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布达拉宫大修——穿越千年的雪域圣殿 -- 空旷的心

共:💬37 🌺4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布达拉宫概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布达拉”,是梵语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从松赞干布到十四世达赖的1300多年间,先后有9个藏王和10个达赖喇嘛在这里施政布教。从五世达赖喇嘛开始,布达拉宫就成为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政权的统治中心,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的灵塔也在此处。宫中保存着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西藏官员的封诰、印鉴金册、玉册和工艺品、经文、医学、历史、文学书籍以及各类佛像、唐卡、法器等大量珍贵文物。

      布达拉宫建筑主体分四个部分,即:1、白宫、红宫;2、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印经院和为达赖服务的作坊、马厩;3、宫墙、宫堡、宫门;4、宫后面的龙王潭、龙王宫及大象房。宫体主楼外观13层,内为9层,高约117米,东西长360多米,南北宽270米,宫墙厚3~5米,建筑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1000间组成。其中白宫建于1645-1653年,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它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的场所。红宫建于1690-1693年,因外墙为红色而得名,它是供奉历代达赖喇嘛灵塔的场所。红宫平顶上还建有7个金瓦屋顶,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外链出处

      • 家园 布达拉宫建造历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外链出处

        公元631年(藏历铁兔年),吐蕃第33代赞普松赞干布迁都拉萨,为迎接文成公主而开始修建布达拉宫。当时吐蕃王朝正处于强盛时期,据说当时修建的宫殿有999间,加上修行室共1000间。宫外有护城河,上铺厚木板。松赞干布在此划分行政区域,分官建制,立法定律、号令群臣、施政全蕃。布达拉宫成为吐蕃王朝统一的政治中心,地位十分显赫。公元7世纪至8世纪,布达拉宫先后遭遇了火灾和雷击,好多宫堡都倒塌了。直至公元九世纪随着吐蕃王朝的解体,布达拉宫遭冷落。藏王达玛乌东赞时代,佛教遭遇灭顶之灾,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首当其冲。紧接着,达玛乌东赞的两个儿子微松和云丹互相攻战,拉萨成为主战场。后来各地平民暴动战乱连年,吐蕃王朝与这座神宫古阙一同化为废墟。只有法王洞和圣观音殿两座殿堂留传了下来。

          今天在布达拉宫参观,从七世达赖灵塔出来,在回廊的西北角,就是有名的圣观音殿,也称“帕巴拉康”或超凡佛殿。它的下面是法王洞。帕巴拉康是只有两根柱子的佛堂,但其中供奉着布达拉宫的“镇宫之宝”——“鲁格肖热”,一尊由檀香木天然形成的观音菩萨像。

          它的神奇之处不仅来源于一个奇特的神话:它从尼泊尔丛林中的檀香树中浑然生成,能够医治一切苦难、灾异,抚平一切哀愁。更重要的是,经过1300多年的离乱灾患,它不止一次被战胜者或战败者掳出拉萨,奔突于兵荒马乱中,流转于各个贪婪的部族首领之手,但每次都奇迹般地物归原主,重返布达拉宫。这尊高不足1米、宽只有10厘米的木质观音像——“格鲁肖热”,于是被认定为布达拉宫永远不灭的精神象征。

        从公元九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叶的800余年中,由于西藏政治中心地的不断变移,历代的萨迦、帕竹、嘎玛政权都未曾设首府于拉萨,布达拉宫也一直未能重兴,仅为拉萨大昭寺隶属的一处宗教活动场所。当时藏传佛教噶当派高僧琼布扎色、噶举派噶玛·德辛协巴、格鲁派始祖宗喀巴等不同教派著名人物在此举行过讲经传法等佛事活动。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外链出处

        • 家园 笔误?

          帕巴拉康是只有两根柱子的佛堂,但其中供奉着布达拉宫的“镇宫之宝”——“鲁格肖热”,一尊由檀香木天然形成的观音菩萨像。

          这尊高不足1米、宽只有10厘米的木质观音像——“格鲁肖热”,于是被认定为布达拉宫永远不灭的精神象征。

        • 家园 五世达赖重修白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布达拉宫登山台阶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外链出处

          直到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在和硕特蒙古首领固始(顾实)汗的支持下,战胜了斯巴汗,在拉萨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这一年他刚刚25岁。作为格鲁派教派(俗称黄教)的首领,阿旺·罗桑嘉措长期被当权的噶玛噶举派打压,在1630年的一次反黄教运动中,年幼的五世达赖不得不避祸山南。

            1641年,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商议,派人赴天山牧场密召信仰黄教的蒙古部落首领固始汗率兵进藏,推翻噶玛地方政权的统治。固始汗击败了噶玛噶举派的外援——游牧于青海的喀尔喀蒙古部落。蒙古部族的武力与格鲁派的信仰正式结盟。

            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五世达赖听从了经师林麦夏仲·贡觉群培的建议——在红山之上修建一座“宫殿”。这座宏伟的宫堡不仅可以让全藏的信徒前来朝拜,还可以与哲蚌寺、色拉寺连成一线,互为攻守。1645年藏历3月25日,五世达赖与蒙古酋长固始汗以及摄政王第司·索朗绕登会聚红山,决定在布达拉宫的遗址上重现辉煌。第二天,正式放线设计,全部工程由摄政王第司·索朗绕登负责。

            此次重建保留了松赞干布时期的法王洞与圣观音殿。1647年藏历7月,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第二年藏历4月,外围工程竣工。5月初,东大殿、大藏经殿、密乘乐园大殿的壁画开始绘制。此项工程是为今日布达拉宫白宫部分的雏形。

            在扩建布达拉宫的同时,五世达赖渴望得到中央政府支持。1643年,五世达赖就派人前往沈阳,朝见清太宗皇太极,皇太极给达赖、班禅和固始汗等都写了回信,并称赞达赖喇嘛“拯济众生”,“扶兴佛法”,还赠了厚礼。1644年顺治帝即位后,派人入藏邀请五世达赖进京。

            1652年正月,五世达赖在清朝官员的陪同下率随行人众3000人,自西藏启程,前往北京觐见顺治皇帝,接受中央的册封和金印。1653年1月15日(顺治九年腊月十六日),五世达赖到达北京。顺治帝以“田猎”为名,在南苑会见五世达赖时,赐坐、赐茶、赐宴,待以殊礼,当天由户部拨供养银9万两。1653年2月20日,五世达赖喇嘛离开北京时,顺治帝除赐贵重厚礼外,还命人在南苑德寿寺为达赖饯行。五世达赖从内地带来的金银,在前后藏各地修建了十三座黄教寺院。他广修寺院,弘扬佛法,在政治上朝觐清帝,巩固政权,五世达赖对西藏的影响是巨大的。

            顺治皇帝敕封五世达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自此,“达赖喇嘛”的封号被正式确定下来。此后,历世达赖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遂成定制,确定了清朝在西藏的主权关系。

            1653年五世达赖返回拉萨,白宫已经竣工。五世达赖便从哲蚌寺的噶丹颇章宫移居白宫顶上的西日光殿。自此以后300余年,布达拉宫成为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权力中心。

            重建初期的布达拉宫,在一个西方探险者的笔下被真实地绘制出来,让后世得以了解其形容。1661年4月,德国耶稣会教士约翰·克鲁伯与他的比利时伙伴阿尔伯特·德·奥维尔,拿着大清帝国的护照和测绘仪器从北京出发,第二年初,他们来到了拉萨。在红山下,克鲁伯画了一幅布达拉宫的素描,这几乎是目前唯一能够见到白宫重建完成而红宫尚未开工的布达拉宫外景图。着这幅素描中,布达拉宫的规模也只占据了红山的上层区域,远远小于今日体量。

          现存的白宫高7层,位于第4层中央的“措钦夏”(东大殿)长27.8米,宽25.8米,面积717平方米,由38根大柱支撑,是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之一,内设达赖宝座,上悬同治帝书写的“振锡绥疆”匾额。历代达赖喇嘛在此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第5、6两层是摄政办公和生活用房。最高的一层(第7层)是达赖喇嘛冬宫,这里采光面积很大,从早到晚,阳光灿烂,俗称“日光殿”。殿内陈设豪华、金盆玉碗,珠光宝气,显示出主人高贵的地位。宫殿外,有一个宽大的阳台,从这里可以俯视整个拉萨城。远处是起伏连绵的群山,美丽的拉萨河宛如一条缎带,从天边飘来。近处是片片田陇阡陌,绿树村舍,还有古老的大昭寺金碧辉煌的金顶。

          白宫外部有“之”字型的上山蹬道。东侧的半山腰有一块宽阔的广场,称作德央厦,是达赖喇嘛观看戏剧和举行户外活动的场所。广场的南北两侧建有僧官学校等。白宫在红宫的下方与扎厦相连。扎厦位于红宫西侧,是为布达拉宫服务的喇嘛们的居所,最多时居住着僧众25000多人。它的外墙都是白色,因此通常也被看作是白宫的一部分。

            当年在白宫兴建的同时,索朗绕登还在周围建立了四个城堡,即天王堡、凯旋堡、福足堡和地母堡。宫前山下筑方形城墙,城墙正南筑有南大门,东西两侧筑有两个门,东南、西南还设有角楼。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外链出处

          • 家园 龙王潭公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布达拉宫山后有个龙王潭。当年5世达赖为修建这座宫堡,工匠在附近山坡采石,久而久之挖出了一个方圆几里的大坑,布达拉宫建成后,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坛,供奉龙王,称为龙王潭,现已辟为公园。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外链出处

            • 家园 纠个错,这个配图不是龙王潭

              配图是布达拉宫正面的、广场旁边的一个湖(忘了叫什么名字了)。

            • 家园 摄政桑结嘉措兴建红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布达拉宫白宫门廊是通往白宫的大门,松格廊廊道,廊道内雕梁画栋,满布壁画。其中北壁绘有文成公主入藏图,南壁绘有五世达赖喇嘛晚年封桑杰嘉措为第斯执政的文告。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外链出处

              五世达赖喇嘛年老后将政务委托摄政王第司·桑结嘉措处理,为树立第巴威望,五世达赖喇嘛以按手印而使众人听命于第巴。1682年,五世达赖在布达拉宫圆寂。摄政王桑结嘉措暂不发丧,这个秘密保守了13年。1690年(藏历铁马年)桑结嘉措主持了布达拉宫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扩建——兴建红宫,以安放五世达赖的灵塔。当时西藏所有最杰出的匠人都参与其中,每日有7000多匠人同时工作。康熙皇帝特别派出了114名汉族能工巧匠,以及尼泊尔工匠191人,可以想象这个工程在当初是一个多么壮观的场面。红宫的营建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件盛事。

                第司·桑结嘉措最初的设想极其宏大。他要以曼荼罗的方式修建这座宏伟的红宫。曼荼罗,即藏民日常修习秘法时的“心中宇宙图”,共有四种,即所谓的“四曼为相”,一般是以圆形或正方形为主,相当对称,有中心点。

                桑结嘉措希望把五世达赖的灵塔殿建成3层金顶,天窗上建筑幢形佛堂,释迦牟尼像居于中心,反映时轮法规的建筑群。但是这一构想遭到了上层僧侣们的反对。因为这必将拆掉松赞干布留下的法王洞和观音殿,并且占卜的结果也不利于桑结嘉措。如果桑结嘉措的计划得以实施,今天的布达拉宫将更像一座“佛”的宫殿,而且中心对称,3层高的金顶下严格按照曼荼罗“宇宙图”格局安插殿宇群。但是他的计划未能实施,在实际施工中,红山中北部原吐蕃时期的殿宇原封未动,东西庭院则大为扩建。布达拉宫开始接近今天所呈现的面貌,耀眼的红宫被置于白宫的西侧,用以容纳五世达赖的灵塔。白宫也被大规模地扩建和改建。红白二宫的外面,庭院、长廊和向山下延伸的巨大阶梯把四座孤立的城堡与主体建筑联系在一起。

                1693年4月(藏历水鸡年)红宫落成,其中最为奢华的当属五世达赖喇嘛灵塔。塔身高12.6米,塔身用金皮包裹,塔面金皮耗费黄金11.9万余两,镶嵌金刚钻石、红绿宝石、翠玉、珍珠、玛瑙等奇珍异宝1.5万余颗。

                此后,格鲁派实力继续壮大,各地寺院规模扩大,僧人剧增。历代达赖喇嘛在红宫、白宫的基础上,陆续增建了5个金顶和一些附属建筑,除六世达赖外,每位达赖圆寂都在红宫内增添灵塔金顶。到第十三世达赖,布达拉宫又进行了历时8年的修建,修复了金顶、斗拱、经幢、飞檐等设施,还修复了九世达赖灵塔的前回廊、圣观音殿一带,并更换了所有腐朽的木质构建。在白宫东侧顶层增建了东日光殿和布达拉宫山脚下的部分附属建筑。据说这次修建仅白银就花费了213万两。193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灵塔殿建于红宫西侧,于1936年(藏历炎鼠年)建成。至此,从公元十七世纪中叶开始的布达拉宫重建和增扩工程全部完成,形成了布达拉宫现在的规模。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外链出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布达拉宫 红宫上的金顶大殿

              • 家园 布达拉宫的财富神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外链出处

                红宫是布达拉宫的中心建筑,由8座灵塔殿和一些佛堂、经堂组成。在丰富的藏品中,最重要的是安放历代达赖喇嘛遗体的灵塔。从五世到十三世达赖喇嘛,除了被废黜教职的六世外,其余八位都建造了的灵塔。所有灵塔都以金皮包裹、宝玉镶嵌,显得金碧辉煌。其中以五世和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最为奢华。这些都是无价之宝,布达拉宫确实财富惊人!

                从古至今,西藏一共出现十四位达赖喇嘛。其中八位在布达拉宫有灵塔。

                一世达赖格敦朱巴(1391-1474)是追认的,在布达拉宫没有灵塔,他创建了扎什伦布寺;

                二世达赖格敦嘉措(1475-1542)也是追认的,他的灵塔在哲蚌寺;

                三世达赖索南嘉措(1543-1588)1588年客死一个叫卡欧吐密的小地方,在布达拉宫没有灵塔,他创建了塔尔寺;

                四世达赖云丹嘉措(1589-1616)28岁在哲蚌寺突然逝世,在布达拉宫也没有灵塔。

                布达拉宫的八座灵塔是从五世达赖到十三世达赖的,除了被废黜封号的六世达赖之外,他们是:

                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清政府赐金册金印,尊为喇嘛教最高领袖;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1683-1706)1697年入布达拉宫座床,1705年被清政府废黜,次年被“解送”北京的途中失踪;

                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1708-1757)1751年受清政府命掌管西藏地方政权,是政教合一制度的开端;

                八世达赖强白嘉措(1758-1804)1887年受命清政府掌管西藏地方政权;

                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1805-1815),11岁时在布达拉宫暴卒;

                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1816-1837),22岁在布达拉宫暴卒;

                十一世达赖克珠嘉措(1838-1855),18岁在布达拉宫暴卒;

                十二世达赖程列嘉措(1856-1875),20岁在布达拉宫暴卒;

                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1876-1933) 1894年开始亲政,政治态度一直在清政府和英政府之间摇摆不定。

                十四世达赖丹增嘉措(1935-?)1940年在拉萨举行坐床典礼,继位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后因叛乱流亡海外。

                所谓灵塔,就是活佛、班禅、达赖的真身塔。这些灵塔大小有别,但形式相同,均由塔顶、塔瓶和塔座组成。塔顶一般十三阶,顶端镶以日月和火焰轮。塔瓶存放遗体,分成内外两间。外间设佛龛,供千手千眼观音像,内间一床一桌,床上安放达赖尸棺,书桌上放置达赖生前用过的一套法器和文房用品。所有灵塔都以金皮包裹、宝玉镶嵌,显得金碧辉煌。

                本来,西藏人死后多数是进行天葬或水葬的,但是,宣扬“以身供佛”的宗教首脑,却把尸体长期保存。凡是达赖死了,用盐涂抹其尸,使之脱水,再涂香料,干枯以后,便把尸体放进用黄金或白银做成的塔中,这就是所谓“塔葬”的一种,在西藏实行塔葬的待遇,只有达赖和活佛才能享受。八座灵塔中,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规模最大。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最豪华。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外链出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