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谈“中华之星”的下马(1) -- 忘情

共:💬468 🌺165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送花。谢教。都是谈个人感受。

                      飞机受天气影响,没错。

                      动车还是有个舒适度的问题,坐5、6个小时火车至少我自己感觉不太舒服。

                      其实我觉得动车最适合的可能还是2、3个小时能到达的区域。就象您说的,大区内什么的。您要说从青岛到上海,我自己还是首选飞机,其次可能就坐火车睡一夜过去。当然,特急的情况肯定是例外的。

                      • 家园 太奢侈了

                        上学时一站数十小时不能上厕所的人飘过

                        • 家园 上学的经历彼此彼此

                          寒暑假回家,晚上七点上车,坐一宿第二天凌晨三四点下车。冬天冻得跟三孙子似的,总得去联络家里有车来接的同学蹭车回家。夏天还行,基本上带着包儿蹓跶到天安门看升旗正好。我好象那四年里看了三回升旗。

                          那会儿是巴不得火车晚点,越晚越好,呵呵。

            • 家园 也许米爹的建议是

              多修复线,接着只要有足够的绿皮车就能多运人了

              或者搞什么超级动力火车头,一次拖个200节车厢,也能多运人。

              不知道这两个的投资和难度和上高速铁路比如何?

              另外铁路确实不需要和飞机比速度,但是相对的高速是很有价值的。最简单的例子,你运生猛海鲜,会觉得8小时和4小时没有区别么?你出门办事儿,4小时和2小时就可能决定你是必须留宿一晚,还是当天来回。

              • 家园 搞!真搞!

                您的建议就是您的建议,不敢贪为己有。

                运生猛海鲜的例子不太适用,活物儿的长途全空运了,冷冻的8小时和4小时没区别。而且运费按里程收,不按小时收。

                京沪高铁的时效性,有位金色阳光老兄说了自己的感受,我就不多言了。

                • 家园 你也很搞

                  生猛海鲜都是空运?

                  铁路也运,靠的是海水一起运

                  冻8小时和4小时没区别

                  冻的可能没区别。但是还有一种技术叫做冰鲜,时间长短是有区别的。

                  铁路按照里程收费,所以走慢点收钱一样

                  收钱一样不错,维持活物活着是需要成本的。就算冻着运,以我的常识来思考,维持冷冻也需要成本

                  • 家园 还是……您搞

                    高铁本来说的是客运的事儿,您非把大鱼大虾的往上运,难不成您让动车运冰鲜?

          • 家园 你真有兴趣的话可以考察一下机车研发的历史

            http://www.whrailway.cn/a/200209/18/20020918091700BPG.html

            1958年底,湘潭电机厂在株州电力机车工厂(下称株州工厂)等厂所协助下,试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即6Y1型干线电力机车。由于引燃管、牵引电机、调压开关等仍存在问题,6Y1型未能批量生产。1961年,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鸡到凤州线建成,由于6Y1型机车性能不过关,国家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进口了部分6Y2型电力机车。

            1962年以后,针对6Y1出现的问题,借鉴法国6Y2型机车技术,株洲工厂和株洲所先后又进行了30 余项重大改进。1966年试制出第7台6Y1型机车和改进后的第4台6Y1型机车。1968年,在总结试制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试制成功第8台6Y1型机车。该机车跳出了仿H60型的框框,成为全新机车,改名为韶山1(SS1)型电力机车。同年,株州厂开始小批生产。

            株洲工厂和株洲所于1966年开始韶山2(SS2)型电力机车的设计工作。在吸取了法国6Y2型大量先进技术基础上,于1969年在株洲工厂设计试制出第一台机车。后经两次改造,于1978年投入试运行。SS2虽然由于个别技术不能配套,未能批量生产,但它为SS1机车改进,以及其他型号机车、动车的设计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

            1985年,中国从法国购买了部分8K型电力机车。1986年,从日本购进了部分6K型电力机车。这两种机车是当时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相控机车。在购这两种机车的同时,引进了许多8K和6K型机车相关的先进技术。此后还从前苏联购买了8G型电力机车。在消化吸收了8K、6K机车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电力机车传统技术,中国相继研制成或改进了SS3G、SS3B、SS4G、 SS4B、SS5、SS6、SS6B、SS7、SS8等型电力机车,促成了中国电力机车技术的长足进步。

            来源:《中国科技史料》第19卷 第4期(1998年):45-50

      • 家园 现在你问的都是很抽象的问题,铁道部和用户面对的是

        很具体的问题,现在要上动车,这中华之星现在还不行,要多久多少钱才行也没谱,你如何办?

        你可以有两个方案:

        1.推迟上,继续投钱,等到中华之星行了再说。这要有足够的耐心,可能等三五年或十来年,最后的投资平摊在每倆车上有可能比直接买贵很多。铁道部不一定负得了责任,温总理不一定愿意负责任!你可能为这事丢官帽。

        2。 第二,买,各方都说的过去,除了厂家不高兴,各方面都说得过去。

        说到底,还得怪中华之星的公关做得不好。要是他们能公关到温总理愿意负责,谁愿意当这个演黑脸的?没人敢随便说总理卖国吧?不过他们要公关到那里也是有风险的,得有陈进的勇气才行:)

        网上凡是说总理卖国的帖子都没必要认真,因为中国那样的大国总理已经没有必要要卖国了:)

        中国的事情说到底得有大官愿意负责才行,修三峡的风险大多了吧,无论是投资强度还是技术难度,有人顶着不一样修下来了?

        • 家园 您的这个贴子回得……

          很怪异。我不得不多读两遍以试图弄清您到底想说什么。

          1、在您的两个方案之外其实可能还有第三个方案,就是一边引进一边养自己的东西,用引来的东西去补自己的技术。就象我们引进苏27的同时自己坚持做歼10一样。

          但我不知道铁道部现在是不是在这样做,还是说已经完全放弃了养,而彻底转向引。

          2、您“说到底……”以下三段话我有点糊涂。你是说大BOSS需要对中华之星的下马负责?还是不需要负责?陈进是谁呀?

          上高铁这么大项目由大BOSS拍板是肯定的,但大BOSS下决心的依据是谁提供的?

          另外我们在这里有讨论过“总理卖国”吗?我倒听说过铁道部卖国的言论(那确实有点偏激了),难不成您暗示铁道部卖国等于总理卖国?

          看您最后一句话似乎话中有话。您是想说铁道部有难言之隐,在背着什么黑锅承担着什么本不该承担却不得不承担的责任?

          坦率说上述文字纯属看完您贴子的个人印象,如果真得罪了,我在这里先道个歉。真诚地道个歉。

          • 家园 俺没啥内部消息。俺是说中华之星要接着搞,需要

            部长在总理面前拍胸口或总理有指示才行(尤其是在差点出重大事故而过了几年改进也不大的情况下),毕竟已经搞了五六年了嘛,得有个结论。现在的问题是部长不愿意或不敢拍胸口而总理也没新指示,于是它就死了。

            华为当初的程控交换机也出过大问题,江湖传说任老板当时都躲到香港去了。我不知道问题最后是如何解决的,但我想问题是华为有人敢拍胸口,中华之星没人:)

      • 家园 不错,几个问题都问到关键点

        看来学文科的能从大处着想。忘情谈了太多的技术问题。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