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非洲风云 二十一 变革 1 -- 橡树村

共:💬51 🌺40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过坦桑尼亚好像很稳定的

      虽然经济比不上肯尼亚,但是没那么多地区和部族矛盾。不过据说中国现在更重视肯尼亚,从肯尼亚出口刚果的矿藏

      • 家园 坦桑尼亚没有一个很突出的民族

        大家都是少数民族,大约这方面矛盾就少了很多。

        肯尼亚交通还是方便很多。和南苏丹的联系,通过肯尼亚也是比较方便的。

    • 家园 最后一张图

      “IMF/世界银行援助的国家GDP变化”似乎更说明GDP增长的可怜,而人口增加太快,结果大家都变穷了。

      照非洲人的那个生法,就算有中国式的增长也得吃穷了。

    • 家园 援助就有好日子?惨了百姓
    • 家园

      非洲需要的,不是小政府,而是有效的政府。

      不但是那里,其他地方也一样。有效是第一的,在有效的前提下,当然是能小宜小。

    • 家园 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照村长的说法,这些个政府可谓一无是处了

      除了会捞钱,真看不出政府做了哪些事情

    • 家园 村长的文章片片精品

      想推荐都晚了一步。

    • 家园 用小学入学率百分之九十八证明尼雷尔社会主义改革失败不对吧

      应该先说说坦桑尼亚独立时小学入学率是多少才有研究价值啊。引用坦桑尼亚总统本杰明·姆卡帕在2004年发表的讲话内容吧:

      在七十年代,坦桑尼亚建立了一个广泛的教育体系,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这个体系中的许多基本设施都处于一种年久失修的状态。小学入学率已经下降至77%。当时我的优先次序之一就是增加政府的支持和申请免除债务。
      其实不管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如何失败,在普及教育和男女平等上通常是成功的。80年代前的坦桑尼亚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成人识字率曾一度达到84%,1980年的小学入学率达到93%。在结构调整计划后,政府实行教育改革,教育开始收费,并鼓励私人或集体办学。结果就是:1990年坦桑尼亚小学入学率在60%以下的12个国家之一了。

      • 家园 不要着急么

        1980年代初期坦桑尼亚的教育大幅度滑坡,是没有问题的。教育往往是社会主义道路国家的成功地地方,其大幅度滑坡是失败的表现,因为政府已经无力支撑这个体系。坦桑尼亚社会主义尝试最大的失败在于经济彻底崩盘,实际上经济彻底崩盘究竟和社会主义有多大关系也两说着。

        至于变革以后又能怎么样,你这么着急剧透干什么呢?

        • 家园 呵呵,剧透是催更的最好手段,花催快把下也发出来吧

          你说的有道理,毕竟经济是基础。不过对于80年代的发展中国家普遍经济失落,与其说是制度问题,不如说世界原材料价格变化与不合理的赶超战略更重要。君不见资本主义的非洲和南美国家80年代也被结构调整计划调戏的很残么?不论什么制度,在大流氓头面前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