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资料】西安事变前五个月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部分分析 -- frnkl

共:💬211 🌺106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宣战的技术问题:百度东东不可信

        尤其是你引文中的第三段

        1933年7月,苏联与阿富汗、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斯、波兰、罗马尼亚、土耳其、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立陶宛等国分别签定的“关于侵略定义的公约”

        世界上并不存在这样一份公约。苏联于1933年呼吁“在国际联盟范围内缔结一个共同防御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共同防卫协定”,建议由苏联、法国、比利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等国参加。并在1934年由法苏外长联合提出“东方公约草案”,约定缔约国中一国遭到侵略时,其他缔约国立即给予军事援助。这个公约很快得到捷、爱、拉、立等国支持。但由于英国的冷淡、波兰的拒绝参与,草案流产。

        回到抗战当年的宣战问题。百度信息是乱编的,所以并不存在苏援即为国际所诟病:)的问题。

        恰恰相反的,根据当时国际联盟的盟约11、16、17条,如果中国对日本宣战,并且向国际联盟提出申诉,并且国际联盟认定并谴责日本为侵略国,纯粹从纸面上来讲,国际联盟所有成员国(英法德苏和其他一票小国)有义务断绝和日本所有的财政、贸易、个人往来关系,并阻止其他非会员国和日本的这种交往----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但认定并谴责日本为侵略国,至少在国际经贸上给日本制造远高于中国的麻烦,而由于中国是被侵略国,国联各会员国对中国的援助是不受法律影响,只受日本军事力量影响的(不宣战外援也受日本军事影响)。

        正是由于中国一旦正式宣战,将无可避免得导致日本在国际法上被正式谴责为侵略者,英法需要履行相应的制裁日本和援助中国义务,所以英法一再以各种借口(包括美国中立法)诱导中国不要正式宣战,以规避制裁-援助义务。

        由于老蒋还心存和日本谈和的幻想,也就马马虎虎接受了这种建议,收回了他7月底绝交宣战的念头,错过了宣战时机。

      • 家园 这也太迂腐了吧

        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中国的军火物资已经转运越南了,这时候还怕日军检查!难道不宣战日军就会放军火船进港,不进攻内陆了么?

        • 家园 珍珠港之前十五个月日军就进驻越南北部以截断

          经越南的援华路线了。

        • 家园 正在写点东西,幸好没睡

          迂腐之类的的定义还是慎下为妙,

          日美开战前,苏援是大头,同时刚刚到达的德国重炮在长沙等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如百度的信息的确实的,首先宣战,苏援即为国际所诟病。

          TG刘伯承与彭拍桌子,哥城记不得了,是否为500日军守的一个TG师伤亡惨重?如果有攻坚武器,结果会大为不同。

          武器的重要是无可厚非的,当时的环境,宣战与否,对民心士气提高的作用有限,已经高到不能再高了。现实的选择还是比较重要的。

          哥城实在没时间一一回大家的贴,见谅了。

          • 家园 抗战开始以后国军得到的重武器极微

            大量的苏联武器装备是通过西北通道进入中国的,日军封锁不到这里。

            宣战前后的处境,恐怕还是一样的,珍珠港一役使得美国参加了战争,国府和日军作战多年,没有宣战,接收美援连“名份”都没有。

            一、西北战区负责所有购进武器的接收和分发工作;二、少量急需的作战飞机由苏方或我方驾驶员,驾驶经迪化--哈密--酒泉空中航线直接飞往兰州,再分配到其他战区;三、大量飞机、坦克采取在哈密组装,先由苏方用车辆将部件运到哈密,组装后的飞机由哈密经酒泉飞往兰州,其它武器由西北战区派车辆接运到兰州,再分配到其他战区。四、国际援助通道开通后,任何人不得从事与之相悖的活动。

            1937年10月到1940年10月,经过“西北国际大通道”援华抗日的主要物资有:飞机1235架、坦克82辆、汽车2050辆、拖拉机30台,大炮4317门、机关枪14025挺、枪弹16400万发、炮弹190万发、炸弹8.23万颗(以上数字含1940年崔可夫来华担任蒋介石军事总顾问时,苏联又给的250架战机、500辆汽车,3000门大炮)。这些宝贵的援华物资的到来,对经受了抗战初期巨大损失的中国军民来说是一种有力的支持,它使得一度急剧恶化的战场形势开始出现有利于我军的转机。

            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

            (1941年12月9日)

            日本军阀夙以征服亚洲,并独霸太平洋为其国策。数年以来,中国不顾一切牺牲,继续抗战,其目的不仅在保卫中国之独立生存,实欲打破日本之侵略野心,维护国际公法、正义及人类福利与世界和平,此中国政府屡经声明者也。 中国为酷爱

            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在此时期,各友邦亦极端忍耐,冀其悔祸,俾全太平洋之和平,得以维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咸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  主席 林 森

            中华民国政府对德意宣战布告

            (1941年12月9日)

            自去年九月,德意志、意大利与日本订立三国同盟以来,同恶共济,已成一侵略集团。德、意两国始则承认伪满洲,继复承认南京伪组织,中国政府业经正式宣布与该两国断绝外交关系。最近德、意与日本竟扩大其侵略行动,破坏生太平洋之和平,此实为国际正义之蟊贼,人类文明之公敌,中国政府与人民对此碍难再予容忍。兹正式宣布,自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午夜十二时起,中国对德意志、意大利两国立于战争地位,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德或中、意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  主席 林 森

            宣战的理由是侵略了英美友邦,这个理由也太那个……

            • 家园 宣战话题最后一贴

              实在没时间,不过还是回您一帖

              苏源不是封锁的问题,而是日本会要求苏联以交战国为由,要求苏联遵守国际和苏联自己制定的规则。

              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法由限制战争逐渐发展到禁止战争。但因国际纷争具体情况复杂,有些国家就把禁止战争解释为禁止“宣战”。比如1933年7月,苏联与阿富汗、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斯、波兰、罗马尼亚、土耳其、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立陶宛等国分别签定的“关于侵略定义的公约”就把首先“向他国宣战”规定为侵略。中国本来是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如果首先“宣战”,会不会被一些国家视为“侵略国”,这恐怕是当时国民党最高决策层担心的,因为整个讨论连“宣战”一词也尽量回避,而只使用“绝交”。

              宣战后,苏联的标准,会视中国为侵略国,援助或许会有问题。

              如绝交后,双方即具有交战国资格,日本即可以交战国地位通告各国,禁止一切军需品及军需原料输入中国,其范围甚广。现我国一切军用品,能否自给自足,大有问题。

              即日本可以一交战国为理由要求苏联禁止对华贸易,苏联的援华,我听老人讲,是要用中国的物资还的。

              您的数据里,重武器我看到大炮一项,苏联提供即为4317门,加上自己在其他国家购买的,应该不是极微,其他飞机坦克,汽车子弹,无一不是当时救命的东西。

              您说:

              宣战前后的处境,恐怕还是一样的,珍珠港一役使得美国参加了战争,国府和日军作战多年,没有宣战,接收美援连“名份”都没有。

              当时的考量是,宣战前后的处境,恐怕是大不一样的。至于接收美援的名分,生死存亡之际,谁还管那些呢?接收美援的名分有什么用呢?

              宣战的理由是侵略了英美友邦,不过是站队的口号,至于宣战的理由,与开战的理由,是一目了然的。

              [QUOTE][/QUOTE]

    • 家园 蒋百里先生关于全民战争

      第五,超前的军事人口战略思想。1937年,蒋百里作《张译鲁屯道夫全民族战争论序》,提出:“新军事的主流,是所谓‘全体性战争’”,“所以未来的战争不是‘军队打仗’而是‘国民拼命’”,这是蒋氏在对以往传统军事人口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即将爆发的抗日战争而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军事人口战略思想。不仅从战略上揭示了民众参战对战争取胜的决定性意义,也从军事人口学意义上触及了民众是军事人力资源的本质要义。应该说,这一思想既合乎战争规律,又合乎中国国情。为什么呢?因为它不再是对世界“新军事主流”的纯理论研究,而是集结了对日本国的深刻了解、并结合了中国军阀混战,拥兵割据,穷兵黩武,新军力量不堪一击,但同时中国又有地大、人众两个优越条件的实际情况。在蒋氏提出上述论点之后的1937年7月,毛泽东在他的《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中也同样提出了全国军队的总动员和全国人民的总动员问题:“民力和军力相结合,将给日本帝国主义以致命的打击。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英雄所见略同,蒋、毛二人先后揭示了战争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一重要的人口战略思想。
      蒋百里的军事思想

      下面是《张译鲁屯道夫全民族战争论序》全文。我找了半天才找到相关文字(红字部分)。读者自作判断说蒋百里先生早于老毛提出全民战争是否公平,以及蒋百里先生的全体性战争是否就是老毛的全民抗战。

      第四章 张译鲁屯道夫全民族战争论序

      著书难,译书难,可是读书也不易。序文的价值,就在使读书的人得到一种读的方法。因为凡著一本书对于环境的情感,和时代的趋势,不是著者自身所能说明,若果读者单看书里的理论和事实,是不容易了解,而且容易发生误会。

      算来已经有二十八年了,我在德国军队中同伯卢麦将军 V. Blume 的侄子在一起,从演习地回家,两人骑在马上谈天说地,我忽然问他“你看我将来在军事上,可以做什么官?”他对我笑着说:“我有一个位置给你,就是军事内阁长。”(即本书中所谓德皇帝之军事秘书长)我说:“我难道不配做参谋总长?”他说“不是这么说的,我们德国参谋部要选择一个有性癖的,或有点疯子气的人做参谋总长。”我说:“那可怪了,不过陆军部长呢?”他说:“参谋部长是公的,陆军部长是母的,我们青年军人不想当陆军部长,因为他是陆军的母亲,要有点女性的人,才干得好,鞋子也要管,帽子也要管,吃的,穿的,住的,又要省钱,又要好看,又要实用,所以俄国用擅长军事行政的苦落伯脱金 Kuropotkin 去当总司令,牝鸡司晨,结果失败了。但是**皇帝多喜欢用这种女性呵!(当时日俄战事,德国军人资为谈助,而对于德皇之用小毛奇有些不平。)参谋总长的性质同陆军部长不同,不要他注意周到,要他在作战上看出一个最大要点,而用强硬的性格不顾一切的把住他。因为要不顾一切,所以一方面看来是英雄,一方面看来是疯子。军事内阁长是专管人事,要是有性癖的人去干,一定会结党会不公平。要是有女性的人去干,就只会看见人家的坏处,这样不好,那样不好,闹得大家不高兴。我是恭维你人格圆满,不是说你没有本领呵!”

      “把住要点不顾一切”可以解释大战时破坏比利时中立的作战计划。细针密缕,各方敷衍,可以解释自马纳河战役后至凡尔敦攻击为止之弗尔根海(他是由陆军部长转到参谋总长的)的一段不澈底作战经过。所以我那位德国伙伴的话确实有他的真理。

      鲁氏是参谋部出身的一个参谋总长材料,他是有性癖的,所以当时很受各派的攻击,后来在希忒拉政治活动中又失败了。他的“全体性战争”就说一切都以战争为本,翻转来说,正是他“把住要点不顾一切”性格的反应。德国战争失败的原因,人家都说军人太偏了。在鲁氏说,正是因为偏的不澈底。如果偏得澈底,则不是偏而是正的了。所以我们读这本书,不可批评他偏,而要领取他偏得澈底的意义

      书中有几点是因为人家攻击他,他自己辩护所以有些过火。如同克劳寿维兹氏下战争的定义,谓“战争是政略的延长”,政客们就用此语,说军人应该听政治家的话,且举俾士麦以为政治家统御军人成功之证。鲁氏却说“政治应包含于军事之中”。其实政治于军事之不应分立,是千古不变的原理,而是否政治家应该指挥军人,抑或军人应该执掌政治,是要看当时政治家与军人本领如何而后定。战争是艺术,真正名将是一种艺术家,他的特性是“独到”是“偏”。所以需要一种艺术家的保护者,如威廉之于毛奇,克雷孟梭之于福煦,是一种形式;菲列德之为传统皇帝,拿破仑之为革命首领,又是一种形式。鲁氏因他人借克氏之说以攻击他,他却说克氏的理论已成过去,这是矫枉过正;谁都知道克氏学说是百年以前的。他又批评史莱芬的计划不适用,也是犯这个毛病。

      鲁氏又有说不出的苦衷,就是对于威廉二世,他不好意思批评皇帝,其实政治与军事之不调和,及平时扩军计划(鲁氏的)战时作战计划(史莱芬的)所以不能实行之故,都是这位平时大言不惭,战时一筹莫展的皇帝的责任。不好意思说东家,所以把店伙一个一个的骂。读者应当观过知仁,不要责他蛮横,要原谅他的忠厚。

      以上所谈不过书中末节,还不能说到本书根本精神。这本书的根本好处,在对于未来的战争性质,有明切的了解,对于已往的失败原因,有深刻的经验。他的好处,我可以综括的给他一句话,叫“民族的第二反省”。

      当一个民族吃了大亏之后,天然的会发生一种重新估计运动。但是革新运动的人物,大都在当时失败过程中不曾负过相当责任。群众本来是情感的,所以这时候只知道清算过去,因为破坏一切的理论很容易成立,却不能指导未来;因为改造社会的实际不是靠理论,而是靠行动;民族第一次反省的过程,总是这样,所以真正的成功,必在第二反省时代。这个时期大约总在二十年左右,所以法国七十年大败之后,他的真正国防力是到八十八年才成立的。大战后的德国第一反省,是社会民主党时代,所以到现在才有这第二反省的呼声。普鲁士军官,从小锻炼身体,寿命很长,所以在第二反省时代,还有得到当年身负重责的老人,本其实际经验,发为革新运动之指导。这在德国民族看来,真是鸿宝。

      未来战争到底是怎样呢!如果我举德、俄、日、义等国的议论来证明,人家又要说:“军人蛮横”,迷信独裁,再不然又做了人民战线的敌人,破坏和平,罪该万死。

      我如今一字不易,将世界上号为第一等爱好和平的国家美国人说的话,来证明一下,布罗肯比尔中校说“如果用毒气来杀人还不够刻毒,化学战不以杀人为目的,而以减少敌人抵抗力,增加敌人后方负担为最高原则。美国化学战部队所用的药剂虽有多种,主要者为糜烂毒液。该毒液有些茴香香味,色暗红,不易挥发,较气体易于保存,便于运输,地上动物着此液后,即能传染。中此毒者,若立刻进入病院,疗治得法,数月后可以全愈。盖此毒液之效能,不在致敌人于立死,乃驱敌人入医院,既不能战斗以为吾害,又不能工作以助国家,反加重其后方负担。且此人若不急进医院,则其衣履身体所到之处,皆有散布此毒汁之可能,吾人飞机、炮弹所不到之处,敌人可代为散布毒液。据现在所知,欧洲各国所制的防毒面具,对此毒液毫无用处,因此毒非藉呼吸而发也。此种防御服装,美国业已制成,惟全身不通空气,故不能久用,且为价甚昂;且此毒液之野存性,在最干燥之天气中,尚可达六时以上,若天气潮湿可达数日。其比重较水量为重,故可用飞机由空中洒射,决无因风向关系,而害及使用者之危险性。且其挥发性极低,比重较大,化学成分极稳定,故用普通解毒法毫无效力”,云云,这是以威尔逊十四条和平主义国家的办法,不杀人比杀人还要凶些。所以未来的战争不是“军队打仗 ”而是“国民拚命”;不是一定短时间内的彼此冲突,而是长时间永久的彼此竞走。

      就既往的亲身经验而说,则此书第四章一字一珠,最为精粹,这是化了无数的金钱与生命,所换来的将来军事教育方针。如同世人谈到军纪,总以为就指兵卒能机械服从而言,其实德人军纪,立于(一)自发的精神力——信仰与觉悟,——(二)自动的行为力——技术的习惯与体力之支持——(注:技术的习惯就是中国所说的艺高则胆大之意)决不是区区集团教练所能养成。而有待乎最高深的精神指导。军纪所要求于兵卒者,在性格强硬,并不是柔软的服从。达尔文说得好,军纪者,在上下之信任,不是服从就算的。

      我希望读这本书的朋友们,切实的一想,世界的火,已经烧起来了——逃是逃不了的——不过三四年罢?

      民国二十六年一月蒋方震序

      蒋百里 国防论(上)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蒋百里先生几段话的出处

      网上流行下面一段文字

      然而关于抗日战争持久战的军事理论思想,是国民党陆军上将、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先生首先提出的。

      1937年初,蒋百里先生军事理论著作《国防论》出版。在著作中,他首次提出了抗日持久战的军事理论。并他扉页上写道:“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并告诉人们,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蒋百里先生的主要论点还有: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全面抗战;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湖南)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对工业国,占领其关键地区它就只好投降,比如纽约就是半个美国,大阪就是半个日本。但对农业国,即使占领它最重要的沿海地区也不要紧,农业国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蒋百里提出:抗日必须以国民为本,打持久战。

      1938年11月,担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的蒋百里先生于迁校途中病逝,并获追赠陆军上将。至此,蒋先生先于毛泽东主席提出了“持久战”已不是问题。

      例如,见蒋百里先于毛泽东提出了“持久战”

      这段文字很狡猾。普通读者读过之后,肯定会得出以下印象:(1)“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出自1937年初的《国防论》(2)“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对工业国,占领其关键地区它就只好投降,比如纽约就是半个美国,大阪就是半个日本。但对农业国,即使占领它最重要的沿海地区也不要紧,农业国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出自1937年初的《国防论》(3)“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全面抗战;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湖南)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出自1937年初的《国防论》(4)“抗日必须以国民为本,打持久战。”出自1937年初的《国防论》。

      我们知道,实际上(2)出自抗戰開始後(绝对不是1937年初)發表的《抗戰的基本觀念》;(3)我相信也不是出自《国防论》,没时间查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一找;(4)怎么看怎么像TG语言。那么(1)呢,出自下面一段

      在去年十一月十一日那天下午,我在柏林近郊“绿林”中散步,心里胡思乱想。又是旧习惯不适于新环境,——看手表不过五点,但忘记了柏林冬天的早黑——结果迷失了道路,走了两点多钟,找不到回家的路,不免有点心慌。但是远远的望见了一个灯,好好向着那灯光走,找人家问路,那知道灯光却在小湖对面,又沿湖绕了一大圈,才到目的地。黑夜敲门(实在不过八点半),居然出来了一位老者,他的头发如银之白,他的两颊如婴之红,简直像仙人一般。他告诉我怎样走,那样转弯,我那时仍旧弄不清楚。忽然心机一转,问他有电话没有,他说:“有”。我说那费心打电话叫一部车子来罢,他说那么请客厅坐一坐等车,一进客厅就看见他许多中国日本的陈设,我同他就谈起东方事情来。那知道这位红颜白发的仙人他的东方知识比我更来得高明,凡我所知道的,他没有不知道。他所知道的我却不能像他那样深刻。比方说“日本人不知道中国文化”等类,他还有《日本古事记》研究一稿,我看了竟是茫无头绪。我十二分佩服他,从此就订了极深的交情。这本书是我从他的笔记中间片段片段的摘出来而稍加以整理的。现在不敢自私,把他公表,不久德文原本也快将出来。我临走的时候,他送我行,而且郑重的告诉我:

      “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

      这是蒋百里的“日本人 --- 一个外国人的研究” 一九三八年八月在汉口版大公报发表。

      好玩吧?真相党的逻辑,大抵如此。

      通宝推:联储主席,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在日本留学多年的蒋百里,对日本可谓了解到了骨子里了。

        至今犹记1894 中国。恨。

        “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

      • 家园 可否请贵真相党查一下

        蒋百里将军提出中日将在襄阳,洛阳,衡阳决战是在何时?

        真相党是两方的,我建议大家都不要去做,因为中国是我们大家的,当你把刀挥向另一部分中国人的时候,对方也会挥向你,最后的结果是中国没有好人。

        每个人都有倾向,这不要紧。

        我建议如果有时间,有倾向的朋友更多地把精力放在自己倾向一方为国家作过什么。以八路军为例,我可以看到很多八路军抗战的史料,无人整理,也没有人注意,实际上这些资料俯拾皆是。比如,埃文森在冀中被包围后从地道中脱险,日军为何放弃这个到手的战果?有没有人真正去在意?以国民党军为例,阎海文是怎么死的,有没有哪位国军方面的研究者真正去查过有关资料?

        有人说过,政治家没有一个干净。这句话有一点道理,那就是如果你把每一个政治家过筛子,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

        可是,我们无法否认华盛顿的伟大,周恩来的清廉,你究竟是看他们哪一点?

        台湾的例子摆在那里,比滥,谁也不会是赢家。

        • 家园 文天祥的垂训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这是和抗战中前线忠勇将士前后辉映的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这两句话,运用到抗战历史讨论中又该是怎么样的涅

          抗战中蓝营的不足之处,到头来都是要拿前线将士的血来写教训的,这种血的教训,可不能都用墨写的华章来“一床锦被遮掩则个”

        • 家园 老萨也也有读贴不仔细的时候啊

          frnkl:蒋百里先生《国防论》里涉及持久战的一段里提到了1923年蒋百里路过徐州时对龚浩说:"将来有那么一天我们对日作战,津浦、平汉两铁路必被日军占领,半壁河山都会沦于敌手。我们的国防应以'三阳'为据点,即洛阳、襄阳、衡阳。"蒋百里先生作为一个军事学家的见识,让人敬佩。

          老萨如有新资料,盼赐教。

          • 家园 其实这方面史料是很多的

            比如,《国防论》中,“彼利急,我利缓;彼利合,我利分;彼以攻,我以守。此自然之形势,而不可逆者也”,“我侪对敌人制胜之唯一方法,即是事事与之相反,彼利速战,我恃之以久,使其疲弊;彼之武力中心在第一线,我侪则置之第二线,使其一时有力无处用。”

            蒋最早的持久战思想,可见资料出现在1921年,《世界军事大势与中国国情》,曰:“不打则已,打起来就得用拖的哲学”,“把敌人拖垮而后已”。

            不过,我认为他对持久战的真正贡献不在这里,而在两条。第一条,1934年,蒋访日后回国制定的钢铁煤油路矿计划,这个计划中,详尽地阐述“三阳线”决战论思想。划分国防线按照“三阳线”为准。认为此线以东地区,我国应利用空间换取时间,消耗和疲惫敌人,同时积蓄力量,加强战略后方;此线以西,资源丰富,幅员辽阔,足以持久抗战。第二条,根据他的意见完成的国民政府军委会制定的1936年《国防计划大纲草案》体现了如下内容 -- 决定未来的对日战略应将主要阵地放在长江以南与平汉铁路以西地区,以洛阳、襄阳、荆州、宜昌、常德作为抵抗日本侵略军的最后阵地。

            蒋百里对于湖南的关心是非常认真的,这有更多的资料。作为一个军事家,他在持久战的解释上更加强调军事上的意义,并且细化,具体化其工作。

            持久战不是大家脑子里换根弦的事情,国家战略上没有脑子换根弦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便宜事,大家都明白背后需要艰苦细致的工作。

            我在这里不多追叙这些内容了,只是想对您讲,TG一直不提这件事,而不是狠批这件事,自有它的道理。

            真理越辩越明,但还有一句难得糊涂。

            人家不提,别人提的时候,闹不好就会陷他人于不利阵地上作战,这个事情,我的意思大家含糊一点好,您明白我的意思么?

            • 家园 给您献花,为新的资料

              您刚才提到的

              国防论》中,“彼利急,我利缓;彼利合,我利分;彼以攻,我以守。此自然之形势,而不可逆者也”,“我侪对敌人制胜之唯一方法,即是事事与之相反,彼利速战,我恃之以久,使其疲弊;彼之武力中心在第一线,我侪则置之第二线,使其一时有力无处用。”
              我早已在刚刚给您的链接frnkl:蒋百里先生《国防论》里涉及持久战的一段(重复一次)中引用,包括原始出处。

              您的新资料,进一步证明蒋百里先生高才,下面一段是我原来的评论

              注:蒋百里将军俺非常尊敬,他的思想深刻,见解超出同侪甚多。可惜作为日本军校高材生却在中国终生不能掌兵。Great minds think alike。他的思想其实与太祖暗合,只不过他思考的重点并非抗日,而是强军强国,所以即使对于抗日策略有许多精辟见解,也不过散落于著作各处角落,无法引起重视。上面说其无法与太祖争夺“持久战”的发明权,主要是从此点出发。蒋百里将军确实贡献了许多思想的火花,但集大成者,唯有太祖。
              frnkl:再补充一段及与蒋百里论述的比较最后一段。

              人家不提,别人提的时候,闹不好就会陷他人于不利阵地上作战,这个事情,我的意思大家含糊一点好,您明白我的意思么?
              说实话我不明白您的意思,TG和我没关系,我也不吃TG的饭,搜寻这些资料,我只是为了求知。我一向政治敏感不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