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长篇原创】远去的风景-中国证券市场十年杂谈 -- 温相

共:💬100 🌺4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好啊! 正是我近年来想琢磨透的东西, 攻玉一哈

      好好写着哈~~~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请大家冷静一点

        大家有问题心平气和的探讨,请不要意气用事。冬兄的第一点好像不太准确,原文中并没有说《中国资本市场十年发展纲要》是以官方文件形式出现,冬兄从政府方面找不到也是很正常的,但这样的质疑就显得不太严谨准确。至于年龄和叶剑英编写组的事,和原文无关,希望冬兄不要在这里纠缠。如果温相愿意就第一个问题说说,非常欢迎。其他的问题,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去争议解决。请体谅一下本版的其他网友。

        • 家园 jlanu ,你就别拦着他,让他说好了:

          不就是那么几件事,跟车轱辘似的,没完没了的,我就纳闷了,怎么着我的事比他自己的事还让他上心,没想到啊,咱们一个老百姓就是上网了还是总有人掂记着,心情就是一舒服。

          这位叫啥冬雷的不就是想问,温某人,你为啥说你参加过叶剑英编写组?有那么回事吗?你不是××年出生的吗?编写组是那年成立的?那时候你才多大呢?等等。

          不就是这些老一套吗?还有啥新颖一点,别致一点的?

          同时,谢谢你们几位包括ch、jlanu等人的回复,因为本着息事宁人和维护西西河的角度,我就这件事暂时不和他计较。当然,他要是想闹的话,我就和玩玩也好。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口气和措辞可以商榷,但是有疑问是应该要提的,同时也帮大家提高了认识。温相

            所提及的“中国资本市场十年发展纲要”可能是一些讨论性的文稿,我想这个题目是值得做的,很多方面的同志应该都可以参与,提供他们自己的思路。是不是官方有组织地搞了这个课题研究?如果温相能在下面的文章中叙及就最好了。

            总的来看,积极的讨论,甚至有点争辩,都是应该鼓励的。个人认为,我们这里不应该搞一言堂,不搞过度的个人崇拜。大家群策群力,娱人娱己。当然,网上交流在措词方面能注意一下就更好了。

            西西河提供了这样的一个交流渠道,大家都可以在边学习、边实践中提高-温相我想也是从菜鸟开始的,油油和我也是从菜鸟开始的, 而我自己可能还是一个菜鸟。

            一点肤浅的想法,供大家批评。

    • 家园 温相出手,必有好文

      不才洗耳恭听,呵呵

    • 家园 温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这次可以系统性地回顾一下历史了。
    • 家园 【原创】五道口之外的人民银行--五位行长

      八十年代,相声演员姜昆曾经表演过一个相声,说的是一名不学无术的所谓诗人因为半文盲以致于把中国人民银行错读做“中国人民很行”,成为那个时间段里面的流行的包袱之一。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在中国金融领域中扮演的角色之重要是近二十年以来所无法替代的,金融市场目前的几大监会包括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无一不是脱胎于总行,而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原名叫国有四大专业银行)以及其门下派生出来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无一不是总行出来的。可以不夸张的讲,中国金融市场四大支柱银行、保险、信托、证券至少在人事组织上都是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简称:人总行)。总行在改革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扮演着导演、编剧、主演等多重身份,所以,说到证券市场十年不能不先提一下这个开山鼻祖般的领导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从八十年代以降,一共有五位行长被总行的职工编成了顺口溜,那就是著名的“李葆华的房子、陈慕华的车子,李贵鲜的票子,朱槠基的刀子,戴相龙的招子。”其实,胡立教、吕培俭也担任过行长,但是,胡立教后来因为儿子胡晓阳的原因在政治上抬不起头来了。

      李葆华是我党早期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儿子,曾经在傅作义属下工作过,解放以后担任过省委第一书记,为人宽厚无为,上任总行行长之后,看到行里职工住房紧张,所以,向国务院领导请示给大家安排了不错的住房,从此之后,历任人总行行长都把解决职工住房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但是,李葆华首功不可泯灭,后来者谈及于此对李充满了感激。

      陈慕华是延安时期的女参谋,她的丈夫钟毅和宋平、陆平、李葆华等关系都非常之好,建国之后,钟毅担任国家经委的交通局局长,陈慕华就在钟毅手下做处长,以后钟毅身体不合适退养二线,而陈慕华则在文革后期开始声明雀起,在十一大上进入中央领导层,连续担任过政治局候补委员和副总理的高位,八十年代国务院改革,部分国务院副总理改称国务委员,陈慕华得以兼任人总行行长,陈是经济的门外汉,不过在抓总行福利建设上却是立下汗马功劳,她主政期间人总行的用车取得了最大的便利。陈慕华退出总行之后,她的门生故旧仍旧在总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交通银行系统,陈的学生部下很多,比如后来总行副行长殷介炎就是陈慕华的秘书出身。

      陈慕华之后是李贵鲜,李是中共辽宁省委书记任上调来总行,李同时还是国务委员,李上任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人总行系统以及银行系统的工资待遇出现比较大的调升,一时间去银行工作成为九十年代初期最为热门的就业话题。银行干部出现大款的现象也不再是罕见。不过,李后来和国务院主管经济的领导人出现一些分歧,而后,李卸任去大连养病,养病归来出任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在国务院系统分管审计等工作,其时,国家经济形势比较复杂,特别是金融秩序方面有待整顿,李虽然属于不那么高兴的离任,毕竟也还是躲开了是非之地。

      朱槠基以政治局常委的身份兼任总行行长,把总行的地位抬高到建国以来所没有的地步,那时候金融口也是谈总行则色变,总行内部的非银司掌握着除了银行之外其他三大系统包括保险、信托、证券机构的审批、设立乃至组织人事关系,人总行派出的干部下到这三个系统中都是起步很高,一路扶摇。朱槠基的历史功过似乎由以后的发展来作结论更为合适,我们这些老百姓就不多谈了吧。

      朱槠基兼任人总行行长的同时还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组长是江泽民,第一副组长是李鹏)和国务院证券委主任,所以,他在人总行的兼任不会很久,这是大家所共知的,因而他的接任者也就是接班人成为内部的热点之一,当初曾经被看好的金建栋(以后的国泰证券公司董事长)、周正庆、陈元等人都没有如愿以偿,倒是一声不发的戴相龙接任朱槠基为人总行行长,而候选人以后的证监会主席周正庆被以国务院副秘书长的身份请出总行行长的角逐圈子。朱槠基任内最大的改革构想就是成立大区行,这个建议并不被人总行内部看好,但是,戴相龙却是极力赞成,并且很快形成方案,报请朱槠基知道,被朱称之为干练。戴为人精敏,好出主意,不过政绩平平,乏善可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