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译写:朝鲜战争逸事 -- 逸云三洲

共:💬130 🌺26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胆子小,A兄这不是吓唬我吗?

          千万多指教,你这翻译功底是科班出生吧?

          • 家园 风兄请进

            老兄前后惠赠的两顶漂亮帽子,小可倒有两比:

            科试不第,无缘坐班。

            --此所谓科班。

            米行、肉行、蔬果行,行行略识,

            大家、小家、过家家,家家粗通。

            --此所谓行家。

            至于称您贵人,倒是小可的错了,贵虽贵,倒底还是小老婆不是,您老人家做不得,还是叫您大鳄好了。

            一笑。

            • 家园 觉得A兄和丁三的行文风格很近,

              驾驭文字的功底深厚,流畅平实而不着痕迹,只有佩服的份。看看A兄这夸我,翻过去是小老婆,翻过来是个凶猛动物。能看到A兄的文章,挨点批还是应该的,以后就多多向A兄请教就是了。

    • 家园 十六、远东空军赞歌

      美军投入朝鲜战场的空军部队,主要是三支;远东空军,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海军航空兵,以及海军陆战队航空队(舰基、陆基都有)。在对地面战斗的直接支援上,后两者比远东空军的作战效能要高得多。美骑八团团长对远东空军的近地支援作战有如下打油式的评价,虽语多过分,亦可见地面部队对远东空军的失望:

      If you want it, you can't get it.

      If you can get it, it can't find you.

      If it can find you,it can't identify the target.

      If it can identify the target,it can't hit it.

      But if it does hit the target, it doesn't do agreat deal of damage anyway!

      (当你需要它时,它叫不来;如你能把它叫来,它找不到你;如它能找到你,它确定不了目标;如它能确定目标,它不能击中目标;即使它能击中目标,也不能造成多大损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不奇怪,它“远”呀!
      • 家园 这哪是远东空军啊

        这分明是大兴安岭的熊瞎子么 -- 熊瞎子还比这好点儿,打上就吃不消阿。

        • 家园 远东空军虽然不愿意

          作近地攻击支援,对补给线和后方基础设施的攻击还是乐意的,炸的一塌糊涂,平民死亡也大,不过就避过了地面部队的评头论足。

          当然说它直接战术支援一点不行也是过分,军隅里时,大概因为美步兵二师师长给堵上了,远东空军出了大力,飞机飞得极低啊,一不小心就可能撞山的,没有他们,二师师部是出不去的。

    • 家园 十五、巴顿的宿命

      看了题目,大家要说了,这巴顿早死了,跟朝鲜战争何干呢?咳,这巴顿是死了,可他不少老部下都去了朝鲜,其中层级最高的是曾任巴顿手下军长、时任第八集团军司令的沃克。

      沃克本人五短身材、不苟言笑,既不睿智,又少幽默,与他的偶像巴顿的魅力四射恰成鲜明的对照,但也是个勇猛的战地指挥官,而且吃苦耐劳、服从命令,加上与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等人都有极好的私人关系,因而仕途也算得上顺利。本来老沃克已经快到点了,他在五角大楼的老朋友们为他安排了日本的职位,便是让他好好享几年清福后退休的,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朝鲜战争一开打,老沃克又上了战场。不仅老子去了,小子也去了。釜山防御战时,小沃克被从第八十二空降师抽调去朝鲜,老沃克希望儿子去他自己最早服务过的步兵十九团,团长问司令,对小沃克的岗位有何设想,老沃克回答:狗屁没有,他不过是个平平常常的步兵军官而已。于是小沃克去了一线任步兵连长。

      沃克算不上是个个性鲜明的将军,但也有一项爱好:开快车。据说他的司机是一个前赛车手。他在第五集团军时的副官回忆说,即使是在芝加哥城里,他也会要司机开到六十到七十迈,私下里,他的老部下都担心他总有一天会落得和巴顿一样的结局。在朝鲜,他的吉普车上有一个特制的钢扶手,方便他昂首挺胸站在车上向他的部队和敌人示威,可惜他的下属对他那样子照样不受用,他自己可能也是知道的吧?他的老部下猜想,沃克开快车,或者是对自惭身材太矮的一种补偿,或许车开的越快,他心里会觉得自己的形象越高大。有人甚至怀疑他象巴顿一样,心底里有一个死之希望。

      沃克最后终于死于车祸,他的吉普车被韩军六师二团的一辆武器车撞翻,他的助手、司机、两个保镖虽全部受伤,但都活了下来,只有沃克本人,到达医院时已经死亡,和巴顿一样,同时结束了生命和军事生涯。小沃克护送老父的遗体回国,以后在美军升至上将,也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

      • 家园 巴顿在朝鲜没机会参战了

        不过巴顿式坦克倒是投入了战斗,而且刚出场把这边儿唬的一愣,可惜不久就发现打上一样冒烟着火。 -- 结果,美军评价巴顿式坦克不是一种成功的武器。美军五十六十年代初期开发的武器似乎往往言过其实,没有发挥技术上的优势,比如F-100,F-105什么的,大概和当时重视核武器,没有在常规武器上下功夫有关。

        • 家园 此巴顿非彼巴顿

          巴顿式坦克的“巴顿”名字来由是一位米国米女(印象里该米女名字是多诺里.巴顿,不敢确定,google上不了,上baidu看看,结果搜出一堆夏翁昔日常去的网页来,姥姥的,不就用了个胸部丰满去查吗),以无脑著称。米国那地一向盛产流氓,流氓上了战场,找不到女人,饥渴之余便开始yy。看到炮塔个头比较大的坦克,便联想起巴顿小姐的身材,所以如此。

          当然,东西方都差不多,苏联人看见大炮上刻了个工厂名字的“K”字,也能联想起传说中的美女喀秋莎,谁说2战的苏联兵不够浪漫来者。

          • 家园 这个你说错了

            当时在朝鲜的巴顿坦克是指M46坦克,另外叫巴顿的还有后来的系列改装版M47和M48。

            你说的故事是美军给苏联的T72起绰号的故事,因为T72M1型的炮塔比原型多鼓出来一圈,所以他们以美国艳星多莉。帕顿的名字给T72M1起了个外号。

        • 家园 说起巴顿式坦克,美军从平壤撤退时

          第一军第五十七军械修理连接到第六坦克营的求救报告,该营有九辆巴顿式坦克抛锚在路上了,五十七连派拖车去拖回平壤,却无法把它们装上南撤的火车--尚剩下的车皮都让空军给号了,可气的是空军往火车上装的多是食堂的餐桌、韩国式的椅子(古董?)、办公用具等等,可是陆军玩不过空军,“巴顿”就是上不了车,只好另想办法。这时正好有一列运送新坦克的火车到站,军械连就把新“巴顿”卸了下来,交给第六和第七十坦克营,从公路往南开走,空下的车皮装了抛锚的“巴顿”以及另五辆出故障的“潘兴”,后来发现有两辆新来的坦克也开不了,就一起装上了火车,一共十六辆坦克。

          军械连装完了车,通知军部后,自己就从公路撤走了。谁知从此就没人理这些坦克了。等第八集团军部发现问题后,已来不及了,又不愿意让它们落到志愿军手里,就通知空军派出轰炸机炸毁了事,正好有个摄影记者在飞机上,于是拍了照登了出来,让老沃克一通伤心。

    • 家园 十四、骨灰盒里的图章

      [注:本系列前面的各个段子,或多或少都有些可笑的地方,加上在下本意就是让大家轻松一下,故在尊重史实的大前提下,也有意无意地渲染可笑的成分。不过这个段子有所不同,因涉及死者,不管是敌是友,终不合适玩笑,在下也无玩笑之意,只因还是符合“轶事”,才同放在这一系列中,后面段子或还有类似情况?一并提示,不至于误会。另外,本段中若干名词和地名的翻译,系向萨苏现学现卖,特致谢!]

      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可阿瑟虽将驻日美军被抽调一空,还是感到捉襟见肘,于是打起以亚制亚的主意,除了想动蒋委员长的脑筋,窝边草更是要吃一吃的,只不过前者是大鸣大放,继而胎死腹中;后者呢,虽是不声不响,倒是卓有成效。基于日本的特殊地位,有关事实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才渐渐浮出水面。

      根据有关美军军官的回忆,当时日本各地曾有数千人要求加入美军入朝作战,美太平洋最高司令部的某一文件显示,单福冈一地就有七十人报名,小仓则有二十人。日本人最后有没有被吸纳入美军部队不很清楚,但在日韩人则有七百五十人被录用,美军将其单独组成一支部队,在日本训练后投入朝鲜。

      至于日本人,主要被用于技术工作,人数有数千人之多。但也有建制部队直接参与战斗任务的,那就是从原帝国海军中被保留下来的扫雷舰部队。仁川登陆时,由于美扫雷舰数量不敷使用,型号也不对路,决定调用这支日本部队,以后更一路扫到了三八线以北海湾,并常常被用于最危险的“一扫”,以至出现伤亡。

      除了上述扫雷舰部队是成建制参加战斗任务外,美军建制内还有很多登陆舰也是全舰由招收的日本前海军人员操纵。50年11月被鱼雷击沉的LT636就是由日本人驾驶的,22名日本人死亡,而较新的资料显示还有更多的伤亡。在当时的情况下,死亡者家属均不获告知真实死亡原因,在一次由日本政府出面组织的追悼仪式上,骨灰盒里装的,不是死者的骨灰,而是死者生前用来领工资的图章。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个系列应该每片加精的

        慑于规则,只好遗憾了。

        • 家园 哈,这属于领导鼓励了。这个系列

          的好处,是笑过后,多少有些史料价值,因来源都是比较严肃的。不过基于在下目前的生活工作方式限制,只有时间现写现发,缺少推敲,每篇的篇幅也短,其实也就是些豆腐干式的段子,只要老萨和诸位同西西们喜欢看,够开心的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