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来给奥数辩护两句 -- 我爱莫扎特

共:💬128 🌺23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按“钱”选校也不是那么简单

      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是让社会底层的人有机会进入上层。如果做不到这点,社会必然会呈现“贵族化”的近亲繁殖,最终必然导向社会结构崩溃。要知道,尽管有钱人往往有非凡的才能,但这种才能并不能同他的财富一起传递给他的后代。所以我一直认为,只要有别的评判办法,就不要赤裸裸的按“钱”选校。

      商榷一下。看看美国的录取体系就知道,“钱”绝对是个影响因素,不然哈佛也不叫哈佛,史丹佛也不叫史丹佛。说的不光是亿万富翁捐点钱造个楼。前几个礼拜看Time上有篇文章写经济危机下学校录取的困境,不是所有学校都持“need-blind policy”的,就是说录取时仅考虑才智能力,不考虑经济支付能力。学校一直在找平衡,一方面录取一些有能力负四万全额学费的学生(就像国内的自费生),一方面可以把宽裕出的经费资助多几个每年仅付得起3000学费的学生(现今因为拿不到资助而退一步去上便宜一点的公立大学或社区大学的人相当多)。也就是说,以“钱”择校也不是绝对的,美国让各个学校自主决定这天平偏向哪头多一点。美国的录取模式谁都不能说是最公平,但也不至于导致社会的崩溃,因为阶层流动性还在,而这流动性恰恰需要有更多的资助发给中下阶层的学生,还是要钱。

      无论我国或者西方,有钱人就是在享用社会资源的奶油,从医疗到教育,这点很难抹回从前了不是嘛。我不评价这个现象,但我强调他们在享用的同时应该作出相应的付出。教育的投入除了来自政府也应该接受“愿意为教育支付”的家庭的支付。如果国内的学校不答应,结果就是本该留在国内教育投入里的那份每年三十万四十万地流去了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把勺子一刮,最有钱的学生去了英联邦,最聪明的学生去了美国,留给国内教育系统的还有多少?

      同样的思维看校外培训机构的话就发觉,这就是家庭有对教育的支付意愿而产生的体制外市场:不让我花钱择校,我一样愿意花钱在校外得到教育满足。进不了名校可以请名师课外辅导、奥数、新东方,形式各异,有需求就有市场,而且因为家庭重视教育这块蛋糕相当大。愿意多花钱得到更多的教育不是罪过,也不是不公平。我的看法是认可这种需求,把一部分蛋糕留给体制内教育系统不是坏事情。

      就像一向对“钱”的看法,不能完全论“钱”择校,也不能完全排斥钱,到底做什么不需要钱呢?让钱在更合适的地方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学校既不能假清高,又要“把持得住”,而批评者往往不需要务实。

    • 家园 其实奥数比起以财富区分学生好得多是毫无疑问的

      只不过是奥数这个东西本身是不是很适合锻炼思维,我觉得存疑。不过我也没看过现在的奥数题目,仅仅是以自己小时候做的题的印象来说,觉得没什么意思。

      其实我的观点可能比较极端,是很坚定的应试教育支持者。我认为教育无所谓素质,而只是一个考验和筛选过程。讨论教育的内容,不在于说什么内容学了最有用,而在于什么学了之后对人的考验和筛选最公平、最接近人的天性,最能锻炼人的思维。

      所以,如果找不到比奥数更好的东西,考一考也无妨。但是要避免利益集团勾结起来,通过干预出题和培训,把奥数也变成一个和钢琴一样有贵族化高门槛的东西。

      • 家园 现在的加分项目几乎都可以用钱买

        已经爆出的就有,围棋定段、乐器定级、国家二级运动员、少数民族身份。

        至于奥数嘛,恐怕也是时间问题。

        • 家园 前两天看到上海马拉松的丑闻

          也和加分有关系。

          奥数是否能避免,确实很难说。但考试这个东西,多少还是比较公平的。我批过奥数的卷子,得奖的卷子至少经过7,8个人的手,要全部买通的成本可不小啊。要知道那帮子批卷子的老师,年收入至少50万以上,家里房子车子都有了,让他们拉下脸来那得多少钱。。。还有些老教授,很有些风骨的。

          就像高考,每年都有案子,但我仍然相信它是全中国最公平的事情。

        • 家园 围棋定段这个买起来很困难吧

          一年才20个名额啊 一个省都摊不到一个

          • 家园 业余四段、五段没那么严格

            业余四段、五段就可以申请二级运动员,省市举行的比赛就可以。

            上次浙江的“象棋大师”资格,我想也应该走的是级别——》二级运动员这条路。

            我们不是说这些鉴定都是假的,级别获得者水平都差,不过现在这个社会风气,有钱明显好办事。

            08年汶川地震教育部出台了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可高考加分政策,然后就爆出当地官员子女独占先进的丑闻,这就是有权好办事的事例了。

            对于高考,除了对各地试卷、录取分数线不一样,没什么意见。

        • 家园 确实如此,这样的人见的不少了

          在学校里打乒乓球打败过“二级运动员”,呵呵

      • 家园 锻炼思维确实很难说

        我的经验,数学能力,和音乐能力,语言能力等等都是需要天赋的。

        对有天赋的学生,竞赛课的点拨绝对可以打开视野,甚至对一生都有好处。说锻炼思维不为过。

        但大部分学生其实教不会。我自己就教过很多教不会的学生,有时候也婉转的和家长提出。不过家长的想法呢,教总比不教好吧,学点东西总不错。

        至于现在社会上反响那么热烈,恰恰是奥数平民化的表现。我倒是比较赞同适当的贵族化(不是指金钱上,而是限制于有才能的学生)。

    • 家园 del
      • del
        家园 怎么删了?

        写的不错啊!刚给你上花呢。

    • 家园 作为一个正在学奥数的孩子家长来说两句

      虽然我们夫妻从小也算是各种竞赛滚过来的,那时候参加培训班还是种荣耀呢,但我最开始也并没想过让女儿去学奥数。

      女儿幼儿园时期一直疯玩,除了芭蕾一直学下来,其他举凡绘画围棋滑冰钢琴等等都随她性子想学就学不想学就停了。上学后发现她和班上其他孩子差距挺大,多数孩子都在入学前差不多把一年级课程学完了,对她的学习热情和自信都颇有些打击。

      为了能让她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后来发现她的逻辑思维很不错,对数学有点天分,于是先是在家里教她些有趣的数学题。在二年级结束后基本的加减乘除都学会后就给她报了个奥数班。

      奥数班的小班教学非常适合她,老师耐心而且风趣,并且能关注到每位学生。她对数学的兴趣完全激发了出来,每次上课都极踊跃。

      她上奥数一年来,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她现在自信很多,敢于骄傲地宣称自己是班上数学学得很好的学生,对于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不再畏缩,而是能坚持思考。她的奥数老师对我说她是自己带过的学习态度最好的学生。

      奥数并没有过错,有过错的是勉强孩子的家长。

      • 家园 请教

        我们两口子都是学数学的,现在想给女儿(五岁)一些启蒙式的数学教育,目的只是让她感兴趣。女儿现在认一些字,喜欢自己读带画的少儿书,但对数学加减法不是特别感兴趣。希望您能给一些建议,推荐一些有趣的少儿数学书。先谢过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