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娜塔莉的叔叔——道德君子们的西式称呼 -- 明日天涯

共:💬35 🌺6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一点儿不同看法

      《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在塑造人物上非常有特色。很多最终引人尊重的人物,却多用负面的写法。

      例如,罗斯福,斯大林都是如此,尤其是丘吉尔,作者的笔下有着无数近乎嘲弄的描写。

      然而,最终,这些人物却赢得我们的敬重。这才是作者的不凡之处。

      如同我们所看到的某一个人,最初看的,可能是他的外貌,然而相处久了,外貌就不再那样重要,衣冠之下的“人”,才是我们心中的评价。

      艾伦.杰斯特罗,《一个犹太人的耶稣》的作者,从一开始,作者的笔触已经把他摆在了一个很有成就的地位上。注意,这其实就是作者的定位 -- 艾伦是个了不起的人。

      而这个了不起的人,就是这样地度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死在集中营里。

      你看,其实“了不起的人”也是人,他也要面对一切问题。从前的辉煌对今后的路没有任何意义,他必须面对每一个从来没有见到的问题。和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犯错误。他也有各种各样的缺点 - -这缺点不是我们描述领袖的时候所说的那种偶尔对警卫发发脾气,然后再郑重道歉之类的饰美之辞,而是真正的缺点,让人厌恶和反感的缺点。

      作者为何用这样的写法,我推测,是英美的文化习惯使然。当作者真正尊敬一个人的时候,他会把这个人向自己身边的人身上拉,直到他就站在自己的身边。作者知道自己不是圣人,所以他身边的人,也不会是圣人。惟其不是圣人,才更加令人敬服,一如我们自己如果能够做到他们一样。

      艾伦.杰斯特罗判断错了纳粹,但他判断对了历史的走向 -- 无论纳粹还是任何一次排犹运动,都不可能灭亡犹太人,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必将挺过灾难。这一点,艾伦.杰斯特罗坚信不疑。

      他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代价中的之一。

      我们看到了一个“了不起的人”怎样颤栗于真实的残酷之中。

      我们每一个人,突然被从书斋中,工厂中,学校里拉出来,投进集中营,我们经历的,便会是这样的颤栗。

      艾伦.杰斯特罗在集中营里卑微地活着,娜塔丽参加了反抗的组织。然而,严格地说,娜塔丽是一个叛徒。在党卫军的淫威下,小说中暗喻了她对于同伴的出卖 -- 虽然,这种出卖是在党卫军早已完全掌握了情况之后,没有在实质上造成更大的伤害。然而,我们确实可以把她视为叛徒。

      可是,小说结尾,我们不会对娜塔丽的“叛变”有多少恨意,我们会为她能够艰难地活下来感到庆幸。这是一个生命战胜死亡的庆幸。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采访过的前红卫兵身上,他们曾经在缅甸为了信念而战,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纯洁地牺牲。然而,幸存下来的几个人,却从不来往。

      理想在现实中很容易幻灭,幻灭以后就是挣扎。出淤泥而不染是文人书斋中可以做到的事情,却不是那块充满鸦片和淫荡的土地上可以种出的果实。

      挣扎着活下来的,应该是患难之交。他们却从不来往,为什么?

      我没有问过这个问题,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指责了其他人的出卖。

      我的感受是绝望的 -- 每一个叛卖都是那样真实,我相信他们每一个人的话,除了他们对自己的描述。

      那一瞬间,忽然觉得,其实无论战争还是其他形式的残酷,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一种本应敬而远之的东西,就像死亡。我们躲不过,但是我们不会喜欢,我们不会主动去接近这种东西。

      这样的普通人,叫做打酱油的。

      艾伦.杰斯特罗,其实就是一个打酱油的。他有责任反抗,但是他无法去做,因为他没有办法改变自己。

      艾伦.杰斯特罗在集中营里重新变成了一个犹太人,重新念了犹太人的祈祷词,直到死去。

      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恰恰是这样犹太民族生存至今的一个原因。

      就像阿基米德的圆,还有随着缅甸远征军败走野人山而后死在那里的千万名华侨一样。

      通宝推:Juventus,老木,
      • 家园 你的话让我联想起了福特温格勒

        跟一开始就占到正确的立场的托斯卡尼尼比较,我对福特温格勒好感更多,很同情这个人物。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太棒了!在“荒野生存”这部片子的第一集中

        在“荒野求生”这部片子的第一集中(也是我认为最真实的一集,那里他表达了恐惧和对家人的思念)。主人公说(大意):我最大的(荒野生存)经验就是,继续走下去。

      • 家园 如果意识到了呢?????不觉大恸。。。。

        艾伦.杰斯特罗判断错了纳粹,但他判断对了历史的走向 -- 无论纳粹还是任何一次排犹运动,都不可能灭亡犹太人,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必将挺过灾难。这一点,艾伦.杰斯特罗坚信不疑。

        他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代价中的之一。

        如果这个判断对了的人,意识到了自己也是其中一份牺牲呢?

        而且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时代所注定必然会成为这份牺牲的人呢。。。。

        对犹太人的顽强生命力的信念,来自于那些抗争的犹太人所铸造哪。。。。

        这是守护的力量,可是,是谁在守护谁,又是谁在背叛谁哪。。。

        从来没有什么神仙和皇帝,也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我们从来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哪。。

        并没有什么不可以原谅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宽容的。。。

        只是,“不知道”一词,我们因为这个缘故宽容别人,却从来不是可以用来原谅自己的理由啊。。。

        大恸。。。。长歌当哭。。。。

      • 家园 老萨前半段说得很对, 后半段恐怕见仁见智了

        但还是不太理解, 为何这也能扯到中国的道德君子.

      • 家园 这个回答还是有些混淆

        希特勒没有消灭犹太人,是因为盟国打败了他,所以并非犹太人本身的生存能力使纳粹消灭不了他。

        其次,我说过,艾伦.杰斯特罗的真正可以指责的错误不是他自己犯错,而是犯了连累娜塔莉及其孩子的错以后,还是那副一贯正确的模样

        再次,既然你是打酱油的,承担打酱油的带来的一切后果是不值得同情的,因为你对这个群体和他人也没同情和责任。

        最后,就像我说的一个民族,有些类型的人越少,民族就越强大,客观地来说,犹太民族中这样的人算是少的,所以能历经那么长时间的磨难都能生存下来,换做中国人肯定不能。

    • 家园 孔学名高实秕糠

      几千年来的文化,谁也没辙

      社会演变总会产生这种阶级,不过中国略多略盛罢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