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音乐乐事 (序) -- 胡丹青

共:💬182 🌺25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先简单回一把,一句话

                  大部分时候,现有的音频技术承载的音乐已经足够人品味许久了,当然音频绝对离“音乐的全部”很远,而且能不能达到不是一个技术问题。

                  所谓“心中有仙乐”,能感受多美的乐声和自己的音乐体验是相关的,所以我鼓励有条件的话多听现场多听好的现场演出,因为这都能增加自己以后在听录音的时候的感受水平。我说过,一个好指挥心中一定要有一个最美音色的乐团,我也说,我听单声道历史录音(音频信号够少了吧)也能体会到录音大喇叭旁那个大师的儒雅或者激情。有时候别说,就是一个节奏的把握一个休止的气口都能让我听罢叹气,这个信息要求更加少。最极端(我是两头都走极端的)的,音乐大拿都不需要什么录音的音频,直接看纸上的乐谱就能体会到音乐的全部。靠听录音出不了真正的音乐大师(难怪现在越来越少),听得越多越落俗套,难免的。对于一些原教旨音乐人,只有净版的乐谱(Urtext edition)才是唯一的真传(Canon),听录音那是一种污染。只看作曲家留给我们的乐谱最能够体会到他意图传达给我们的音乐然后忠实还原(这是一类音乐观,本真派的);或者说,乐谱提供给我们作曲家音乐的最基本指示(不是圣旨),留下更多是无尽的发挥空间(另一类,演奏者做为音乐的共同\二度创造者)。

                  好吧,先聊到这边打住,开火车开到西海岸了,我是不是说就“一句话”来着?(老江不是喜欢“就讲三句话”吗,还是他厉害。)

              • 家园 这个我抬一下扛啊

                你是音乐原教旨主义者,那个那个开颅一点,假设全息录音技术可以复制在特定座位上的采集到的所有音频信息。那么你坐在那个座位上听现场和听录音有什么区别?不是说听完现场再听录音啊,或者听现场,或者听录音。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关于录音\回放技术 - 由“双耳录音”说起

                  我对技术问题也很感兴趣的,只不过你的问题需要多想一想,所以没有立即回你。

                  讨论技术要比讨论艺术轻松得多。"开颅”你指的是不是“Binaural recording”

                  The result is a listening experience that spatially transcends normally recorded stereo, since it accurately reproduces the effect of hearing a sound in person, given the 360° nature of how human ears pick up nuance in the sound waves. Binaural recordings can very convincingly reproduce location of sound behind, ahead, above, or wherever else the sound actually came from during recording.

                  Wiki里提到“双耳录音“的”头内效应”还是非常明显,就是定位好像都是集中于两耳之间的头颅之中的,这个感觉在封闭式耳机上都比较显著,除了感觉不真实,还会让人耳很快进入比较疲劳的状态,因为耳朵一直在辛苦地纠正这种错觉。我也有点困惑这是不是还是因为录音时漏了什么相位的信息还是其他什么的导致了这个“头内效应”。其实所谓"要记录下所有当场的音频信息”也是一个mission impossible。本着技术问题没有牛角尖的态度,我举个例子,有研究认为人可以通过小幅左右摇头来摄取更多的定位信息,就是一种很复杂而对人来说很本能的相位差分析,这个录音(暂时)做不到吧?再举个可以实践的例子,听现场或一对比较高档的喇叭回放时,试着把双手放在耳后张开,好比耳廓的延伸一般,你立马儿可以感受到听到的频谱的显著变化,音色差别相当大。说明什么,耳廓形状对于录取的信号影响不可忽略,那录音时应该用哪种“标准耳廓”呢?(我是招风耳,我要订”招"版的录音)类似的,”双耳录音”所必须的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s (HRTFs)也是因人而异差别老大的。这些都是很难调和得技术问题,只允许个案的度身定做。

                  最后,耳内录音只能由耳内耳机回放才合适,那么天生的缺陷就是无法调动人的其他对音乐感知器官的参与。发烧友夸张的说法就是要“感觉到裤脚管的颤动”,那就一定没有。实在点说,除了裤脚管,人的胸腔和头腔都是参与音频震动的感受的,少掉的话感觉还是不一样的。记不记得贝多芬耳背以后趴在三角琴上砸琴以“听到音乐”的故事?还有"Mr. Holland's Opus"里面聋人可以坐在大音箱上面把音量开到最大一样可以”听音乐”。

                  耳内回放也是一个天生的优势,那就是做到精确回放容易很多,对放大和播音单元来说。我手上最精确的耳机就是Etymotic的耳内耳机,精确到感觉“冷”,却不是最有音乐感的耳机,听得最多还是开放式耳机,温暖舒服。前面录音的困难说了一大堆,还没涉及回放的头痛。要是想让大音箱出好声,把小信号放大到大信号而不失真就是个堆银子的无底洞,再把信号变成震动放到空气里去那更是想也不敢想。人家花好几十万也不过是一种基于经验和听感的粗糙拟合,所以才有那一大堆搭配问题,什么冷暖、硬软调和啊。。。这一说可就真是无底也无解了,我喜欢好声,但我不想离音乐太远。

                  • 家园 惭愧惭愧

                    我原来想说openminded. 但为保持中文的纯洁性生造了一把,没想到老兄砸下那么大一块玉来。仔细想想,生物对振动的感觉振动往往要比感光来的精巧。音频振动的传波介质远比可见光来的复杂。这么说起来对录制音频远比视频要复杂,一点也不奇怪。如果必须要放弃一种感官的话我原来一直把听觉排在第一位,现在看来恐怕是很不明智的决定。

                    • 家园 简单的不一定容易,复杂的不一定难

                      “简单的不一定容易,复杂的不一定难”这句话本来是我对音乐难易的看法,接下来正好打算说的,巧的是音频和视频也是这个差别。

                      客观说,图像的信息量远大于音频,所以要放弃那种感官还需三思(问我,我就选择放弃嗅觉)。

                      音频简单,就是一种空气的震动,但是人就是对音频特别敏感。或者这么说,音乐很感性的,而视觉是相对理性的信息输入。个人而言,乐音里心灵更近。

                      • 家园 您对音乐的阐述颠覆了我的肤浅认识

                        我要好好消化一下。嗅觉对饕餮之徒是很重要的。矛盾啊。

                        • 家园 这个这个

                          听觉视觉不敢碰,味觉也舍不得,触觉更加没得商量:弹琴触键要紧得很。那么,一定要割一觉,想想也就嗅觉不得不牺牲一把。你这么一说,还真舍不得老母鸡汤的香,而且上面刚刚知道我喜欢的花香来自夜来香。

              • 家园 第一花!
      • 家园

        上海北京斗牛

        还有包子呢吧?花等

        • 家园 上海太残酷了

          每每出血几升才能过关。黄牛都成卡特尔垄断了,还雇佣民工兄弟四处收票。避开最热门的音乐会倒成了诀窍。比如去年的两场费城在上海我都去了,所以有比较:头一天有郎朗,黄牛势头极凶,因为到处是带着小孩的年轻父母。而其实第二场我感觉更加物有所值,门口的市价也变成了对折,500的250到300可以拿下。

          在国内,最好是有门路。上头有人就不说了,北京尤其灵通。而我好几个朋友都是不得已被逼走上了写乐评还门票的路子。他们称之为“被包养”,指那些约他们稿子的人。我也经常揩他们的油

      • 家园 Muti指挥过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吧

        有印象但记不得哪年了

        • 家园 对,不止一次

          穆迪指挥过不止一次,我们大部分都是通过央视的转播头一次熟悉穆迪的。我依稀记得93年的新年音乐会是我头一次看转播(是不是首次有转播就不确定了,可能更早),那次是穆迪。后来的97,2000,2004年穆迪都指挥过。穆迪在新年音乐会DVD的封面上也非常出挑,因为帅。

          后来才发觉,穆迪指挥过的另一个美国乐团是费城,也是我十分喜欢的一个乐团,有着标志性的华丽的音色。有趣的是,纽约爱乐追过穆迪,被拒了,不久人家来了芝加哥,不知扬基佬心里会不会酸溜溜,的确光钱袋子鼓也不是次次搞得定的。

          要不是穆迪和斯卡拉吵翻了,他说不定也不会来美国,因为我觉得他是欧洲味特别浓的一个指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