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的教育给了我什么---写在博士毕业之际 -- Ash

共:💬86 🌺360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的有道理。我个人的看法,是觉得扩散性思维不够

      大部分情况下,比较容易墨守成规。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过于看重失败,而不愿意尝试新的东西。

      老美里面神经兮兮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大家也都见怪不怪,觉得很正常。老中里面这样的人就很难立足。而往往很多时候,就是这些神经兮兮的人会搞出一些石破天惊的东西。

      想不好这个帖转哪里,是科技还是龙门还是社会?

    • 家园 送花谢宝:这要真金白银的砸出来

      的确如此

      很多时候,很多问题,大家都看到拉

      到啦总结的时候

      呵呵

      错拉

    • 家园 沙发

      关于中国人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我觉得中国人这两方面不仅不差,而且相当好。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因素,整个社会形成了崇尚动脑,轻视动手的风气,使得很多原本动手能力很强的人,因为把精力全放在动脑上而浪费了其动手的能力。

      至于创造力,我觉得中国还处在一种“追赶先进科技”的巨大惯性中,好钢还要用在“快出成果”的“刀刃”上,因此对真正创造性的工作缺乏足够的支持和耐心。国内从事创造性研究的人太少,软硬研究环境也都不够好。这不是中国人缺乏创造能力,而是缺乏产生创造性成果的条件。

      • 沙发
        家园 说中国人动手能力不足

        我觉得是误区。你看看美国工程学院和自然科学的研究生院里的PhD student,我负责任的讲,30%是中国人。动手能力不足,大家都怎么毕业的?做理论的毕竟是少数吧。

        创造能力不足我部分赞同。不过创造力本来就是PhD教育的一个主要部分,如果读完PhD还不能做一个independent researcher,那这个学位就有水分了。

        • 家园 部分同意

          创造力不足,我觉得是因为见得不够多。见得不多,在那里瞎想,那就是无从下口。

          看得多了,就会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改进,再想想,创造力就有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