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史文恭”谈起,(1) -- 史文恭

共:💬93 🌺46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蜀地诸葛之亮,不及西河史文之恭
      • 家园 关于陈大将对林总直接指挥到师这个办法的态度

        我看到的资料是这么写的:"不久林彪派人来了解情况,并送来了电台联络呼号和密码,要求今后联络到师.据此,陈赓签发了沟通联络的电报.从此我们机要处对上的三科增加了与四野的联络任务.陈司令员指示我们,只要不是执行特殊任务,就不用超两级联络到师,按通常情况只需联络到兵团级就行了.陈赓没有执行林彪超两级联络的方法."

        (孙宝廷"在陈赓司令部的日子里")

        按孙的说法,陈大将并没有拿机器作借口.正如教头所言,这个借口也有些说不过去.陈大将使的乃是一招阳奉阴违.

      • 家园 这件事情,林总正确成分大一点

        没像教头那样了解的透彻,仅仅从教头叙述的史实大概去评论一下。

        他们的分歧点看来是战术指挥官和战役指挥官的分歧。很正常。战术指挥官接触的,是战场信息居多。想不从小团体(天地良心,决无含沙射影指责陈大将的意思)出发(顺利完成战术目标)都很困难。

        战役指挥官更关注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因为信息与目标与战术指挥官不同,看问题的方式也就不同。坐镇武汉,在陈兵团已经配属4野指挥的情况下,林有指挥上的责任,情报上的优势,对各个部队的掌握是有必要甚至是必须的。综合信息上的优势也具备了直接指挥前线的条件。也因此林总这个要求,看似更合理一些。

        陈赓是具有战略头脑的战术指挥官,不过一旦身处其间,在战术风格、对战略目标的理解、本部队完成目标的可能性与代价林林总总这些方面权衡起来,大概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再次声明不了解那段历史,仅就教头说的这个故事加个个人感觉。认为我腹诽陈大将的砖头都要找教头去。

        • 家园 供光年兄参考。。。。

          兄分析的基础是对的,即战略指挥官和战术指挥官的确有差别,不过陈赓大将当时也是负责一个战略方向,而且是“通天”的,东哥的电报都直接发到他那儿,有几次他和林总对战略部署有分歧,官司都是直接打到东哥那儿。。。

          而且,假如现在的说法都是正确的话,陈林一共争了三次。。。。。东哥都判陈大将正确。。。。。。

          • 家园 关键是陈大将通天

            呵呵,也是这些问题的结果已经无关大局了。东哥是政治家,他考虑的不在于具体战役的对错(何况是俩明白人,只是好处多少的问题)。平衡驾驭才是他要考虑的。

            俺是这么理解的,也不知对不对

          • 家园 这个段子不是很熟悉,教头能否详述一二?

            前阵子看百战将星吴效闵少将,里面好像提到过一次,不过也是草草一提而过。

          • 家园 谢谢教头指教
      • 家园 好啊,史教头荣辱不惊!
      • 家园 赵永夫是青海那个下令开枪打学生的吧

        不晓得后来什么结局

      • 家园 这个假设当然是tg方面的

        事实上白崇禧不但去不了海南岛,甚至进不了广东,老蒋怎么会让他割据称王?桂系当时的退路只有广西老巢。

        ps:南昌起义时林地位还不如陈,而且陈是黄埔一期的,陈对林的傲气也不是没有原因。

      • 家园 板凳!

        哈哈

      • 家园 张淦就是在功德林用草鞋打卦那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