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讨论】中国上古史的原始资料哪里去了? -- 任爱杰

共:💬230 🌺56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修四库全书也毁了好多书吧?
      • 家园 四库存目的很多书早就不存在了

        四库是毁掉了不少书。不过和我们讨论的上古史有关的书很多早就不存在了。事实上,这些书在编辑《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的时候就不存在了。

        四库毁掉的书主要是涉及到明朝和清朝早期历史,或涉及到契丹、蒙古、女真历史有“犯讳”文字的。另外很多科技和军事著作不予收录。科技是“奇技淫巧”,军事著作教人如何造反。不过也不是都不收。被毁掉的大多还是和明清交替有关的东西。

        没有收录的书,也有很多并不是因为“犯讳”而是重复,或者本身并无收藏价值。古书有所谓“善本”,与之相对的,很多古书的抄写,印刷和校对工作做得不好,讹误很多。这类书就没有收藏誊录的必要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清朝还拥有《永乐大典》的副本。到乾隆时,该书尚存百分之七十左右。《四库全书》辑录了很多《永乐大典》的内容,但并没有毁掉《永乐大典》本身。而《永乐大典》最终被毁则是由于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入侵,最终毁于战火。

        此外,《四库全书》中被列为禁书或不予收录的很多书却被收录在康、雍两朝编成的《古今图书集成》中。相比《四库全书》和《永乐大典》,该书保存完整,流传广泛,比两者的价值都要高。

    • 家园 这个推断有个问题

      司马迁的史记并不是秉承儒家史观的标杆著作。

      司马迁的父亲是推重黄老学说的,而司马迁自己虽然在孔子世家里对孔夫子推重备至,但在很多问题上和儒家的观点并不一样,比如对人物的品评更看重实际功业;不为尊者讳,叙事方式和孔子删定的《春秋》明显不同等等。总的来说,他的思想风貌更接近战国士林,而不完全合乎儒家。

      • 家园 焉知史记没有经过删改?

        这么一本书居然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很奇怪。

        • 家园 这是以前在《读书》上看过的一篇文章

          史记的命运与史学的变化

          这篇文章的大部分观点俺是比较认同的。除了说史记记事的那部分

          其实《汉书》和《史记》的高下之争也算个老话题了,如果说儒家价值观标准,那么汉书显然比史记合规矩的多。而司马迁向来被认为开了“史家”一派,是不能简单归入儒家的。(这个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就有提及,当然,他老人家是司马迁的粉丝,有些主观色彩也未可知

          所以我还是觉得主楼拿它举证似乎不是很允当。俺觉得史记的流行更多的在于他在编纂和体例上的开创性,和主流价值、独尊儒术基本没什么关系。

        • 家园 《史记》本身也是给改过的

          《史记》的原貌如何,现在已经不可考。司马迁刚刚写成《史记》时,不过是他自称的“一家之言”,是准备“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以俟后圣君子”的。按《汉书 司马迁传》的说法“十篇缺,有录无书。”也就是说,汉时就少了十篇。

          那么是哪十篇呢?照张晏的说法,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蒯成列传》。

          《景帝本纪》、《武帝本纪》、《三王世家》涉及当代史,《傅靳蒯成列传》则涉及到淮南王谋反,司马迁的原始版本不符合当时的“主旋律”,给删掉了当然不稀奇。《礼书》、《乐书》、《律书》涉及儒家根本,后来的汉儒把它们剔出也不稀奇。《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涉及预言谶纬之事,在汉代更是犯忌讳的。至于《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涉及到谁是功臣的问题。很多表上的功臣恐怕后来都成了叛臣、奸臣。或者有些原来的叛臣、奸臣却平反成了功臣。如果原样放出,恐怕有很多漏洞就补不起来了。

          现在看到的史记仍然是百三十篇。这是后人补全的补充者主要有褚少孙和冯商两人。

          而《史记》在汉代还被继续“补充”。刘向,刘向之子刘歆,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相继撰续,迄于哀平间,也名为《史记》。这个膨胀版的《史记》没有传下来。但现在看到的《史记》未必不是这个膨胀版的删节本。

          而到东汉,杨终“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这个版本后来失传。

          唐太宗改史书,《四库全书》毁史书,其实始作俑者还是汉儒啊。

      • 家园 汉儒和孔子的原始儒家并不相同

        儒家自孔子之后一直在演化。孔子讲究“君臣父子”,没有一句话是教人造反的。而孟子就讲究“诛一夫纣”了。而荀子的学说更近似法家(事实上他的弟子韩非、李斯都是法家)。

        儒本是术士之称。孔子虽然不语怪力乱神,但不代表别人不讲。《春秋》有三传。《左传》偏重史实,《公羊传》就图谶、阴阳的胡说八道了。这本书定本于汉初。到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时就以其为基础,并结合了百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整合了法家、道家的思想。而董仲舒本人基本是个跳大神的,动不动就讲灾异等等的“天人感应”。

        司马迁父子写《史记》,其思想不可能不受到这些影响,和孔子的原始儒家思想自然相去甚远。至于为“尊者讳”等等,其实孔子自己也没完全做到。《春秋》里面记录的“尊者”干的坏事多了去了。

        孔子编辑《春秋》,一个特点是“述而不作”。对于某个事件,没有直接评论,而是通过文字的褒贬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正是《史记》的特点。《史记》纪事完全继承《春秋》的笔法,看似不带个人感情,但其实早在叙事中有了褒贬。而“太史公曰”都是附于篇末,无涉正文。这样,史实是史实,评论是评论,分得清清楚楚。而“太史公曰”并无超出当时通行的儒家理念东西。所以《史记》作为儒家治史的典范是不为过的。

        • 家园 不错,汉儒实为秦末汉初的方士

          阴阳、图谶、五德始终什么的,和孔子有什么关系。

        • 家园 如是我闻

          荀子的思想是体现正统的儒家思想的,而孟子的思想却不是儒家的主流思想。

        • 家园 我以为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流派的分隔并不严密

          当时士人多有游学经历,师从多家,所以思想的糅合应该是常事。商鞅说秦孝公时,先说上古圣王,再说尧舜禹汤,都不用,才开始说富国强兵。事后商鞅还说,秦虽然能富强,但不能与殷周比德。可见他对于道家、儒家都有较深的了解,对于法家的缺陷也有认识。同样,儒学大师荀子的思想中法家色彩浓厚,最著名的两个弟子都是法家。

          而从统治实践看,秦人虽行法家之政,但是并未排斥儒家;汉初用黄老,武帝独尊儒术,但是已经是糅合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的儒家了。

          原始儒家不适应专制主义大一统帝国的需要,必须要改造后才能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