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长篇连载》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萨评版 原作 无语中 -- 萨苏

共:💬406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得, 版主删了吧

      不想坏了大家的兴致.

      自己水喝得不够, 秋老虎火气大.

    • 家园 第六十二章 上金殿

      自己出卖了这么多的兄弟,每当想到这些李开芳就觉得五内具焚,可是这是唯一能让他们活下去的方法,[萨评:在战斗已经无望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信念让部下无谓的牺牲,与屠杀无异,可是又有哪位将军愿意作出投降的决定呢?]不过这一点并不能让李开芳好过一些,这时他就会想一想自己将要面对的刑罚,脑海中凌迟的场面让他舒服了许多。[萨评:这又是作者的自我安慰了,否则无法救出李开芳的歉疚不免太重]

        ±±投降进行得很顺利,虽然仍有一些人知道真相后奋起反抗但在李开芳的那些心腹的控制下没有引起大的混乱,最后出了抓走了几个死硬分子外大部分人还是接受了现实。富贵军自然而然的接下了看管这些俘虏的任务,而李富贵和胜保则要赶到北京参加盛大的庆祝仪式。

        ±±北京,这是李富贵第一次来到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远远看去的确雄浑壮丽,而在李富贵前后行进着的清军也第一次让李富贵有了一种壮观的印象,可惜他前面的那一片避雷针产生了一些喜剧效果,[萨评:避雷针?莫非指的是清军头盔上装饰的金属刺?]破坏了这庄严肃穆的气氛。这次仪式中李富贵只被允许携带十几名亲卫,对此他倒没有什么怨言,因为胜保的绿营兵也没有多少参加,这次仪式的主体是僧格林沁手中的禁军,可以看得出这些军人把好衣好甲好马都拿了出来,抽大烟的应该也都过足了瘾,各个挺胸叠肚,要不是自己知道他们的底细还真给他们唬住了,就像那些不知道内情的人看到僧格林沁那一幅志得意满的样子还真以为他获得了什么空前绝后的胜利一样。[萨评:这个李富贵,明明是你溜进历史去偷了僧格林沁的功劳,这时候还要讽刺人家,哎,人心不古啊]

        ±±队伍行进的速度不快,这让李富贵有机会好好看一看北京城,走了三条街李富贵实在忍不住了,啐了一口沙子心里骂道:跟猪圈一样。大军行走带起的灰尘,路边明沟里的污水,远处一堆一堆的牲口,从毛驴到骆驼应有尽有,有些胡同口还堆着垃圾,看来在这个时代生活在一个超大型的城市不见的是件有趣的事。除了街道还算整齐之外没有一处让李富贵喜欢的,当然如果一个民俗爱好者看到这一切他可能会欣喜若狂,那一座座牌楼、一条条胡同,可是李富贵这两年看到了太多封建社会黑暗的东西,现在他对于任何可以让人联想到封建腐朽的东西都没好印象,在他看来这是的北京可以称为这方面的集大成者。[萨评:彼得大帝改革不在莫斯科进行,而选择彼得堡,李富贵的想法大概也是如此,在一个传统势力浓厚的地方强行实施革新,阻力是最大的,倒不如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开始好些,因为白纸上画画总是容易些。不过,当年的北京的确风沙满天,街道破敝 -- 也不只北京,我们敬仰的大唐长安也是如此,官府要三令五申,禁止百姓在皇宫前的广场和大道上种麦子呢。下面这个是当年的北京,不过这是富贵大人进京以后七十年的北京,所以,富贵大人看到的北京和它相比应该还有很大的差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把这出闹剧演完,李富贵被安排到驿馆休息,明天还要参加在太和殿举行的大典,可能比今天还要累,估计罚站一个上午是最起码的。[萨评:那真是最起码的了,家里老人说皇上随便一个庆典,七品官员能站到通县去。时间更是没准儿,淮军名将吴长庆就是这样活活站死的]林雨长和这次带来的那些亲兵一个个却非常激动,今天他们算是开了眼了,凑在一起研究该在天子脚下如何好好玩玩,李富贵也不去管他们,自己该吃就吃该谁就睡,顺便给明天的是事情做个计划。

        ±±如果说昨天北京给李富贵留下的印象不太好的话,那今天紫禁城却没有让他失望,看着那恢宏的大殿李富贵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中国的象征啊。庆典开始后向李富贵这样的低级官员都只能站在大殿外等候,李富贵瞅准一个机会捅了捅站在自己旁面的那个人:“请问一下上面那个匾上写的是大什么?我不大认得字,所以得先把地名弄清楚,免得一会迷路。”

        ±±在这种场合下放声大笑是绝对静止的,前面那个官员露出了一脸痛苦的表情,脸憋得通红,嘴巴扭来扭去就像抽风了一样,最后终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然后低声对李富贵说:“太和殿。”

        ±±李富贵道了声谢,过了一会又扭头向另一边小声说:“我还以为就我不认识字,原来还有不如我的,你看,那明明是大和殿,刚才那人偏偏说它是太和殿,你说好不好笑。”[萨评:一看见李富贵装傻,就猜他又是一份鬼主意,也是作者最拿手的地方]

        ±±果然如李富贵所料这位也开始扭来扭去,甚至浑身发抖。过了好一会才面带微笑的应了一声:“是。”在这次大典以后,京城的士大夫们发现这一年的新年特别有趣,从南方来的那个乡巴佬给他们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大家都称他为李大道台、李大将军,后来随着官职的变化又变成了李大侍郎,而被嘲笑的对象好像始终不知道这个“大”字的嘲讽的意味,总是要认认真真地谦虚一番:“在列位大人面前,小子又怎敢称大”。这些大人们对这个把戏乐此不疲,每一次见到李富贵都要玩一下。其实那个时候的捐班不识字的颇多,但是一来那些捐班的前程有限很难混到这群士大夫的圈子里,二来那些人虽然没文化但藏拙还是懂得,不像李富贵这样刻意卖弄。

        ±±也不知道大殿里面都举行了些什么仪式,李富贵这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刚入紫禁城的时的劲头早不知丢到哪里去了,终于等到宣他进殿,李富贵抖抖朝服昂首出班。一路上东张西望,十足的一幅乡巴佬的样子,[萨评:韬晦啊,韬晦!]看看距离差不多了李富贵突然一个踉跄,然后膝行向前,等爬到位后李富贵哽咽道:“值此神州板荡之际,奴才却能得遇圣颜,虽百死亦无悔矣。”说着就潸然泪下,这一段话李富贵在驿馆练习过很多次,所以虽然是一边哭一边说可是每个字却咬的极准,[萨评:李富贵熟读《鹿鼎记》,当然记得桂公公就是一口扬州土腔闹了笑话,他可不想重蹈覆辙]不会再发生他上次在教堂哭诉的那种情形。

        ±±所有的人都愣在那里,静静的看着李富贵趴在那里哭得越来越伤心,咸丰开始看到这一切时也是一下就愣住了,渐渐的自己的鼻子也有些发酸,我这个皇帝坐得容易吗?二十岁就做了皇帝本来正想大干一场,可是年头自己登基,年未就开始闹发匪,这还没两年呢南京都被人占去了,[萨评:今天有些人还不理解南京被占领对清王朝的意义,那里是清朝的经济大动脉,当初洋人就是打到南京江面以后,清朝政府只好服软,输掉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看着李富贵渐渐收住了哭声,咸丰也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说道:“李爱卿平身,哎,爱卿真是个性情中人哪。”接下来口头把李富贵褒奖了一番,不过没有提到封赏,大概如何处理还需要研究研究吧。李富贵也趁着这个时候偷偷打量了一下皇帝,什么嘛,亏得当年电影里把他演得那么帅,现在一看一幅二世祖的模样,还配了一对金鱼眼,真是大失所望。 [萨评:其实咸丰是个不称职的皇帝,远不如他六弟恭亲王更有才干,但是他有个好老师杜心田。道光行猎承德,恭王射技出众,博得满堂彩,咸丰却按弓不射,道光不解,问之,咸丰说春季正是鸟兽生息时节,杀生不祥。道光大为感动,觉得这真是仁慈之主,以后就决定立他为嗣。 -- 其实,这都是老师教的,原因是咸丰耽于酒色,不善弓马,一出手只有出丑。。。]

        • 家园 抱歉

          我实在是看作者一口一个长毛的, 来气.

          长毛就不是中国人啦? 湘军当年扰民比太平军有过之而

          无不及. 只不过现在中国贫富分化了, 统治阶级不能

          在宣传造反有理了, 于是曾国潘走红了. 也许

          说什么农民军破坏生产力, 还有些道理, 但是, 呵呵,

          中国人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秉性, 不是被欺压得活不下去,

          谁愿意做"匪"?

          这个李富贵不是一般卑鄙, 从他知道自己生活在太平军

          将要起事的年代起, 就处心积虑想要通过镇压太平军, 用鲜血

          为自己进阶铺路. 从洋人那买枪, 买炮无一不是为了杀中国人

          做准备,为的是什么呢, 实现自己的野心和权力, 他有

          的只是极端的自私,没有人性.

          作者是想写一个新洋务派吧,估计结果这家伙振兴中华了.

          知识分子就是这样, 现在痛骂毛让他们上山下乡的是他们,

          为了"太平盛世"可以想出把几万人卖到美洲, 减轻人口

          压力的也是他们, 估计要是卖他们自己, 又要在那破口大骂了.

          中国本来缺少的就是对人的尊重, 东方传统么, 写东西的

          人自己也在有意无意的宣扬这种观点, 推广这样的做法,

          等到这些观点成了社会的潜意识,又要痛骂没有人权, 何必呢?

          我想多了, 也许引申过分, 抱歉.

      • 家园 作者好笔墨,倒教萨苏在此偷懒!

        一气看到62章,游戏之间就作得如此文字,功力怕是不低于萨苏。不过萨苏这个同志嘛,论博学恐要略胜一筹,但不肯下穿针引线之功,而只贪庖丁解牛之乐。

        此次萨苏与作者结成藤树二人组,得算是西西河黄金组合了。

      • 家园 第六十二章点评完毕
            • 家园 sigh

              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当说起解放军几万几十万的消灭国民党反动武装

              没有那么眉飞色舞了吧, 知道自相残杀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可是,

              对几万几万太平军战士被屠杀好象就没有感觉, 更时髦的是要表现出对义和团恨不

              得上去咬一口才解恨. 呵呵. 愚民该杀.

              中国不是毁在船坚炮利, 是毁在对自己人不爱, 不信任, 毁在权术

              泛滥的恶性循环, 否则也没有袁大将军的残案, 明的灭亡.

              希望这么一个充满功利, 实用主义思想, 用现代武器和中国历史

              武装起来的买半李富贵救国? 实在有他不多无他不少, 张之洞,

              李宏章如果有迫击炮, 比他干得好.

              嘿嘿, 我看, 没过几回, 李就该在美国置办房产了.

              现代人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他应该早早跑去找洪秀全, 让他入一股,

              什么东南西北王, CEO, 什么O的人手一个, 大家生产点什么挣钱,

              哪怕打草鞋出口呢, 打什么狗屎烂战. ?蕃 这样的故事我爱看..呵呵.

    • 家园 第六十一章 投降以后要杀你

      王二虎在数万人的注视下走入了独流镇,[萨评:这数万人应该一大半是外面的清妖,太平军这时候不会有这样大的力量了]这使得他觉得浑身如针刺般的疼痛,这种疼痛不是来自于身上的伤口而是来自于对面战友的目光。他被推搡着来到镇子中央的一片空地上,在这里王二虎又见到了李丞相,与其他人不同,王二虎没有在李丞相的眼中看到愤怒与鄙视,[萨评:罗嗦一句,东方的军事文化总是无法包容“战俘”这两个字,其实历史上的很多人都被敌人俘虏过,从成吉思汗到毛泽东,可见不一定被俘的就不能有一天翻过身来,更不见得被俘的就不是英雄豪杰,可是想得明白,这种观念要想有所改变却不容易,就象我在高中充分的认识到学外语是很重要的,是应该去好好学的,但依然就是不肯去好好学。作者似乎更推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做法]要而是一种他所不能理解的东西。满腔屈辱的他再也忍不下去了,向前抢了几步扑通一声跪倒然后就放声大哭:“林丞相,林丞相他阵亡了。”

        ±±一阵骚动向四周扩散开去,人们的脸上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表情,有不信、不甘、愤怒、迷茫,李开芳对着王二虎审视良久还是相信了他说的话,这些天他已经通过别的渠道得到了一些消息,虽然他对下面封锁了这些消息,可是谣言还是在军中出现,现在都由王二虎亲口证明了。李开芳相信王二虎不是在胡说,作为一个老兄弟他对王二虎非常了解。

        ±±“林丞相阵亡了,所以你就投降了?”虽然知道这样的消息是无法长久隐瞒的,可李开芳还是迁怒于带来坏消息的使者。

        ±±“没有,我没有投降。”王二虎嘶声叫到“我拿着刀一直在砍,一直砍,可是他们越来越多,我身上受了好多处伤,最后我是昏过去以后才被俘的。”说着他撕开衣服露出满身正在收口的伤疤。

        ±±李开芳叹了一口气,“清妖派你来干什么?”

        ±±“他们要我带一封信来。”王二虎从身上掏出一封信出来,向着信封上的落款啐了一口然后把信递给李开芳。

        ±±一封劝降信,对此李开芳并不感到意外,可是信里开出的条件倒让他有些吃惊,[萨评:这是一个带有隐含意义的场面,从前面李开芳对王二虎的态度,已经可以看出他心中的一丝动摇,看李富贵的信也证实了这一点,否则如此艰难时刻,李开芳即使不斩使也当毁书,看信,本身就有对其抱有希望的含义。]李富贵在信中保证了除李开芳外所有太平军的生命安全,要自己投降还要杀自己,这也算是劝降吗?在这一点上李富贵的确是费了一番思量的,劝降最重要的事得到对方的信任,如果没有信任的话那开出的所有条件都如同水中之月,再诱人也没有用。站在李开芳的角度上说这个条件虽然很苛刻,但是同样也很可信。然后再来考虑一下这样一个苛刻的条件能起什么作用,对于那些英雄人物来说你想让他投降那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如果你能把事情稍加变动,把贪生怕死的投降转变成为一种牺牲自己换取部下活命的英雄行为,那就很容易被接受。另外李富贵也的确不太想欺骗李开芳,以目前的局势想放李开芳一条活路几乎是不可能。[萨评:可以相信作者的心中对林凤翔李开芳两位太平天国名将带有一份敬意,他们的死,其实和李富贵出现与否无关,偏师北伐的决定,本身已经注定了两员虎将的毁灭,历史上没有李富贵,他们也要牺牲。而作者在描写中,不自觉的给两人带上了比历史更为人性的光芒,而且着力刻画了两个人的不同心理世界。林风翔是刚勇不屈,李开芳则突出其对于部下的爱护 -- 石达开的形象忽然闪现,可惜,石达开最终没能营救成功自己的部下,骆炳璋不是李富贵,对太平军的真实态度,自然截然不同,一个希望他们生,另一个则希望他们死。]

        ±±当晚李开芳仔细的询问了落凤坡之战的具体情况,以林凤翔的勇武竟然会被少于自己的清妖正面击败,现在的独流镇完全无险可守看来自己是等不到天京的援军了,反而是如果自己在天津坚持得太久可能造成北伐援军过于深入,落到和自己一样的下场。为今之事守已不可取,是战是降全在自己一念之间了。

        ±±经过几天的反复思考李开芳选择了降,他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毫无疑义的战死,可是真的要投降也并不容易,想要说服所有战士投降非常困难,整个投降的过程必须非常小心,一个处理不好引发混乱,那时清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发起攻击,那时自己反而是害了部下,现在他们起码还有机会得到光荣。在太平军中李开芳的心思缜密被认为与林凤翔的勇武无双搭成了绝配。对于自己的最后一次运筹李开芳一点都不敢马虎,现在城中还有六千可以战斗的士兵,真正对自己绝对服从的也就几百人,这些人是绝对可以信任的,剩下的士兵在接到投降的命令后必然会发生混乱,这种混乱必须消除,否则那还不如战死。李开芳花了一夜的时间推敲自己的计划,最终确定了所有的细节。

        ±±第二天李开芳就召集心腹布置投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送了一封信出去,李富贵是在胜保那里看到这封信的,信中基本上接受了投降条件,但是要求由胜保来做这个保证,则让李富贵觉得很没面子。[萨评:历史上的李开芳哪儿知道李富贵是谁?]

        ±±“哈哈,这帮长毛死到临头还不自知,我来保证,我来保证就不杀他们了吗?真是好笑。”看到太平军真的肯投降,胜保的心情很不错,这几天打得他伤亡真的很重,可是不打又不行,林凤翔已灭,继续拖延的话对自己很不利,现在一切都解决了。

        ±±“钦差大人莫不是想反悔?”

        ±±“我当然想反悔,不过是在他们投降以后。难道李大人还想和长毛讲信义吗?”[萨评:实际上清军在处理投降太平军的问题上毫无信义,历史上就有过著名的苏州杀降事件,尽管有洋人戈登作保,清军还是将刺慕王谭绍光投降的太平军叛徒全部杀光]

        ±±“钦差大人有所不知,李某一向很讲信义,说过不杀俘虏就是不杀俘虏,我历次所俘长毛都被卖到花旗国为奴去了,虽说生不如死,还听说有一些落到了食人生番的手里后就在没有人见过,可是大家还是得承认李某是言而有信的。”

        ±±这个伪君子,胜保心里骂道,这家伙心怎么这么毒啊,以后还真得小心他。“佩服佩服,李大人真是一诺千金,莫不是李大人这次还想照此办理?”

        ±±“还是请钦差大人做主,不过如果真的能把他们卖了,好处自然有大人一份。”

        ±±“我又怎么会贪图这点好处,不过你们团练的确有你们的难处,处处都要自己想办法弄钱,这件事我会向朝廷申报,应该不会有多大问题。”

        ±±李开芳在收到胜保的亲笔保证之后就真正开始了他的投降计划,他也把这份计划写了一份给李富贵,因为在这份计划中富贵军必须配合他。在这份计划里清军要把一个军营改造成战俘营由富贵军把守,李开芳则告诉自己的部下清妖中有天国的内应,大家先放下武器诈降,然后会被关入军营,内应已经为我们准备了武器藏在军营中,到了晚上大家把武器拿出来里应外合大败清妖,然后杀出重围。等到太平军都被关入俘虏营后,赤手空拳的他们面对富贵军即使不情愿也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

      [萨评:历史上的林凤祥李开芳 --

      林凤祥:

      小名林阿辇。1794年生于广西武鸣。幼丧母,父怜爱未加检束,遂放荡不羁。自少年起,遇不平事,就挺身相助。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因打死县城劣绅,县令缉捕,其七叔林秀中卖猪4头给他作路费,奔走他乡。林凤祥到广西桂平一带设肆卖卜。1851年参加洪秀全金田起义,为结拜的40个盟兄弟之一。洪秀全称天王后,林凤祥受封为司马。此后,林凤祥率领太平军进攻桂林、长沙、武昌、 镇江、南昌等,转战南北,独挡一面,骁勇善战,功绩辉煌。又曾与李开芳、吉文元率部队约 2万人北伐。林凤祥以军功先后被封为侍卫、将军、殿左一指挥、沁殿左一检点、天官副丞相、靖胡侯等职。1855年林凤祥与李开芳等率领北伐军与僧格林沁部血战多时,在连镇孤军奋战9个月。3月7日清 军四路攻陷连镇,林凤祥因重伤,偕部分将士退入地道暗室,翌日被叛徒施绍垣出卖而被捕。由清恃郎瑞麟、总兵经文岱等槛送到北京,由大将军绵愉办理此案。在清廷严刑逼供下,仅留下一 张403字的《供词》,录下其身世及经历。最后被害于北京西市。1863年天王追封林凤祥为殿前夏季察天军顶天扶朝纲求王协千岁。

      李开芳(1826--1855):

      因避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讳,改名来芳。广西武缘人。金田起义后,以骁勇善战著称。历任建军、总制、金一正将军、殿右二指挥、殿右二检点。1853年,与林凤祥、吉文元率部北伐。北伐军受挫后,于1855年3月17日,退守冯官屯。5月31日,僧格林沁引运河水灌屯,李开芳被俘。6月11日,在北京遇害。1863年被追封为靖王。

      ]

    • 家园 冬冬锵,冬冬锵,李大人要结婚了。。。。

      看了最新的章节,居然要天子赐婚,还有富贵大人开展体育对抗,赢的减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