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四面楚歌之美国篇 美国社会十字路(之一) -- 井底望天

共:💬175 🌺106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还有《盐铁论》

      西方读过管子的人,也是很少

    • 家园 邻居被雷到了就是衰退,自己被雷到了就是萧条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叫萧条(Depression)?和衰退(Recession)有什么区别?

      • 家园 其实一切recession都是depression

        在1929年之前,每次都是叫depression。所以1929年才会有THE GREAT DEPRESSION的说法。

        后来是因为经过1929年,depression这个词听起来太depressing了,所以才改名叫recession。其实就是文字游戏

        • 家园 俺是活雷锋

          惊喜:所有加你为好友的,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我担心中国陷入生产过剩也是迟早的事情

      中国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建设完,所以还可以在发展中掩盖一下这个问题。但是以后呢?以中国人口之多创造的过剩一定是一个极其可怕的事情,没有任何世界市场可以容纳。难道到时候只有战争消灭别的过剩生产力或者强行“开辟一块新大陆”(比如非洲澳洲南美洲)?如楼主所说,可能人类就是这幅德行。

      • 家园 对国内需求而言,已经大大过剩了

        所以宝宝时时刻刻在提醒不能搞贸易保护主义。

        国内新增的基建项目,有多大边际效用也很值得怀疑。类似日本北海道高速上跑熊的事,国内也有。

    • 家园 井底兄真是水平高并且还高产,花一个

      这样的话,估计我在西河再混几年估计也可以出来写文章忽悠人了。萨苏写的东西,主要集中在战争与历史的细节层面,虽然对历史的挖掘相当有深度并且文采斐然,但让我感兴趣的却不多,所以也就看的也不多。但是如今。。。井底兄整一个政经版的萨苏啊!!对我辈真是可喜可贺。

      有一点很好奇的是,井底兄多次提到过去经历过省级高层聊天,也见过周小川等人,但是很好奇井底兄自己怎么去了美国IT业当起了闲云野鹤?整一个“不作为”的渎职行为嘛!小小的鄙视一下先。因为我想起中国今天的局面还是觉得有些侥幸,若不是出了一个朱镕基这样的人物,中国经济的改革力度会有这么深吗?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吗?不死不活缓慢前进的可能性比较大吧。

      • 家园 朱前内阁的有些东西,现在下结论还是过早

        先说点和私人有关的事情吧。当今的中国政府确实是求贤若渴,而本人是因为私人原因(家人的健康问题)不方便回去,倒不是其他什么因素。

        1980年代,高层锐意革新,苦于知识贫乏,因此对年轻人,真的做到了不耻下问,不看出身。是个人才,大把机会脱颖而出。

        但因为大势所然,大家虽然是一番富国强兵的热血,找到的蓝本都是西方的一套,那也是历史的宿命。结果就是89年,当然站的队伍和邓大爷就不一致,只好去国离乡了。当时的情形是,有个人抱负的,就不出声,呆在了体制内。私念不多的,自然就走了人。当年的张玮兄说的一句话,俺是很赞成了。他说,和年纪大的比(官位大的,当时张老兄是天津外经委主任),很多人不如我。和年纪小的比,很多人比我强。

        那真是一句大实话。现在位置上的这群人,多是文革给耽误掉了,水准不是太高。看一看70后的,那可真是人才辈出啊。虽然俺自己不看好,自己这一代人,可是转头看一下,奥巴马兄弟,真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啊!呵呵。

        那时美国两岸聚了一大帮人才,倒是美国政府完全不知道。呵呵。江大爷上位后,立马派人过来挖人,其中不乏很多在上海时,常去他家里吃饭的年轻人。可惜那时经历大变故,最后只有一位沪宁兄,应召了。

        说白了,俺们这一代人,就是给拍在沙滩上的那一浪。呵呵。中国之大,人才将来会是多如牛毛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