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话中药发展史(1)——起源 -- 花大熊

共:💬453 🌺1912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嗯,讲的深入浅出,让俺这样的外行又长知识了。

            碰上好文对这个提示好烦。不花怎么能表达读贴的快感呢?

            [SIZE=3]3 小时内给同一个人送花的上限为 6 ![/SIZE]

          • 家园 就标准化的讨论

            以我的了解,其实化学和中医很有些类似,尤其是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的标准化,是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试剂,通过标准化的试剂来量化有机物。因为很多有机化学里的事情,化学家也说不清楚。中医可以不可以建立一些标准化的试剂,或者不是标准化的试剂,而是一些通常的药物,或是容易厘定的药物来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坐标。也许会有很多覆盖不到的地方,但是最起码建立起来了一个体系,这样才有改进的可能。

            比如我们知道姜是热的,以姜的某种状态为一个标准,再建立一个寒的标准。如果这两个点可以确定,那么我们就是可以其他药物的这种状态填空。这样中医就可以推广了。当然可以挑战,但是挑战就需要证据了,这样很多东西就可以参考比较了。

            • 家园 有机化学标准化?

              有机化学的标准化,是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试剂,通过标准化的试剂来量化有机物。

              这种说法很奇怪。不知您是从哪里看来的?

            • 家园 谢谢参与

              不知道你说的化学和中医有些相似从何而来?愿闻其详。

              你说的标准化是目前的中医药科研体系正在试图建立的。可惜中医的体系是一个开放多变的体系,其原点坐标的选择就是一个颇踌躇的事情。这是中医的优势,也是劣势。也是必须面对的。

              所以现在的科技部正在做大样本的调查,试图把这个原点建立起来。

              至于中药本身,这个顺序早就建立了。比如附子就是热的极点了,然后顺着往下有很多的药物。比如肉桂,干姜,吴茱萸。但是这种顺序和化学成分上的关联还没有建立。所以西方就此卡着中药。

              • 家园 其实我并不是化学专家。

                只不过在有限的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体会而以。就我所知无论化学,工程力学,还有工艺技术,都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比如流体力学中,按照公式计算出来的船体的尺寸经常会有负数出现。但是一来他们一般都承认他们的局限性,二来他们对于局限性的东西的限制范围尽量明确,这样人们会知道哪有地雷,进了雷区怎么办。

                但是中医的对于无法说明清楚的区域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虽然也有受到歧视的原因,但是自己的态度是决定性的。同时这些年中医给人以停滞的感觉,无论是总结性的工作,还是开创性的工作都是让人觉得乏善可陈。从我一个外行人的观点,重要的原因是中医的基础不明,而且很少做基础修补工作,总是不断扩张,囊获的东西太多,导致消化不良,前后矛盾的东西越来越多,这样会逐渐失去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在西方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逐渐分离的,西方如此繁复的应用研究的前提是更加深入的基础研究。我们很难说西方这种应用和基础研究分离的趋势是好还是坏,但是不断扩展的应用研究的建立在更加深入的基础研究应该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我们在专注自己的学科的同时其实很有必要关注一下其他学科,就像现在史学界有一股非常强大的为慈禧翻案的风潮,其实这帮人只要稍微看看同时期明治和稍早一点的俾斯麦就明白,自己干的事情是多么的可笑了。

                还有我觉得中医要发展,一定要从古籍里走出来。科学发展和抛弃文言文是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的识文断字的困难和传统实在是抑制中国科学进步,缩小中国科学的应用范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谓言简意赅的文言文在明以后其实士大夫阶层为了巩固自己地位的工具。

                如果想做一个好的文学家来学习古文是一个好方法,但是我们需要的数以几十万记的医生,他们不可能人人都有很好的天赋,悟性,这种满篇文言文的教材,实在是事倍功半。通过白话文的教材的学习就可以成为一个足够好的医生,在现代中国这应该是成熟的中医学科的一个基本前提。

                • 家园 非常赞同

                  你说的应该是很多传统学科的普遍缺陷。中医也不例外。对于中医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发展规划,其实需要中西两方面的通才来进行。可惜的是TG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多还是匠人。更何况中医的国家政策其实一直处于摇摆中。

                  其实要看科技部的政策方向,你会发现他们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具体怎么做却实在让人心寒。有时候中医的落魄不完全是自身,或是别人竞争造成的。不过说到这里就不完全是对学术体系和内容的探讨,而是走入了政策领域。打住!

                  对于文言文,不敢苟同。个人理想的模式里,文言文和白话文都应该有一席之地的。就好像满大街的卡拉OK不应该对钢琴和交响乐构成冲击一样。

      • 家园 这不稀奇。

        很多一线的工人农民简单的操作背后会有很不简单的科学道理——你问他为啥,他也不知道。咋知道要这么做的?经验。

        张仲景显然不知道什么是分子,也没有见过胶囊,更不会知道分子胶囊。他是怎么知道要把葛根和麻黄一起先煮的?

        这个应该也一样,是他或者别的民间医生试出来的啊。虽然他不知道为啥,但是他知道这样效果好。他那会,对于“中医理论”的发挥还没那么多,受教条束缚少。葛洪记载的青蒿铰汁的方子也比后来的中医开列的方子更有效。

        • 家园 你可以说这个不稀奇

          但是当我们的祖先经常出现这种不稀奇的时候,我们很想知道这是偶然还是有他内在的规律。更何况如果这是偶然,为什么其他民族,尤其是诞生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地方没这些多不稀奇。

          你是愿意雇佣那知道不稀奇的一线的工人农民,还是更懂“科学”的工人农民?

          而且这不稀奇是建立在古人对他们自己总结的后下的规律的悖逆的基础上。

          仅仅经验二字就概括一切,你不觉得对先人的思考太简单了么?

          • 家园 前些时没看到这个……

            这个问题呢,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其他民族也有很多秘方啊奇事啊之类的。只不过身为中国人不太会注意到。比如诺查丹玛斯居然知道些消毒常识,在那个时代他咋知道的呢?比如大马士革钢刀、日本刀,那会铁匠们咋知道那些繁复的工艺的呢?等等等等。人类天然有种给偶然事件寻找超越性的原因的倾向,这平时没啥,作为研究的话就是有害的了。

            第二个,中国在古代长期技术领先,这个事情应该不是啥偶然的。至于原因,有不少人研究,但是要说谁的说法能完全解释,我觉得似乎还没有。我个人是以为,大一统的国家、注重实用的思维方式、大规模工程的建设、气候和土壤的不良都有影响。

            • 家园 才回啊。呵呵

              思维都断裂好长时间了。还把前面几个帖子全看了才明白。过一阵子俺再开个帖子讨论下偶然性的问题。到时候再聊如何。

              • 家园 随时候教

                跟明白人交流是件愉快的事情……尤其是知道些我不知道的东西的明白人,那就更加愉快了。

        • 家园 青蒿的问题跟中医理论没啥关系

          我觉得不如说是阴差阳错来得恰当。你如果看青蒿素的研发,就会发现青蒿素别名黄花蒿素或黄蒿素。为什么?因为叫“青蒿”的有五种植物

          青蒿:又名香蒿。为菊科植物青蒿( Artemisia apiacea Hance)的全草。主产于安徽、河南、江苏、河北、陕西、山西等地。不含青蒿素。

            黄花蒿:又名臭蒿,苦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的全草。商品均以色青绿、干燥、质嫩、未开花、气味浓郁者为佳。含青蒿素。

            牡蒿 :为菊科植物牡蒿( Artemisia japonica Thunb.)的全草。在江苏、上海、四川等地药材市场上作“青蒿”使用。

            茵陈蒿: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全草。东北地区常作“青蒿”入药。不含青蒿素。

            小花蒿:菊科植物小花蒿(Artemisia parviflora R.)的全草。以青蒿收载入《滇南本草》,云南昆明亦称此为青蒿。

           在以上提到的五种蒿草中,只有黄花蒿( 臭蒿)含青蒿素。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版的中文版中药书籍中的药用“青蒿”只有一种,即青蒿( 香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也可见于外文资料( 3,4)。

            在发现青蒿素以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出版的中药书籍将入药“青蒿”改为:“包括青蒿( Artemisia apiacea Hance)和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两种均可入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彩色图集》( 1990年版)时将药用“青蒿”定为:“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不再提Artemisia apiacea Hance。从此中药的‘青蒿’ 变成了‘黄花蒿’。上演了一出现代的“狸猫换太子”的轻喜剧。

            但目前国内除提取青蒿素在使用黄花蒿外,中药依然沿用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入药。

          (以上引用参见百度百科,疟疾)

          香蒿一直是中药中的正品,但该药是不能抗疟的,当年青蒿素的研究也证明了这点。《本草纲目》中收录的青蒿主治疾病中包含了葛洪的方子,现在我们知道这个条目是不准确的,需要修订。葛洪也许没有细究植物种类。

          如此阴差阳错下,中医自然也不能无中生有地开出含传统正品青蒿的治疟药方来,和中医理论可没什么关系。

          拜托你们批中医的时候,少点望文生义,拍脑瓜子,多做点调查研究。

          • 家园 居然拿明朝李时珍对药性的错误分类来批晋朝的葛洪……

            少点望文生义,拍脑瓜子,多做点调查研究。

            这就是多做调查研究的结果?

            中医理论跟那些错误的方子没关系?那一套套药物的寒热辩证君臣佐使跟开方子没关系的话,老中医们真是屈死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