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什么中国是一个低物价体系 -- 陈经

共:💬247 🌺45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同意政委:美国是个例外,中国是个更大的例外
    • 家园 陈大说的没错

      中国物价绝对是世界上物价最低的国家之一。

      不要跟美国比,美国其实也是另一个物价最低的国家。我记得当时去英国,被英国菜折磨的没办法,只好去一次麦当劳,让我掉眼镜的是美国1块多钱的汉堡包,英国不是5个英镑就是折下来5个美元。

      中国的绝对物价低,不等于相对物价低,相对物价要和美国一样,那中国起码是发达国家初级阶段了。

      不要拿国外的牌子去比照该牌子在中国的物价。这个是有地域因素的,就象不能拿中国北京烤鸭的性价比来对比在美国烤鸭的性价比一样。中国搓顿饭的价钱,美国能吃什么? 中国买套老师傅设计的旗袍,美国买不到啊。中国汽车比美国贵,不过你看看修车,中国4s店的服务让我差点背过气去。咱就不说服务业了。

      另外不要只拿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来和美国比。中国二三线城市那价格便宜的很。农村地区就更不用说。其实LA的中国菜肉什么的算是美国最便宜的了。恐怕也是西方国家里最便宜的。

      其实有一个相对指标就是储蓄率,中国人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攒下不少钱,这个有生活习惯的问题,还一个就是确实消费也低。并不是每个存下钱的都是特能省的那种人。很多人手头也很松,但也能存钱。

      美国人攒不下钱,大手大脚是一方面,消费贵其实也是一方面。房租就是一大块去掉,美国人吃上面已经很不讲究了,但也是很大的负担。美国超市是美国最便宜的地方了,中国超市可不是。所以就是美国自己做,去超市买东西也是很大一笔账单。中国在美国人能存钱很大一个原因是外来的,而且都多少会做点饭。你是外来的,很多迎来送往的开销就没有。你刚到美国,一个房间的东西都填不满。你要真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那乱七八糟的东西就能堆一个房间。我的感觉是刚来美国拿奖学金时,还能存钱。工作了,工资客观时反而存不下多少,起码是不象原来比例高

      • 家园 英国汉堡没那么贵,中号套餐最贵的一种汉堡才4英镑

        别的都是3.2-3.5英镑一份

      • 家园 有的人出来了自然要证明自己混得好,自己是正确的

        假如您证明了国内的生活比国外好,国内的机会比国外多,同样的人在国内混得更滋润,那么他们当初出国不就是被证明错误了吗,他们当初的选择不就错误了吗,他们当初不就是放弃了更好的机会了吗。

        总有人没那么淡泊或没那么成功,总有人需要用某种东西支撑自己的自尊,假如您告诉他们皇帝的新装其实是泡影,把他们从铁屋子里打醒,那么这对一些人是很残酷的事情。烂鸭子嘴硬,没理辩三分,其实也是辩论之后的苦衷,人情之常啊。

        出国生活不容易,二三十年来的时代背景下,出国一直被认为是令人羡慕的坦途。穷学生孤身在外,文化人脉生活习惯都融不进去,奋力打拼都不容易,跟家里打电话有苦有泪不敢说太深唯恐家人惦记,无论怎样艰难,回国探亲访友酒桌上都得表现得意气风发,吃苦委屈欲说还休:讲都没法讲,听也没人听。

        好不容易在海外站住脚跟,学业事业基本成形,扎根异国同时也荒疏了故土,回首望望归途便也就往往失去了返乡的锐气。日子一天天平淡下来,有时回忆当年出国的初衷,就愕然:当初出国是为了什么?现在这生活是否实现了年轻火热的理想?

        妻子已经厌倦了漂流,绕膝儿女是异国结出的果,低头看看家庭,归国的念头又一次退回到梦中。儿童时的歌谣歇下来,少年时的幻想被弃掷,华夏的血脉终将带着迷茫衰朽在他乡,新一代华人从此扎根繁衍。

        只是,这异风异水是否就是蒲公英种子的乐土?风水轮流转,大陆经济不断发展,交通更加方便,“中国”却不再属于他们,并且离他们越来越遥远。故乡是加州旅店之外的世界,一旦离去,便不再归来。

        让他们睡吧,在他们耳边继续吟哦中国的破败,让他们继续安静地沉眠到新大陆的美梦之中。

      • 家园 低物价体系对应的是低生活水平。

        在低物价体系中,与老美超市对应的,是无处不在的农贸市场,在国内离开超市生活一年半载的绝无问题,但要是不去农贸市场的话,恐怕很难。在农贸市场里面,看到开着别摸我、卡宴、Q7之类的豪车去买菜并不稀罕。

        但这个低物价体系并不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东西,与之对应的是劳动者的低收入。农贸市场里15、6岁的孩子辍学卖菜卖水果的并不少见,我家门口菜市场做手擀面的孩子也就16、7岁,擀完面坐凳子上老练的叼根烟歇会儿,幸福感似乎也很强烈。

        我倒是同意你说的国人去美国洋插队就是民工阶层,那么对比的时候也应该民工和民工比。作为一美国民工,和中国民工比比生活水平吧。

      • 家园 美国的服务太贵了

        擦一次鞋要十刀....国内两块钱.

        自行车胎破了,直接换个胎十四刀.....国内两块钱.偶的自行车在三个月破了四五次,大概是上下坡走台阶太多了,没专用自行车道时就只能这样.

        剪个头,最低的是七刀,这个是学生头,就是学生拿来练手的,偶好几次被啃出让同学笑话的头.一般师傅是14刀.偶在杭州都是剪五块钱的平头.

        相对收入来说,就算经常下馆子,吃上的开销也算少的.除非是老饕.

      • 家园 非常不同意老广的说法,觉得楼下的多元价格体系更靠谱

        谈国内的费用,首先要和在国内和你年龄,生活档次,工作收入情况类似的人比,别是老和民工比。

        别提老黄历,说4,5年前如何如何?08年开始,国内物价可是大涨了一把。

        您要算算教育,医疗,和买房的费用。您算过一个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一共要多少钱吗?对了,记住你不可能把孩子和民工的孩子一起上学,择校费,学杂费,活动费,孩子的衣着打扮文具用品,课外辅导等等都要加上。 如果您在国内有了大病,住上几个月到几年的院,这个费用呢?前提是这个医药是每个城市前三的医院,不是私人诊所。您在美国有house,别告诉我您如果回国准备一家人找个30年房龄的两室一厅住着,上海的四室两厅多少钱您算过吗?中国二三线城市的物价房价便宜,可工资是多少呢?

        还有,您在美国生活惯了,真要是回国,不可能保持和二三线城市普通老百姓同样的生活档次,比如普通老百姓吃路边5元的盒饭,您呢?普通老百姓喝10元一袋的奶粉,您呢?

        “中国人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攒下不少钱”,呵呵,估计您说的是您那个年龄阶段的人,看看现在80,90后的月光族,啃老族吧。

        老广是我佩服的老西西河了,如果言语有冒犯的,多多见谅!

        • 家园 别老拿中国的房价说事儿

          在美国你是每年要交房产税的,你算没算你交70年多少钱?中国的房价无非是提前交了房产税而已。

        • 家园 我觉得应该这么看

          1, “首先要和在国内和你年龄,生活档次,工作收入情况类似的人比,别是老和民工比。”

          这个看你在美国的身份是什么了,绝大部分人在美国其实就是民工啊。所以说回过头来看,出国本身就和新车出dealer店一样已经贬值了。俺同屋同学一个上市公司副总,一个证卷公司老总。俺真的没法跟他们比。国内俺同学都挺成功的。怎么比啊?不知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2,你说小孩子上学培养费用

          这个难道你在美国是上私立的?我知道上海私立小学初中学校并不贵啊。俺们ld外甥女就在上啊。你别要回国上什么国际学校。这个档次的学校,你在美国连申请人都不会看的。而且什么补习班的费用你要加上的话,同样你在美国上这些补习班那费用会多高。

          3,医疗

          至于说在医院住多长时间的院,我们家人也住过,好像可以负担。在美国,我怀疑你是否有机会住几十天医院,保险公司不和你疯了。在中国医院巴不得你住院,在美国,生完孩子两天就赶出来了。

          4,住房

          俺倒是早就号好房子了,毕竟看好中国那么多年不能光动嘴皮子,俺对热钱做了一定贡献。至于国内30年房龄的两室一厅大概多少钱,在美国对应的房子又多少钱,你会买吗?这个标准要一致,同等标准吧。中国二三线城市工资低,美国二三线城市工资也不高吧。

          5,至于什么5块钱盒饭之类的

          美国1块钱的汉堡我都能吃,chinatown的lunch special也能吃。小时候吃的苦也还没忘。我为什么吃不了。而且说句话,二三线的地方其实不少向往的地方。可惜俺去不了

          6,80,90后的月光族

          美国20多岁的小屁孩子也是啊。中国起码老人可以啃

          个人觉得,你不能这边是个普通群众,回去就要求高干待遇。这样自然什么都不如意。俺是准备再干几年就回国退休当家庭教师写写小说什么的。从人生规划来说,当初出国绝对错误!不过这都是人生体验,enjoy it. 美国这边我还算玩的可以,that is it.

          不过中国确实有很多不足,我也说一下,

          一个就是食品安全,当然美国也不怎么样。中国如果把食品安全解决了,加上过几年高铁网络建成,那就是如假包换的发达国家。这个食品完全说好解决也好解决,雇10万人去搜集样品去检查就是了。就是看领导决心。

          二个,就是南方冬季的取暖和热水供应的问题,这个对生活水平影响还是挺大,俺冬天去上海冻得够呛。屋外比屋里冷。

          对生活来讲,俺也就这两点抱怨的。俺是属于city dude的。最喜欢繁华城市。hehe. 另外俺也是有后路的,属于特殊情况,比较幸运,而且关键是想得开。个人选择道路各有不同,所以我的意见仅仅是私人意见。

          • 家园 南方冬天取暖

            主要还是国人习惯节俭,冬天不愿意开空调或者暖气,有一种很成熟的技术,地板加热,费用不必北方集中供暖大,家庭可以使用,用得起。再说夜间点费减半收取,冬天的取暖费用不是很大。

          • 家园 很赞成老广,另外修改一下可能typo

            俺冬天去上海冻得够呛。(屋里比屋外冷)。

          • 家园 我有个邻居住院两个月,花了近70万美元。。。

            车祸,脑部好像有点出血。。。。可能不是特别严重,因为后来经常散步经过我家,看起来还不错。。。

            保险公司受不了了。。。

            把他送回家,给他请了个专职保姆。。。便宜多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