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什么全球变暖是大骗局 -- 陈经

共:💬113 🌺3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觉得关键是人类意志的脆弱化。太娇气太小女人了。

        人类被近几十年的好日子惯坏了。

        其实人类有文字以后的历史,也不乏百分之几十的灭亡和被迫改变生活模式。

        例如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蒙古的大扫荡,两颗牙对拉美人类的大灭绝。

        欧洲和西方需要彻底反思啊。他们的文化和制度出了大问题了。

      • 家园 水的影响主要是对低纬度国家而言的吧

        对高纬度国家这个影响应该是正面的。并且低纬度国家的生存条件本来就比高纬度国家好得多。

        • 家园 有兴趣可以去看IPCC的报告全文

          外链出处

          的确在淡水资源方面,对低纬度地区的影响要显著,并且是负面的为主,对高纬度地区的影响要小,正面有不少。不过总体影响是负面的。中国处于中纬度地区,影响没有低纬度国家这么大,但是影响也是有不少的,涉及到中国的淡水资源安全问题,麻烦也不会小。摘要我原来的帖子里面有。

          需要提醒的是,径流的变化对与地面水利设施的影响是很大的,这方面的影响是全球范围的,什么地区都逃不掉,除非本来就没有。

    • 家园 陈老大还是搞你的经济去好了 气候这玩意 您老不专业

      从地球的温度长时段演化来看,不同历史时期温差极大,不停上上下下,差几十度很平常

      ===========================================这一句就够了

      您确定知道气候上下差一度能造成多大影响吗

      • 家园 应该说十度,而不是几十度

        我模糊记得温度波动非常大,一会火热,一会冰冷。但好象平均温差到十度就算非常大的。

        • 家园 1300年来北半球的温度变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来自IPCC2007年的报告。

          1300年来,不考虑最近100年,北半球平均温度变化基本在1摄氏度以内。在这个范围内,不存在数年内变化超过1摄氏度的情况。目前的平均温度已经是1300年以来的最高值。

          短时间内出现较大的气候变化是可能的,不过在人类农业文明出现以后,应该还没有这样的纪录。地球本身可以经得起更大幅度更快速的温度变化,现代人类是禁不起的。

          • 家园 明朝末年有个小冰河期,图表里没有体现啊?
          • 家园 1300年前,别说测量温度了,温度的定义都没有统一吧

            老大你给科普科普,那个啥报告实在是看不懂。

            还有北半球平均温度怎么个平均法?这啥报告确定不是伪科学?

            • 家园 这种还没有经历时间检验的东西怎么可能是伪科学

              伪科学都是中医那样经历了几千年检验的东西

            • 家园 这个报告只是文献综述

              对于历史上温度的估计,IPCC的解释是:

              古气候研究利用钻孔测得过去的温度、海洋沉积物孔隙水变化、冰川范围变化的测量、以及涉及化学、物理和生物参数变化的代用测量资料。上述参数反映了过去环境的变化,而在这些环境中代用资料增加或存在。古气候研究依靠多种代理资料,以便能对结果进行交叉检验并更好地认识不确定性。目前广泛接受和经检验的观点是,许多生物有机体(如树木、珊瑚、浮游生物、动物)改变其生长和/或种群动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活的和死的(化石)标本或有机体的集合在过去的生长过程中很好地记录了这些因气候引发的变化。在时间尺度上与仪器资料相叠加进行标定的基础上,使用树木年轮宽度和树木年轮密度年代学测量网络来推断过去温度的变化。

              这些结论以代用资料(如树木年轮的宽度和密度、冰的各种要素的同位素组成、珊瑚生长带的化学成份)为基础,这需要进行分析以获取温度信息和相关的不确定性。温度和降水是关键的不确定性要素,在某些情况下难于分开,或代表特定的原因而非代表所有的年份。目前,有自TAR以来改进后的及扩充后的资料,例如包括更多站点的测量资料、改进后的对钻孔温度资料的分析以及对冰川、珊瑚和沉积物进行更广泛的分析。然而,自1850年以来,无论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古气候资料比仪器记录更为有限,所以使用统计方法来构建全球平均值,且这些也容易引起不确定性。目前的资料太有限而不能在仪器资料时期之前对南半球的温度进行类似的评估

              对历史上温度进行估计本身是有科学道理的,具体方法有一些可以讨论的地方,数据的准确程度也可以讨论,但是整体思路是没有问题的。

              报告看不懂只看决策者摘要就好了,不一定非要认可其说法,了解其说法就好。气候变化正方最权威的研究就是IPCC,知道在讲什么没坏处。反方的观点比较零碎,我还没看到很系统的反驳,所以看起来要累得多。

              这个报告涉及的范围太广,学科太多,科普难度太高。

              • 家园 应该让传统能源企业给钱

                做研究么,还是要钱的。新能源要争市场,要做推广,自然愿意花钱去做前期投入。传统能源企业过去几十年来已经被养成了大爷,做市场推广的劲儿就没那么足了。

                应该让传统能源企业给钱,做一个反方观点的综合报告。

        • 家园 大会前台湾电视台播了,上升6度全球死光,

          我觉得是可信的,不过温度不会上升,或者说没人知道会不会。你说的对,搞好知道的,解决污染才是正经事。

      • 家园 我想陈经是随笔写飞了

        整篇文章还是不错的,瑕不掩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