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浪淘沙--乱弹大革命时代(1) -- 虎王2006

共:💬114 🌺37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他在桂系时的表现

            曾经被钱收买的人物是很难被真正信任的,自古皆然。不是说他没有洗心革面的可能,遗憾的是他没能等到这个机会来证明自己。当时共军有制度规定政委有决定权,或者有军事委员会等,书记有决定权,例如西路军就明确规定陈昌浩有决定权。这个角度而言他实际上就是个副总指挥。

            • 家园 【原创】大浪淘沙--乱弹大革命时代(6) 李明瑞之反

              反水也可以不成其为问题,吉鸿昌吉大胆也是在中原大战紧要处领了老蒋的银子倒冯老总的戈,以后他加入土共,搞同盟军抗战,没有问题啊!

              李明瑞跟他的表兄弟们--这个桂系的小三驾马车里,一个是真共党,而三弟兄关系密切,彼此影响很深,另两个也不会右偏太多。而大革命时代,“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歌声对于国民革命军官兵普遍的有很强的激励作用,那时的国民党基本上就是个激进左倾的准共党。而老蒋与桂系三巨头联手搞412,连一军的严重薛岳都觉得震惊到没法再干下去,那么桂系的小三驾马车呢?

              他们三个,特别是李明瑞,属于久经战阵的带兵官,有胆气又互相可以商议谋略。以前写过个帖子,试论左倾将领在412之后有几个选项:

              1)起兵反蒋 2)愤而辞去 3)沉默屈从

              起兵最难,因为近代现代军队后勤军费负担很重,没有经济后盾仅凭武勇连几个月都撑不住。南昌暴动的队伍拼命去夺潮汕,就是想要打下海港好得到远方的接济。而毛委员反复强调的根据地理念,其实就是现代军队需得到充份后勤保障的概念。所以大革命失败之时的大多数左倾将领,若是不肯屈从的话,一般也只有采用愤而离开队伍这样的个人抗议行为了。

              小三驾马车在钢七军里有根基,不愿屈服也不肯就此出走,但要走起兵的路数还真不容易。而趁蒋桂战争先反桂,从蒋那里拿到地盘军饷,不失为一计。那么李明瑞身为桂系大将,反之是否伤RP呢?有一点,但是并不那么严重。更要紧的站队是革命VS反革命。当时不仅土共,国左也认为老蒋跟桂系三巨头已背叛革命,这个是没有争议的。而李明瑞返回广西后,立刻策划并且颇有些急不可耐的反蒋,似可证明小三驾马车是有着这个起兵征讨反革命的盘算的。

              当然,在内部不稳,组织不严密,上下未必同心时起兵,肯定不行。张云逸在他们刚举旗反蒋时,就预计他们难免一败,唯一出乎意外的是溃败的速度之快。

              总之,李明瑞的反桂再反蒋,可以看做是一个左倾将领的自然抉择。而此后他进一步左转,成为红军将领,也就顺理成章了。李宗仁他们事后总结,以为是桂系内部分赃不匀导致李明瑞反水,说服力似乎不足,大概是承认这个要比承认李被赤化令他们要好受些。

              而李被杀,也不是孤立事件,类似于宁都暴动后季振同被杀,张国焘在鄂豫皖所杀的红色黄埔军官们,都有来自大革命时代的成名军人在土地革命时期容易遭到猜疑的阴影,虽然说各主要的红军主力部队,差不多都是--由大革命时代受土共影响之下的一支北伐军部队做骨干做种子,这样发展起来的。

          • 家园 张云逸跟李明瑞始终不对付

            倒不是后来才关系恶化,而是张从来没有把李当自己人看。这也要怪李的“北伐名将”名声太大,在部队里的个人声望太高,有点贺胡子的意思,但是又归顺稍晚。

            所以说大革命前后的国左将领们跟土共的互动关系很有可圈点之处。有铁心跟党走的贺胡子,朱老总,叶花帅;还有虽然忠心革命,但是受不住委屈离队的叶挺;还有犹豫再三终于没站过来的铁四军粤将们;还有李明瑞。生逢乱世,大浪淘沙,大家都不容易。

            其实李明瑞要是留下性命,保护好了,以后针对桂系的工作会很有用的。李被搞死,有为时势所迫,以及派系山头因素,而至少286是认为他是被枉杀的。

            南方北伐军系统之外,就是北边老冯的国民军了。那里土共在大革命时期的耕耘可就有大收获了。下一步准备写老冯那嘎,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

      • 家园 李明瑞在一战定东南的龙潭战役中表现出色,

        军事能力是没说的,不过对老蒋的银弹攻势缺乏应有的敏感性,败得跟小诸葛一样如山倒。

      • 家园 张云逸貌似资格很老但是职务却不高?
        • 家园 张大将是不是水平不怎么样?

          战争时期好象都没什么好的表现嘛。

          50年还因为广西剿匪表现太差,落后于全国,被老毛点名批评。

        • 家园 张云逸的职务不算低了

          作为百色起义小山头的代表,两次进入中革军委,新四军军分会委员、新四军支队司令、副军长、山东军区司令员,最后授衔大将。还要怎样的职务对他的资格来说才算够高?

          • 家园 他后来在哪个野战军?

            华野历史,东北野战军历史我都没有看到他怎么表现

            • 家园 一直在后方军区任职,没去野战军

              陈毅一直是山东/华东野战军司令兼山东/华东军区司令,张云逸一直是山东/华东军区副司令,49年春以后兼任华东军区下辖的山东司令,曾经做过华野东兵团司令的许和尚,这时不过是张云逸的副手。

              • 家园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另有高就

                青年才俊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才华以后,就能迅速被提拔到关键位置指挥千军万马。而一些有资历有威望,但不一定特别擅长野战兵团指挥的老将,也有其位置。

                如老张这类历史上的牛人,转身去做军区司令算很合适了。军队注重资历,但更重要的是唯才是举。很多早期红军将领,其实是长于根据地建设,地武整训,搞后备力量不断增补主力的行政专才。张云逸可以搞这个,贺胡子也干这个。山东罗帅编练二线兵团的能力,是东北百万大军的来源;华北聂提督虽然不能算多NB的战将,但是经营模范根据地的能力少有能与之比肩的。不能仅以他们野战军功不足来说事,他们的工作也是极端重要的。

                现代战争就是打后勤,毛委员/毛主席所一直强调的建设根据地,从军事上看就是个确保稳定可靠的后勤基地的意思。没有好后勤,多牛的战将也是越打越弱。野战军的统帅们也都懂得好后勤的重要,刘帅跟286就特别向华东要邓子恢--从闽西时代起就是以财经行政能力见长的牛人,可见他们对于此事的重视。

                所以这些二线老将老帅们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以后评军衔也不尽是照顾山头。

    • 家园 【原创】大浪淘沙--乱弹大革命时代(2)铁四军的传奇

      对于土共来说,铁四军很重要,四军独立团,可以说是土共武装斗争的老本。从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抗战八年越战越强,再三年解放战争打遍大江南北,然后挥师朝鲜半岛抗美,终于完成了中华民族武装力量的复兴,完成了保家卫国的使命。一支部队能有这样NB的传承发展,可谓名垂青史万世流芳。

      令人感慨的,是四军的其余部队,特别是张发奎,蔡廷锴等人所统领的,一度也是流星般耀眼,可惜终于消散。

      张发奎一度非常亲共,与两叶(叶希夷,花帅叶)交情都非常之深。武汉分共之关键时节,叶挺还曾想劝老张转过来继续革命。老张终于没站过去。希夷兄于是就老实不客气的把老张四方面军的队伍都拉出来革命去也,向华兄只得领着警卫营仓惶而遁。希夷的南昌暴动队伍垮了以后,又跟花帅一同趁老张反蒋之际,广州城空虚,搞起了广州暴动。张率军杀回来,猛砍乱杀。四军兄弟相残,老张几近疯狂,甚至把苏联领馆官员也拉出来枪决。而又过了N年以后,张向华又重新在感情上跟土共亲近起来,到了抗战时期,甚至找共党干部来自己辖区办学,发展。他一直不肯原谅叶挺,皖南事变后,叶被拘押的地点有好几年在他所统领的战区内,他既不想法搭救,连设法给予些生活上的照顾都不去做。奇怪的是,张向华跟花帅叶的关系倒是极好,很多年以后,花帅去香港就住老张家。要说他跟希夷原来是最铁的一同北伐打拼的战友,关系应该更深才对,奈何一日反目,再不能做兄弟也。

      蔡廷锴的25师参与南昌暴动之后,卷了一笔军饷溜号,转头成为老蒋中原大战的铁拳之一,以战功扩编至19路军。再参与江西围剿,与红军硬撼一掌,各有内伤。接下来就是作为主力在上海抗战,写下可歌可泣的一页史诗。无论如何,有了128,19路军可以不朽了。可惜到33年,老蒋对这支英雄部队从忌惮到设局再逼反之然后彻底解决,甚至每一个连级单位都要予以打散,解散--在抗战已起,全面抗战无可避免的也将来临的时候,一支抗日铁军就这样彻底消失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