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Twitter的这些那些(一)(已结文) -- 高子山

共:💬180 🌺37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这我可不敢乱说

                  好多后来做大的东西,都是当年大家都觉得没戏的事情。现在我觉得希望大的,大家都觉得希望大,反而争抢的厉害,不容易出头。

                  • 家园 我主要关心分析的方法和过程,比如用twitter或

                    facebook为例,谈谈您对他们的分析和理解^-^

                    • 家园 【原创】SNS我怕说不好

                      facebook这种网站本来说是可以得到真实人的身份,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貌似比以前的“网络上面,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要进步了很多。但是人们在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之后,对网站使用这些数据的任何举动,都会有强烈的反应,反而变成了facebook的累赘。

                      另外facebook的用户目的性不强,流量到钱的转化没有google或者LinkedIn那么有效。

                      所以我觉得,要么是SNS有特定的商业模式,要么是facebook这种SNS不适合进行流量转化。就这么简单了,也不是可以上升到方法的高度去的。如果能总结成方法,黄花菜都凉了。

                      Twitter?这个东西我更不敢说了。

          • 家园 原来。。。如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Gartner这个报告里的半仙儿有没有涉及到的,帮忙预一下

            Twitter接下来叫化半仙儿再写点,让咱们也围观一下,吼吼

            关键词(Tags): #半仙老叫化
            • 家园 得,您把半仙儿老怪给引出来了

              这图怎么看啊?是不是左边那个山头左边(这话怎么有点绕啊)的,都是争取投资的,山头右边的,都是花钱的,然后右边这个坡上的,都是活下来要赚钱的?

              还有,人家这个半仙儿都开始赚钱了,比如

              这个

              • 家园 关于Hyper Cycle

                所谓“炒作周期(Hype Cycle)”指的是由Gartner公司发现的硅谷科技公司及相关技术的成长曲线,Gartner通过“炒作周期”曲线将一项新技术从产生到成熟,直至被市场广泛接受的全过程浓缩为5个阶段。这5个阶段分别被定义如下:

                  1、“技术触发期(Technology Trigger)”:新技术产生之初,被业界和媒体广泛关注,曝光率直线上升;

                  2、“过热期(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概念炒做达到顶峰,媒体对新技术产生了大量不切实际的期望;

                  3、“幻灭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泡沫破灭,媒体态度骤变,从原先的新技术支持者变成声讨者,概念逐渐被人淡忘;

                  4、“复苏期(Slope of Enlightenment)”:虽然该技术已经很少被曝光,但在并未在业界完全消失,不少企业在慢慢推动该技术走向成熟,技术本身的优势和局限也逐渐为人所了解;

                  5、“生产力成熟期(Plateau of Productivity)”:已经达到成熟期的新技术找到了自己的市场定位,虽然不像原先媒体期望的那样具有颠覆性,但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2009年度炒作周期专题报告》首席分析师杰基·芬恩(Jackie Fenn)总结道:“2009年期间处于过热期的技术包括云计算、电子书阅读器(例如亚马逊和索尼旗下的产品)和互联网电视(例如Hulu),而社交和微型博客网站(例如Twitter)已经度过了过热期,很快便会进入幻灭期,并逐渐被企业用户淡忘。”

                我这图是从新浪哪里转过来的

                外链出处

                原文外链出处,具体的想看到肯定要花钱的,人家公司做的就是这个啊

    • 家园 (六)URL Shortener

      (五)写Tweets中常用的链接出处

      想呢半天,Twitter API写不了,底气不足,直接跳到URL Shortener好呢。

      随着Twitter的大红大紫,要命的上限140字节也带动URL Shortener网址缩略服务的风光,URL Shortener站点负责把长URL转短,维护两者间的对应关系,使短URL输入时能重定向到长URL源页面上。由于不会对垃圾网站进行有效提示

      始祖[TinyURL,bit.ly,Tr.im(这个就被T大神给咔嚓不得不申请年底关闭,这意味着所有通过此项服务的转URL都会成为无效链接)

      4月这篇文章中Tr.im刚光荣站到第一梯队,却于8月9日轰然塌下,中文版短URL服务,我们该怎么选?

      原文外链出处

      由于Twitter把bit.ly为默认网址缩略器,不对等的竞争,庞大的成本开支,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Tr.im主页上9号公布关站(近日又宣称所有源代码使其成为开源项目)。

      5月Twitter宣布bit.ly的消息,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那时

      bit.ly vs TinyURL 45.77% vs 43.4%

      原图出处外链出处

      我又在compete网站分别输入几个竞争对手的名字成图,可以看到bit.ly坐火箭般的一枝独秀,网站只提供到7月份的数据,外链出处(这个偶是注册后输入的,不是很确定能外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此时还不相伯仲的对手局势在8月份形式急转。

      Twitter这次默认bit.ly的影响有多大,上图说话。8月10号的数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外链出处

      bit.ly vs TinyURL 79.61% vs 13.75%

      于是我们只能看到Nambu网络,Tr.im的母公司这样无可奈何又略带愤慨的公告。外链出处

       Tr.im的主页写道:“很遗憾,尽管我们全力挽救,但于事无补,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所有接洽的相关企业都不愿意出资买下Tr.im,哪怕只是一小部分。”

      “没有公司认可它的价值,也有可能是他们想运营自己的网址缩略服务。”“我们无法找到买家,失去了继续运营下去的理由。Twitter宠幸bit.ly,我们无法再进一步发展下去。Twitter完全耗尽了我们继续开发 Tr.im的最后一点动力。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Twitter默认了Bit.ly服务,而我们没有与Twitter建立内部联系,因此,不管Tr.im 现在或将来多么优秀,从长远来看,它终将面临失败。”

      诚然,Tr.im的市场份额并不是最亮眼,但TinyURL又能坚持多久。毕竟上述图表的反馈已经达到呢警戒线,是合作还是出售。别忘记Tr.im估价的10万美元,尽管这是可以商议,而bit.ly只肯出这个价格的十分之一,1万美刀。

      如果所谓的内部联系,留下bit.ly这个强行被扶植的“强者”,一旦宕机,Twitter上引用的连接指向全部无效。。。毕竟Twitter自己这个月也曾经停摆N次。

      不只是在URL缩略服务上,用户需要多处出击,Flickr上的图片(非不和谐内容)可能莫名就消失,某CTO可能没得到任何提醒就直接被踢出Twitter。当我们越来越多的依赖网络来储存自己的数据信息,Blog和照片,请时刻做好多处备份,死抱一棵树,迟早会吃到苦头,资料乾坤大挪移可不是什么省心的差事。

      缩略也许会减短访问时间,更方便,背后的安全性是否足以强大维护用户的数据,我只能扔出问号

      (七)NFP 及微支付链接出处

      关键词(Tags): #URL#Twitter#Shortener通宝推:路人,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歪个楼,Twitter的局域服务器联网结构

        看了你的文章,想到另一个问题。Twitter的内部体系,是不是类似于P2P模式,例如BT的模式?换而言之,

        1. Twitter的服务器是不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

        2. 假如Twitter是分散的服务器耦合,那么这些分散的服务器是根据那些规则相互联系的?

        3. 有没有可能我把我家的电脑,申请加入Twitter网络,使之成为Twitter离散网络的成员之一。

        • 家园 这个我够呛能回答

          私下试一下,您是不是从Flickr架构的楼刚出来所以才会有这些问题。

          等技术人士

          • 家园 问题的确是由Flickr.com架构那篇文章引发的

            见我对老叫化的回帖,“Twitter的特征不同于Google”。

        • 家园 师兄您这是

          要让twitter回归互联网的本质啊,怎么都弄不破弄不断的,没有中心结点的,不能被控制和封堵的那个网。

          • 家园 Twitter的特征不同于Google

            Google更像是一站式的网站,而Twitter更像是一个Instant Messager。

            Instant Messager,P2P,它们的特点是无中心,离散。只要符合游戏规则,各个player可以自行其事。

            我只是在瞎猜。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的确是从Flickr.com架构那篇文章引起的。

      • 家园 twitter这么干

        很有不民主的倾向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