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清华经管学院 or bank of canada -- 千里烟波

共:💬59 🌺6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或者我的例子真的比较极端

            两年薄厚,就一步到位,回去作首席了。人比人,气死人。。。

            不过,我真正想说的是,最后拿到什么位子,土博还是洋博,不是关键。在学术圈混,除了科研能力,还要点别的。

            BTW, 我也在SCI, EI灌水的,准备今年底或明年归上海,说不定还能和你哥们一起申请项目呢。什么时候引见一下吧 :)

            • 家园 短信一下什么专业吧

              专业相差太大的话合作就困难了。

              在学术圈混,除了科研能力,还要点别的。

              这也是我想要说的,我之所以建议烟波MM留在国外,就是因为国内做研究要考虑的身外因素态度太多了,一般有经验的人都不一定能够出头,更何况一个刚出道的新科博士。

      • 家园 thanks a lot, for the info.

        If it is not TsingHua, BOC is absolutely the best choice......

        I guess I still have the TSU dream...I really do not know whether I still prefer TSU if it has a different name.

        pls do not laugh at me. I did not make it to TSU from high school by mistake. I underestimate my score by 15 points, have no guts to fill TSU in the form. Its like a "I, hu han san, come back" thing...

        • 家园 mm真的很朴实

          同为擦肩而过的人飘过... ...

          上星期老妈还说,别人考上清华的人就是比你厉害,呵呵

        • 家园 能够理解,也没什么可以笑你的

          我可能是阴暗面的东西看得、知道得太多了,特别是前不久我妻子单位上的一些事情,所以对于回国有一点点排斥。

          在我周围的人,年龄、经历和我差不多,也大多与我持同样观点。

          回国对于某些吃得开的人是有利的,最近新语丝上面对于新近回国的施一公的事情颇多评论,你也可以看看。

          清华也曾经存在于我的梦想之中,曾经也想过回国到清华也挺不错。三年前去清华开过一次会,也还算是一个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发现清华与国内其他高校没有什么两样。几个简单事例:

          1、国外开会,教授一定会一直在场,哪怕一个小土豆的发言,他们也会认真地听并提问地。那次开会,基本上所有老外都坚持在场,就算是刚刚到达还在倒时差的人也坚持在那里。而清华的教授们绝大多数第一天上午来了一趟,最后一个下午来了一趟,中途基本全部缺席,恶习与其他学校一样。

          2、教授水平同样低下,提问往往与论文主题都不沾边。有一个教授(从日本回国的),也许是认识论文作者,或者作者就是他的学生,于是提问时要求论文作者用其模型评判他自己新购的住房,结果搞得大伙全部摸不着头脑。

          3、会议最后那天,一个清华的副校长出席,我不知道他是谁,因为都在外面喝咖啡,于是就与其攀谈,谈话过程中发现其他清华人表现出一种敬畏的态度,还以一种莫名其妙的眼神看我,最后看其发言才明白原因,无非就是官大一级而已,学者们自己的尊严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以后,留心看清华这些教授在国际期刊上的文章,基本没有什么收获,水平看来也就那么一回事,于是也就不把清华高看一等了。

          • 家园 这点在国内实在是太重要

            会议最后那天,一个清华的副校长出席,我不知道他是谁,因为都在外面喝咖啡,于是就与其攀谈,谈话过程中发现其他清华人表现出一种敬畏的态度,还以一种莫名其妙的眼神看我,最后看其发言才明白原因,无非就是官大一级而已,学者们自己的尊严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去年奥运期间回国,见到大学同学,都是向我传授在国内单位里的“为人之道”。能被领导看上,好处自然大大的,这就是国内的现实。

            我大学同学,在国内直博毕业,现在一般工作两三年,这些人中,混得最好的两个:一个在我们专业对口的政府部门里面任副处,导师是校领导;一个是某厅级研究所副高,导师是院士。我这两个同学都很优秀,但不可否认,他们导师在中间起的巨大作用。

            • 家园 我见过的一个

              一直本科、硕士这样读书上来,然后一个交换项目去了香港读博士,2003年香港博士毕业回国后直接就被聘为副教授,基本上一天书没有教过,到现在已经是教授了,博导指日可待,原因除了他在香港发过几篇SCI和EI文章外,他在国内时的硕士导师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导师是本学院的院长,又是本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导,他回去,正好以后接班,这样的接班人导师怎么会不培养呢?

              无所谓,看淡了也就觉得与我无关。

          • 家园 清华

            我也算是在清华上过几年学的。你如果不是清华毕业的画当教师是挺难混的。别的学校我不知道,但清华近亲繁殖是很严重的。我们系有个副教授是从外校调来的。按说他原来的专业在国内的学术水平还要高一些。一直到退休也没提教授。

            • 清华
              家园 现在好像反近亲繁殖挺严重的

              我一个朋友,博士毕业以后在清华经管教书,开始老板说两三年就副教授,结果过两年之后变成五年副教授,现在都不提副教授的事儿了,还讲师中。。。

              • 家园 2000或99年之前副教授好拿

                phd毕业,干两年就能评上副教授,或者干两年posdoc,出站时也能混个副高职称。往后就不行了。我觉得随着高校扩招,还有985这些,老师这块也在扩招,当然扩出来的基本都是fresh phd。这一层的人多,晋升的名额又有控制,竞争自然就激烈了。

                您的同学都在清华做教授了,俺的同学还都讲师着呐。我一个03还是04年phd毕业的师兄还讲师着呐。

                反近亲繁殖那都是口头上的。我上学的那个系,传统工科,这几年新进来的老师,至少80%是自己的学生。外面毕业直接过来做老师的基本上都是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一般至少都给副教授,或者至少给个承诺能回来后马上参评副高职称,当然基本也都能批下来。国内博士,不论哪里毕业的,都得先干两年posdoc,大老板看得上,才有可能留下。这种情况下,肯定是大老板们的嫡系学生有优势,外面过来的posdoc,只有个别特别优秀的能留下来。

                • 家园 看运气啊,也看方向

                  做讲师的同学也是博士毕业,01-02年吧,但是方向太热,只能一直吭哧吭哧教课

                  做教授的(或许是副教授,存疑)同期毕业,但是方向比较冷,而又红又专,几乎是这个方向国内的顶尖人物,放眼全球,据他所说也只有MIT一个实验室的东西可以看,余者不足论,所以提拔得快些也正常吧

    • 家园 .
      • .
        家园 it is complicated......

        I will explain to you later.

        But you are the first one prefer TSU so far...

        Could you say more detail? Your opinion should be professional.

    • 家园 呵呵,我在清华做教授的同学的评价

      最好别回母校去,母校现在很山寨,而且待遇差,国家和纳税人的钱都被庞大的后勤和党政机构给吸走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