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上海三十年往事(一)走穷命带财运的朱鎔基 -- 大势至

共:💬392 🌺2195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上海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诞生在青浦县

          我曾经的上司之一,是一位外资老法师,他曾经告诉我,上海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是他经手的,诞生在青浦县白鹤乡,外方是老美犹太人。不过与老兄说的内资乡镇民企不是一回事了。

    • 家园 【原创】上海三十年往事(六)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上海都进行了大规模建设,但九十年代市区内建设为重,牵涉市民利益更多。

      上海新地标和重大公益建筑

      东方明珠 1991年至1994年 8亿

      上海博物馆 1993年至1996年 不详

      上海大剧院 1994年至1998年 12亿 

      上海图书馆 1993-1996 不详

      南京路步行街 1998年至1999年 不详

      上海新天地 1999年至2001年 一期完成

      上述可以归为脸面,公益建筑或是商业建设成为城市重要地标。

      上海高架

      1) 内环高架1993-1994年(世界银行贷款),45.9亿(38亿),

      2) 南北高架 1994年12月至1995年,59.4亿,

      3) 延安路高架

      西段1995年至1996年,东段1996-1997年(是在这段吧由姓赵的画家设计飞龙升天图案的立交桥大柱,全市高架桥唯一装饰柱,结果为上海这段建设添了所谓的灵异事件,绕点仙气),中段1998至1999年

      上海大桥

      1) 1991年 南浦大桥 8.2亿(2.38亿美元,亚行7000万)

      2) 1993年 杨浦大桥 (2.67亿美元,亚行贷款8500万美元)

      3) 1994-1995年 奉浦大桥 4亿 国内集资大桥 (89年决定修建无钱延搁)

      4) 1994-1997年 徐浦大桥 20亿

      5) 2000-2003年 卢浦大桥 22亿

      隧道

      打浦路隧道 1965-1970 军用,现转民用

      延安东路隧道 1984-1988年

      南线(复线西向东) 1994-1996年 13.88亿

      外环隧道 1999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1号线 1990年-1994年,53.9亿 资本金占比95%

      轨道交通2号线 1997年-2000年,111亿,借贷34.5亿,资本金占比69%

      轨道3,4号线 225,资本金 71亿,31%,融资

      轨道5号线 31亿,全是资本金

      以上是血管,保证整座城市气血两旺。

      九十年代上海助跑起飞一气喝成,仅到98年左右,上海面貌已改变得犹如天上人间。十年时间,上海清欠了所有陈年旧债,当然居住改善最多达七八成,十五年左右在追赶的同时一并完成了一座城市与时代齐步并肩的任务。

      被这种速度吓得最重的好象是台湾人,以致龙应台针对上海动迁很是发了一番比较学的议论,反正竖比欧洲,横看台北,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怕吓出点好歹来,就不刺激人家了。更可怕的事实是,上海才飞到一半,超越历史高点,创下新高只是时间问题。

      • 家园 一直认为2000年前后上海的交通状况是最好的

        一方面自80年代以后人口增加不明显,另一方面机动车虽然开始增加,但道路开拓的速度更快。之后的10年,人口导入呈井喷式增长,现在业已超过2000万人,另一方面,居民的机动车消费也出现快速增长,所以尽管有轨道交通和中环线的建设,城市的交通设施还是不堪重负。去看看高峰时的人民广场地铁换乘大厅,那真是杯具了。

    • 家园 是政策造成的。

      上海属于胆小的,决不敢闯红灯,所以八十年代始于农村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活跃,基于生存最基本推力,而上海无此动力,也不适应这种蓬勃的生机,江浙和广东千万蚂蚁雄兵开始由个体到企业的财富积累时,上海也是蚂蚁雄兵百万不过都是漂洋出国。

      陈云不同意上海开放。

      • 家园 不光是陈云,邓小平当时也不同意。80年代中上海官场流传的

        说法是,中央的意思,深圳是白手起家,即使试验不成功,后果还可以控制,上海影响太大,中央输不起,不能拿来做试验品。后来上海90年代初开始发展迅速,邓小平曾经感叹说,当年还是胆子小了点。

        • 家园 胆子小点好

          中国这样的大国,一旦未经试验就全面推开某项政策,潜在的风险是很高的。如果大跃进只是在某几个省试验而不是全国铺开,可能还不至于有后来的惨状。

          未料胜先料败,这也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力量的特点。

        • 家园 这个版本也是上海老百姓津津乐道的

          对于特区乃至整个珠三角的崛起,上海老百姓往往以昔日老大哥的视角来审视,心中难免有失落和苦闷.80年代中后期曾经有不少上海年轻人去特区闯荡,有一部分在90年代回流.应该说上海人建国以来一直以对中央财政的高度贡献为荣,即便是在趋于沉浸和边缘化的80年代.

          老邓虽然每年都来过春节,但中央给上海的仅仅是政策,那句"东西南北中,发财来浦东",曾经是一句笑谈,因为上海市政府和浦东新区委员会都没钱,等米下锅,希望兄弟省市,各种资本来砸钱,空手套白狼的生意开头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