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早期计算机研制中的一些小故事 引子 -- 萨苏

共:💬417 🌺269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国早期计算机研制中的一些小故事 引子

    父亲病重的日子里,我经常推着轮椅送他去医院检查或者治疗。有一天,从放疗科出来,他说累了,歇一会儿吧。

    于是,我们就坐在肿瘤医院的走廊里,歇一会儿。接近傍晚的阳光,从玻璃窗外洒进来,是金黄色的。父亲眯缝着眼,很享受的样子。半晌,对我说,其实龙芯和我们当初搞的长城203,没有传承关系,长城203的后续研究,是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作的。。。

    这是一个突兀的话题,使我有点儿发懵,而父亲的表情丝毫不显得突兀。

    不过,这倒是我没有听说过的事情,科学院的计算机研究,后来怎么会跑到成都去了?

    于是,他说,我听。说完了,我推着他回去。以后的日子里,他经常会说起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来,事情都不大,往往颇为琐碎,也不怎么系统,都和技术没有什么关系,可是他讲得津津有味,我听得也津津有味。

    父亲似乎有些怀旧呢。我想。

    那天晚上,他看我在计算机上写东西,慢慢走过来,坐在我身边,用一辈子都没有过的柔和对我说 – 你现在不要急着写。

    这种待遇让我有些吃惊,我说,爸,我就是记下来,免得忘了。

    他拍拍我的肩膀,用同样的语调轻轻说道:“以后再写吧。”转身走了。

    后来,我想,他是怕我误会他的意思,以为他还在反对我写东西。

    他知道我怕他。

    其实,现在看看当时的笔记,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内容,只是读着还有些新鲜 – 对我如此,对不了解他们这一行的人,大约也如此。

    关键词(Tags): #计算机#科学院元宝推荐:今昔,晨枫,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有意思

      有意思

    • 家园 【原创】中国早期计算机研制中的小故事 我不看北京人在纽约

      分析ROM指令能让人癫掉看来不是科学院的特殊现象,我写完夏启胜先生带队分析奥里窝地机的一段后,有位朋友发出了如下的感叹 --

      当年我也干过类似的事情,要比较一段x86的汇编翻译+运行时间优化以后变成的另外一种机器的汇编。每天盯着模拟器反汇编出来16进制数字。

      后来有天下班的时候坐在车里,从车窗望出去,看到旁边一辆车的牌号,脑子里就直接把那个号当成16进制数据了,先给扩展成二进制的,然后开始想:这是哪个指令呢?

      这段描述外人看了会笑,了解内情的人看了会想哭。

      反正,攻关长城201(奥里窝地机的仿制品)的时候,中关村的大街上如果看到一些两眼发直的人在游荡,有的人还拿着饭盆或者书这类的东西却浑然不觉,那很可能就是父亲他们那个研究室的。

      奇怪的是父亲每天要骑车从东四到中关村,还要从中关村回到东四,那段时间居然安然无恙,只能说当时北京的交通管理得太好了。

      不过这样的脑力劳动一直进行下去,的确是让人吃不消的。有位长辈提到工作中有一次王G权先生(上一张照片中最右面的那一位)忽然晕倒了,把大家吓了一跳。知识分子对这种事情没有什么经验,好几个同事赶紧过来把他扶到一边躺下,有人大声叫他的名字,有人去准备冷毛巾,当然也有人去叫王太太项X燕女士。

      冷水和呼唤似乎没有起到作用,这时候,王太太来了。

      王太太皮肤白皙戴一副无边眼镜,文质彬彬的也是科学院的,不过她在生产部门,所以做事雷厉风行,与这些搞研究的完全两个风格。看到老公晕倒,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王太太走上前去对着王先生脸上一阵拍打。这个治法让在场的研究员副研究员们脑袋集体宕机。

      嗯,好像效果不错,王先生慢慢睁开眼睛,但眼神似乎有点儿没焦距(可能还在某个语句和某个电子管的插脚之间挣扎呢)。

      王太太指指自己,问他 – “我是谁?”

      王先生定睛看看,吃力地回答道:“你不是小项么?”

      王太太点点头,拍拍老公的头笑道:“行,还认得我就好办。”于是把王先生扶出来,坐到自行车后座上,自己镇定自若地骑上车,告诉王先生一声 – “抓牢我阿!”蹬起来就飞快地朝医院去了。

      看着王太太一骑绝尘,王先生的众位同事们或咿呀,或咋舌,若当时有韩剧的话估计王太太“野蛮女友”的招牌是跑不了的 -- 当然没人敢当面说。

      唏嘘完毕之后大家回去,接着跟计算机较劲。

      其实,王先生在同事中是身体很好的,他冬天依然冷水浴,每年都参加北京市马拉松长跑比赛,是前几名的有力竞争者,直到2008年奥运会还是代表科学院的火炬手呢!长城201的研制把他都折腾成这个样子,其他的人可想而知。

      写下了“外人看了会笑,了解内情的人看了会想哭”这句话,忽然想到一个无关的话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偶然在网上看到的中关村老照片(14楼前),很容易让人想起童年的日子

      我一直不看《北京人在纽约》,哪怕它最红火的时候也没有看过。

      在数学所平房住的时候,正和我家对门的,也是一家有两个孩子的人家(原来是于树祥先生住,81年于先生搬走了),那家的父亲姓王,个子不高,戴一副黑色眼镜,从来不曾高声说话,他的孩子们也是同样温文尔雅的性格。在院子里的人们中间,因为这种文气,这一家人几乎被大家忽略了。

      他家的条件比我家稍好,有一间半房(因为有一间实在太小,只好叫做半间),红砖砌成,顶上是水泥瓦的那种,门口有自家垒的一个小煤棚,放冬天烧的蜂窝煤。今天看来仿佛民工的简易房,八十年代科学院知识分子们住的就是这样的房子,大家有这样的房子住,已经很感激。他家左邻,是数学所所长龙瑞麟先生,右舍,是密码专家章照旨先生,大家的房子,都是一样。

      每一天大家过的日子都很相似,包括厨房里飘出的炒白菜的香味都是一样的。有时候院里遇到王叔叔,他不管你是大人小孩儿,一样温和地一笑,就算打了招呼。

      再后来,王先生被邀请去美国讲学。这可是好事情,那时候哪怕你是“国际知名学者”也罢,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出去吃些天方便面,攒几个大件回来让妻子能够不用搓板洗衣服,孩子们有彩色电视看,或许是他们心底对生活最深切的一点愿望。

      可是王先生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在纽约的一次学术会议之后,朋友开车送大家回去,不料途中出了事故,王先生坐在后排中间的位置,那里正好没有安全带。也是这辆车唯一没有安全带的座位。。。

      几个同车的都比他年轻,我几乎可以想象王先生那时一贯的温和,让每一个人先上,自己上车的时候,就只剩了最后一个座位。

      他自然是不会有什么怨言的。

      王先生,大名王启明,正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所负责研究生工作的副所长。

      我一直不看《北京人在纽约》,理由很简单,只因为它的男主角叫做王启明。

      [待续]

      通宝推:旧时月色,cid,一介书生,三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