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过客 -- 淡淡微风

共:💬56 🌺6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和小说里的“元灵”,“三光”有点类似

              不过,那些都是可以用某些手段打散消灭的;想来佛祖纵然会这些手段也不会讲出来的。

              • 家园 您提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可以说是区分真悟与错悟的准绳之一

                如来藏有多种异名,如:非心心、不念心、无住心、无心相心

                是没有『心的行相』的心。

                而『元灵』,乃至『脉轮』、『明点』之类 都是无常生灭的,是有行相的,所以不是如来藏。

                • 家园 再请教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按法华经的化城喻品的意思,极乐世界只是放人进去暂歇的,那极乐世界还有生灭么?

                  再扯点其他的,得罪莫怪。经上所举的若干大的数字,虽说是不可思维得知,但在数学上都很简单——可数无穷大。数学上还是有无数其他的无穷大比可数的级数高。

                  • 家园 极乐世界有生。法藏比丘未成佛前,没有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至于之后如何嘛,请参考斌宗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要释》。末学不发表个人意见。

                    您说得对,数学上有 阿列夫0、阿列夫1 之类。 不过这属于技术细节,无关佛理之宏旨。

                    • 家园 略翻看了一下,里面也没有讲啊

                      另外,他说的一点我不赞同。修菩萨道的人,自然应当愿生生世世在此五浊世界中,救济众生,速得成佛。极乐世界纵然有万般好处,在其中进境却慢了。

                      此外,说到无量光,不免想起纳鲁。不知道无量光佛以后会变成啥样子呢?

                      • 家园 2、在浊世与在净土修行,我觉得有点象赤脚医生与读医学院

                        两种approach:

                        a、先争取考上医学院,毕业后再去社会上行医;

                        b、直接由赤脚医生做起,在实践中跌打滚爬,汲取经验教训,提高医务水平。

                        可能各有优劣吧。

                      • 家园 1、抱歉,可能先前引用不当。印光大师云:

                        世间所有,若根身、即吾人之身若世界,即现在所住之天地皆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世界别业根身所感,皆有成坏,皆不久长。身则有生、老、病、死,界则有成、住、坏、空。所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者,此也。以因既是生灭,果亦不能不生灭也。

                        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彻证自心本具之佛性,随心所现不思议称性庄严之世界,故其乐无有穷尽之时期。……

                        须知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故佛指释迦佛令人念佛求生西方,以仗阿弥陀佛之大慈悲愿力,亦得受用此不生不灭之乐。以根身,则莲花化生,无生老病死之苦;世界,则称性功德所现,无成住坏空之变。虽圣人亦有所不知,况以世间生灭之法疑之乎?

                        印光大师的意思是:极乐世界无有穷尽之期。

            • 家园 证、解 这个阿赖耶识(含藏识),亦即法相唯识宗的真见道

              《成唯识论》卷3:

              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

              --------

              版主对不住啊,俺的这几个回帖与『感性』无甚关系。好在帖子不长,唯针对涉及的专业名词加以解释耳,未占用太多系统资源。可视之灌水帖。

    • 家园 呵呵,真是殊途同归

      铁手:是的。不过这是一个孤独者的运动

    • 家园 "万物之逆旅"似乎是“天地”比较说得通,天地是旅馆嘛。

      或改成:

      夫藏识者,万物之逆旅也;

      身世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