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推荐一本书:《毛泽东传1949-1976》 -- 唐一介

共:💬30 🌺6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推荐一本书:《毛泽东传1949-1976》

    昨天我在给长风破浪061的回复里说“目前不宜多提毛泽东,不提有利。”但那是针对代表国家意志的人和部门来说的,而我只是一个无名小卒,所说的话只能代表自己的意见,所以现在来作这个题目,不能算是打自己的嘴巴吧。

    我所推荐的这本《毛泽东传1949-1976》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的,实际上是下册,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来是讲的建国后的事情。相应的,上册的名字叫《毛泽东传1893-1949》,讲的是建国之前的事情,该书出版于1996年,也是很不错的一本书,不过这里主要推荐下册。

    下册,也就是《毛泽东传1949-1976》的出版就比较晚了,是在2003年的12月。04年的时候,我从卖盗版书的小贩那里买了一套,看了看觉得很不错,就拿给一个朋友看,他也觉得不错,我就又买了一套,送给了他一套。书买来之后,很快就看了一遍,后来又零散的翻看了若干章节,这些天里,又每天若干的从头到尾系统看了一遍。这次的阅读,自认为收获不小,对这本书的评价也更加高了,所以才想起来在这里向大家推荐。

    就我所知,《毛泽东传1949-1976》的命运不能说有多好,看的人不能说很多,比较重视的就更少一些。这种情况其实是比较正常的,因为一方面它讲了毛泽东的不少错误,编写人员主观的批评还要更多一些,但在另外一方面,它又不把这种错误归结于勾心斗角的私人之间的权利斗争(高、饶、林、江、张、王、姚等人除外),所以两边都对它不满意,都不愿意看,更不原意重视。

    出现这样的情况,与其说是这本书的问题,与其说是毛泽东研究现象中的问题,不如说是读书方法,研究方法的问题。这一点在现在网上经常出现的讨论、辩论的过程中往往体现出来,那就是想方设法的去寻找对自己论点有利的证据;对不利的证据则视而不见或拼命打倒;对那些看上去在中间摇摆,有的地方偏向自己,有的地方偏向对方的则完全不予考虑,说他们是墙头草。以为如此一来方能保证自己的论点不容质疑,方能把与自己持有相反论点的人说服。

    对于这样的人,我常常想问他一个问题:“你研究这人或事(辩论的对象)的目的是什么呀?”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回答是为了更加真实、准确、全面的了解这人或事(或许还有更高的目的,比如为了自己的提高,为了对现实中的事情有所帮助,为了帮助别人在这人或事上提高认识等等,但这些都是更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建立在这基础之上的),然后他可能会觉得自己现在的做法比较偏离了这样的目的,更像是与辩论的人较劲,争个一时胜负输赢。

    如果能够坚持不忘自己这研究的目的,再加上只需要很少的一点冷静分析,就会发现,对达到这一目的更有帮助的,往往不是那些与自己当前论点完全契合的资料,而是那些像是在中间摇摆的资料。在中间摇摆两面都不讨好,可是他还是要写,还是要发表,还是要花费时间精力来做这件事,是不是这个人闲的没事做,脑筋有些问题,专门好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不是的,至少大多数不是这样的,他既然用心做,一定就有他的目的,有他的理由呢,他既然不是选择站队,不是选择投靠哪一方,那这理由,是不是就有可能比较更多的一点是为了所写的人或事本身,为了给想要更加真实、准确、全面的了解这人或事的人,提供一点帮助呢?

    对于这本书的编写,作者之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曾经说他们虽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指大量的档案材料),有责任把历史原原本本的写出来,但却不能把所有的材料写进去,这是因为“第一受篇幅的限制,第二受现在各种各样的情况的限制,有些东西不太好写。不好写的原因主要还不是因为说出来以后有损于毛泽东,而是说对现在有些人不利,这还是有一些禁区的。”但是他们保证了这一点:“凡是写出来的东西都是真实的。”

    对此大家是否相信呢?某些人会选择相信,某些人可能不大愿意,这不愿意主要是因为那个第二点。那么,放宽一点标准,只针对那个保证,也就是是否相信书中所写出来的东西(主要是直接间接引用的各种原始资料)都是真实的,这回,选择相信的人可能会更多点,但肯定也还是有不少人继续选择不信的。不信就不信吧,一年两年不信,五十年不信,一百年不信,过几百年了档案都能开放了,那时候总是会相信的。这是李捷的自信,我也有这个自信。

    上面这两段,主要是为了说明这本书是“给想要更加真实、准确、全面的了解这人或事(这里主要是毛泽东)的人,提供一点帮助”,因为前面只是说的可能嘛,虽然这可能比较大,但谁敢保证不是别的可能呢,我也不敢保证,所以要做这样一个说明,才能把这个问号去掉,变成句号。

    对“凡是写出来的东西都是真实的”这句话该怎么理解?我觉得呢,这个真实还应该是针对书中建立在各种间接直接的档案资料之上的叙述而讲比较的好,而不应把随处可见,数量很多的主观评价和结论包括在内。因为原始档案的真实往往代表着事情的真相,而主观的评价的真实却不能证明这一点。人的看法总是各式各样的,同一个哈姆雷特,在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面目,对认真的读者来说,自己眼中的这面目自然是真实的,但怎么能就此说自己这个面目才是真正的哈姆雷特,其他那九百九十九个都是假的呢?你就能代表莎士比亚呀?

    何况,在这样一个题材中,什么地方必须要做出评价和结论,以及应该做出怎样的评价和结论,不是作者自己能够控制的,不是他有所感而不得不发,而是因为需要。如此一来,这样的评价和分析不但不能代表人和事的真相,甚至也不能代表作者的真实看法了。这样的情况在书中有不少,有些地方还很容易看出来,因为它刚刚做出了一个评价,后面紧接着的叙述就把它推翻了。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的《知难》中说,“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知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这对我们读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指导。尤其是最后面的“知其所以为言”,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看到一篇文字,一本书,要去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而不是写别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

    不仅是“言”如此,对事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做了一件事,我们也要“知其所以为事”,然后才能算是真正的知。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整合,我们所研究的对象——在这里主要是毛泽东,才会不再是由若干事情言论堆砌起来的干巴巴的集合,而成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集合是有排他性的,它总是先定下一些规则,再把符合这规则的东西纳入进来,那些不符合这规则的,自然就被排斥在外,视而不见、不予考虑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嘛,这个规则就是那片叶子。当然,这规则是人制定的,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若是认真在研究这个集合,那就会不断地对规则进行完善,不断地将原来不包括的东西纳入进集合中来。不过这终究不是办法,一则太过繁琐,耗费时间精力却所得有限,更主要的则是人总是有自己的盲点,因此而几乎难以制定出一个完美的规则,因此有些东西将始终被排斥在这集合之外。

    而只有还原,将其还原成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才能设身处地的考虑到各种客观形势与主观状况,才能去了解他,才能去理解他,才能得到真实,才能看到真相。

    对这本《毛泽东传1949-1976》来说,我们只有做到了“知其所以为言”、”知其所以为事”,才能排除不必要的外在干扰(比如上面所说的书中的一些主观评价和结论),排除各种内在的困扰(比如头脑中缺乏事实支持的先验的评价和结论),从书中得到最大的收获,为还原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毛泽东(以及书其他一些人重要人物)创造出良好的条件。

    (当然,搬出这几句话来,也有我的私心在里面,因为担心有人追问我那个“而是因为需要”里的“需要”到底是什么需要,所以干脆把它搬出来做挡箭牌。毕竟我是在这里推荐这本书,而不是在这里研究这些作者,研究李捷这个人,如果就此长篇大论,就难免主次不分,思维混乱了。更何况,因为需要,这样的长篇大论现在也未必能做。这是题外话,所以打上括号。)

    末了,重复一下开头的几句话。我们研究历史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去研究毛泽东,是为了要打倒他吗,是为了要替他打抱不平吗,还是有着虽然看上去没有这么“伟大”,但在实际上却更加重要的理由,比如说是为了对过去有一个比较客观准确的认识,以便促进自己的进步,以便对未来有一个更明确的,更向上的目标和方向呢?毕竟,我们属于现在,我们将走向未来。

    最后,再次郑重向大家推荐《毛泽东传1949-1976》这本书。

    另:本来打算写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对这本书的,对毛泽东的等等,但考虑到这是一篇荐书帖,把这些东西放进来不合适,就放弃了。若有机会,若有条件,也许下次写一点。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