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分析经济问题,要有客观的分析框架 -- 地九

共:💬85 🌺17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非常感谢提醒.

            不过.

            "货币增长率 = 经济增长率 + 通货膨胀率 "

            是"经验公式",意思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的根据经验总结的,未经严格推导而得到.

            就象改革开放前那个著名的"1:8"一样,即一元货币匹配八元商品,是货币需求和货币供应的最大经验公式一样.

            所以,我引用这个公式,是为了引入分析框架和进行趋势分析,去发现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因素,不光公式左边,就等号右边也是经不起严格数学推导的.

            所以,非常感谢你的说明.

            • 家园 d(ln(uv)) = d(lnu) + d(lnv)

              发现真正的问题是,你在比较两个量的增长率。那么就应该用上面的公式,所以:

              基础货币增长率 + 货币乘数增长率 = 经济增长率 + 通货膨胀率

              经验规则:一边是乘法那另一边也是乘法,一边是加法那么另一边也是加法,一边乘法一边加法是十分怪异的。

              • 家园 算了,我还是详细说明一下这个公式的来龙去脉吧。

                首先,有一个基本的假定,在某一个时刻货币供求达到均衡,则推出:

                货币总供给 = 货币总需求

                如果在这个时刻,货币的发行量正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没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现象,物价保持稳定,则公式变为:

                货币总供给 = 经济增长需要

                如果不是正好匹配,则会对物价造成影响,货币多了,就会造成通货膨胀,反之就是通货紧缩,于是公式为:

                货币总供给 = 经济增长需要 + 通货影响

                同时:

                货币总供给 = 基础货币 X 货币乘数

                以上这些都没有问题,经的起考验。

                问题是在于细节,即用什么口径来衡量这些因素呢?

                比方说货币总供给,是M0,M1,M2?

                经济增长需要,是用GDP增长率?GNP增长率?

                通货影响,是用社会物价变动的平均值,怎么平均,各个指标怎么选取?数字怎么加权?

                在具体工作中会碰到无数的细节,根本就是一个头三个大,数据计算根本就没办法统一。

                但是中国人就是不缺聪明人啊,有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每年如果把国家统计局的通货膨胀率加上经济增长率正好跟每年的M1增长率差不多(当然还是要差一点)而且历年的数据同向性很好,于是一拍脑袋,就写成了:

                货币(M1)增长率 = 经济增长率 + 通货膨胀率

                在历年中,吻合度还算满意,就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于是称之为经验公式,并在实际中使用。

                再说另外一边,由

                货币总供给 = 基础货币 X 货币乘数

                可以近似成:

                货币总供给增长率 相关于(符号打不出来) 基础货币增长率 和 货币乘数率

                马马乎乎一下,就是:

                货币增长率 = 基础货币增长率 + 货币乘数变化率

                反正整个公式也不是严格论证,只要数据同向性一致,就可以了,所以只能用来做趋势分析,不能用来计算(因为中间的实际就不是等号,根本就对不上的。)

                • 家园 您这个也许稍有问题,经验公式的正确性在大变动时很难保证
                • 家园 这是不必要而且错误的马虎

                  其实准确的结论很简单,就是:

                  基础货币增长率 + 货币乘数增长率 = 货币总供给增长率

                  这个公式已经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还有什么好马虎的?

                  更何况你马虎出来的公式完全是错误的。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货币乘数是10,基础货币增长率是1%,那么你的公式给出货币总供给增长率是10%。这完全错了,实际应该是1%。

                  不妨把基础货币数量理解为某种商品的单价,货币乘数理解为商品的数量,那么货币总供给相当于商品的总价格。商品数量固定为10,单价增加1%,总价格会增加10%吗?

          • 家园 送花

            他说的是部分正确,我就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你老兄一提我就明白了。

    • 家园 数据?相信数据还是不相信数据?这是个难题

      呃,我的电脑的价格是4000元,比我老妹买的电脑相同配置的电脑便宜了1000元。可我老妹是用来开打字店的,要计入生产成本,为GDP贡献值比我的电脑大,因为我的电脑是用来灌水的。虽然我老妹的电脑的性能比她的老电脑(5年前买的)测试的性能上看高了300%,可是她的打字效率可没提高5%,但按美国的统计口径看她的新电脑贡献的生产率要比她的老电脑高300%,那她打字店的生产率也要高300%?嗯,她给陌生人打字收钱增加产值,给我义务劳动就不增加社会效益了?对这样的小店,税务局也只能用包税的形式,可今年的形势不好也没见减税呀?……天哪,一团乱帐,这样累加起来的数据有什么用?当然有用!就是给不愿深入思考和细心观察的广大民众以信心的!

      下文摘自张文木先生的《<印度国家发展潜力及其评估——与中国比较>自序》

      从结构比较到制度比较,是我进行中印研究的切入点,而促成这样的想法是我曾经历的一件小事。那天我到医院取体检结果,排在我前面有一位坐轮椅车的残疾人。等取到结果,我发现他的各项化验结果与我的大体相同,有一些比我的还要好。出医院大门时,我回视踯躅于后面的这位残者,心中自问,如果仅凭这些化验数据而不看人的身体结构,难道可以说明他比我更健康,“更有发展潜力”吗?如果不可以,那目前国家发展研究中流行的主要依靠年度的GDP或GNP指数及外贸数量、外汇存量等“最新数据”比较的方法,就一定存在着大误区。国家发展研究,如果不从结构差异比较入手,而仅凭表面经济指数差异比较入手,就一定得不出准确的结论。

      经济的健康与否不能只看数据的,更要从社会现象上观察。

      说句不好听的,数据只是事后诸葛亮。华尔街没出事之前数据漂亮吧?三鹿呢?出事之前品牌价值还有100亿元呢?

      • 家园 很受启发,呵呵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说得很在理。
      • 家园 数据其实无所谓准确不准确,关键看怎么理解。

        数据其实无所谓准确不准确,关键看怎么理解。

        就拿中国的统计数据来说吧,我个人觉得只要统计的基本口径和操作流程不变,统计人员的队伍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统计的误差范围就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经济数据的纵向比较是比较有意义的。

        而各国的横向比较,因为统计的基本口径、操作流程和统计人员都差别比较大,就不好说了。但也有一些数据不同国家这三个因素是差不了太多的,比如发电量、进出口统计,还是可以横向比较的。

        所以,对数据来说,关键要理解造成数据统计误差的原因。

        • 家园 数据是客观。然而选择反映客观现实的测量数据的方式却难

          在地面上的人可以测量出太阳每分钟绕着地球转了多少角度,因此可以得出太阳绕着地球转的结论。

          就拿中国的统计数据来说吧,我个人觉得只要统计的基本口径和操作流程不变,统计人员的队伍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统计的误差范围就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经济数据的纵向比较是比较有意义的。

          嘿嘿,请仔细理解一下我举的电脑的例子 ——电脑的价格下降性能却提升,这意味生产率的下降还是上升?包括组织形式的变化——所谓老妹开的有形的店和我自己作为自由职业者开的无形的店(所谓自由职业也无法离开和他人的分工合作,如仍需订单源、印刷、销售什么的。又:我老妹不开打字店,例子而已)之间生产效率变化无法统计。

          对社会这个巨型系统来说,数据仅供参考。

          • 家园 在美国的统计中,你老妹换电脑不被视为生产率提高

            打字员的生产率提高,是以打字速度衡量的.

            对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是用钱(不变美元)来衡量的,然后用回归分析推出受电脑影响的比重.电脑的影响因子,一般用新增电脑投资,和相关开支,也是不变美元.

            更有意义的生产率指标,是标准吨煤的GDP.

            以为换台电脑,生产率就提高三倍,那是你没学过统计.

            • 家园 哈哈,被误导了,不能骂我。我向来对统计不感兴趣。

              尤其在俺们中国,咱们老百姓对中央统计局和军事统计局可没好印象。

              搜狐读书:美元大崩溃

              然而,从过去的10年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计算机技术取得长足进展,但工业生产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在经济领域,生产力之所以被过度渲染,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计算机,因为美国本身就是世界上领先的计算机制造大国。

              鉴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享乐主义分析家决定重建一个公式,以调整计算机制造商的生产效率,那就是如果一台计算机的性能较先前提高了10倍,那么制造商的生产效率便相应地提高了10倍。换句话说,一个组装计算机的工人,虽然投入还是和先前一样,但现在却取得了10倍的产出。显然,这种计算是极端荒谬的。

              享乐主义者的这种逻辑运用到消费者层面上则更为可笑。既然计算机的性能较先前提高了10倍,那是不是意味着我打字的速度也会提高10倍呢?可是,我打字的速度还是和先前一样的。

              在衡量生产力时,所计算的是消费品的生产,而非资本品的生产,因为后者的惟一目的只不过是为前者的生产提供便利而已,而这也是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消费品可直接被消耗或使用,而资本品则是生产消费品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个人电脑显然属于消费品,但企业购买的电脑却是不折不扣的资本品。企业之所以购买电脑,无非是为了生产出更多的消费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