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全球独创山寨火箭(手持反坦克火箭) -- 石洪行

共:💬36 🌺10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常理铁定那厮不是40火麻烦的。

      69式40火箭筒火箭弹直径94mm,弹长达90mm。弹质量加大到2.97kg,能穿透T72复合装甲,威力可达180mm/65,即便不响击中成年大象也要命。常理铁定那厮不是40火麻烦的。

      枪榴弹更不可能,那是米军基本装备,即便山寨型也认的清。

      • 家园 文中都说了没爆炸,没爆的RPG拿什么穿T72

        至于说没响的击毙大象,也得看击中什么部位了吧,凭什么手榴弹打中屁股可以不死,RPG打中屁股人就得死

      • 家园 你以为40是靠惯性穿甲的?
        • 家园 千万别提40火。

          提到40火头皮发麻。

          70年代见到某连40火射击,抄起便打,虽然200m一发便命中目标,但是眉中裂了口子。打152加榴、130加都毫发无损,火炮直接瞄准射击,顶的越紧越安全。估计是提前点火找的麻烦,说40火无后坐是鬼话。

          见到一个冒失鬼,写的比教科书生动活泼,录如下:

          在部队服役时,我是一个小兵,那个时候的学军事气氛是很浓的。一天我在一本内部的资料《印度支那抗美救国战例》中看到:越南游击队用40火箭筒距敌坦克7米开火,击毁敌坦克的叙述后,心有疑虑想是不是太近了,火箭弹会炸么。大家知道凡是炮弹都有一个叫炮口保险距参数,是炮弹在发射出筒后进入战斗状态时的一段安全距离。40火箭弹的炮口保险距是几米呢?带着这个问题查阅40火教材,结果没有说明。这样就有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了战斗,大家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接敌近距开火,火箭弹不炸岂不害人!

          我自己就想搞明白这个问题。我托火箭筒排的战友将未炸得火箭弹捡回来(违反条例的)拆卸。69-40火箭弹的引信是压电式的,压电陶瓷在弹的头端,两根引线一个是利用了壳体,一根是导电杆传导到引信体。引信体是个宝塔状的,尖端是一个电极,底端是一个电极,前边是一个扩爆药柱(橘黄色的压铸药)后边是一个静电火花雷管。平时静电火花雷管的两个电极是短路状态的,而且也没有和传爆药对准,它是装在一个铝块中,铝块两边各有一条槽每条槽中各有一个弹子,一个要靠弹体旋转的离心力才能解脱,一个是用火药糊死限制住的。铝块压缩两个宝塔弹簧,用两个弹子保持在保险位置(一是静电火花雷管处于短路状态,二是静电火花雷管没有对准扩爆药柱)。在火箭弹发射后,引信里的一个小火帽由于惯性压缩火帽弹簧而撞击刺针而发火,烧掉限制弹子移动的火药,同时火箭弹的涡轮使弹体旋转产生离心力解脱另一个弹子,两个宝塔簧伸张将静电火花雷管对准扩爆药柱(同时解脱了静电火花雷管的短路状态)进入战斗状态,这时如果头部击中硬物体,产生一个高电压,使静电火花雷管跳火引爆。从引信小火帽发火到烧掉限制弹子的火药、弹体旋转甩掉离心保险弹子这段时间火箭弹的移动距离就是炮口保险距。火药条的长度是三厘米在密闭条件下燃烧大概要0.1秒的时间。火箭弹的初速是140米/秒,炮口保险距约是14米。所以小于此距离火箭弹碰撞物体是不会炸的。

          《战例》一书中的战例如果属实则越南游击队用40火箭筒可能不是69-1式火箭筒。

          (捡回的引信都是处于战斗状态,有个静电电压加在引信的两个电极上就能爆炸,万幸的是没有遇到此厄运,所以我还可以写写这段故事)万幸呐万幸!!!

          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拆静电火花雷管的小起子是在汽车排里找的一个解放牌汽车的汽油泵手动柄,用锉刀将其加工成一个“凹”字形起子。

          当时引信的结构图是画了一张,年代太久已经找不到了,要不可以给大家参考参考。

          40火是破甲弹,由于惯性的作用,使引信解脱保险,成待发状态。当弹头撞击目标时,压电晶体产生电流,传给电雷管,电雷管爆炸引爆传爆药,使锥孔型装药爆炸,产生高温(4000-5000摄氏度)、高速(...

          现在的PF89B的有效射程400米,火箭弹增重至2.5公斤,全系统增重至4.7公斤。战斗部威力处于世界同类武器水平,使用8701炸药时的静破甲深度达到630毫米。这主要是因为炸药性能和双锥药型罩结构。8701炸药的主要成分为黑索金,在预研阶段就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双锥药型罩具体地说是双锥变壁厚药型罩。与单锥罩相比,增加了罩的母线长度和战斗部的有效药量,提高了金属射流速度、速度梯度和射流长度,使破甲深度提高30%左右。

          定型近十年之后的1999年,当记者采访轻武器研究所所长刘铭同志时,他由衷地感慨:"美国研制‘蝮蛇’单兵火箭就花了1亿美元(笔者特别提醒一句,此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币值),而我们是多少呢?PF89式单兵火箭只有425万人民币,结果怎样?我们比他们的威力还大,性能还好。"

          • 家园

            定型近十年之后的1999年,当记者采访轻武器研究所所长刘铭同志时,他由衷地感慨:"美国研制‘蝮蛇’单兵火箭就花了1亿美元(笔者特别提醒一句,此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币值),而我们是多少呢?PF89式单兵火箭只有425万人民币,结果怎样?我们比他们的威力还大,性能还好
            。"

            花这段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了不起了不起啊。
          • 家园 这位伯伯太牛了!

            实在是佩服。

    • 家园 此“火箭手榴弹”非彼“火箭手榴弹”啊

      这是你写的还是转的?中文媒体最喜欢犯的错误就是把“Rocket Propelled Grenade” 给硬翻成“火箭推进手榴弹”... 作为一名军版的老同志,你也应该知道啊... 79式手榴弹是真正的“火箭推进手榴弹” ,跟RPG是彻底两码事儿...

      我有点不大相信这个被火箭弹穿臀的战例,火箭弹从一侧臀部入,进入另一侧臀部?你们自己摸摸自己,那地方有多少骨头 -- 除非谁能把这则新闻的原版给找出来... 甚至怀疑这个故事根本就是根据老萨的《英雄不死的南非大兵》杜撰而来...

      人老萨那故事里的那发炮弹是卡在两条肋骨之间,所以才能幸运地不爆... 能击碎两侧髋骨还不爆的那只能是穿甲弹...

    • 家园 枪榴弹吧?

      想起伊拉克战争期间国内新闻一片“火箭助推榴弹”,看了图片偶才明白,原来是火箭筒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这应该是翻译出了问题,

        人家那是“火箭推进榴弹”,就是那个鼎鼎大名的火篇筒,PRG。

        中国的火箭手榴弹发射速度不高,不可能穿进人体那么深,也没有尾翼,杂志上介绍过。

      • 家园 这位,火箭推进手榴弹确有其物, 而且独一无二。

        中国早在79年就研制成功,一直作为技术贮备没有装备部队。

        这个东西得威慑力就在其独特的概念。

        乃杀人放火,恐怖活动首选利器。

        联结:可贵创新:中国79式45mm火箭手榴弹

        http://js360.bolaa.com/forum/blogtopic_5747209.html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