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娜塔莉的叔叔——道德君子们的西式称呼 -- 明日天涯
《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在塑造人物上非常有特色。很多最终引人尊重的人物,却多用负面的写法。
例如,罗斯福,斯大林都是如此,尤其是丘吉尔,作者的笔下有着无数近乎嘲弄的描写。
然而,最终,这些人物却赢得我们的敬重。这才是作者的不凡之处。
如同我们所看到的某一个人,最初看的,可能是他的外貌,然而相处久了,外貌就不再那样重要,衣冠之下的“人”,才是我们心中的评价。
艾伦.杰斯特罗,《一个犹太人的耶稣》的作者,从一开始,作者的笔触已经把他摆在了一个很有成就的地位上。注意,这其实就是作者的定位 -- 艾伦是个了不起的人。
而这个了不起的人,就是这样地度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死在集中营里。
你看,其实“了不起的人”也是人,他也要面对一切问题。从前的辉煌对今后的路没有任何意义,他必须面对每一个从来没有见到的问题。和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犯错误。他也有各种各样的缺点 - -这缺点不是我们描述领袖的时候所说的那种偶尔对警卫发发脾气,然后再郑重道歉之类的饰美之辞,而是真正的缺点,让人厌恶和反感的缺点。
作者为何用这样的写法,我推测,是英美的文化习惯使然。当作者真正尊敬一个人的时候,他会把这个人向自己身边的人身上拉,直到他就站在自己的身边。作者知道自己不是圣人,所以他身边的人,也不会是圣人。惟其不是圣人,才更加令人敬服,一如我们自己如果能够做到他们一样。
艾伦.杰斯特罗判断错了纳粹,但他判断对了历史的走向 -- 无论纳粹还是任何一次排犹运动,都不可能灭亡犹太人,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必将挺过灾难。这一点,艾伦.杰斯特罗坚信不疑。
他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代价中的之一。
我们看到了一个“了不起的人”怎样颤栗于真实的残酷之中。
我们每一个人,突然被从书斋中,工厂中,学校里拉出来,投进集中营,我们经历的,便会是这样的颤栗。
艾伦.杰斯特罗在集中营里卑微地活着,娜塔丽参加了反抗的组织。然而,严格地说,娜塔丽是一个叛徒。在党卫军的淫威下,小说中暗喻了她对于同伴的出卖 -- 虽然,这种出卖是在党卫军早已完全掌握了情况之后,没有在实质上造成更大的伤害。然而,我们确实可以把她视为叛徒。
可是,小说结尾,我们不会对娜塔丽的“叛变”有多少恨意,我们会为她能够艰难地活下来感到庆幸。这是一个生命战胜死亡的庆幸。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采访过的前红卫兵身上,他们曾经在缅甸为了信念而战,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纯洁地牺牲。然而,幸存下来的几个人,却从不来往。
理想在现实中很容易幻灭,幻灭以后就是挣扎。出淤泥而不染是文人书斋中可以做到的事情,却不是那块充满鸦片和淫荡的土地上可以种出的果实。
挣扎着活下来的,应该是患难之交。他们却从不来往,为什么?
我没有问过这个问题,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指责了其他人的出卖。
我的感受是绝望的 -- 每一个叛卖都是那样真实,我相信他们每一个人的话,除了他们对自己的描述。
那一瞬间,忽然觉得,其实无论战争还是其他形式的残酷,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一种本应敬而远之的东西,就像死亡。我们躲不过,但是我们不会喜欢,我们不会主动去接近这种东西。
这样的普通人,叫做打酱油的。
艾伦.杰斯特罗,其实就是一个打酱油的。他有责任反抗,但是他无法去做,因为他没有办法改变自己。
艾伦.杰斯特罗在集中营里重新变成了一个犹太人,重新念了犹太人的祈祷词,直到死去。
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恰恰是这样犹太民族生存至今的一个原因。
就像阿基米德的圆,还有随着缅甸远征军败走野人山而后死在那里的千万名华侨一样。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看过小说,什么时候有电视剧了,要看看 如果爱情可编程 字0 2009-11-26 21:26:44
🙂没看懂为什么要和中国扯在一起。 2 GEMAN 字901 2009-11-25 21:15:50
🙂没看过电视剧,但就你说的那样情况,中国还真有! 1 楚庄王 字10 2009-11-25 20:51:22
🙂说一点儿不同看法
🙂你的话让我联想起了福特温格勒 Parsifa 字82 2009-11-29 19:37:13
🙂-- 系统屏蔽 --。
🙂太棒了!在“荒野生存”这部片子的第一集中 破铁头 字152 2009-11-27 04:28:08
🙂如果意识到了呢?????不觉大恸。。。。 3 十万朵莲花 字747 2009-11-25 21: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