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孙东东错了吗? -- 常识主义者

共:💬218 🌺996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感谢好文,让我们了解“上访”

      上访实际上就是告状,试图从法律外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中国那么多人,出些偏执狂,本不足为奇。楼主的几个例子,看完后,第一个感觉:上访都是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河里各位,心智健全,断然不会为了这些事情耗上哪怕一个月的时间,即使自己吃点亏,就算了。第二个感觉,上访人确实很偏执、狭隘,有这么股子劲,捡破烂去卖卖也能挣些钱。上访者心智错乱无疑了。

      这是我看完楼主文章后的两个印象。如果信访局处理的大多数都是这号主,我支持把信访局关掉,这个衙门毫无意义。

      • 家园 还是不关的好

        对于其他上访户,还是有这样一个渠道较好。

        不知道米国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 家园 如果信访局沦为和精神病人打交道的机构,那不如关了

          不知道楼主所说的几个例子,在整个信访人员中占的比例。如果信访局沦为和精神病人打交道的机构,那不如关了。就像收容遣返,本来是一个慈善事业,异化成一个暴力捞钱的模式,那就一定要改变了。

          不过我相信应当有一部分是有合理理由上访的,否则信访局真的没有必要存在。有些本来心智健全的人,多年上访以后,就变得偏执了。是不是因为这两类人比例太少,楼主就不提了,给我们几个偏执狂的例子。

          我了解到的,美国大大小小的纠纷都是法庭解决,没听过“上访”一说(也可能我孤陋寡闻)。听说过个人给议员写信要求解决问题的例子,不知道算不算“上访”。美国人市民告政府也不稀奇,精神病人由医院伺候,不劳政府出面。本质上美国人没有靠体制内的“包青天”主持正义的传统,这恐怕是没有“上访”的原因。

      • 家园 我的看法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您说的有道理,正常心智的人不会因为小事坚持上访,老上访户都很偏执。

        网上动则就是唯身份论得到的结论,都是没有意义的废话。其实,楼主还有一点没有讲到,就是有的时候上访是有利益在里面的。我就见过这样的事情:一个工厂的一些退休10多年的老工人,退休金的各种关系都转到了社保,由社保开资,而原来的工厂早就破产倒闭了。他们看见在工厂原址上开的另外的公司效益好,就跑去闹,要钱。企业领导说你们和我们公司没关系,我干嘛给你们钱?他们就到局里上访,接访的领导就解释你们和人家公司上法律上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就说你们包庇,又到市里闹,解释几次没有效果,后来没人理了,时间长了不了了之。

        他们每次上访都有人领头,有人记录谁参加了,以便要下来钱好按参加次数分。其中很多人平时参加各种粘的上边的上访活动,很多上访活动都是有人记录每次谁参加,以便得钱的时候按参加情况分。

    • 家园 这位老太太,最后怎么处理?

      “信访问题一般可分为有理访、无理访和过高要求。从我接触的信访老户来看,无理访和过高要求占了绝大部分,极少数的有理访也有特殊的缘由。比如,我认识的一个老上访户,她的儿子是出租车司机,大概96年左右被人劫杀,她上访要求抓获凶手。从分类上说,她属于有理访,但是这种以谋财为目的劫杀案是最难侦破的,公安机关的确努力了,但就是侦破不了,所以她的问题就一直解决不了。有很多人认为,信访案件都是针对政府的,但其实大多数都不是,最少大多数最初都不是。从我的工作经验看,一般群体访大多有一定道理,群体访一般也不会变成三年以上的积案,大多会在一段时间内解决。个体访有理的一般三年内也都会解决,三年以上的大部分是无理或过高要求了。”

    • 家园 还是“政治正确”的问题

      譬如法国青年暴乱,就不能说穆斯林青年如何如何——尽管他们是主体。美国甚至发篇文章写个人称代词都要"he/she"表示性别平等。

      孙东东也是在这上面折了。事实基本如他所说,但那句叫什么来着,“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

      这篇写的挺好。

    • 家园 送花支持

      写了评论又删掉了,觉得与老兄这么认真具体的分析问题比起来,那些牢骚真没意思。

    • 家园 公平,公正,公开

      缺一不可.

      既然认为老百姓不明真相,你们首先就要公布事实的真相.

      绝大部分的中国老百姓不傻,都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也都通情达理.

      话说回来.真的敢公布所有的上访信息吗?我看未必.

      • 家园 寄希望于老百姓不傻是一件靠不住的事情

        说白了,很多事情的真相是合理的,但是很难听,说出来得罪人,必然招来更多的矛盾,那么你说出来不说?

        孙东东的话算是一个例子。我可以再举一个袖珍一点的例子。我们做一个活动,需要找几个礼仪小姐一样的角色。我们的解决方法是公开招募,然后组建一个评委会内部打分决定,决定出来后私下通知每个参选人。我可以直白的说,选这个礼仪小姐的标准就是长得如何。但是现在有某个参选人跳出来在公开场合说“我觉得你们在搞黑幕,为什么我没被选上?”你让我们怎么说?拿出当时的所有选票来,当着围观群众的面对她说“对不起,大家都觉得你长得丑”?这是实话,问题是谁来说?你愿意担任这个报信者么?很明显不得体的话,谁来说?

        退一万步说,就算你勇敢的承担了说这话的责任。现在她揪住你说“评委都是你买通的,选票甚至都是你做了假!”,你该怎么办?你难道还重新安排一次又一次选拔么?我说只要你不把她选上,她能跟你闹到底你信不信?面对批评者,执行者永远处于劣势地位。这是不可能靠任何“透明化”解决的问题。

        • 家园 不能用极端的例子否定一般.

          1.你过程本身就不公开的,这个人家有意见,正常.

          2.当事人服不服是另一回事情,但是你要让周围的人信服.公开至少可以让周围的人信服,至少可以让更多的人信服.你不公开,谁信你的?有理也说不清.

          3.孙东东的话,属于政治不正确,这个在那个国家,在那儿都有,他少一根玄,或者说他平时被惯坏了,没有这根玄,不过他说的在学术上对不对,但是他这样在大众媒体前面说出来,就是不对的.

          • 家园 呵呵,没做过这方面工作吧?

            做过了就知道了。

            俺只提醒一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围观群众是不会在乎谁讲理谁不讲理的,一般都是谁嗓门大听谁的。能够想到要在底下打听一句真相的都是凤毛麟角。所以所谓信服么,也就是那么一说。

            我不知道你所谓的一般规律能够有哪些佐证案例,没有的话,我是不会关心的。因为反面教材就出现在我手边。这个所谓的一般规律,说得最好也不过是远水不解近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