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熊蕾的另外一个系列文章:克什米尔公主号"案件 -- wage

共:💬99 🌺1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还要再谈一下这份密电的价值,

      这份价值在于免于一国总理一死。因为我国确实为恩来租用飞机,国民党方也是下令爆破。最高层也是改变了总理的行程,要不然就没有必要租飞机了。最后的事实也是克什号失事。那么,后来发生的事与我父亲没有多大关系,高层的真实想法,如何向公众向历史解释,也同我父亲没有太大的关系。我父亲立了大功,级别要高出一大块,这是国家对他的奖励,我也到了北京,上了最好的学校。当时我父亲也就三十出头。

    • 家园 熊女士的逻辑也够混乱的

      香港是中转站,当然可以换。印尼开会地点

      是终点,当然不能换,难道受到威胁正事就

      不干了?照这逻辑,布什天天受威胁,干脆

      只能窝在地下室了。

      外交部通知港英当局难道真就直接说有炸弹?

      消息都这么详细了,干嘛不推迟飞机日程?

      她的逻辑,居然都想总理换日程了,都确切

      知道要放炸弹了,却不让其他工作人员换日

      程了?扩大威胁范围,也没什么不妥啊。

      得到情报哪就能那么详细那么准?我觉得得到

      特务暗杀意图的情报,也不是百分百确定,预

      防万一,总理换行程了。要真的绝对确定,推

      迟起飞时间,甚至换飞机都成,还不让定时

      炸弹立马失效。

      一面说着不要臆测,一面就把屎盆子都扣张闻

      天身上去了。

      • 家园 说得好!外交部的说法虽然委婉,其实更全面一些。

        因为得到的情报只是一种可能性,如果说的太具体,比如说国民党方面要安放炸弹,那港英当局可能就会只检查炸弹了, 这样会限制保安人员的思维。

    • 家园 现在,需要大家努力,搞清楚克什米尔公主号的

      真实历史细节,必尽岁月还不遥远。我再三说,我对此事一无所知,还是儿子长大后来美国告诉我的,他说是听奶奶说的。此事一直非常绝密。现在要是能公布当时的记录电文就好了。当时参与此事的人不只我父亲一个。很小的时候我有感觉,父亲的老战友总以异样的眼神看着我。当时那位密码专家能背诵康熙字典,这些人的后代还在。武汉破译立大功的还有好几个人。

      • 家园 潘兄,感觉你没有仔细看熊蕾的文章

        当晚,外交部办公厅获悉,台湾国民党特务欲破坏我代表团所乘飞机,并备有定时炸弹。同时,昆明长途电话传达周总理的紧急指示,要外交部将此情况火速转告香港新华分社和我国代表团,要他们立即向香港当局提出交涉,并请香港当局保证我有关人员的安全;同时指示外交部在北京向英代办处进行交涉。办公厅主任董越千当晚将周总理上述指示转告了香港新华分社和我代表团。

        就是说,文章并没有掩盖我们事先知道了可能有特务破坏的行动,也就是说没有隐瞒您父亲这些幕后英雄的功绩,而且准备公开通知香港当局。这和你说的领导知道消息,但是周总理为了政治目的故意隐瞒的说法是直接矛盾的,而且人家有各种通知等为证据,不是自由心证或者孤证啊。确实我们需要许多细节,请对比看看。

        • 家园 关于我父亲,他是一位极优秀的侦听专家,中国历史上

          许多相当重要的电报都是他亲自截获,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负责全军的侦听工作,可以说是奇才,他在延安八年没有睡过安稳的觉,这也损害了他的健康。作为他的职责,他准确无误记录下电码,他的工作可以说已经结束。那么。剩下的,需要破译,上报,首脑机关认定采用,同他没有太大的关系。克什密电的价值,我国高层已从侦听渠道得到相关内容,具体的做法是最高层的事,问题是又造成这么大的后果,这是需要历史说清楚的。我父亲把我军侦听事业推向颠峰,也就是截获了这份电报。

          • 家园 老潘的话好像有点大了

            “负责全军侦听工作”的另有其人,不只一个,姓W,姓D,但都不姓潘。他们二十多岁的时候就都是老红军了。另外,老潘还有一个BUG,全国搞这个事的根本没有几十万人。最高峰的时候也没有,从红军时候算起到现在所有干过这个的全加起来的也没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