脆生生的折断了。

      断箭后,秦国人很消停,就当没有那么一回事儿,远交近攻毕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不能有点儿风吹草动,就表演川剧的绝活,变脸。

      接下来的几年,秦国也没有直接拿韩国怎么着,反而是拿魏国这个倒霉蛋儿寻开心,一会儿拿走他的怀(今河南武涉县),一会儿拿走他的邢丘(今河南温县)。

      看到秦国这么折腾魏国,韩国的那个心啊,巴凉巴凉的。

      不是说韩国人具有多么崇高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就是我,看到秦国人这么折腾,也替韩国人心跳加速。

      当年,控制了武遂和轵之间的通道后,秦国就在韩国的腹地拉了一道口子,这会儿他又在这两个地方搅和,硬生生的把尖刀顶在了韩国的心脏上。

      秦国人直接冲自己下家伙,自己都没啥好招儿,这会儿秦国人折腾魏国,韩国人更不能说三道四了。

      不过呢,丢失了这两个地方,魏国人还可以躺在床上睡一觉,韩国人想坐在板凳上打个盹儿,都做不到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一股绝望的感觉,从韩国人的心底油然而生。

      范雎就曾经给秦昭王出过一个损得不能再损的主意,控制住韩国的荥阳(今河南荥阳市),连接韩国东西两部分的巩(今河南巩义市)、成皋(今河南荥阳市西)之间的通道,就得了肠梗阻;秦军再北上切断太行山道,韩国的上党郡,也基本上跟本土沙扬娜拉了。

      这么一来,韩国立马就成为三国,还能不能接着喘气儿,都不好说,还能不乖乖听秦国的吆喝?

      碰巧的是,魏国的怀和邢丘都在荥阳附近,两者距离荥阳也就是几十公里。

      要的是韩国的命,打的却是魏国的脸,这一招儿,高,实在是高。

      秦昭王四十四年(前263年),武安君白起,切断了太行山道。

      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年),白起攻陷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县)。

      至此,上党郡跟韩国本土正式说拜拜,成为了飞地。

      韩国一看,啥也明白了,这上党郡啊,跟自己是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了。

      更要命的是,秦国人的刀就在韩国的眼皮底下比划,距离都城郑没有多远。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何况跟上党郡相比,都城更应该是心头肉,为了让自己的小心肝儿不跳得那么厉害,韩国人做了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主动把上党郡送给秦国。

      当年连祖坟都不要了,现在干吗还拿上党郡当宝啊,再说,你就是把上党当宝,你能夺回来吗?

      韩桓惠王派使者前往咸阳,告诉秦国,上党郡我们不要了,给你们秦国,咱们和平共处吧。

      与此同时,韩国也派韩阳(从姓氏来看,似乎应该是韩国的王室成员)来到上党郡,跟上党郡守靳<黄重>说明了国家的现实困难,这会儿韩国都快over了,只好拿出上党郡来换一个喘气儿的机会,希望靳郡守大力配合韩国中央政府的英明决定。

      靳郡守有点儿二杆子精神,认为领导韩桓惠王对现状估计得太不乐观了,他决定搏一把,跟秦军拼一下,宁可被打死,不能被吓死。

      一看靳郡守这么有种儿,连领导的最高指示都不放在眼里,韩阳也很无奈,只好一溜小跑,回到都城,把这个最新情况向韩桓惠王,做了全面汇报。

      韩桓惠王一听靳郡守的态度,立马大义凛然的表示,早就说好给人家秦国了,现在又不给,太不够意思了吧。

      那年头没有够意思的主儿,公元前317年,韩国也想不够意思,结果让楚国人坑了一把,顺便还让秦国人拿走了八万多颗血淋淋的人头。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秦国人的彪悍与时俱进,韩国人的猥琐也是与时俱进,这会儿韩国再想不够意思,那下场,……

      再说了,秦国人的刀就在自己眼皮底下晃悠呢,靳郡守那么玩儿,纯粹是在跟祝融做游戏(玩儿火),搭上他一条命倒没啥,是他自找的,我韩王还想多看这个世界两眼呢。

      不换思想就换位子,韩桓惠王决定换人,派冯亭去接替靳郡守,负责向秦国和平交接。

      思想有问题的靳郡守,被赶下了位子,但是坐上位子的冯郡守,思想也不怎么端正。

      冯郡守也觉得这么和平的把上党郡交给秦国,太便宜秦国了,他想挑点儿事。

      在自己为数不多的执政时间内,三十天,冯亭郡守跟上党的广大人民群众,详细说明了当前的严峻形势,如今祖国是没指望了,大伙儿都是韩国的弃儿了,秦国人马上就要来接收上党郡了。

      说实话,那年头的广大人民群众,没有接受过什么爱国主义教育,对由谁来统治自己这个问题,并不关心,反正跟着谁都差不到哪里去,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跟着秦国人是个例外,秦国人有个很不好的先例,接收城池后,把居民赶走,自己移民开发,这就不符合那些原住民的意愿了。

      在这里给你当牛做马,我认了,谁让自己的国家打不过你呢,但是你不能剥夺我当牛做马这点儿卑微的权利啊,把我们都赶走了,我们怎么活啊。

      安土重迁,始终是农耕民族的宿命,极少有人愿意离开生我养我的土地,到外乡去讨生活。到另一个地方,去抢别人的土地来种,这个买卖的风险实在是太高了。只有在连年战乱的时候,人们才会惜别故土,远走他乡,成为永远的客人,在故土他们是客人,在落脚地他们还是客人,这就是客家人的宿命。

      上党郡的人民也知道秦国人的德性,没多少人愿意跟秦国人打交道,那就找一个接手的下家吧。

      冯亭郡守就给大伙儿找了一个可靠的下家,赵国。

      冯亭的想法很不单纯,让赵国接手上党郡,秦国肯定会跟赵国玩儿命,他们两家一死磕,韩国心脏上的那把刀,就暂时落不下去了。

      就在冯亭紧打自己算盘的时候,不远的邯郸城中,赵孝成王做了一个梦。

      梦中,孝成王穿着左右两色的奇装异服,乘在飞龙身上,直上九霄,可惜马力不够,没到达目的地,就落了下来,落下来后,看到了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

      天亮后,赵孝成王赶紧找来太史,让他对这个梦进行一番解析,看看到底是个啥兆头。

      古今中外,很多人都对梦充满了无限的兴趣,解梦也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话题,今天在书店里还能看到《周公解梦》之类的通俗读物,一个奥地利的医生还专门写了一本《梦的解析》。

      《周公解梦》跟《梦的解析》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前者是土产的,后者是进口的,更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封建迷信的糟粕,后者是心理学专著。

      都是研究梦的,差距咋这么大呢?

      土产的赵国太史,听了赵王的描述后,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这个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梦见穿左右两色的衣服,预示着残缺不全;乘飞龙上天半途而废,说明只有个空架子,并没有啥实在的东西;看见金银财宝堆积如山,也不是发财的兆头,而是将要有麻烦。

      总之一句话,这个梦,看上去是一个好梦,但不是什么好兆头。

      跟以后发生的事儿对照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太史不做预言家,实在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损失。

      三天后,上党郡守的使者来到了邯郸,使者先生表达了上党郡广大人民的真心愿望,他们都不愿意跟着秦国人混,十分迫切的想投入到赵国那温暖的怀抱。

      上党郡人民是怎么想的,赵孝成王并不怎么关心,他感兴趣的是上党郡那大大小小十七座城池。

      没动一兵一卒,平白从天上掉下来一个郡,赵孝成王想不高兴都难,都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你看,这次不就掉下一个来吗,还正好掉我嘴里,并且正是我喜欢的口味。

      把你的快乐告诉更多的人,你将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赵孝成王把自己的快乐告诉了平阳君赵豹。

      没想到赵豹竟然兜头来了一瓢凉水,不能要上党郡。

      赵豹谆谆教导赵孝成王,秦国忙前忙后的搞了半天,到摘桃子的时候,却被赵国伸手拿走了,秦国人能跟你完吗?

      再说了,秦国的综合国力也超过赵国一个档次以上,真要磕起来,赵国没便宜赚。

      看到赵豹这么败兴,赵孝成王很耐心的说出了自己的盘算,派百万大军出去,忙活一年,拿下一座城池都很费劲,如今什么事不费,就拿来十七座城池,怎么算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打发走了败兴的平阳君赵豹,赵孝成王又把自己的快乐,告诉了平原君赵胜和赵禹。

      当年被秦昭王摆了一道,平原君再无所谓,心中也会有疙瘩啊,之所以没有像孟尝君那样组织合纵,去找秦国的麻烦,那是因为时代不同了,现如今,这些国家都在一天三炷香,祈祷秦国不要来找自己的麻烦,谁还有闲心去主动招惹那个西方怪物啊。

      没能力对你做坏事儿,我可以搅和你的好事儿啊。

      赵胜和赵禹对领导的真知灼见,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么划算的买卖,不做,实在是太对不起自己了。

      看到这两个知己,赵孝成王真正的快乐了。

      赵孝成王就让平原君做接收使者,前往上党负责交接事务。

      接收了上党郡后,赵国人也没有忘记当地的父老乡亲,郡守冯亭封三万户,三个县令各封一千户,其它各级官吏也各升三级。

      赵国人的确比秦国人厚道。

      看到赵国人这么厚道,冯亭也很感动,感动得都哭了,边哭边拒绝赵国的好意,再三强调自己对不起韩王,没脸接受赵国的封赏。

      然后,冯亭赶忙离开了上党这个是非之地,回到了韩国。

      回国后,冯亭告诉韩桓惠王,听说韩国守不住上党了,赵国就发兵拿下了上党。

      潜台词就是,不是我不听你的话。

      韩桓惠王也心领神会,马上告诉秦国,赵国发兵拿下了上党。

      冷兵器时代,最大规模战役的火花,就这样被不起眼的韩国擦了出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赵括:百度的另一解释

        百度链接:

        外链出处

        • 家园 看完我那叫一个汗

          原来历史可以酱紫写的........

        • 家园 我以前写过类似意思的文章

          不过不是编故事。纯粹从事件出发。评论下纸上谈兵这件事情。

          对于赵括来说实际上还是有军事历练的。

          历史上太多的事情是以成败论英雄。

          实际上打这么一场大仗,最终肯定是赢的那方让人褒奖,输的那方让人耻笑。

          长平大战赵国不止是输在战场上,国家上下都没有秦国那么严密的部署,也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而秦国上下就像一个战争机器。

          说赵括纸上谈兵等于说赵王是弱智。如果赵括真的没有实践经验,赵王就启用赵括为大将统领40W赵军来打这场关系国家存亡的战争,那就太儿戏了。

          假如上个世纪60年代末我们跟苏联打起来,能够想象会启用林立果去跟苏联打么?即使林立果被捧为天才,一个正常的决策者也不会派他过去。

          实际上我觉得启用赵括换廉颇表明了赵国决策层真的耗不起了。国力无法支撑更长久的两军对峙了。

          一百多年后,一个英雄少年。因为一场大胜仗,名垂千古。如果霍去病那次千里追击失败了,可以想象历史会怎么描述他。历史总是垂青胜利者。

          • 家园 霍去病的成名战,指挥的只是偏师

            汉朝精锐骑兵战斗力强于匈奴骑兵。而且当时汉与匈奴的强弱对比已经明显,整个汉朝也还处于上升期,这种情况下,一只偏师就算失败也无关国运。

            而赵括这回完全不同,秦强赵弱,一旦失败就是灭顶之灾,事关国运,不能不慎重。

            • 家园 进一步证明,赵王选赵括不是一时兴起。呵呵
              • 家园 按史书记载是被忽悠,确实不是一时兴起啊

                赵奢说赵括的问题是易言兵事,对战争这种死生之事过于轻率。这种态度表现在战术上必然是倾向进攻,这应该就是赵王选择他的理由之一。

                如果不愿意相信赵王是白痴的话,我觉得他的思路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旷日持久的大型消耗战令赵国疲惫不堪。赵王知道秦强赵弱,一直这样消耗下去吃不消。最好是能通过攻击型打法来速决。

                第二,廉颇长期没有胜利,以前战绩累计的信任和信心正在失去。

                第三,虽然秦强赵弱,但由于攻方消耗大于守方,秦国同样也耗不起。刻意散布的“秦军害怕赵括”流言,在关键时刻推了赵王一把。

        • 家园 腐阿!这个解释太腐啦!

          看到“白起极为伤心”我乐抽过去了。。

        • 家园 很好奇怎么就没有个电子马谡的id呢
      • 家园 高潮!高潮!我要高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