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书笔记·左传】梳理1:姓氏 -- 青瓜

共:💬57 🌺16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认为尧获得了新姓

          尧虽然出自黄帝部,但他实际是“尧”这个部落的首领。所以尧应该得到了新的姓,而不再姓姬。

          比如妫这个姓。它来自舜部落,是舜的儿子商均的姓。但舜本姓姚。也就是说商均因为另立部落而获得了新姓。在这里,妫不是氏,而是姓。

        • 家园 看百家姓朔源

          几乎所有的姓的始祖都能从黄帝那里找到源头,所以黄帝姓什么不重要了,他就是我们中国所有姓氏总源头好了,呵呵。

      • 家园 这只是说法之一

        尧算是黄帝的直系后裔。按《史记》的说法:

        黄帝生玄嚣,玄嚣生蟜极,蟜极生高辛(帝喾)。高辛取了两个老婆:陈锋氏女,生放勋。娵訾氏女,生挚。高辛死后,挚继位。但挚不善,于是弟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史记》中记载黄帝的姓是“公孙”。但皇甫谧则说“黄帝生於寿丘,长於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于是司马贞折中说他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

        谥法曰:“翼善传圣曰尧。”尧是谥号。本名为放勋。从黄帝这一脉来算,尧的姓应当是“公孙”或是“姬”。但他是小儿子,根据皇甫谧的说法“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於伊长孺之家,故从母所居为姓也”。到司马贞注解《史记》便说其姓“伊祁氏”了。

        其实从“伊祁氏”这个说法也可以看出“伊祁”多半是氏而不是姓。

        五帝时代的半神首领们往往多名,多姓。这其实反映了各个不同民族在融合过程不得不把自己的祖先合为一体。不同民族的祖先自然名字不同。但为了把表示大家的祖先是一样的,那么黄帝就不得不有很多名字了。这个现象,在西方也是有的。例如希腊神话中的各位神灵被罗马人对应到自己的体系中。而多数神名连发音近似都说不上。

        • 家园 对,汉代有一次融合

          为了应对全国大统一的格局,从神话和祖先传承上都统一了.关于祖先和神话的典籍,先秦的和汉代的会有矛盾.

          楚国王室祖先是祝融八氏的一支,祝融本来是华夏部落里和炎黄并行的一支,结果到了汉代就变成了黄帝后人了.

          盘古也是汉代进入中国神话的.和商同期的长江青铜文明史不见载,只能依赖今天的考古,估计就是楚国封国后把长江文明给灭国了.长江文明的前身可能就是涿鹿后南迁的三苗,被楚国征服后逐渐华夏化(包茅不贡时楚国下层还在用楚言,始皇帝一统时已经全面华夏化了),同时也把自己的文明习俗神话带进了华夏.

        • 家园 今天的姓是古代的氏

          尧如果是伊祁氏,那么按今天的概念,他就是姓伊祁。

          此外,上古时,子孙有了封地或是别居,就另得姓。所以有“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的说法。尧的情况应该也是别封而另得姓,这个姓就是伊祁。

          尧既是名,也是号,但不是谥。秦始皇曾说:“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孔安国:“则尧、禹、汤皆名矣。盖古者帝王之号皆以名,後代因其行,追而为谥。”谥法是周公所作,“翼善传圣曰尧”应该是后人倒追回去的。

    • 家园 【读书笔记·左传】郑卫争端 一

      四·郑卫争端一

      共叔段之所以名字里有个共,是因为他被郑庄公打败后就跑到了共(死了没有不清楚,不过从称呼可以看出他应该在共住了一段时间的)。共是卫国的一个地方。与此同时,他的儿子公孙滑也跑到了卫国。(看,共叔段是诸侯的儿子,所以在郑武公时期是被称作公子段的,公子的儿子则是公孙。)卫国为了公孙滑而讨伐郑国,抢了郑国的禀延。

      禀延这个地方,当年共叔段经营京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禀延”。由此可知,这里其实是段的势力范围,所谓卫国为之取禀延,卫也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而已。郑庄公当然不是省油的灯,立即利用自己是周王卿相的身份,忽悠自己的同事西虢公一起发兵讨伐卫国。郑庄公果然是老奸巨猾,西虢公用的是自己虢国的兵,而郑庄公用的则是周王的王师,这揩油揩到一定境界了。不但如此,郑庄公还拉邾国下水,忽悠他们也一起发兵。

      邾国是鲁国的附庸,几个月前刚刚和鲁隐公歃血为盟,结成攻防同盟。邾公也奸,这事儿他也要找下线,而他找的下线就是鲁国的公子豫。公子豫立即撺掇鲁隐公同去同去,隐公却老成持重,觉得这事儿不靠谱,没答应。但公子豫大概是听了五星传销高手邾公许的好处,既然国王不发兵,他自己带着家丁打手长随板凳之类的加入了郑庄公讨伐卫的大军。

      这一仗大概郑庄公捞了不少好处,虽然左传中没有提及结果,但紧接着在隐公三年,郑庄公干了一件特嚣张的事儿。当时郑庄公是周平王的卿大夫,御座前的第一红人,要不也不至于能煽动西虢公为自己打仗。可是,渐渐的,郑庄公觉得周平王貌似比较喜欢西虢公,左传里这一段写得颇欢乐:“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这个怨字实在是风情万种幽怨无限,最妙的是周平王立即赌咒发誓:没有没有,你不要多心啊。

      郑庄公自然不信,为了表示自己绝无二心,周平王甚至很陪着脸皮和郑庄公交质。所谓交质,就是交换人质,周平王的儿子王子狐和郑庄公的太子公子忽互换。这一出拈酸吃醋的戏,到这儿暂时告一段落。之所以说暂时,是因为后来周平王死了,换了周桓王上台。桓王是平王的孙子,押在郑国的王子狐是桓王的叔叔,周桓王才不理王子狐的死活,一上台就无所顾忌地宠信西虢公,一朝天子一朝臣,说的就是这事儿。郑庄公当然不干了,女人碰到这种事儿,要不就忍了,要不就一哭二闹三上吊。郑庄公不是女人,他既不忍,也不上吊,他直接抢粮。

      左传记载,郑庄公四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左传用夏历,四月已是夏天麦熟,温是周王的地盘,成周是王都,郑庄公小盆友的行为类似于王熙凤因为尤二姐而没收贾琏的体己钱,只不过王和诸侯们闹得更大些。

      前面说了,郑庄公用周王的兵去打卫国,但因为这次他很嚣张地跟周王闹翻了,没有了王师,诸侯们立刻像柴狗子似的闻着腥味儿就围了上来。隐公四年,宋国,陈,蔡国和卫国会盟共同讨伐郑国。关于这四国联盟,也很有趣。明明是卫国和郑国彼此积怨很深,但这次讨伐居然是以宋国为首,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话说宋穆公死后,殇公即位,另外一位王位继承人公子冯跑到了郑国(这其中牵涉到宋国的一段往事,以后细说。),差不多同时,卫国的公子州吁也弑君上位,为了讨好诸侯获得执政的支持,州吁就撺掇宋殇公说那啥,斩草要除根,你老兄要打郑国的话,俺带着小弟帮你。所谓小弟,就是陈国和蔡国。其实这个所谓的四国同盟,就是卫国带着俩小弟把宋国推出来当坏蛋。殇公和州吁都得位不正,俩不正搁一块儿了。

      这么一帮乌合之众在以嚣张为个性的郑庄公那儿是找不到好处的。这次四国同盟的战果,是把郑国国都东门围了五天。五天之后撤了。左传中没有提到这次谁输谁赢,但是左传通过鲁国君臣的一番对答对这次的事儿进行了点评:纯打酱油的鲁隐公问大夫众仲:卫国州吁的事儿你看靠谱不?众仲回答十分干脆:不靠谱。他的论述十分简单,俺直接把原文贴上来: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强烈呼吁洪都拉斯临时政府学习这一段。)

      之后左传还怕大伙儿不明白,用典型的春秋笔法,在下面紧接着叙述道: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

      这意思就是说这一年秋天,哥儿四个还不甘心,又要打郑国,但又怕打不赢,四国不够,还想拉鲁国下水。鲁隐公早就跟众仲有了上面的判断,自然不答应。但鲁国有个坏事儿的家伙,叫公子翚,字羽父,这家伙也跟之前公子豫一样肾上腺素分泌异常,不顾隐公阻止,非要带兵和四国一起去攻打郑国,这一仗的结果如何呢?

      左传很幽默,他说: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

      意思是说,四国加上公子翚的大军打败了郑国的徒兵,在郑国也展开了一次秋收运动。什么叫徒兵呢?春秋时打仗用的是车,称为乘。一乘即一辆战车,每辆车上有甲士三人,车下还跟着徒步的兵卒,也就是徒兵。(关于每乘徒兵的数量,战国司马法说每乘七十二人,但杨伯峻先生认为左传中的规制是一乘十人)。

      左传专门强调诸侯大军打败的是徒兵,也就是说,主力战斗部队战车是没有受到损失的。

      • 家园 这儿俺要抬个杠了...

        公子的儿子就姓公孙?

        难道公孙轩辕那会儿就有公侯伯子男了??

        • 家园 公孙这个姓

          我查了一下出处,果然不出所料,来自于史记。

          前秦文献中并没有黄帝姓公孙的记录(当然也有可能是俺没看到)。

          按照张淑一先生的说法,姓的出现,最初是为了区别血缘。上古母系氏族知母不知父,能够区分不同父亲孩子的,只有母亲。因此上古的姓多从女旁。除此之外,无论是姜,姬,妫都是部落居所的地名。而公孙这两个字,既没有血缘区别的功能,也没有标志部落的功能,因此我是认为公孙这个姓氏后世所托的。

          另外,南宋郑樵的《通志·氏族略》,顾炎武的《日知录》,《中国姓名文化》中都有统计先秦古姓,虽然数量不同,有个别的姓略有出入,但多数姓都还是有共识的。而这三本书所列先秦古姓中,并没有公孙这个姓。

          看了一下《百家姓溯源》,公孙这个姓出自姬姓。而《通志》里有这样的说法:

          公孙氏,春秋时诸侯之孙,亦以为氏者,曰公孙氏,皆贵族之称。或眼黄帝姓公孙,因以为氏。”

          究竟是黄帝姓公孙,还是后世的公孙们为了证明自己血统的高贵而让黄帝跟了自己姓,是可以商榷的。

      • 家园 这个不错,花之

        小时候看过东周列国制的图画版,知道一些事件的经过。

        现在左传原文,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 家园 前天刚刚看了一小段《东周列国志》

        隐约记得那里面关于周王子狐(刚刚回家核对了原文,《东周列国志》上写的是太子狐)和周恒王的关系是如此描述的:太子狐是周平王的儿子,周恒王的父亲。太子狐确实作为人质留在郑国,但周平王死后,太子狐由于伤心过度,竟然刚回到周国就死了,然后就是他的儿子即位,即周恒王了。“恒王伤其父以质郑身死,且见郑伯久专朝政,心中疑惧”,周恒王当然对郑庄公不待见了。

        我看的时候几乎是囫囵吞枣,没有认真看,勉强记了一点儿故事情节。《东周列国志》是一本类似于《三国演义》的话本,可读性比较强,但史实性肯定不能同《左转》相比了,因此也有可能是书中写的有误了。

        总体感觉那段时间特别混乱,诸侯之间打来打去,诸侯国内也经常为了争夺王位发生发生政变,怎一个“乱”字了得;

        另外一个感觉是那个时代虽然是封建社会,似乎也存在一种相对“民主”的作风,诸侯国王遇到问题,也通常会先听一听臣子的意见,也经常会有水平比较牛的臣子提出高水平的见解。当然也不可避免会有比较固执,不听劝谏或者专爱听谗言的昏君了。总体来说,封建的决策体系还是保证了大约50%左右的民主决策的成分。比之现在很多“一言堂”、“内部人控制”的企业的决策能力似乎更高、更有效率。

      • 家园 这个系列好

        中学的时候就想看左传,结果翻了几页,就被一大堆这公子那公子的闹糊涂了。于是放弃。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