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布达拉宫大修——穿越千年的雪域圣殿 -- 空旷的心

共:💬37 🌺4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历代达赖喇嘛金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的灵塔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外链出处

                  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的灵塔殿是布达拉宫内最大、最华丽的一座灵殿。藏语名为“赞姆林坚吉”,意思是“世界唯一庄严”。灵塔殿建于1690年,有5层楼高,塔身高度为14.85米,塔身用金皮包裹,镶珠嵌玉,其造型完全按照菩提塔而造。据记载:塔身金皮耗费黄金11.9万余两(约3721公斤),花费白银104万两,塔上镶有珍珠、宝石、珊瑚、琥珀、玛瑙等18677颗,显得辉煌眩目,华丽壮美,其中最为珍贵的是镶嵌在塔门下第四层塔阶中央的那颗明珠,资料记载为大象脑髓中生成。灵塔内除安放有五世达赖的法体,还藏有松赞干布的遗令一件、贝叶经《时轮注疏》一部、莲花生及其妃子益西措杰和赤松德赞三人用鼻血写成的《十万颂般若经》一部,第一部手抄本的《五部箴言》,以及全套的《甘珠尔经》和《丹珠尔经》等,另外,塔内还有一块释迦牟尼的大拇指骨、一颗宗喀巴的牙齿等稀世文物。藏族人称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为“藏目叶下”,意思是这个塔的价值相当于半个世界。

                  西大殿是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它是红宫内最大的宫殿,殿内除乾隆皇帝御赐“涌莲初地”匾额外,大殿四周壁画更是一部反映宗教、历史文化的珍贵画卷。红宫内的最高宫殿名叫萨松朗杰,其中供奉有清乾隆皇帝的画像和康熙皇帝的长生禄位,上面用汉、藏、满、蒙4种文字书写着“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大约自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起,以往的达赖喇嘛每年藏历正月初一凌晨都要来此朝拜,以此表明他们对皇帝的臣属关系。当然这也充分地说明了藏汉交往的历史以及西藏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史实。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唯一一位在布达拉宫中没有灵塔的达赖。五世达赖圆寂后,担任第巴的是他的弟子桑结嘉措。桑结嘉措为了继续利用达赖的权威掌管格鲁派事务,秘不发丧达15年之久。1696年,康熙帝在蒙古亲征准噶尔叛乱时得知五世达赖早已去世,即降旨向桑结嘉措问罪,因此,1697年,第结嘉措才选定仓央嘉措为六世达赖的“灵童”。仓央嘉措被迎至布达拉宫坐床时已经15岁,他只是格鲁派的一个平民信徒,骤然端坐黄教领袖的高位之上,他是不适应的。因此,关于这位六世达赖的短暂一生,民间有许多迷人的传说。相传布达拉宫背面的宗角禄康,就是他当年与情人幽会的地方。在西藏摄政王桑杰嘉措被拉藏汗杀害后,拉藏汗向康熙帝报告,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不守清规,是假达赖,请予废立。康熙帝决定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废黜。1706年,当仓央嘉措一行艰难跋涉从风雪高原走到黄沙直上白云间的青海湖畔时,这位年仅24岁,才华横溢,风华正茂,在藏民心中与日月同辉的神,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一个千古之谜。

                  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灵塔建于1757年,位于红宫最高层西北角。塔高9.36米,塔身造型相当于菩提塔。据记载:塔身金皮耗费黄金15950两(约498公斤),上嵌近万颗珠宝。门楣及塔身各个层次雕刻极其精美,镶嵌有金刚钻、红莲宝石、帝青宝、珍珠等各种珍宝。塔前摆放着曼佗罗、宝瓶等佛教器物。塔旁有银制七世达赖喇嘛的塑像,以及佛龛、经书架等。

                  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的灵塔建于1805年,塔高9.4米。据记载:塔身金皮耗费黄金5573.35两(约175公斤)。灵塔内藏有价值连城的文物—舍利。门楣及塔身各层次雕刻极具特色,镶嵌有金刚钻、红莲宝石、帝青宝、珍珠等各种珍宝近千颗,是所有灵塔中工艺最精良、造型最精彩的一座。塔门内延装饰面嵌有吐蕃第一位赞普聂赤赞普牙一颗。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外链出处

                  • 家园 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的灵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的灵塔建于1815年,塔高7米,据记载:塔身金皮耗费黄金3574两,镶嵌有各种珍宝近千颗,塔内藏有各种珍贵宝物,塔旁有九世达赖喇嘛和宗喀巴的坐像。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11岁时在布达拉宫突然圆寂,是历世达赖喇嘛中寿命最短的一个。在他以后的三世也都在22岁前暴亡。连续四位达赖在早年突然逝世,而且十世达赖从未亲政,十一世达赖亲政未满一年,反映了政权斗争的激烈。当时,清政府和百姓都怀疑这四位达赖是被人毒死的,派驻藏大臣在拉萨进行查验,但始终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作为“至高无上”的达赖的生命,也在统治阶级的权力斗争中成了一种脆弱的牺牲品。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外链出处

                    • 家园 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的灵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的灵塔建于1837年,高7米。据记载:塔身金皮耗费黄金3584两,内藏与上一辈达赖灵塔相同的各种珍贵宝藏。

                      十一世达赖喇嘛克珠嘉措的灵塔殿建于1885年,塔高6.9米。塔身金皮耗费黄金千余两,塔内藏有各种珍宝。门楣及塔身各个层次雕刻极其优雅,镶嵌有金刚石和海螺等。塔前摆放着各种供品,塔旁有十一世达赖喇嘛的塑像。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外链出处

                      • 家园 十二世达赖喇嘛程列嘉措的灵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十二世达赖喇嘛程列嘉措的灵塔殿建于1875年,高7米,塔身造型是按照尊胜塔设计,用金银所造。塔旁保存着十二世达赖喇嘛的塑像。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外链出处

                        • 家园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的灵塔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的灵塔殿,藏语成为“格列顿杰”金质灵骨宝塔,译言妙善如意塔,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为历代达赖喇嘛灵塔当中最豪华、最精美的一座。1934年动工,历时3年完成。根据记载,塔身金皮耗费黄金18870两(约595公斤),宝石4万多颗,以金线串缀而成,塔高12.97米,珠宝玉石遍缀塔身,金光灿灿,珠宝生辉,耀人眼目,华美异常。传说殿内的坛城是20世纪慈禧太后送给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礼物,用22万颗细小的珍珠和珊瑚串缀而成,高约0.5米,分7层,堪称中国珍珠塔之最。

                          中国超级工程一览

                          外链出处

                          • 家园 布达拉宫一期大修(1989-1994年)

                              1950年,山南墨脱一带发生地震,拉萨有比较明显的震感。十四世达赖派人重新检查了布达拉宫,发现多处损坏,但没有能力全面修复,只进行了抢险加固。

                            在西藏和平解放后,1959年6月,西藏工委发布了《关于加强文物档案工作的决定》,成立“中共西藏工委文物古迹、文件档案管理委员会”。文物管理机构建立不久,拉萨市人民政府就发布了保护文物的布告。1961年,布达拉宫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会进行维修与保养,俗称“岁修”。在这座宫殿内维持着一支较大规模的维修队伍。包括50多名管理处的工作人员,50多位香师喇嘛,还有300多个杂役小工。他们负责日常的小修小补,即使在最动荡的“文革”期间也得到了中央政府的特别保护。1984年5月的一个夜晚,布达拉宫强巴殿由于电路老化失火,经抢救大火被迅速扑灭,未造成太大损失,然而这次火灾却为布达拉宫的保护敲响了警钟。国家文物局迅速派出罗哲文等古建筑专家与相关人员前往调查,并组织多学科专家做细致考察论证,布达拉宫的第一次整体大修于是提上日程。

                              1988年10月,为保证布达拉宫第一次整体大修顺利完工,国家专门成立了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牵头的领导小组,国务院划拨了专款。李铁映在仔细听取整修小组的规划汇报后,提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加强领导、万无一失”的原则,在施工中“要尊重民族传统、尊重民族风格、尊重科学、尊重宗教需要”。

                              布达拉宫整体大修的第一期工程于是从1989年始,到1994年完工,历时近5年,总共对111个项目进行了修缮,国家累计拨款5500万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巨额数字。由于350多年前五世达赖扩建布达拉宫时,用的全是不可思议的矿物颜料:金色的用黄金,银色的用白银,白色的用珍珠和白海螺,红色用的是红珊瑚和朱砂,绿色的用绿松石……中国人民银行为此专门特批了15公斤黄金、40公斤白银。在中国文物与古建保护的历史上,这是史无前例的工程。在维修工程中,由于布达拉宫内物品都是圣物,300多年间不能随便处理,大量垃圾存在于地垄之内。在经过僧人的同意和检查后,总计清运了496卡车垃圾,每辆车的载重为40吨。原有木构件都注射了防腐防虫的药剂,更换的木构件则在加压舱内进行了特殊处理。新的木构件都使用西藏的高山松,比原先的杨木性能更好,同时含水率严格限制在20%以内。1994年,布达拉宫的第一次大修竣工,总共维修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

                            在1994年12月17日,布达拉宫正式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布达拉宫建筑地形图

                            • 家园 布达拉宫二期大修(2002-2008年)

                              地震和降雨是危害布达拉宫的两大灾害。造山运动隆起了喜马拉雅山,尽管布达拉宫地区强震不强,但是微地震很频繁,而且是浅沿地震,这对布达拉宫的砖木结构危害较大。此外,由于高差大,拉萨夏天的暴雨对房子的冲刷造成的损害也非常大。

                              依山建筑的布达拉宫以大量的地垄(楼脚屋)作为支撑,许多建筑从山腰起墙,地垄最多深达8层。这些地垄越靠下面,进深越小,更加阴暗潮湿,而且多为封闭式结构,难以进入。支托各层地面的椽子不规整,虫蛀腐朽状况普遍存在,地面坍塌时有发生。同时,壁画的起甲、开裂、污染状况也有多处存在。

                                此外,布达拉宫内墙开裂现象比较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内墙和上层的地垄墙为泥土墙,墙内没有使用早期常用的红柳、石片分割做木筋的方法,整体强度较差。最严重的是白宫东大殿,由于后两排柱子位置与下层支撑的地垄墙左右错位,柱子没有完全落脚在地垄上,架在垄墙上承托柱子的木梁将墙体压裂,并已经造成了局部坍塌,上面四层建筑随之下沉。

                                木质构建的虫蛀和变形状况也非常严重。抽样调查中,原藏军司令部的木构件中腐为38%,重腐为26.8%,白宫东大殿木柱中腐为34%,重腐为10.7%。很多木椽子虫眼密布,稍触即断。另一方面,布达拉宫的木构件多为西藏杨木,质地较软,容易腐朽、变形。此外屋顶漏雨现象比较严重,地垄墙酥裂,多数出现险情的地方只能暂时用临时构件维系。

                                1998年,全国范围出现了大规模降雨,西藏也没能幸免。当年7、8、9三个月,拉萨的降雨量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强降雨对古建筑的损害问题变得极端尖锐。布达拉宫的一些建筑,开始出现局部倒塌等数十处险情。国家文物局立即对受损部分进行了抢险,同时布达拉宫的第二次大修提上日程,前期勘察工作紧锣密鼓地启动了。

                              根据时任国务院领导批示,国家文物局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多次组成工作组赴藏作一系列实地考察。2002年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朱基主持国务院第131次总理办公会议,批准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同意开工建设。整个维修工程总投资3.33亿元,布达拉宫1.79亿元,罗布林卡6740万元,萨迦寺8660万元。从2002年到2008年,又是5年,目前布达拉宫的二期维修已经接近尾声,今年将完成全面验收。

                                “布达拉宫大修的难度要高于故宫大修。”负责主持二期工程的国家文物局高级工程师张之平说:主要原因在于布达拉宫的整体建筑建于山上,环境更复杂,隐患难以把握。此外,布达拉宫各殿堂的修建分属不同年代,没有留下一张图纸,或者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规划总图、单体建筑图。尤其后期建筑更是层层叠叠,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甚至出现层与层不相关、平面与平面不对接的情况。比如,1933年,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圆寂。但是红宫区域已经找不到合适位置为他修建灵塔,不得已,只好拆除部分僧社,将其建于红宫西侧。灵塔殿的通道利用了五世达赖灵塔殿南部上方的回廊,其殿门置于红宫回廊内。

                                即使在很多建筑专家看来,布达拉宫也是一座“迷宫”。所有的古建筑专家们都试图在寻找这样一种平衡:如何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布达拉宫的原始风貌,沿用传统材料与工艺,同时又能让它益寿延年、生机勃勃。从这个意义上看,布达拉宫的维修,是一个无法结束的故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红宫弥勒佛殿主供强巴佛,也就是汉传佛教所景仰的弥勒佛,不同的是,藏传佛教的弥勒佛秀丽端庄,清瘦中面带无尽的慈祥,俨然是一位宫廷里的俊美王子,这尊镀金弥勒佛像是八世达赖时期所造,塔内佛陀舍利有弥勒世间头骨等极其珍贵的文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