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吴邦国:中国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和三权分立 -- 红桃六

共:💬268 🌺15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吴邦国:中国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和三权分立

    吴邦国:中国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和三权分立

    外链出处

    再联系一下前几天的外交部长答记者问,感觉现在的政府很强硬啊。

    估计在某些人士眼里这又是TG独裁的一个证据,又要高喊“要民主要自由”了。或者又要有人来给我们上民主启蒙课了。

    • 家园 想起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3条,是不可能动摇的。这都动了,TG还混个啥嘛

      • 家园 呵呵,3是关键

        1/4都无所谓,2是依靠

      • 家园 【文摘】百年美文:大清朝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23条

        1908年中国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由宪政编查馆参照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制定,删去了日本宪法中限制君权的有关条款,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立法旨意。《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皇帝有权颁布法律,发交议案,召集及解散议会,设官制禄,黜陟百司,编订军制,统帅陆海军,宣战媾和及订立条约,宣告戒严,爵赏恩赦,总揽司法权及在紧急情况下发布代法律之诏令。并且“用人之权”,“国交之事”,“一切军事”,不付议院议决,皇帝皆可独专。另外,又以附则形式规定,臣民有纳税、当兵、遵守法律的义务。在法律范围内,享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担任公职等权利和自由。《钦定宪法大纲》确认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改革方向,但由于君权强大,议院立法权和监督权非常有限,臣民的自由权利微不足道并缺乏有效保障。

          

        《钦定宪法大纲》内容: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即令国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员, 即与齐民无异,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治。

          五、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七、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

          八、宣告戒严之权。当紧急时,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

          九、爵赏及恩赦之权。恩出自君上,非臣下所得擅专。

          十、总揽司法权。委任审判衙门,遵钦定法律行之,不以诏令随时更改。司法之权,操诸君上,审判官本由君上委任,代行司法,不以诏令随时更改者,案件关系至重,故必以已经钦定为准,免涉分歧。

          十一、发命令及使发命令之权。惟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奏经钦定时,不以命令更改废止。法律为君上实行司法权之用,命令为君上实行行政权之用,两权分立,故不以命令改废法律

          十二、在议院闭会时,遇有紧急之事,得发代法律之诏令,并得以诏令筹措必需之财用。惟至次年会期,须交议院协议。

          十三、皇室经费,应由君上制定常额,自国库提支,议院不得置议。

          十四、皇室大典,应由君上督率皇族及特派大臣议定,议院不得干预。

          附臣民权利义务(其细目当于宪法起草时酌定)

          一、 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

          二、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三、 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四、 臣民可以请法官审判其呈诉之案件。

          五、 臣民应专受法律所定审判衙门之审判。

          六、 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

          七、 臣民按照法律所定,有纳税、当兵之义务。

          八、 臣民现完之赋税,非经新定法律更改,悉仍照旧输纳。

          九、 臣民有遵守国家法律之义务。

        出处:everywhere

      • 家园 第2 条现在都不敢说了。。。。

        唯唯喏喏的。。。。。

        你看下面不少人说这个不能提,提了羊大人就有借口了。。。。

    • 家园 说两句“轮流坐庄”和“三权分立”

      多党轮流坐庄和三权分立,是西方社会为了约束政府权力而实行的一些具体做法。他们之所以采取这些做法,是由他们的文化、历史、社会的综合发展决定的。在我们外人看来,尽管也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确实比较有效地解决了他们的“约束政府权力”的问题。

      虽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政府权力需要约束”,这是所有社会的共性。无论是欧美的,亚洲的,非洲的(最近看村长的非洲系列),这是所有现代社会必须具有的功能。具体对我们来说,当然不一定去抄袭西方的具体做法,但是,我希望看到的是,政府依法行政,行政行为和官员受到有效监督,政府预算保证透明和合理,这是一个成熟社会的必备要求。在欧美社会,正是通过轮流坐庄和三权分立实现这一目标的。我个人的比较,依法行政,帐务公开,程序透明,官员廉洁方面,西方比我们要好,我们的效率比他们高。

      有些人念念不忘时刻抨击西方的政治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牢牢抓住权力不放。就如同在清末,清廷认为民智未开,不可以立宪,而到倒台前,勉强弄出来个宪法,准备立宪,却还是把清廷高高置于全国之上,实际上用宪法来肯定清朝对中国的万世统治。这前后100年,为政者反复强调西方的那一套对中国不适用,其目的便是在于,手中的权力是一刻不得放弃的。当然,换了我也一样,几乎是无限的权力,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多爽啊,谁愿意撒手啊!

      当然,最近几年,情况比江朱时代好多了。胡温政府还是很贴近民意的,特别是对弱势群体。体制不影响人品,封建制度再怎么腐朽,乾隆无论如何是个好皇帝。我始终认为,胡温体贴下情,与他们出道初年在西北基层的历练有关,多少能体验到民间的疾苦,象李鹏这种官宦世家,江、朱这种大知识分子,他们的眼光很少停留在这些“沉默的大多数”身上,所以新的三座大山都是这几位堆的,江朱李他们根本就不在乎,说起来振振有词,做起来豪不手软。改革嘛,总有人要付代价,落你头上你倒霉呗。中国出了胡温,是小老百姓之福。只是,中国今后会渐渐趋向于寡头制,这比之100年前的家天下,当然是要进步得多了。但是,如果寡头们推选出来一个拼命搂钱的陈水扁,或者一个穷兵黩武的好战狂,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就看机制是否起作用了。

      最近几年,网络的出现,对权力无疑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感觉网络就像大字报,要的就是信息的快速广播,一眨眼时间大家都知道了,领导捂也捂不住。在文革初期,掌权的官僚们被纷纷打倒,大字报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被打倒的官僚们自然对大字报极端痛恨。文革后70年代末,官僚们卷土重来,直到78年底,还利用大字报反击过汪东兴对“中国青年”的查封,可是一旦华派倒台,79年,大字报刚刚出现敏感话题,就立即被禁止了。直到90年代末,20年时间,没有人可以合法地对权力说三道四了。感谢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大字报的作用,你看我们家乡房产局的周局长,抽个破烟,一不小心上了网,也被撸了官。

      轮流做庄,三权分立,只是一个表现形式,它的实质是政府的行政权力应该以什么方式受到制约。“我们坚决反对轮流坐庄,我们坚决反对三权分立”,如果得出以下结论:“老子坐庄是最好的,无需改变”,如此的“坚决反对”,不过是掩耳盗铃而已。

      • 家园 互联网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靠“草泥马”打败“河蟹”,只是草民们的美好想象而已

      • 家园 赞同老萝卜

        具体做法可以参考,不一定要照搬。

        该向别人学的,还是要学。只是不能把国运做赌注。

      • 家园 爱国是要爱国,但是该改进的还是得改进。只是不照搬西方那一

        只是不照搬西方那一套而已。

        • 家园 中国事实上是没法照搬西方的那一套;大字报和互联网

          中国事实上是没法照搬西方的那一套,毕竟文化差异很大,但这不能成为当权者不受制约的借口,如同兄弟所说,该改进的还得改进。楼里“公羊”对西方宪政很有些心得。

          在写上文时,查了些当年查封大字报的情况,发现这么一段话(1978年4月6号,北京西单,署名霍华和尹明的一份大字报):

          “我们应该把这块地方作为不中断的论坛,不闭幕的会场,不休战的阵地,随时把我們的思想言论写出來,把我们的作品发表出來,在这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作为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理论家、作者,同时又是读者、听众、观众、批评家。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主人”。

          如果30多年前确实出现过这么一张大字报,那不就是想办个互联网之前的西西河吗?那霍华和尹明,不就是当今老铁的前身吗?

    • 家园 有些事,是只可意会切不能言传的

      有些事是可说不可做的,例如宣扬普世价值的学者,可以说可以宣扬,但不可以兑现,因为世界毕竟并非真空,但确实能起到舆论压力一定程度改善国内环境,形成对政府的监督,促使国家向这方面前进。

      而有些事是可做不可说的,例如国内目前最好还是采取集权制而切不可采取普选制,这可做因为国家发展阶段需要集权经不起折腾,现在是赶超阶段一切为此服务,稳定压倒一切,但却不可说,如吴邦国,授人以柄,并且中国毕竟要向民主方向发展的,如今只是权宜之计,但切不可将权宜当作永久,这不但不利于稳定不利于不折腾,反而易招致争议乃至反感。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人喜欢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在我看来纯属画蛇添足,政治正确到古人头上去了,也太低估了古人智慧了吧。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信息的不对称自古以然,例如我上述的可说不可做,可做不可说,都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这里倒不是该话原意精妙难以表达的意思,而是只能你知我知,但天下知就不必也不宜了。保持这种信息不对称不是一定就是说独裁专制愚民政策,而是一种策略,除了国家战略信息必要的保密,另有避免无谓的争议徒然浪费时间之意,清流亡国民粹政治,大家都不想要吧?而这种信息被公之天下引起的争议和非议,估摸规模与昔日汉宋明诸王朝党争无异,而清流永远争不出个结果,天下却完了,至于民粹,则是其进一步形式,过去还只有部分读书人清流党争还有点争论的东西,但到如今阿猫阿狗都掺上一脚,那这争论的东西都别想要了,到时就剩下各群体情绪的对抗和冲突吧,群氓的时代。

      因此,吴邦国这话,意是对的,但说出来就错了。

      • 家园 未必

        吴邦国只是说不要搞多党制,不搞两院制,不搞三权分立,又没说权力不受监督。需要彻底破除制度迷信。民主意味着政治的广泛参与,意味着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并不一定需要普选国家元首来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