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ZT理论之清算,开始了? -- 子玉

共:💬53 🌺3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给你个好玩的

      天涯的规矩,看回帖

      香港凤凰新闻披露朱容集总理悲惨的一幕

    • 家园 兴华网再转贴反思文章

      丁学良:重建“向中国人民还债”的改革观

      http://www.1911.cn/bbs/dispbbs.asp?boardID=5&ID=74179&page=1

      • 家园 这叫“反思文章”?

        这是一篇地道的“南方式”JY文章,你难道没看出来?

        • 家园 也算反思...

          因为丁认为改革的后期背离了“向人们还债”的初衷,所以现在要回归那种思想。换句话说,改革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

          还有,他说:“前不久一次国际研讨会的休息间隙,清华大学两个博士生问我:为什么这些年来对“改革”两个字反感的国人越来越多?“改革”似乎变成了一个负面的东西?

          我反问:你们啥时候开始发现“改革”在引起公众的反感?主要是在哪些阶层中获得这个印象?他们说,我们开始时接触的大多是社会的精英分子,包括专业人员和知识分子,也包括少数文化水平较高的官员。后来接触的社会层面多了,就发现在普通阶层中,无论白领也好、蓝领也好,尤其是那些不占拒高位的白领人士,对改革也非常反感,且越来越强烈。

          两位博士生的疑问,我无法当时立即回答。后来我有意识的问了国内一些学者,他们说,可能是我在国外呆的时间太长了,不知道对“改革”的印象越来越负面和反感的思潮,不是一两年了。这种社会情绪有很大的普遍性。

          本文来源『兴华论坛』 http://bbs.1911.cn"

          • 家园 这个问题简单

            找个报纸发个反对改革或者要求停止改革的文章看会有啥反应,或者,GOOGLE一下看有哪个主流非主流媒体有过大声疾呼这种口号的。

            个人觉得有相当大比例的反对、反思来自于已经确立了既得利益地位的阶层......既得了,自然维持现状不要变是最好的啦。其实改革的目的不在于变革自身,而是改到无须再革的地步,让更多的人愿意维持现状也就算改成了。真到某一天全社会都希望不改革就这样,那也就实现共产主义嘛。所以有人希望不改革了,也未必是个坏事,至少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他们的日子算是过得不错了。关键无非是这一部分人是多大一部分。

            从现状来看,真的全社会都过得很好了么?是不是要继续改革答案也就出来了,有多少人说啥倒是不重要了。仅仅一个人的接触面或者观察网络言论还是片面了点。

            • 家园 多数人对改革的理解来自于自己的感受

              改革遭到反对,是因为普通人感觉到,每次“改革”自己的利益都会受损。教改,学费越来越贵。房改,房子越来越贵。医改,看病原来越贵。取暖费改革,交钱越来越多。

            • 家园 反思是为了更好的改革

              而不是停止改革吧

              • 家园 所谓“反思”的旗帜的确很好用

                我的回复是对子玉兄贴里所说的“为什么这些年来对“改革”两个字反感的国人越来越多?“改革”似乎变成了一个负面的东西?”一类的内容而言的。

                您认为反感、负面....不是停止的前奏?

                反思是为了更好的XXX....这话我们听得太多了。

                • 家园 子玉与丁说的改革是泛指这三十年的改革

                  人们有反感的如丁文所说也是指向这个涵意的改革。你说的既得利益不希望的改革是指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否则没有前三十年的改革哪来的既得利益团体?所以你们说的改革不是一回事也没有交集。

                  过去的改革是非自有公论,但下一步是深化还是变向,这时候出现这么多的互为矛盾的取向讨论,本身就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况且如你所提议拿到报刊上去大辫论,比的还不是看谁的声音大,没有声音仍然是大多数,对了解解决问题没有什么帮助。

                  南方是不是yy,这里面有个对舆论反馈过程理解的问题。比如我上面说目前对改革有不同看法,但三十年前就没有么,为什么不说三十年前的问题很严重。事实是三十年的舆论分为党内高层与民间小道这样两条渠道,了解高参的如河里葡头代表的那类人对形势的严重性不论三十年前还是三十年后都是有认识的,而民间底层与第一线的干部也是有认识的,只能通过报刊新闻联播了解情况的才是yy的人,在今天看也就是在网上论坛上指天画地的这些不出茅庐的人。

                  但是在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舆论的反馈与控制远没有三十年前那样严格,因此许多以前只能在万里等下基层是惊讶的看到的事情非常可能同过各类博客报刊出现在舆论中,因此不出茅庐的平通民众可能了解到更多的实情,因此出现认为问题很严重的民间舆论是可以理解的,而以三十年前的情况来生搬到今天,简单的认为南方那样的舆论就是反对势力,是带私货的可笑看法不过是人们常说的冷战思维的一种表现。连tg都不怕的舆论,有些不出茅庐的人用得着怕么?

                  • 家园 没看懂你的话

                    您是不是回错贴了?

                    既得利益希望维持现状不希望改革,这个是一种常态吧,无所谓哪一场变革不都是这样的么?

                    就您所特指的这个改革,30年前绝大多数人没有“既得”上啥,所以改革自然得到绝大多数的认同;30年改革的进展,逐步产生一些“既得”了,所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反思”也好“反对”也好,那也是自然的现象。基于这种观点,所谓南方系类型东西的出现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看你的屁股在哪一边,决定你给这种东西贴的标签是“反对势力”还是“进步主张”了。

                    我好像也没有建议拿到报纸上去辩论个啥,我的建议是去看看主流口号是要不要继续改革,或者你所言的“最大的声音”是什么。因为我的观点是:因为既得利益者形成一定规模了,所以互相对立的观点、所谓的“负面、反感”会出现;因此看看全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到底有多大规模进而判断改革要不要继续---假如社会上大多数都是既得了,那就此结束改革自然是合理的选择了,否则就要继续下去,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根据谁真理在手,就江山他有了。

                    改革的目的是让大部分的人过得更好,大部分的人还没过得更好就不能停止----不能因为某些精英阶层的“负面”、“反感”就“反思”进而停止,这就是我的观点,这么说,您或许能够理解我的意思了?

                    至于指责南方系是可笑的、问题很严重形势很严峻、谁谁谁怕舆论、冷战思维、指天画地.....这种真理派的写作手法是要改进一下了。

    • 家园 张召忠提出要把政协里一些经济学家驱逐掉

      张召忠:应把某些经济学家从政协委员行列中开除出去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view=2&pageNo=1&treeView=1&id=91559590&boardId=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