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胜利之后(十九) -- 朱百山

共:💬44 🌺118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可能朱平球没有想到

                  即使在共产党这边,有时候心思也不能只用在战场上。

                  关于朱平球的问题,不光是陶安均,我觉得就算是曾希圣也是有责任的。朱平球脱队时期的审查材料已经从基层拿到了,为什么不予以公布,不加以讨论以作出组织上的结论?这本身就违反了党内民主,和党的组织路线。

                  • 家园 你还是眼光只定在一个人的说法身上

                    但事实上要涉及到朱安之外的很多人,不把所有的东西公开,光凭一个人的说法就是不行的,难道你没注意曾是听了他的汇报还是那个态度吗。

                    • 家园 不过曾希圣听朱平球汇报是另外一件事吧?

                      第二天,朱平球赶到省委,一见面,曾希圣书记指着桌子上的一堆材料,把桌子一拍,开口骂道:“娘买x的,你为什么把反革命分子都放了?”

                      朱平球一听,原来是这事,心放下来一半,说:“曾政委,要关,不要你派人,我自己走进班房。要杀头,不要捆,我头伸着给你砍,眼都不眨一下。但有一点要求:你听一下我的汇报,完了随你怎么处理。”

                      曾希圣书记说:“倒像一个当兵说的话,你讲。”

                      朱平球说:“我到枞阳县公安局就职时,由县政府各部门,区,乡,送到公安局关押的犯人有一千一百多人。犯人中,从下往上数,有保丁,乡丁,甲长,保长,乡长,队长,分队长等,要犯并不多。我们一个县公安局关上这么多犯人,要武装看管,要给他们饭吃,要审讯。一千一百多犯人,一天审十个,什么事都不干,也要审一百多天,能审出个什么?被关押的犯人中也有许多人盼着解放,可解放了,他们都被关押起来了。他们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等等都变成我们的敌对人员,无形中扩大了敌人的阵营,把许多可以争取的人,推向敌人那边了。把他们都关着,既不能劳动,又不能生产,一个月要吃掉几百麻袋大米,这样关着有什么好处?放一个犯人,就有可能把他的亲属,朋友等从敌对阵营拉过来,争取扩大我们的阵营,同时可以让他们戴罪立功。我又不是把大门开着放他们走的,我办了三期训练班,要他们写自述,把旧社会做的坏事如实写出来,经验证审理后,贴上照片,具结,按上手印。并建立回报,传唤制度:按时进行思想汇报,不许离开本县。传唤时,根据路途远近,规定时间,随传随到,然后取保释放。另外,我还把过去锄奸部那一套有选择的拿出一部分,建立了安全网。每个区设一个专职公安员,下面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就会反映到安全员那里。全县每个角落都有安庆网员,监视全县敌情,也包括监视放出去的犯人。当时,地下反革命武装非常猖狂,江南,江北到处作案,我们老是跟在他们后面,破不了案,逮不到他们。我放了一个管麻子,逮住了从台湾潜伏回来的大叛徒,老特务,国民党安徽反共专员张介良。放了一个芮新宽,逮住了反革命武装集团头目刘东雄,刘东厚。杨树恳就是看到我放了那么多犯人,才来投案自首的,帮我们破获了国民党总裁办公厅反共救国军一案,逮捕了司令汪鸣球,参谋长汪少侃。周二也是这样来投案自首的,帮我们逮捕了罪大恶极的张万泉。”朱平球又说:“曾政委,你要是有时间到我那走一趟,你从犯人档案中随便抽一张,我传唤他来。如果他不来,或迟到,我自己伸出双手给你铐。”

                      “娘卖x,你做的还对啊!”曾希圣同志听完汇报连骂带说:“龙中真有本事,怎么培养出你这个家伙。”

                      “我没感到有什么错。”朱平球说。

                      “好了,回去吧!好好干,不要再惹麻烦了。”曾希圣同志最后说。

                      “曾政委,不是我惹麻烦,是他们找我麻烦。”

                      似乎老朱还没有时间讲他和陶安均之间的事情。

      • 家园 关于组织部长和其年轻老婆的问题

        事情是不大,可确实能体现一个人的人品。这点朱平球没说错。在前线提着脑袋干革命的人最看不得后方的官僚利用职权谋私利。

        • 家园 这点未必哦

          首先,你怎么知道组织部长没有在战争期间提着脑袋上过前线? (当然我也不知道他上过没有)

          其次,“我就要找一个老家伙,比我大十几二十岁,睡觉,结婚。这又为什么?因为他官大,地位高,我就干。”,二十六七年轻气盛的朱平球,这句话简直是把陈毅张茜(相差21岁)、彭德怀浦安修(相差20岁),刘少奇王光美(相差23岁),毛泽东江青(相差21岁),朱德康克清(相差25岁)以下一大票圡共出生入死的中高级将领扫了进去。

          TG的干部群体中,这种相差十几二十岁的婚姻多的很,有的是以前成天打仗革命没工夫找,有的是不要家里的包办,也有的是真的看见女学生就想甩掉以前找的黄脸婆(甚至当过革命伴侣的黄脸婆),朱平球这句话得罪的人就海了去了

          这两天在看王平回忆录,他也是甩掉家乡的包办婚姻干革命,抗战初期,在31岁的年纪找了个十八九的夫人;另,当时领导给晋察冀三分区文工团下了个让男团员很不爽的纪律:内部不能谈恋爱;

          更不爽的是,然后很多领导到文工团来找对象

          通宝推:金石,
          • 家园 这岂不是人为制造矛盾和不平等么?

            另,当时领导给晋察冀三分区文工团下了个让男团员很不爽的纪律:内部不能谈恋爱;

            更不爽的是,然后很多领导到文工团来找对象

            说出来可是TG拿文工团当领导小秘的铁证啊~

          • 家园 气愤不在年龄

            在于一个20多岁的年轻娘们,不过和老头睡觉,就敢指着一个战功卓著的将领鼻子指责他闹地位。解放前和初期,没见上述那些人对老婆如此放纵,倒是教甚严,从不许干政。这也是提着脑袋换来的经验。战争年代,老婆随时可能被抓走,知道了太多不好。解放了到放松要求了,可惜没想到还有运动呢,嘿嘿。

        • 家园 有色眼睛的不是这么带的

          李世农结婚这么才能才能去找一个40岁左右女的去结婚?

          他又不是抛弃原来的老婆,按你的说法曾希圣在皖江结婚的时候

          也是接近40了,也是年轻媳妇,按你的说法,就那啥啥了?

          真可惜有些人是抱着看说书的态度来看历史的,只要立场不要事实.

          历史是可以打扮的,但打扮之前一定要想好有没有那个能力

    • 家园 先花再看
    • 家园 有些人只会窝里斗
    • 家园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如果战争不是那么快结束,整朱平球的力度不会这么大。

      操。

    • 家园 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跟着宣传部年年犯错误

      这狗屁逻辑现在还适用

      • 家园 这个人到底是不是有多大能耐

        xxx本人1954年才担任安徽省委组织部部长,56年成为省委候补委员,64年被正式免职(是到教育领域去了,显然不是什么领导职务,因为只到1970年才出现在山东农农学院副校长岗位上),其中60年到免职前又被下放到含山县委兼任任书记处书记。

        好像这里很多人觉得这个人能量多大一样,从我看到的资料,我觉不出这个人能量有多大,更不觉得他多被重用了,历史就是只有看到的东西越多才能看的更清楚,不是只看一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呵呵,有尾巴的干部才好搞组织

          容易被领导捏在手里,要东就东,要西就西,叫咬谁就咬谁

          换成朱平球这样有想法有能力还认死理的,能成么?

          所以说啊,不见得给的职位高低就能说明领导是不是重用

          得看领导的态度

    • 家园 曾希圣1943年的审干原则

      1943年皖江根据地整风审查干部的时候有三个原则,第一 对于一个人首先要相信他自己说的为主。第二没有查清楚的东西不做结论,这个人还继续做原来的工作,第三对于生活作风问题,只要这个人认真检讨,并作出保证不再犯错,不做处理。

      就在当时的皖江,一个县委书记早年曾经被捕过,叛变过,但后来又回来自己拉起一个游击队,审干过程中当时被他出卖的人要求从重处理,曾希圣就不同意,表示犯过错误要给改正的机会,这个人后来一直做到某各省的农业厅副厅长。

      曾希圣到皖江以前,一直做地下工作和情报工作(军委二局局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