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29军在七七事变----订正评书《血斗南苑》1 -- 苍野

共:💬78 🌺27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样说过于偏颇

                刺击致死率高,但砍杀对士气有压制作用。

                不能完全说刺击优于砍杀。英国骑兵的砍杀对法国骑兵的刺杀,并不处于下风

                不过红缨枪似乎日军的确是相当不喜欢的东东,呵呵

                • 家园 骑兵用刀和步兵用刀不是一个概念

                  骑兵用刀主要靠马匹的冲击力,带动战刀削掉冲锋线路上的一切阻碍——解放战争期间,内蒙军区的解放军蒙族骑兵师,标准的冲锋模式就是人伏于马背、右臂持刀成45度伸出、排成若干排催马冲击,并无什么花哨的马上砍杀动作。另一方面,一战期间的澳新军团,骑兵根本就不配战刀,使用制式刺刀,上马冲锋的时候用来劈砍、下马作战的时候当刺刀用(澳新军团骑兵是典型的龙骑兵,骑马冲锋的机会不多)。

                  • 家园 骑兵用刀跟骑兵用刀也不同啊,也有削击和砍杀两种

                    你说的那种是弯刀流,在马匹快速行进时候使用的,阿拉伯弯刀和印度波斯的弯刀是典型。但此外骑兵还有缠斗用的砍刀,如英国骑兵刀你可以去搜一下,非常厚重,适合砍而不是削。澳新军团骑兵既然是龙骑兵,那就别提马上劈砍了,龙骑兵是下马作战的。

                    砍杀的确比起刺杀致死率低一些,但容易造成可怕的伤口,对敌人的士气有影响,尤其是日本这种害怕掉脑袋的民族

              • 家园 谢谢释疑

                真想不到29军大刀队会完败。不是说请了武术名家糅合各派刀法的精华创造出一招“上撩再下劈”的刀法专破日军的三八刺刀吗?

                有没有战绩统计?还是感觉有点疑问,喜峰口一战居然是完败。

                转几则以前西西河文章的存档,请帮我看看几分实,几分虚:

                ==================

                我所知道的29军大刀队刀法的一点情况。 [ 锦候 ] 于:2004-08-16 02:16:13

                以前在老家,有几个老人曾经是29军的士兵。曾经和他们聊过29军大刀队的刀法。据他们说当时29军的刀法很简单,我记得好像他们说过常用的就一下,很简单的,就是在遇敌的时候把刀头朝下,刀口朝着自己,刀的位置是在右小腿的前外侧,当敌人冲刺的时候,把刀朝自己的左上方轮起来,一直轮到头的左上方,用刀背隔开敌人的兵器,胳膊完全的伸展开,当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再朝下按原路线劈下来。按他们的说法第一刀一般只求伤敌,敌一旦受伤就再补一刀。

                要是自己主动进攻也是按这个办法来,但就是上撩的时候一定要撩到敌人的兵器。

                据他们说当时的29军中有很多的陕西,河南人,这两个省份民间有习武的传统,很多的军官,士兵本身就是武术高手。而且他们提到当时的日本兵个子普遍没有这些陕西,河南士兵高。他们提起日本人的战术修养时说得最多的就是“狗日的打枪打得是真准。”,对他们的个人搏击技术倒是没什么赞赏之词。起码是没有我现在在网上常看到的什么日本兵的拚刺刀技术很好的话。

                据我后来看到的资料,29军的大刀是特制的,比一般的刀长,也重,在那么大的一个弧度劈下来惯性想来很大,速度也就很快,刀口所覆盖的面积也很可观,想来是很难躲。

                现在有很多人讨论29军的刀法,我个人认为这几个老人的说法比较可信。

                1 作为一个军队用的刀法,不可能像武术家那样讲究。那么多的招法变化,应该是以简单实用为主。

                2 当时的士兵并非每个都练过武术,部队也没有很多的时间来专门教他们刀法,所以应该是以速成为主。

                3 面对面的搏击时,心理因素很重要,使用者要对自己的兵器招法有很大的信心才行,这一招从气势上,从技术上都很有杀伤力。

                4 当时主要的敌人是日本人,军中的搏击技术应该是以日本人的惯用技术作假想敌来设计的。这一招显然是专门冲日本人常用的冲刺去的。

                向所有的英雄致敬!

                大家聊好了啊!呵呵!

                29军刀法和当时的鬼子军刀[中虎步兵] 于:2004-08-16 08:25:42

                “就是在遇敌的时候把刀头朝下,刀口朝着自己,刀的位置是在右小腿的前外侧,当敌人冲刺的时候,把刀朝自己的左上方轮起来,一直轮到头的左上方,用刀背隔开敌人的兵器,胳膊完全的伸展开,当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再朝下按原路线劈下来。”

                呵呵,一次CCTV体育台有一个专访,当时的全国武协主席(名字忘了)他说到日本去访问.和日本的剑道高手比试过,他说日本剑道的下劈很厉害,因为是双手握刀,力道很大,几乎使他握不住刀.但他用了一招中国很不起眼的招事就破了日本的剑招,就是上撩刀.用刀反手上撩日本人握刀的双手.百试百中。呵呵,这招式和锦候 兄说的差不多啊,专破小日本的刀招,看来当年传授抗战将士刀法的武术前辈都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抗战刀法传说颇多,有三种说法

                1大刀王五的鬼头刀法,请去找电影:一刀倾城:里面王五那把鬼头刀厚达1公分以上

                2抗战时期,中国政府除了聘请着名武术家教授中国刀法,还由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军官传授日本式劈刺,并且研究专门对付剑道的招式

                3苗刀刀法

                说了中国大刀再说当时鬼子军刀,1933年3月11日中国军队第29军第37师大刀队在赵登禹旅长的率领下,乘雪夜迂回至喜峰口日军侧后,摧毁敌炮兵阵地,歼敌服部炮兵大佐(上校)以下步、骑、炮兵3000余人,中国大刀凛凛生威。喜峰口之战,“中国大刀一刀下去,鬼子人刀变成四段”,其实传统的日本刀(武士刀)和当年喜峰口大战中的日本军刀不同,有很大差异的:

                  所谓日本军刀,是指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陆、海军军官、士官所佩的指挥刀。

                  日本陆军在德川幕府末期采用法国式的训练方法,连军常服上纵向佩戴的肩章也是学法

                国的。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日本陆军便改向德国学习军事,而日本海军则师从英国。明

                治十八年(1885年),以麦克尔少校为代表的德国军官到日本陆军大学任教,日本陆军的军事

                思想和训练方法便师承德国。不仅如此,连指挥刀也西洋化。日俄战争时期,日军发现俄国

                骑兵的马刀敌不过日本传统的古刀,之后许多日本军官将家传的日本刀换上加长柄和护拳的

                西洋式的刀装,在刀柄的竹制“目钉”上用铜镀金的樱花加以饰盖,成为独有的东洋刀、西

                洋柄的东西合璧的军刀。

                  1933年2月6日,荒川五郎等议员向日本政府提出复兴日本刀剑的建议案得以通过。一个

                月后,侵占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以重兵突袭我长城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处,遭中国军

                队第29军第37师大刀队重创。因此,日军于1934年废弃华而不实的西洋式指挥刀,军官一律

                佩日本式的军刀。

                呵呵,当时的日本报纸说:“自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以外,而遭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这时的中国大刀,和日寇对战时,往往是一刀下去,鬼子人刀四段! 快哉快哉!

                ==================

                这几乎都是在说大刀队完胜啊,真奇怪。

                • 家园 这个大刀破刺刀的招数是后来才有的

                  长城抗战的时候还没有。而且,即使是这个大大简化、精心设计的招数,也有巨大的漏洞:它是一锤子买卖,一击不中、就来不及回到防守状态了。

                  • 家园 时间对不上啊

                    中虎步兵的帖子里是这样写的:

                    =================

                    呵呵,当时的日本报纸说:“自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以外,而遭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这时的中国大刀,和日寇对战时,往往是一刀下去,鬼子人刀四段! 快哉快哉!

                    =================

                    喜峰口应该就是长城抗战的一部分吧。

                    难道中虎步兵搞错了时间?

                    • 家园 我记得是这样的

                      具体的资料来源一时间记不起来了,这个专门用大刀对付刺刀的招数,是长城抗战后、二十九军总结经验、专门找了一个刀术行家设计出来的。这个招数简单、实用、容易训练,其实它的思路和刺枪术一样、把一切华而不实的花拳绣腿摈弃了。

                      • 家园 刚查了书

                        《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第453页开始的董升堂的回忆“夜袭喜峰口敌后”,描述的就是大刀队夜战日军的情况。

                        应该是长城抗战的一部分吧?

                      • 家园 手头战史资料很少,能否帮忙查一下

                        这个刀法设计出来后,究竟有没有用上过?在哪个战役、战斗用上过?

                        谢谢。

          • 团河
            家园 说到郭小鬼和日军战史都喜欢“会战”

            细节上往往疏漏,贪大。没个上千上万人的不写。

            不过这个东东,会不会是因为作为全局性的战史来写,更偏重于大局和整体的缘故?对于细节,则通过联队战史、资料汇编等其他材料补正

            至于国粉的“会战情结”么,那就是另一个概念了……

          • 团河
            家园 【求助】请教明大另外一个问题

            我在sc上看到你提了几句第四师团的表现问题,比如徐州会战的时候,究竟关东军是哪支部队南下的等等。但当时你没有给出处,不知道你能不能拨冗写个帖子澄清一下,也把出处写清楚。俺们小白也好顺藤摸瓜。多谢多谢,拜上。

      • 家园 我在下面的订正里会提到团河的冷笑话

        后面有另一则冷笑话,萨苏说佟、赵是爱护学兵团把他们放在南面,而南面正是前一天在团河附近驱逐了132师两个团的20师团主力,27日到夜间,南苑南面黄村团河一带枪声大作,摆明日本人会从南面扑过来,这样首当其冲的安排如果是真的,那可真够“爱护”的……

        其实就凭开头萨苏和那个“军校执教的朋友”根本没搞清77以及35-37年,在华北闹事的日军主力到底是从北平北面还是南面来的,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栾升堂的问题我也注意到了,他把大沽战斗写成8月5日才开打就明显不对头,我只是用他的回忆印证大沽口确有战斗而已,时间还是取的日方战史

        • 家园 都象你们这样。

          祖国评书艺术没法发展了

        • 家园 现在很多都不考证,反正就戏说

          新京报曾经登过个文章,讲日本兵一个人打两个机枪,用电话线扣扳机。

          • 家园 海峽兩岸

            都有這個問題。

            我看過一個台灣的報導,訪問了一個七七老兵。但內容就....

            那篇文章的標題是:

            一名國軍砍了十七名日本兵

            ——訪盧溝橋守軍二等兵王春友

            內容則好像天方夜譚一樣,如:  

            七月七日凌晨兩點多,四名日本兵匍匐靠近我軍擔任警戒的斥侯.想一舉俘虜他,沒想一靠近,一陣刀光,四名日本兵的人頭就落地了;久等沒有消息的日本軍,再派了六名日本兵摸上來,沒想,一陣刀光,又是六個日本兵的人頭落地;等得不耐煩的日軍,終於由一名班長率領六名日本兵再摸上來,結果還是一陣刀光,六名日本兵的人頭又掉落地上,剩下的一名日本兵,整顆頭只剩下一半還掛在脖子上。

               這樣慘烈的情況,因為天色漆黑,過程又快若閃電,加上相隔有段距離,國軍這邊一直都沒發現異常,直到過了該換班的時辰,怎麼不見最前線的斥候回來,同組 兩名弟兄一同上前查看究竟,這才發現出了大事,兩名弟兄好不容易才將已經殺紅眼的警戒兵的手中大刀奪下,隨後立即撤回向上級報告,當此同時,日軍也察覺到 失利的實情,近天亮的五時許,盧溝橋附近的日軍就開始火炮攻擊,歷史上有名的「盧溝橋事變」就此爆發;這十七名欲刺探我軍情反被砍頭的日本兵,正是日軍引為「失蹤日兵」的侵華藉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