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李宗仁回忆录》谈到蒋毛对比 -- 种植园土

共:💬80 🌺23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是当时实际情况。可以查查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史

        TG政治不民主,军事反而民主。基层连队有诸葛亮会什么的。支部生活会上也会讨论战斗问题。早在红军时期就有士兵委员会,有列宁室之类的俱乐部。

        士兵文化程度低,并不意味着智商低。很多老兵战术是很内行的。政治上,TG对苦出身、没文化的士兵也是非常信任的。

        即便到了野战军司令这个层面,也不是军事主官唱独角戏。林彪水平、威望都够了吧?罗荣桓、刘亚楼的意见他还是尊重的,一些战役具体指挥(比如天津)是以刘亚楼为主的。

        往上说,林彪、粟裕的意见对中央关于辽沈、淮海的战略都有很大影响。

        实际上,军事主官独自做决策是容易造成大损失的。越级指挥、遥控指挥更恐怖(蒋是这方面专家)。

        发扬军事民主、集体讨论的战斗往往胜算大一些。当然最终拍板是军事主官。各级军事主官授权是比较充分的。游击战争时期权力更大,当然上级是基本不发粮饷和只发少量武器,你要自己去搞,搞到了还要上缴一部分。

    • 家园 時勢造英雄,

      現在的時勢,造不出這樣的英雄。

      話說土共早年攻城略地確實有隆美爾的風格,就是太缺乏機動部隊,否則就不會有這么大的犧牲代價。

    • 家园 工厂民兵是95年收的枪,98年私有化工人大下岗。

      工厂民兵是95年收的枪,98年私有化工人大下岗。

      右派的狠毒岂是老百姓能够想象。

      • 家园 左派的推理也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的亲戚里下岗的一大堆,可真没听谁要动枪的,再说民兵的枪也不是发给个人的,一直是在地方武装部的库里放着的。

        另外,一个基本的事实是98年开始工人放假下岗,但是工厂可没有大规模私有化。

        • 家园 备份先

          左派的推理也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的亲戚里下岗的一大堆,可真没听谁要动枪的,再说民兵的枪也不是发给个人的,一直是在地方武装部的库里放着的。

          另外,一个基本的事实是98年开始工人放假下岗,但是工厂可没有大规模私有化。

        • 家园 有所不知了哈,俺们小的时候,家里有两间房,一间单位分

          的宿舍,隔壁就放着一挺高射机枪,和一枪架的步枪以及训练用的假手榴弹(不知道有没有真的哈)。

          地点:工人宿舍区,时间:八十年代初。

          可怜我就从没见过机枪不着枪衣的样子。

          此外,农村民兵背着几杆步枪去抓人似乎也不用跑到武装部去取枪。

          一直觉得二王只是个借口罢了。

        • 家园 收枪不光是武装部的枪

          各企业保卫部门、民间的猎枪、气枪、运动步枪都在收缴之列。

          90年代中后期各地下岗工人闹事,万人堵铁路很常见的,因当时的互联网也不发达,不为人知。要是工人纠察队有了枪,还不知要怎么闹呢。

        • 家园 你的推理属于跳棋

          想动枪,也得有枪啊。

          走资派先把枪给你收了,你上哪儿动去啊,人防的就是这个万一。

          枪当然是国家的,但是从前是可以背回家的。

          对,大规模改制,不叫大规模私有化。

          • 家园 枪可以背回家应该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而且那时能当基干民兵拿枪的也都是政治上靠得住的。

            98年工人下岗,但是企业还没有大规模改制,大多保持着国有或集体身份,有的停产半停产,有的还勉强维持着经营。当时,政府和工人都还认为通过减员增效,企业还可以慢慢缓过来,还有重新上岗的一天。所以,当时工人虽然生活困苦,但大多还没绝望到要动枪造反的地步。

            到了2000年之后,特别是2002年之后,很多企业彻底死掉了,这时才开始大规模的破产转制。这时大部分下岗工人已经找到了谋生的手段,没人对重新上岗抱有希望了,大家只关心能拿到多少补偿金,虽然有时情绪激烈,但也远远没到造反的地步。

            • 家园 备份

              枪可以背回家应该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 常识主义者 ] 于:2009-12-23 00:08:21

              而且那时能当基干民兵拿枪的也都是政治上靠得住的。

              98年工人下岗,但是企业还没有大规模改制,大多保持着国有或集体身份,有的停产半停产,有的还勉强维持着经营。当时,政府和工人都还认为通过减员增效,企业还可以慢慢缓过来,还有重新上岗的一天。所以,当时工人虽然生活困苦,但大多还没绝望到要动枪造反的地步。

              到了2000年之后,特别是2002年之后,很多企业彻底死掉了,这时才开始大规模的破产转制。这时大部分下岗工人已经找到了谋生的手段,没人对重新上岗抱有希望了,大家只关心能拿到多少补偿金,虽然有时情绪激烈,但也远远没到造反的地步。

            • 家园 历史被你拉的很长啊

              下岗90年代初就开始了,可不是98年,那时候才是对上岗抱有希望。

              98年下岗私有化同步进行。

              私有化跟企业是否彻底死掉一点关系都没有,靓女先嫁听说过吗?

              造反得有枪啊,枪杆子出政权啊。要不走资派干嘛收枪呢?

              • 家园 真是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了

                说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确一系列概念,比如什么叫下岗,什么叫再就业,什么叫进站,什么叫买断,放假等不等于下岗,下岗等不等于失业,这些概念不弄清,只能打没有意义的口水仗了。

                我手头就有企业改制的文件汇编,这几天太忙,过几天再详细说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