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饥荒岁月里的记忆》连载之二十五:饥不择食 -- 老光

共:💬490 🌺4487 🌵14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没经历过这两场饥荒,却一直对着两场饥荒有不同认识

            咱这是二十大几往三十奔的80后了,对着两场饥荒完全没切身经历,但是我爷爷和奶奶是10年代末20年代初的河南籍人士,老人家爱讲段子,我也爱听段子,所以从小对这两场饥荒有不同认识。

            国民饥荒时,爷爷已经西迁到白区给国民政府打工了,奶奶还在老家,对那场饥荒常听到描述就是尸体遍野,人走在路上随时就饿的倒在地上,死了,接下来就是老鹰……不说了,都懂的。还有就是逃荒人群,树皮草根都没的吃了,吃观音土,便秘到活活憋死的都有……

            那三年,家人都在西安了,常听到的是全家大小如何四处找吃的,扒、刨、捡,还别说,真有大家集体带上小篓去附近小河抓螃蟹的事。但是同时一定还伴随这一点,就是给苏联“还债”,什么花生都是拇指大,得用滤网挑选。那个时候爷爷被下放农场劳动,反而有点蔬菜水果甚至肉类的补给给家里。

            所以从小我的概念里对着两场饥荒的认识,一个是惨,一个是充满了喜感。(很抱歉我用这样的词,事实上,我爷爷给我讲的所有他毛时代里经历的一次又一次的事件,他都是笑着讲述的,有的时候甚至笑不可支,然而他总是笑中带泪,一种荒诞的喜感。尽管我现在是个主席粉,但是我并不能否认那个时代给诸如我爷爷那样的个体带来的荒诞经历)

            但是后来呢,我有琢磨了一下,第一场饥荒时,家里的成分,嗯,按照后来的说法,叫地主阶级。第二场饥荒时,是工人阶级了,还是干部群体,不然也不能有五七干校农场劳动。好像不属于严重受灾群体,所以这认知似乎没什么代表性啊。

            • 家园 你爷爷的心态挺积极平和的。

              对待三年自然饥荒,你爷爷的心态挺积极平和的,我想他的人生也一定是积极的和成功的。呵呵,如果你爷爷写写这方面的回忆,一定更吸引人。呵呵。

              事实上,我爷爷给我讲的所有他毛时代里经历的一次又一次的事件,他都是笑着讲述的,有的时候甚至笑不可支,然而他总是笑中带泪,一种荒诞的喜感。

          • 家园 拜托,GCD上台可不是说保证人民比国民党那时候不差

            而是保证要比那时候好得多得多得多

            想不明白:GCD自己的决议里都不否认有自己人为的失误,都敢坦坦荡荡承认。

            你这是想变相贬低D吧?

            宝推的人们哪,你们可要警惕呀

            • 家园 我的结论是"因为让精英挨了饿"

              59-61年当然有错误,不然为什么刘少奇文选邓小平文选在这个时间段内没有文章呢(当时他们可是国家主席,总书记,发言一堆一堆的)?不然为什么邓小平站在高高的稻子/小麦之上呢?

              我只是想要探求一下"同样是灾难,为什么JY们选择性描述"的原因。我的结论是"因为让精英挨了饿.以前的饥荒饿死的老百姓都不入他们的眼的.精英百姓一起挨饿的时代怎么都要比百姓挨饿精英不挨饿的时代好."

              1)三年困难时期平均死亡率比1949年低

              2)三年困难时期平均死亡率(18.09‰,1985年《中国人口年鉴》)比同时期印度低(19.2‰,于海莲 <印度人口增长状况分析>)。而且这18.09‰也不实,应当向下调整,因为没考虑到户口漏登的情况(孙景泽<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

              • 家园 你就接着比烂吧
                • 家园 可这确实是个比烂的世界啊

                  而不是什么体制问题,OR 民主问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家园 没太明白你写这些的意思

                1)三年困难时期平均死亡率比1949年低

                2)三年困难时期平均死亡率(18.09‰,1985年《中国人口年鉴》)比同时期印度低(19.2‰,于海莲 <印度人口增长状况分析>)。而且这18.09‰也不实,应当向下调整,因为没考虑到户口漏登的情况(孙景泽<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

                你的意思是三年困难时期,因为此时的死亡率比49年低,所以基本没有或很少因为饥饿引起的非正常死亡?

                这不对。死亡有多种因素,一般疾病,战争、事故、饥饿等等。由于社会条件的改善,没有战争,医疗条件改善,经济发展,50年代前期,中国的死亡率快速下降(实际主要是婴儿死亡率的速降),这在印度也是一样的。就从你引的于海莲 <印度人口增长状况分析>文章可知,印度在这10年间死亡率也从27‰下降到18‰.

                在三年困难时期,比之前后的几年(死亡率一般是11‰、12‰),有了大的跳跃,在其他因素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只能是把多出了的归因为饥饿。

                你所引的孙景泽<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我在天涯看过转载,其文指是50后期到60年代前期,城乡户口大迁移的大错漏,前期虚增,后来随着遣返城镇人口下乡,把虚增的部分再给削平了。

                其文的立论基础是中国当时城乡户口登记出了大问题,但此文也没有列出当时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大规模双重占籍的实例,也没有列出政府对城乡户口登记制度漏洞的批评(这么大规模,时人发现不了是难以相想的)。此文的说服力有限。

                况且还有一个大问题,众所周知,遣返城镇人口下乡是1961年开始大规模实行的,但现在的统计资料是1960年人口剧降,此文该如何解释呢?

                • 家园 你没看懂那篇论文

                  其文的立论基础是中国当时城乡户口登记出了大问题,但此文也没有列出当时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大规模双重占籍的实例,也没有列出政府对城乡户口登记制度漏洞的批评(这么大规模,时人发现不了是难以相想的)。此文的说服力有限。

                  你没看懂那篇论文。那篇论文用原始数据说话,很有说服力。

                  表3 1956--1959年市镇人口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A市镇岁末户籍人口数(原始数据) B人口自然增长率(‰)(原始数据) C人口自然增长数(=(上年A+本年A)/2*本年B) D户籍人口增长数(=本年A-上年A) E户籍迁入人数(=本年D-本年C)

                  1956 9185 30.44 266 900 634

                  1957 9949 36.01 345 764 419

                  1958 10721 24.33 251 772 521

                  1959 12371 18.51 214 1650 1436

                  表4 1956----1959年农村人口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A农村岁末户籍人口数 B人口自然增长率(‰) C人口自然增长数(=(上年A+本年A)/2*本年B) D户籍人口增长数(=本年A-上年A) E户籍迁入人数(=本年D-本年C,负数表示迁出)

                  1956 53643 19.4 1036 463 -573

                  1957 54704 21.74 1178 1061 -117

                  1958 55273 15.91 875 569 -306

                  1959 54836 9.17 505 -437 -942

                  表5 1956----1959年市镇与农村之间迁移情况(单位:万人)

                  A市镇户籍迁入人数 B农村户籍迁入人数 C注销遗漏人数(=A+B)

                  1956 634 -573 61

                  1957 419 -117 302 (117万迁出农村,却有419万迁入市镇,说明302万人迁出农村没有注销农村户口,即户口总数中有302万虚假的人,这些人占了通过户口算出来的非正常死亡人口的绝大部分)

                  1958 521 -306 215

                  1959 1436 -942 494

                  合计 3010 -1938 1072

                  • 家园 孙文不就说双重占籍造成统计失真吗

                    我前文已经说了。

                    孙文的主要意思是,50后期,农村户籍大规模迁入城市,农村户籍也没销,城市的也登记了,造成一个人有两个户籍,在统计上造成虚报人口。在60年代前期,由于城镇人口精简,原来进城的又回农村了,于是双重占籍现象大量消失,于是人口统计又正常了。是这个意思吧。

                    但是,有一个矛盾那文难以解释,遣返城镇人口下乡是1961年开始大规模实行的,而现有的人口数据是60年下降的最剧烈。如果孙文的逻辑和推论是对了,那应该是在61年,而不是60年的人口数据发生剧烈下降。

                    孙文似乎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其在§7中提到“1960年9月起,精简职工和市镇人口的工作开始启动,人口又开始从城市迁移到农村”,暗示在1960年就发生了大规模精简职工和市镇人口的工作。但显然是有问题的,在1960年9月,中央只是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而且这方针还是在1961年1月的中央全会上才通过的。真正全国性大规模精简市镇人口的工作开始启动,是在61年6月,中央发表《中央工作会议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后才开始的(因为让城镇人口下乡是要涉及钱粮的,没有机构,没有资源,是很难开始这工作的)。

                    而60年的所谓精简人口,只是如59年那样的小规模的行动(甚至可能还不如59年)。

                    “1960年下半年,按照中共中央一系列指示的精神,各地迅速开展了清理劳动力充实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工作,精简下放了部分机构和职工。截止1961年2月底,全国共精简下放职工410.6万人。”

                    外链出处

                    这规模显然无法覆盖孙文中60年的-695万的数据。

                    更何况60年上半年还在大规模的招工,净入城很多,60年是户籍迁入城镇的较大年份。

                    全国职工人数(万人)

                    57年 3101

                    58年 5194

                    59年 5275

                    60年 5969

                    61年 5171

                    62年 4321

                    对于人口统计数字速降发生在60年而不是61年的问题,按孙文的逻辑,是无法让人信服的。

                    (值得注意的是孙文列出了1956——1959年和1961—1963年的市镇与农村之间迁移情况,但恰恰没有列出60年的数据)。

                    • 家园 不能否定上面这两点逻辑的成立

                      1) 那篇论文用的原始数据,表明户口数目在1959年底有上千万人被虚报,这一点只要原始数据正确就是无疑的(因为论文的推导过程是严谨的,看不出问题).

                      2) 那么基于这些户口数据的死亡计算无疑是浮夸了很大,因为这些计算是严格依赖于1959年的户口数字的. 浮夸多少有待计算,但浮夸了很大是无疑的.

                      你提出的问题很好,但只是对数据的另外质疑, 不能否定上面这两点逻辑的成立. 应该仔细查清你的这个问题. 比如, 1960年底的户口数肯定实际上是61年算的(60年不会算本年底的户口数),这个会不会有影响?等等。

          • 家园 有人投草,我就宝推。。。wl只不过叙述事实而已

            干嘛投草,看来犯了忌讳了。

            正如57干校、下牛棚一样,其实千百年来,黎民百姓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呢?到了毛时代,让“成天宏大叙事、评论国家大事”的“文人士大夫”们下去和农民伯伯同呼吸一下,就“哭哭啼啼”,像怨妇一样的“诅咒”毛时代是人间地狱。。。

            其实一句话,清末到建国时的半个多世纪未曾增长的四万万人口数量,对比毛时代不得不施行计划生育,就明白哪个时代是庶民的国家。

            通宝推:wlwl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