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偷一个航空发动机研究研究 -- 俺老孫

共:💬121 🌺36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偷一个航空发动机研究研究(续完)

        法国谍报局的这位行动处长在回忆录里说,自从为法国航空工业部门偷油后,就开始不断的受到法国航空工业的专家们的鼓励,继续盗取苏联的航空情报,有一天,一位工程师突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我们如能仔细研究一台苏联的喷气发动机那该多好啊!在这方面,莫斯科是远远居于领先的地位。”

        自从有了搞一台图式飞机的发动机来研究研究的想法,他就开始寻找机会,经常去机场苏联航空公司的机库旁边窥探。终于有一天机会真的来了,并且机遇总是眷顾那些做好准备的人们。

        有一天,在布尔歇机场一架苏联民航图式飞机的发动机出了故障,飞机不得不停飞。苏联民航用运输机运来了一台备用发动机换下出了故障的发动机。飞机飞回国,但换下来的发动机却没随机一起回去,而是由苏联航空公司的地勤人员装箱准备由铁路运回去。法国谍报局的这位行动处长立刻用自己早已准备好的人马开始行动,用手中控制的一个空壳运输公司出面竞标,以极优惠的价格中标为苏联民航公司运输发动机到火车站;又从谍报局的关系户那里借来一辆大货车,漆上自己的空壳运输公司的唛头;同时通知法国航空工业的相关机构组织人员做好研究准备。行动处长亲自担任货车司机将发动机从机场仓库运出,在苏联民航地勤人员的跟车监督下运往火车站,在路上人为制造了一场交通事故,借机甩掉了跟随监视的苏联民航人员,把发动机运到附近一个法国空军的基地。

        “这台令人如此垂涎的发动机刚一放稳,一阵可怕的拥挤几乎晃动了整个库房,发疯似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军官……象一群乌鸦扑向猎物……”真是改锥与扳手齐飞,相机共铅笔齐舞。

        几个小时后“……工程师们毫无差错地把发动机重新组装起来,简直是个奇迹,他们拍了数千张照片,画了几百份草图,个个心满意足地走了”。

        然后谍报局的技术人员又把发动机原样放回木箱,封好封条,装上货车,赶在苏联人前头赶到火车站,完好无损的交到苏联押运人员的手中。

        行动处长自豪的回忆道:“八天以后,当我们已经不再想这件事情的时候,国防部长给我们送来了一封贺信。他告诉我们,专家们证明,我们这次在布尔歇机场搞的小小的‘出击’,使法国的航空工业赢得了十年的时间”。

        后来消息走漏了,不是像一直担心的那样走漏给苏联人,而是被美国人晓得了。于是美国人提出要求,要求象演节目一样“再来一个”。

        但法国人没有给美国人再来一个,毕竟一台喷气发动机可不是那么容易搞到的,而且法国也并不总是心甘情愿的为美国人做事。

        在今天,科学技术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可以保证一个国家在经济、军事等各各方面居于领先优势地位,因此确保科学技术优势成了西方国家的首要目标。而他们确保优势的办法一方面是继续研发的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对落后于他们的国家进行封锁。然后当别人比他们先进时,他们就毫不犹豫的去“偷”别人的技术,同时保护自己的技术不被别人“偷”去,现在又发明出更“文明”的确保优势的办法——“保护知识产权”,从而形成科技壁垒,来阻挡后进国家赶上和超过他们。

        技术落后的国家要想在科学技术上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除了要立足于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之外,还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偷”的方法,只要有机会就要像法国人一样毫不犹豫、无所顾忌的去“偷”,要“偷”得义无反顾、“偷”得兴高采烈、“偷”得得心应手、“偷”得心安理得、“偷”得理所当然。美国总统在解释其派U—2高空侦察机入侵侦察苏联领土时就曾经说过只要不能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获得的情报,偷窥就是合理的手段。所以对于落后国家来说凡是不能通过合法手段获得的技术,“偷”就是合理的手段,“偷”得到就是胜利,“偷”得到的就是英雄。

        最后说一下,这位法国谍报英雄是法国国外情报和反间谍局第七处的处长,他叫勒鲁瓦,这大概也不是他的真名。

        (完)

        通宝推:johny,
        • 家园 几个小时装上。。。太传奇了点
        • 家园 不太真实,随便说两句吧

          说两句我工作过的苏制发动机吧。我干过TY-154M的发动机,D30-KY-154,和IL-86的发动机NK-86A。苏制发动机与英美制发动机在维护上很大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可维护性不好,专用工装,专用工具非常多。发动机是一体的,不像英美制发动机为单元体。想把苏制发动机拆开,几乎只有设备完善的发动机制造厂和大修厂才能完成。别小看专用工装和工具。如果没有一个厂家给你提供的专用扳手,你就是不可能把某个部位的紧固件拆下来。现做不可能,你想象不了那工具应该是啥模样。

          想看到压气机、燃烧室,涡轮等啥长相,打开各级孔探窗的堵头,看就是了,但这对法国人来说几乎没有秘密可言。完全打开是不可能的。

          其他东西有什么可看的呢?

          再给两个简单的例子吧:

          发动机上几乎所有螺栓在上紧后,要打保险丝固定住,不同地方打保险的方法不同。保险丝也不同。要拆螺栓,一定得把原来的保险丝剪断,法国不见得有苏联的保险丝,有保险丝不见得能找到那么几个能打苏式保险的专家。打保险看似简单,却是卖油翁的手艺,着急学不来。行家一眼就看得出来。

          如果拆发动机上的控制设备,肯定不能打开,否则肯定被发现。如果不打开,苏制接口是特殊的,法国肯定没有相应的信号接收检测仪器。信号解码机制也完全不同,所以没意义。

          另外,图式客机好像也不多吧?134和154。很长一段时间苏联飞欧洲的飞机是伊尔62,就是机尾有4台发动机的那种。

          提一下Ty-144吧,苏版协和,外号“协和斯基”。也是偷的,失主是英法。

          • 家园 那家伙是个间谍头子

            写书未必可以全信

          • 家园 Ty-144在航展上的那次失事非常可惜

            前一段时间去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看到了失事Ty-144机组成员的墓,四位飞行员葬在一起,墓碑上刻着四位烈士的名字和飞机失事的时间。

            另外,在新圣女公墓也看到了著名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和伊柳申的墓,图波列夫的墓碑正中是图波列夫的浮雕头像,右边是一只鸟(抑或是蝙蝠)的翅膀浮雕,左边是一架飞机浮雕,象征着鸟类(或蝙蝠)飞行的原理通过图波列夫的思考变成实用的航空技术。

            伊柳申的墓碑前面是伊柳申的头像雕塑,后面是一块流线型的金属板,上面有两架飞机的浮雕,估计是早期的伊尔强击机和后期的伊尔86。

            另外,2005年第一次来俄罗斯乘坐的就是俄航的伊尔96飞机,飞机非常大,刚坐上座位就注意到飞机行李架上方的竟然不时的喷出一股股雾状的气体,为此还专门把空姐叫来指给她看,空姐笑着说“正常”,看那表情似乎是在嘲笑我少见多怪了。。。。。。

            事实证明那是飞机上的空调系统,确实是我少见多怪了。

            当时普京总统的座机也是伊尔96,不过似乎在06年或者07年伊尔96就停飞了,俄航的国际航班也基本上都换成波音767或者空客了。

          • 家园 这个家里长辈回忆过,

            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种飞机机械部分的维护要一套108件工具,光扳子就30多种。。。机械师的基本功之一就是查工具。。

            • 家园 检查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国内航空公司,飞机维修公司的机械员用的都是公司的工具,每次工作领出多少件,下班时要交回工具室多少件。有些公司的制度是缺一件,全工班都不能下班,必须找回。见过这种情况,很严格。

              北美相对宽松。基本工具都是机械员自己买的。如果是在民用飞机上非关键部位工作,丢个小工具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工作当中捡到工具的事情并不少见。毕竟民机不做复杂的战术动作。

              • 家园 这个,

                丢工具会出人命的。民航飞机的机械应该还要复杂的多吧?

                长辈那的要求是1个人1分钟之内查完108件算及格(怎么操作没有细问),45秒算优秀。。。丢一件的话不是全工班不下班,而是全团(包括飞行员,十几年前的情况),没有事的人集体到机场或者机库一字摊开找,找到为止,丢东西的人回宿舍就惨了。。。

                • 家园 仅这个问题上,军机和民机最大的不同之处

                  军机要做战术动作,飞机上带工具或其他异物就非常危险了;而民机,如果到做战术动作之时,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多个工具也没啥。

          • 家园 Tu144首飞时间比协和还早仨月

            这俩谁抄谁的还不好说呢,除非你能说明究竟在什么地方偷了哪些东西

            • 家园 捷尔任斯基同志,您一定给图波列夫同志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图-144比协和项目启动晚两年,早2个月试飞。

              谁都想偷对方的,那是没疑问的。谁丢了,谁偷了?写出来可能也特别好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