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G军的抗日团长 -- 方军

共:💬86 🌺451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真糊涂,或者装糊涂的方军

        共产党的政策中,不是有过“将功抵过”,有过“统一战线”,有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过“既往不咎”,以及“缴枪不杀”,“宽大俘虏”等等规定吗?难道是我记错了?特别是“缴枪不杀”,这可是我们童年时代在战斗故事片中,围歼敌人时最熟悉的口号。
        所谓“将功抵过”:不管是在历史上的内战罪行,还是今天的普通刑事罪行,都是用犯罪以后的悔过、立功表现,去赎之前的罪行。而不是说用之前的功劳当赎罪券----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老引是老公安了,应该非常清楚:某甲今年因为盗窃被抓,拿一堆他前年如何见义勇为好人好事的材料送上去,说要将功抵过,法院会是啥态度?

        1949年国共商讨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说得非常清楚:

        一切战犯,不问何人,如能认清是非,翻然悔悟,出于真心实意,确有事实表现,因而有利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之推进,有利于用和平方法解决国内问题者,准予取消战犯罪名,给以宽大待遇。

        一切战犯,不问何人,凡属怙恶不悛,阻碍人民解放事业之推进,不利于用和平方法解决国内问题,或竟策动叛乱者,应予从严惩办。

        也就是,如果谢世全在解放战争中有立功表现,那么共党杀他是过分了;如果在解放战争中有严重血债,并无立功表现可以赎罪。那么被毙掉很正常。再说一遍:之前的抗战功劳不是免死金牌。

        所谓“统一战线”:那是愿意被共党统战过去,合作反蒋的人才算是统战阵营的;效忠老蒋,顽抗到底的,属于不可以被团结的力量,当然要予以惩处歼灭;

        “既往不咎”:对于有后续立功的统战对象,党和政府说不咎才不咎;对于没有功劳的打击对象,不是方军现在说不咎,以前就可以不咎的;

        “缴枪不杀”,“宽大俘虏”:那是战斗中对战场俘虏的处理政策,是战斗当时不杀,下了战场还是要进行甄别,对于犯有例如屠杀战俘的战争罪行军警宪特分子,一样要管关杀;释放回家以后,一样要过土改、镇反关,有历史罪行的,还是要惩处,一码归一码。

        拿一堆有特定条件的名词来搅混水,只能说方军糊涂,就不知道他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办案人员也不止一次地对谢世全的亲属表示同情,甚至谈到等案子结束后,要在洪河边上为谢世全重新建立一座碑。
        跑到县法院找到办案人员争辩。对方冷冷地说,你们还想为反革命分子,恶霸地主翻案,不可能。
        hoho,这些看到谢家提供的谢在抗战期间作为材料,表露出同情的人,为啥在复查当年案件资料以后,翻脸确认“恶霸地主”的结论? 是TG人员抹杀良心,还是谢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作为罪无可恕?

        宋晓涵、过家芳、时云朗等人对父亲最了解,他们的证明材料对父亲的历史功绩过说得再清楚不过,
        这些人最多只能了谢世全1933 - 1943年的行状,他们了解谢1943 - 1948,有其是1945 - 1948年的事情吗? 如果共产党是为了1945 - 1948年的事情毙掉谢世全,他们写一百份1933 - 1943的证明材料有啥用?

        可以说,这次抄家,则让任何人都觉得莫名其妙。
        上面这句话才是莫名其妙,如果抗日英雄谢世全回家后堕落成土豪劣绅恶霸地主欺压蹂躏百姓,被杀头抄家有啥奇怪的?

        谢世全在国民党败退时,并不是没有逃跑的机会,可他没有追随蒋介石政权亡命海岛,而是留在家乡等待解放。
        事情可以有另一种解释:1948年秋,共党解放谢世全家乡的时候,谢跑到徐州去逃难,投奔何基沣,结果由于何基沣起义,说不清楚的谢不容于徐州的国民党,只有跑回家;不是不追随蒋政权亡命海岛,而是没有逃跑的机会。

        可以肯定地说,谢世全功在国家,功在民族。绝对没有可杀之罪。有什么理由要对曾经出生入死的抗日功臣必欲置于死地呢?杀了谢世全,所有的抗日将士及其后人都会感到心寒,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伤心落泪。
        肯定,绝对,所有,每一个……耸肩。方军只写他们在解放后被共党怎么怎么了,为啥回避了他们在解放战争中对共党怎么怎么了? 如果方军敢跳出来说“啥都没干”,那也是一种说法啊!

        她的父亲生前担任过国民党军队的旅长,抗日有功。解放后仍然受到不公正的处理。单单这些,她在心理上似乎还可以承受。但留在他心灵上的创伤是,老家的干部竟丧心病狂地挖了自己家的祖坟。
        焦点还是,此人在解放战争中对民众干了点什么? 他后代的怨念是祖坟被共党刨了,可他在解放战争中有没有干挖人祖坟杀人满门的事情?

        通宝推:白鹤,
        • 家园 特别是“缴枪不杀”?!

          特别是“缴枪不杀”,这可是我们童年时代在战斗故事片中,围歼敌人时最熟悉的口号

          方的文章不怎么看了。他认为缴枪就不杀了的观点。苍野兄驳斥了

          “缴枪不杀”,“宽大俘虏”:那是战斗中对战场俘虏的处理政策,是战斗当时不杀,下了战场还是要进行甄别,对于犯有例如屠杀战俘的战争罪行军警宪特分子,一样要管关杀;释放回家以后,一样要过土改、镇反关,有历史罪行的,还是要惩处,一码归一码。

          我只是好奇方军对那些自己一直以来声讨的日本鬼子战犯,在缴枪不杀之后认为应该怎么办。

        • 家园 何基沣起义,不跟着去,恐怕是血债太多,顾虑吧?

          所以只好逃回老家

        • 家园 苍野和方军的被花数量说明了一切

          人家是大神,咱们不敢送草请他走,只好旗帜鲜明地花明白人了

        • 家园 哎,方军看来是决定这么一条道走到黑了

          铁了心的只写一段抗日史,其他时候不管。

          铁了心的只写别人亲戚朋友的看法,其他人不问。

          再多说一百遍,又有何益?

        • 家园 别认真别认真,一认真你就输了

          我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感觉,作为《鬼子兵》一书的读者,也看过方先生BLOG上的一些文字,以那些文字为比较的基准,方先生在西西河里面贴出的文字,有一种逗猫棒的味道。

          以下为个人的两种推测(比较阴暗,可能会被塞抹布吧)

          其一,很多人把论坛当成感情的垃圾桶,方先生把一些自己负面的、无法在讲道理的地方发泄的情绪发泄到这里,其用意就是看着如兄一样的直性青年一跳三尺,方先生的负面情绪得到宣泄,世界就和平了。

          其二,新书基调的试金石。我猜方先生是不是在写什么新书,作为历史读物的作者一定要确定潜在读者的倾向,进而改变自己的写作基调和主题,让新书成为“热门话题”。西西河上的文字其实是一个实验而已。

          所以啊,不能认真,甚至不要回复,一回复你就变成被逗猫棒耍的猫了。

          • 家园 做个说明

            本不想为这段时间关于方军文章带来的风浪辩解,因为毕竟自己人微言轻,笔拙口笨,更因为觉得自己还不敢说自己很深入的了解了。但看到这位网友的帖子,觉得很有必要做个解释。

            因为我是出版社的编辑,也有幸河里几位朋友信任给他们做了几本书。而恰恰确实是要给方军老师做书。似乎显得被上面这位朋友言中,我或者方军是有意到河里来“试金”。因此觉得很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个过程。

            我和方军认识以及合作,几乎和西西河没有一点关系。是北京另外的出版圈的朋友把方军介绍给我,并之后多次和方老师交流后大体定下合作意向。后来一次去北京到方老师家里拿稿子,恰巧老尹要部分书就顺道给扛到北京。老尹过意不去执意开车去车站接我,还是在出站后老尹请我吃饭时,问起我下午是怎么安排的,我才提起要到方军家去。老尹热忱陪同前去,并在方军家闲聊几小时。我并没有邀请方老师下河,方军也不曾知晓西西河,老尹曾提了几句,是让方军看双石兄的一个帖子,意思是让方军学习一下,改进自己。后来还是偶尔在河里看到方老师的报道贴才知道方军在西西河注册了。其实这也牵涉到我一个原则,少在河里说自己是编辑做宣传,因为觉得这会让河友是作者的意图。我做书很担心的事情就是怕因为自己的行为和做法导致读者对作者误解。

            所以,开头的那位朋友实在是高看我和方军了。我们还没那么有炒作头脑,而且即便做宣传我也不会利用西西河。

          • 家园 砖头是拍给酱油党们看的

            我可没指望能让方老哥改正认识……

          • 家园 俺不介么认为,俺认为不存在什么谁输谁赢!

            俺认为河里应该是一个“大家认真”的地方,只要都有一个“与人为善”的态度,不对对方作无端揣测,不作诛心之论。认真的态度,都只能是有益无害的,不存在什么谁输谁赢——介个,在土共的法宝中,称之为“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要达成的结果是:共同提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