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河入海处--------缘起 -- 史文恭

共:💬497 🌺200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大河入海处--------缘起

    网络写作是一门崭新的手艺,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尤其在回顾过去那些文豪们的生活时,俺更是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仅仅在三十年前,任何一个研究者都是孤独地在图书馆里发掘,然后在深夜里,努力地用笔在稿纸上记录下自己跳跃的思路,然后经历漫长的誊写和修改,以成就一本著作。但现在,所有的一切都颠覆性地改变了,感谢Google,所有资料的获取变得立等可取,感谢网络,书斋里的臆想者成为BBS里的讨论者,感谢PC和中文系统,文字的制作和传播变得如此便捷和迅速。

    作为这个伟大时代无数的受惠者之一,兄弟俺,为此涕泪横流。-----在现实生活里,讨论党史只能在酒桌上的八卦,你很难想象,能够和雪里蕻或者公鲨这样的头脑一起探讨,----而在网络上,现时的距离除于光速后接近于零。-----同样的,你也极少有机会聆听象潘涌或柳叶刀这样的前辈诉说身世,而在青史微言,我们象少先队员团聚在老红军旁边一样,孜孜不倦。-----因此,正是这样的一种氛围,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促使俺领悟到,在这个网络时代,写作必须根植在一种出于感恩的共享态度,并怀着遭受砖林蛋雨的觉悟,准备虚心地向无数被网线所勾结,躲藏在各式各样显示器后面,炯炯的目光和高妙的头脑致敬的惶恐心情来操练。-----而这正是俺下面这个系列的起点所在。

    这个系列的着眼点,在于新中国的历史进程。

    --------按照伟大中华文明的传统,本朝的历史一向是留给后世编撰,当代的史官,他们的工作仅限于记录事实而不加以评价。-----但在现代国家这种全新的政治体制出现之后,朝代的更替已经成为一种化石,所有的现代国家,由于其世界性的生产方式的日趋普遍,而不得不在社会的制度上日益趋同,也因此,历史的研究已经不是像古老的史官那样拘泥于世系的传承和个人事迹的记载,-----因为历史的主体已经让位于社会的组织和社会职能的实现,-----而从这个角度切入,则一切国别史都得以用同一个标准来分别,也因此,通过对这些主体的研究,历史成为一个具有脉络的整体。----所以,我们已经能够用一些适合现代社会,现代国家的普遍规则来探索和猜想当代史。---事实上,对当代史的研究本来就应该是历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功用所在吧。

    而之所以名之为“大河入海处”,是因为当代中国从1949年之后的历史,是一段非常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历史,因为这是一个古老的中国第一次在统一和团结的基础上,不断改变自身以适应一个全新世界的历史,随着交通,通讯以及世界大生产内部分工的发展,地球上的人类,从来没有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这个一直以来,骄傲地,从容不迫地以中央帝国的身份俯瞰全球,踱步迈进的古老国度也从未拥有自1949年以来在一个亟亟追赶的情况下,踉踉跄跄地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激荡岁月。-----所以这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一个神魂颠倒的时代,一个迷失和追寻的时代,一个艰难和辉煌的时代。

    但对于俺而言,这是一个无法把握的时代。

    对于很多的攀登者而言,攀登的过程是从金字塔的底部向尖顶接近,-----但假如我们足够诚实的话,对于任何一个历史的爱好者而言,我们学习历史的历程永远是从一个点向一个不断扩大的面伸延,考虑到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思路和境界会不断提高,因此,一个形象的比喻应该是,我们从一个倒圆锥体的底点往上攀爬。------而且,坦率地说,一个足够清醒的攀爬者对这个圆锥体的深度和宽大的敬意是随着他攀爬的高度与日俱增的。

    所以,对于俺而言,虽然钟情于上面的这个气势磅礴的题材,但俺深知并没有把握这个题材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深度,俺只是象那位捧着一块仅仅擦出一点靓影的璞玉的卞和,把这个题材搬到这个论坛上,希望通过与大家共同的雕琢和锤炼,显现那块深藏的璀璨。

    伟大的科学成果都是美的,伟大的历史研究,虽然五花八门,但都应该是深刻的。这就是俺此刻在敲键时对寄居在这键盘上,这流淌于显示器里,这奔忙于网络线上,这辉耀于天际之间的各位神灵关于这个系列的一个小小的祈祷。---------阿门!

    关键词(Tags): #中国当代发展史元宝推荐:禅人, 通宝推:笑一笑十年,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对得起史老前辈啊 哈哈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4;铢钱:20。你,乐善:4;铢钱:-32。本帖花:4

    • 家园 辛苦了,每帖必花
    • 家园 【原创】大河入海处---以前的中国G

      讨论胡适之和他的朋友们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最近看了一本张耀杰先生写的《历史背后---政学两届的人和事》,里面挖掘了很多新文化运动中名人的历史细节,功力很深,但顺便也提到了好多八卦,比如陈独秀和吴虞逛八大胡同嫖妓啦,钱玄同很狂妄啊,刘半农很无能啊,等等。----而有意思的是,张耀杰在说了五四运动诸位大将们的弱点之后,对胡适却几乎都是表扬。在该书的序言里,张耀杰在回顾了他的祖父在“三年自然灾害”里“非正常死亡”,他的父亲母亲在解放后的岁月如何艰难后,他被当代中国的一位风流人物,谢泳先生点醒,开始仔细“阅读”胡适,并认识到应该用胡适的“不惑之思”去研究历史。。。

      好吧,虽然这个圈子绕得很远,但俺要说得是,作为一个比较挑剔的读者,俺在注意到张耀杰的历史研究,是以家族苦难作为起点之后,就很有兴趣了。----而在看到他把新文化运动里的其他大将们的“历史真相”还原之后,却没有仔细地勾勒出在他心目里新文化的主将胡适的亮面和暗面,-----这个对比,就更让俺微笑了。-----因为,虽然这很有可能出于俺的挑剔,-----但显然,对一个团队的其他成员进行贬低进而衬托该团队领导的伟大,事实上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就好像现在很多人在为林总辩护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把那些无可抵赖的错误推到叶群,林立果或四大金刚上一样,----其实这种推卸忽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林总和他们是一伙的。----所以,这样的衬托并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很明显,和任何其他历史人物一样,胡适,不可能是一个飘然出世的伟人,一个一尘不染的瓷娃娃,但很有意思的是,在现在的一部分潮流里面,胡适俨然成为了一个偶像。一个代表自由主义的,温和的,不粘上任何残暴的鲜血或其他污物的政治清流。-----虽然,从历史的底层看,对于胡适的这种鼓吹无疑是一个幻影,---但这种对胡适的偶像化恰恰说明了一个很讽刺的本质,即在现在的中国,以民主自由为己任的鼓吹者们,在骨子里却还没有摆脱需要树立一个偶像的惯性思维。

      而之所以俺要感叹这一点,就在于历史研究的领域里,如何表述,或者谁能够来表述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鉴于俺接下来就要写到延安了,写到一些我们耳熟能详却未必曾用较为客观的标准去衡量过的现代史上的巨头们,----是以上面的表述角度问题变得非常的重要。

      根据俺的看法,在政治意义上的胡适以及他的朋友们,比如傅斯年,罗隆基等等,其实根本算不上一种政治势力。----这不是对他们的菲薄,因为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从来就是政治的“打工仔”,而不是“主人”。----这个本质属性是区别中国知识分子和西方知识分子的一个最大的界限。----由于这个属性,决定了像罗隆基这样的,在反右之后,成为大右派代表的,还依然幻想能够有一天被TG“起复”,也是由于这个属性,看似胡适一度曾到了被暗示可以竞选中华民国总统的高位,但一直到国民党都败退到了台湾后,雷震案的结果也很清楚地告诉了胡适他所宣扬的理念在现实政治里所能达到的范围。

      所以,胡适和他的朋友们所谈论的政治只能流传于他们的茶会和同人杂志之间,是的,和他们的前辈相比,民国时代的这些知识分子至少在经济地位上要比较优渥,因为一旦做上教授,他们的月薪是非常可观的。----这样的经济基础也使得他们能够维持他们的“清高”和“独立”,-----但也同时限定了他们的活动只能仅限于温暖的书斋。

      因为很明显的,要推动政治的改善,唯一的途径是要激发,鼓动,组织那些社会最底层的,最需要变革的广大民众,而不可能指望,会有一个求贤若渴的君主或领袖,三顾茅庐来请教“好政府主义”这样与其说是理论不如说是甜蜜的祈祷。----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必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就是瞿秋白,恽代英,蔡和森等,以从政的知识分子为标准衡量,他们都超过了胡适和他的朋友太多太多。

      当然,上面的标准并非抹煞胡适作为驻美大使期间对国家的巨大贡献,那是事务层面的,即使胡适在做驻美大使期间收获了十几个名誉博士头衔,但和他在美国四处奔波,向美国人宣传中国当时抗日的艰难和不屈相比,简直算不了什么。---但,俺还是要指出,相对于在事务层面,胡适在他的政治理想层面的成就,毫无疑问,是一个尴尬的笑料。

      但,假如把胡适的政治理想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则他的这个“尴尬的笑料”其实很清晰地反衬了当时中国政治环境的恶劣和残酷,-----一个很有力的例子是,“个人崇拜”并非大陆的特产,直到去年民进党开始“去蒋化”时,我们在海峡的这边欣然看到,蒋公的铜像也使遍布台湾的大街小巷的。-----假如上面的例子过于幽默的话,----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直到1987年,台湾才解除了戒严条例,而这个解除意味着:“解严声明宣布废止戒严期间依据“戒严法”制定的30项法令,并总结解严戒严至少有3个方面的意义:军事管制范围缩减,行政、司法机关职权普遍扩张,山地管制区由119个减为61个;平民不再受军法审判;出入境及出版物的管理也移交警察机关及“新闻局”负责。人民权利大幅增加,人民将可依法组党结社、集会游行及从事政治活动。解严后许多事项不再实行管制,各主管机关的行政裁量权必须以法律为依据,民意机关更能发挥监督功能。”----我们可以反观在1987年之前,台湾的政治环境如何。

      所以说,在对比了两岸之间的历史发展,在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之后,我们不由得感叹,中国的激烈和喧嚣的当代史进程无疑是一个极为艰难的,披荆斩棘的历程,因此,期待在这样的历程中看到一部令人喜笑颜开,欢欣鼓舞的连续剧,是一种桃红色的幻想。----真实的历史进程,是和着低沉的鼓声,在鲜血四溅的背景里,撕心裂肺般地从旧的躯体里挣脱出来的一段活生生的连续场景。-----但只有这样,才能映衬出中国当代史的深刻和重量,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明白,在过去的世纪里,中国人是在怎样艰难的环境里,挣扎着,奋斗着,扭转了他们的命运。

      关键词(Tags): #中国当代发展史通宝推:joomla,北府刘牢之,米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胡适,一个政治帮闲而已。
      • 家园 感恩节感谢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想到一则政治闲客的轶事

        李济深投奔新政协,刚刚从香港到东北的时候,迎接他的是蔡和森的妹妹蔡畅。蔡mm压抑着强烈的阶级和家庭仇恨,来到码头给老李头接风,并送给初到东北的这个老广一件毛皮大衣。

        老李非常的不好意思,马上就要掏钱给蔡mm。

        蔡mm冷冷的瞪了老广一眼,说:在解放区,你的钱是买不到大衣的。这是我们人民政府给你的配给

        要是我是老广,当时就机灵一点,马上回船一溜烟跑回香港最好了。从这时开始,到57年收网,这帮政治闲客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

      • 家园 张耀杰那本书实在是本大水书。

        我看了感兴趣的几章。

        比如他写陈翰笙的那一章,完全就像个受了气的小媳妇一样,替陈翰笙辩护,辩护吧,也辩护不到点子上去,通篇都是不知道从那里抄来的陈翰笙的简历。

        而写到陶希圣时,显然陶希圣的回忆录《潮流与点滴》他是看到的,但却撇开1931-1937年时的陶希圣不写,显见是故意脱漏了陶希圣与他(张耀杰)最敬爱的胡适的几段交往史迹,因为,在陶氏的笔下,胡适简直就是个没主意的平庸书呆子而已。

      • 家园 送花

        一个很讽刺的本质,即在现在的中国,以民主自由为己任的鼓吹者们,在骨子里却还没有摆脱需要树立一个偶像的惯性思维

        相当有力!

      • 家园 知识分子为国家服务就是“打工仔”?

        作为后人,微笑先贤是否不够厚道?尤其是他的主张受到政治上的刻意打压,这不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国家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磨难。

      • 家园 【点到了关键部位】任何事情都是做出来的 而非说出来的

        但显然,对一个团队的其他成员进行贬低进而衬托该团队领导的伟大,事实上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就好像现在很多人在为林总辩护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把那些无可抵赖的错误推到叶群,林立果或四大金刚上一样,----其实这种推卸忽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林总和他们是一伙的

        其实一帮何止四人呢?,就如蒋本身就是四大家族的第一号一样。

        只能说:我灾难深重的祖国啊!

        • 家园 是啊。。您的这段感慨让俺想起陈独秀的风流往事。

          此公在任总书记期间发生艳遇后,居然一个月没有和组织联系,搞得当时其他TG大将如热锅上蚂蚁。。--像这样的细节,对于书斋里用“概念”来评论现实政治的书生而言,是无法想象的。----但却是真实的事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政治,一定是做出来的,因为乱七八糟的事儿都有可能打乱历史的进程,能够排除万难,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正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成就啊。

          • 家园 此公在任总书记期间发生艳遇后,居然一个月没有和组织联系

            倒是很有个性的么。不过有如此个性,必然不是个好的头。

          • 家园 关于私人操守方面

            我觉得还应该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评判,而不是用今天的道德标准。

            民国时代是个非常动荡的年代,各种思潮冲击非常激烈。一方面政府公开抓“通奸”、“风化”,一方面乡民还在动不动“沉猪笼”,一方面也是性开放、无政府主义、共产共妻思想大行其道的时代。各位对“旧道德”嗤之以鼻的先贤们当然也在身体力行。

            对于胡适之,我还是觉得你最上面的描述比较好,尽量避开私德,从他的公共行为入手。他号称自由主义者,应该以两战之间自由主义标准来评价。说到底,就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有integrity。

          • 家园 简直难以置信!

            看来大牛都这样,除了周公以外。权力是男人最好的春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