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解读国资委新政策——央企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 -- 土拨鼠yuanap

共:💬278 🌺66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忙总研究这许多都说无门可入,难道说结论要落到斯隆身上?

                    彼得·德鲁克说过斯隆批评他把管理制度放在了人前,而斯隆自己的说法是制度是为人服务的。

                    看别人写的韦尔奇传记,里面提到这么一件佚事:

                    韦尔奇上台后,首先的事情就是废除了各分部每年向董事会做的年度汇报。而他上台前,做这种年度汇报是他的拿手好戏,封装都是金光灿灿的。 呵呵

                    另外,韦尔奇上台前,GE内部也是官僚严重。而领导人的选任过程,也是公司政治纷争严重。

                    • 家园 在西西河讨论GE注定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西西河是茶馆

                      不是专业论坛,集聚的专业管理人士实在有限,不能群策群力(这是GE的绝招之一)。

                      我的角度是这样:其他专业化的流程型企业,例如沃尔玛,UPS,美联航,BP石油等等,如果让我去做CEO(当然是梦想),我不会害怕,知道该干什么,知道一步一步怎么走(当然业绩如何要看实际结果,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是如果让我去GE做CEO,将不敢去,因为不知从何入手。

                      第一个问题是:资源如何配置以保持多元化格局的持续竞争力?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判断不同行业的机会和风险组合对GE的整体影响?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平衡各行业的风险和收益,以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互补?

                      如果这三个问题无法解答,就不可能掌握好GE这种多元化企业的攻守平衡,或者因为保守失去发展机会,最终走向萎缩和死亡(这种公司很多),或者过于激进,承担了超出自己能力的风险,导致一夜崩盘。也就是或者触礁沉没,或者被竞争者淘汰。

                      但是就我自己目前看到的文件,GE董事会在这三个问题上如何决策的,没有细节。可能真正弄懂需要几次参加GE董事会。(但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认为我没有找到GE管理运营的大门。

                      至于GE如何制定计划,如何设计组织结构,执行流程如何,监控体系如何,那倒是比较熟悉了。(但是写出来得写几本书,非常复杂,非常琐碎,并不适合在茶馆来讨论)

                      可是他的决策过程不清楚,单纯学习他的具体管理方法,容易变成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

                      • 家园 也许GE的管理层自己也不清楚呢^_^

                        现在觉得这些到了一定规模的企业都是很抗造的,

                        管理层犯点错误也不一定能在几年内导致企业垮掉。

                        记得GE也有金融公司,不知道危机期间表现怎么样。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我没有很深厚的管理背景,所以也就和忙总在茶馆闲说两句:

                        从您的回复中,我感觉忙总把自己摆的位置是总裁、COO的位置,在用总裁、COO的思路看企业:

                        我的角度是这样:其他专业化的流程型企业,例如沃尔玛,UPS,美联航,BP石油等等,如果让我去做CEO(当然是梦想),我不会害怕,知道该干什么,知道一步一步怎么走

                        总裁、COO的工作基础相对是稳定、内向的,强调精益化的管理。

                        其次关于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资源如何配置以保持多元化格局的持续竞争力?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判断不同行业的机会和风险组合对GE的整体影响?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平衡各行业的风险和收益,以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互补?

                        我感觉忙总的思考有追求终极解决方案的味道,好像解析数学题。呵呵

                        从韦尔奇的自传里,我看到他当CEO的做法是动态管理:

                        1.先砍掉不要的业务。所谓非前3企业,小批量、快速反应企业,比如小家电。

                        2.再砍掉末尾的管理者。所谓每年、每10人淘汰1人,并且坚持。哪怕被裁剪的是合格、但末位的管理者。

                        在此基础之上,开始解决忙总的3个问题,方法基于三个主要基点:

                        A.消化企业多余的资产、管理能力。比如收购RCA和它的子公司NBC。好像对GE而言,够大、有合适的管理人员和管理模式,有正向现金流的业务,就是好业务。

                        B.特别重视明星业务。比如GE医疗、GE金融。

                        C.现有业务重大项目的董事会审核。

                        从1、2,到A、B、C构成一个循环,不断调整。再加上深潜、人员多角度评估等去官僚化做法。

                        过程中,GE也犯过巨大的错误,一个好像是汤姆森电视,收购医疗业务附带的,最后廉价处理了。一个是华尔街的一家投行,好像就是米尔肯的那一家,德雷克赛。

                        管理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重大项目决策,考核、培养管理人员,这些应该是忙总熟悉的日常工作吧。为什么忙总会信心不足呢?莫非自我要求太高,不允许自己试错?或是工作环境的问题,不能出错,害怕毁掉一世英名?还是无意协调企业外的事情,想做纯管理者呢?呵呵

                        • 家园 不是,看别人做事情和自己做事情是不同的。就像坐车

                          的人很难体会开车的人在干什么。韦尔奇自传中只写精彩的,有戏剧性的,能充分展示自己天才的部分。实际对一个管理者来讲,他讲那些工作占的时间比例不到10%,另外90%都是在做非常基础的工作,而这些基础工作的质量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例如预算编制,作为总裁来讲,必须在各种两难中作出取舍:眼前与长远;财务收益与发展潜力储备;股东利益与员工激励;社会责任与企业收益;风险与收益;。。。。。。等等才能确定资源的有效配置。又例如预算执行,总裁必须在成本与效率之间作出选择:过度监控会导致效率下降,过于强调效率会带来运营风险;过于强调技术,会导致忽视客户体验;过于强调成本,会导致质量下降;过于强调生产效率和产能,会导致生产瓶颈和浪费;。。。。。。等等。这些问题都不是韦尔奇愿意写的,但是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大问题。目前对一个专业化的流程型公司而言,我自问有点心得,但是对一个多元化企业而言,上述问题(本质是在N个互相叠加的跷跷板上顶着一个利润指标耍平衡)的答案就心中没底。

                          我是实实在在在考虑怎么干。当然如果去跟商学院学生讲课,我想我也可以头头是道,眉飞色舞的。但是要具体运营,却不能有任何假设或侥幸。

                          • 家园 说到企业管理,这两天刚听说的

                            某公司上半年给参与某项目的人员每人发了3000块钱的奖金

                            这两天听说这笔钱要再从自己的年终奖里扣回来,所以其实大家的奖金还是完全一样的。

                            某国企

                          • 家园 妙,成本与效率之间的平衡

                            我工作过的公司就存在监控与效率之间的矛盾。由于过于强调对属下各企业的监控,导致企业频繁应对检查,汇报,审核。从而降低了效率。大家都看到了问题,但身不由己。因为执行人没有权利去改变现状。

                          • 家园 一点浅见

                            跨国公司的优势在于职业经理人,

                            在于组织的自我复制。

                            复制好了,不同行业和子公司用同样的报表和数据,

                            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抓住创新和成长,砍掉风险大的公司;

                            收购并消灭对手和潜在对手,

                            韦尔奇就不用那么累了。

                            他在位的年头,也正是GE金融集团东征西战的年头

                            韦尔奇的成功,也是美国货币战争的成功

                            • 家园 你这个观点有新意。但是还是有问题。

                              1、“跨国公司的优势在于职业经理人”,我见过一点他们的职业经理人,从职业道德和管理水平上,不比我们的管理人员有优势,就会照本宣科,僵化搬所谓成功经验,在中国成功的外国职业经理人几乎没有。

                              2、“在于组织的自我复制”,在GE这样的公司是做不到自我复制的,他的官本位和官僚决策体系仍然存在,授权管理比我们央企严格得多。

                              3、“复制好了,不同行业和子公司用同样的报表和数据”,这个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都在同一个信息平台上管理:例如ERP,SCM等等。

                              4、“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这个我们也是一样的,使用的工具盒平台甚至比GE先进得多。

                              5、“抓住创新和成长,砍掉风险大的公司”,在机会没出来之前,什么是创新和成长的项目,这是真功夫,GE能否做到我不知道(我相信GE也不会算命),大多创新项目都是靠运气撞出来的,不是事先设计或判断的。例如微软,例如DELL。

                              6、“收购并消灭对手和潜在对手”这个我们比GE厉害,国务院一纸文件就搞定,直接划拨。看看电信行业的吉通、铁通、卫通都到那里去了就知道了。

                              “韦尔奇就不用那么累了。

                              他在位的年头,也正是GE金融集团东征西战的年头

                              韦尔奇的成功,也是美国货币战争的成功 ”这条无法判断对错,因为有阴谋论的嫌疑。

                              • 家园 和忙总抬杠

                                1、“跨国公司的优势在于职业经理人”,我见过一点他们的职业经理人,从职业道德和管理水平上,不比我们的管理人员有优势,就会照本宣科,僵化搬所谓成功经验,在中国成功的外国职业经理人几乎没有。

                                ----第一我真的不了解大型央企的管理人员的水平,只能靠自己推想他们做事的风格仍然是效率低下;第二我说的有优势的职业经理人是指GE在各国当地培养的本土经理人,特别是中国这些人。

                                2、“在于组织的自我复制”,在GE这样的公司是做不到自我复制的,他的官本位和官僚决策体系仍然存在,授权管理比我们央企严格得多。

                                ---但是中层和底层的执行力会更好。我现在认为国内最有职业素养的人员大都经过外企的培训,诸如四大之类,出来的人沟通能力,积极性,敬业和国企出来的都有明显的优势。

                                3、“复制好了,不同行业和子公司用同样的报表和数据”,这个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都在同一个信息平台上管理:例如ERP,SCM等等。

                                ----我谨慎认为mang总的公司和格力,苏宁这种民企做的很不错,但是大型央企。。。我真的不知道。

                                4、“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这个我们也是一样的,使用的工具盒平台甚至比GE先进得多。

                                ----西方对数据的准确性和时间长度比国内的都先进,您同意吧?

                                5、“抓住创新和成长,砍掉风险大的公司”,在机会没出来之前,什么是创新和成长的项目,这是真功夫,GE能否做到我不知道(我相信GE也不会算命),大多创新项目都是靠运气撞出来的,不是事先设计或判断的。例如微软,例如DELL。

                                ---大多数的创新,实际上是已有技术的组合和跨界运用。而不是原发创新。

                                6、“收购并消灭对手和潜在对手”这个我们比GE厉害,国务院一纸文件就搞定,直接划拨。看看电信行业的吉通、铁通、卫通都到那里去了就知道了。

                                ---国内的并购真能把对手团队瓦解吗?能划拨其他国家相关公司吗?

                                “韦尔奇就不用那么累了。

                                他在位的年头,也正是GE金融集团东征西战的年头

                                韦尔奇的成功,也是美国货币战争的成功 ”这条无法判断对错,因为有阴谋论的嫌疑。---GE也在去金融化。

                                • 家园 基本同意你的观点,国内应该分为真正的企业,例如民营

                                  企业,和伪企业,例如央企,两类。因为央企本质不是企业,仅仅是一个带有赚钱任务的政府机构。正宗政府赚钱是靠收税,央企赚钱实际靠的是垄断资源,本质都是一回事情,都是大众的东西。所以说央企的领导是企业家,不如说是号称企业家的政治家为准确。政治家的游戏规则与企业家不同,所以一切都不同。

                                  至于目前中国的民营企业管理水平,与西方差距极大,基本还在单打独斗阶段,还在玩明星效应,还在耍飞镖。而西方早已进化到靠系统力量打群架,靠整体效应,靠手枪甚至导弹。

                                  所以我认为民营企业现在学习GE还为时尚早,基本是还在练马步阶段,要学习降龙十八掌是不太现实的。

                                  我对GE的考虑不是基于央企这个平台,也不是要准备在民营企业使用。而是我的个人兴趣:就是假定让我去GE,我怎么才能玩得转。结果发现目前我顶多顶多只能可能玩得转象沃尔玛、UPS、泛美航空这种专业化流程型公司,而GE想都不要想。

                              • 家园 我在国内外企工作过,包括美资和欧洲公司,

                                行业涉及IT、通讯业,熟悉的领域是市场、销售、售前支持、售后服务这一部分,不大了解生产环节。

                                诚如忙总所言,外企经理人的职业道德、管理水平未必就比大国企高,也一样充斥了拍马屁和政治。但在内部机制上确实有效率、趋利的优点。

                                年末、年初,基本是订任务的阶段,主要工作是和上级对任务设定讨价还价。但这里面最核心的子项,其实是资源的争取,主要体现在预算,载体是各种活动计划。各部门:市场、行业、渠道都是如此,和国企应该区别不大。

                                但在年中执行时,就充分体现优秀和平庸管理层的区别。

                                外企特别强调沟通,会议、email漫天飞,平庸的基本是政治第一,参与、打太极、推卸是主题,优秀的大多是内部销售高手。从地域上分,位于一线的国内各部门分别向亚太、总部,功能区分上,行业、渠道销售部门分别向市场、售前、售后技术、总经理争取他们列支的年内资金预算、人员出差、客户访问、技术支持、高层拜访等等灵活配置的硬性资源、软性资源。从二线部门讲,他们对一线部门基于资源要求、主题、工作内容配合度、过往成就、预期产出、影响、个人关系等进行综合评估,拨放自己掌握的软、硬资源。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一线优秀出成绩、拿资源就多且容易,二线选择正确、自己业绩添彩、会更向优秀倾斜。这样一个年度循环,内部又套着季度小循环,并且随着人员变动,始终在动态调整。从内部看是无数小集团在各自进行利益最大化的努力,最后构成了大集团的正向利益。所以优秀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丰沛的内部人脉关系。

                                额外再说一段:

                                在中国成功的外国职业经理人几乎没有

                                这个还是有的,比如诺基亚的collin 赵,大约是这个名字,芬兰人?而且异常成功。

                                大约4、5年前吧,国产手机异军突起,可以说从0到半壁江山。collin赵构化、主持的诺基亚手机渠道的变革,从一二级市场、透过省代的粗略市场覆盖,直达3、4线城市的全覆盖、精细化、直接渠道管理,并且情报反馈、指挥灵活。手机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了37%。而另一位手机巨头摩托罗拉却就此沉沦了。

                                所以,在全市场环境下,消费品行业,外方管理人员还是很有作为的。保洁等也是例证。他们的系统化能力非常强劲。国内的企业,我理解主要还是靠单项超强能力作战的。而希望饲料、脑白金这样的民营企业,在渠道深度,低成本、稠密人员管理方面,也确有独到之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