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木秀于林 -- 履虎尾

共:💬52 🌺10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木秀于林

    刘先生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刘先生给我们开《古代文化常识》课的时候,北大的,人大的,首都师院的,以及我校中文系的许多同学也跑来听,把阶梯教室挤得水泄不通,连过道都挤满了。系办主任郝先生闻得阶梯课室人声鼎沸,大怒,曰:“谁叫你们来的!不是本校本系的,请出去!”但是,那些外来人等赖在教室里,一动不动,谁也不走。而刘先生则曰:“呵呵,既来之,则安之,下不为例也。”

    那天,刘先生给我们讲述各种字典、辞典的使用,开讲《佩文韵府》的使用法。

    《佩文韵府》是康熙年间编成的一部词典,书中以单字统词语,按《平水韵》一O六韵排列,每字下注反切和解释。《佩文》与其它词典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它辞典在检索时,要查找词的第一个字,即词头,而《佩文》的检索方法却是要查词的最后一个字,即词尾也。

    刘先生讲得高兴,便给我们讲了一个她亲身经历的趣事。

    七十年代初,菲律宾总统马克思的夫人和儿子小马克思来华访问,老人家在中南海亲自接见了他们。交谈时,老人家一时高兴,提起笔来,给小马克思提了一张条幅。老人家笔走龙蛇,文不加点,扬扬洒洒,写下二十四个草书大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老人家这么一写不打紧,急坏了一个人。何人也?人民日报总编辑也。按规定,老人家的一举一动都必须见报,此次接见菲国第一夫人和公子,更马虎不得。其它内容都好办,惟有这张条幅,叫人犯愁。究竟是引用古人的,还是老人家自撰,总编辑大人实在是一头雾水。总编辑实在是走投无路,只好深夜打电话请教刘先生。

    刘先生听清楚并记下了条幅的内容,打开了《佩文韵府》目录。因为第一句为“木秀于林”,便须查找“林”字。在林字下,无“木秀于林”条,而有“秀林”一词。刘先生依页翻去,“秀林”条下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见文选李康运命论”

    刘先生想,《佩文》文不加点,究竟是李康运的《命论》呢,还是李康的《运命论》?于是,又翻开了《昭明文选》。在《昭明文选》的目录上,查到了“李萧远运命论一首”。将《文选》翻开,终于找到了要找的东西。

    李康,字萧远,中山人也,性介立,不能和俗,著《游九山吟》。魏明帝异其人,遂起家为寻阳长,政有美绩,病卒。

    刘先生查清此条幅的来龙去脉后,立即给总编辑挂电话。总编辑闻言大喜,亲自登门来取。第二天,消息和此条幅的摄影才得以顺利在各报头版刊出。

    听了刘先生的课,教室里无人不佩服,赞叹声此起彼伏也。

    俺一学妹,有一师公在某出版社就职(呵呵,师公者,即她母亲的老师也),每到周日,学妹即去师公家,跟师公学习训诂。这次课后,依旧前往。师公问起本周的学业,师妹便眉飞色舞,绘声绘色地把刘先生上课的情况说了一遍。景仰之情,溢于言表也。

    谁知师公听后,居然一言不发。过了好一会儿,师公乃曰:

    “唉――,刘先生把你们教懒了。想你们学习历史的,那部《昭明文选》,难道不是应该背下来的吗!”

    “啊――?!?!?”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叹!文化先辈的基本功,那是相当扎实.

      那部《昭明文选》,难道不是应该背下来的吗!”

      北大确实是藏龙卧虎之处.

      想起7年前,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因为邹恒甫的宏观差了几分,想看经济研究中心那边有没有路子,

      于是来到经济研究所那边,进门就听见一人声如洪钟,进得门,看到是个骨瘦如柴的枯槁老头,正对手下研究生吩咐着什么,后来才知道此人师从混沌学鼻祖普里高津,名为陈平.

    • 家园 鲁瑛的水平也太差了吧

      早就听说鲁瑛的业务水平不是一般的差,堂堂总编居然连成语都不知道。

      不过此人的笑话不止这一个。据说曾把“墨西哥”读成“黑西哥”,后来粉碎四人帮后这个典故还给放进相声里了。

      话又说回来,直到现在为止,国内很多编辑不论国学西学水平都不高。

    • 家园 强!

      “唉――,刘先生把你们教懒了。想你们学习历史的,那部《昭明文选》,难道不是应该背下来的吗!”http://www.ccthere.com/thread/207217

    • 家园 正式名字是“马科斯”

      [quote]七十年代初,菲律宾总统马克思的夫人和儿子小马克思来华访问[/quote]

      官方正式翻译为马科斯

    • 家园 del
    • 家园 虎老师是中文系的?这句话不知该怎样理解,是国人的中庸处世之道?

      还是真的是嫉妒的考古发现?

      • 家园 不觉得是妒嫉。对古人来说的话,可能的确应该要背住的

        十年寒窗,十年寒窗啊。古代的文人对遣词造句也很讲究,典故什么的也一定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那才叫得意。比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的三种写法说的神态。

        其实这种心态很正常,自己能知道别人不知道,心里必然会多一些自豪,未必就会因此小看别人。

        这个,和很多“高阶层”的美国、英国人喜欢用一些“生僻、高深”的单词都是一个意思:未必是轻视别人,但是的确是自豪自己。

        • 家园 铁兄误解了,

          我的意思是针对“木秀与林,风必催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话而来的。

          我不知道古人的这句话,是否带有一种处世哲学的意义在里面,故发此问。

          • 家园 不好意思啊。关于这句话

            “木秀与林,风必催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月有阴晴圆缺”、“太极图”,这些,个人的理解,从总体上有个总的脉络在里面,可以归结到“中庸”的思维方式:不要过强,也不要过弱;强到一定程度,就越有可能弱,弱到一定程度,就越有可能强;不可能永远强,也不可能永远弱。

            从积极的角度讲,这些话可以达到警醒提示、劝解豁达的作用。消极的角度讲,可以作为无所作为的借口,就看自己怎么去想了。

            我想大概是这样吧。

      • 家园 插嘴

        虎老师是历史系的。

        虎老师的中文功底非常深厚,连聪明如雪太傅,也以为他是中文系的。

        河里中文系毕业的一个mm是北师大的端娘博士,梁东的领导,文字也是无可挑剔的,优美,严谨。

        • 插嘴
          家园 谢谢燕大哥,这可不叫插嘴,河里人俺了解的太少了,呵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