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印度塔塔财团盲目扩张吞苦果 -- mandman

共:💬56 🌺3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请教一下,日本人签宝钢合同的典故?
                  • 家园 宝钢一期吃了很大的亏

                    宝钢本身是洋跃进项目之一,论证不充分(其实就是拍脑袋拍出来的),谈判人员对商务谈判又不熟.洋跃进是华国锋下台的罪名之一,不过宝钢项目据陈锦华说是老邓拍板的.70年代末“洋跃进”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文可见,洋跃进一度是当时领导层的共识,华国锋不过负了领导责任而已.

                    一是场地不对,上海那地,下面都是沙,后来补打了很多钢筋(当然也是从日本进口的),大约到了二期中段,这个问题才算基本解决(钢筋基本打完)

                    二是设备不对,吃不动国产矿石,只能吃澳洲和巴西矿石.这个问题在<三井帝国>一书中也有提到过,因为设备制造商是三井集团的,而几家矿业公司,三井也是大股东.前几年的铁矿石涨价,对三井来说不过是左口袋放到右口袋而已.

                    三是设备不是最先进的.不过这个问题其实不该算,在80年代大批引进的日本家电生产线都是日本的退休生产线,对付中国市场够用就行了.

                    四是后续配套的要价高还没办法还价.卖设备卖高价配件这个也是惯例了,其实当时只是因为刚开国门,中国人有些不习惯而已.日本人开香槟庆祝,大概是当时就已经看到了这笔利润.

                    五是当时花了不少钱,一二期是300亿RMB,80年的GNP才4000亿RMB.我不知日本的那个优惠贷款占比是多少,但是后来日元升值,还贷压力增大,也是被人骂的原因之一.

                    总的说来宝钢还是为国家作出了正的贡献的,虽然有人说不如放在宁波,但是包括在新的钢品种研发上面,得利于上海的人材基础很多(不知道徐匡迪起了多大的作用).我记得我读书那会儿,首钢三十万人和宝钢三万人的钢产量是一样的,更不要说鞍钢了.

                    不过98年听我武钢的朋友说,武钢进了新设备后,效率比宝钢高,然后宝钢就在协调会上面要求武钢限制产量云云.宝钢的企业文化还是国企的那套.

                    偶一个大学死党的父亲是宝钢领导之一,五套班子之一,和黎明配合工作的.当时去参观的感觉是环保做得很好,比杭钢好.十几年前我去杭钢玩时看着头上横跨路的管道在漏黄烟.

                    说到宝钢,就不能不说到黎明,他从83年管到98年.偶没见过,不过他的口碑和威信不错.

                    1983年3月,黎明受中央和冶金部指派,离京赴沪,开始主持宝钢建设和生产工作。刚刚上任,黎明就感到巨大的压力。

                      宝钢建设之初,社会舆论就三方面问题反对建设宝钢,除了政治上的因素外,很多人提出中国已经拥有许多钢铁企业,为什么还要建钢厂?即使建钢厂,为什么花那么多的钱从外国引进技术和设备?外国的技术我们能掌握吗?其次,宝钢生产需要进口矿石,一旦人家卡脖子,宝钢怎么办;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人们的观念是“开发矿业”、“不搞无米之炊”,大型钢铁企业都是建在矿山附近,正所谓哪里有矿,哪里建厂,故而许多人纷纷置疑:上海既没有矿又没有煤,为什么要在上海建钢厂。此外,概算的投资是不是一个无底洞,也是疑问。经过这样一番争论,宝钢建设就停了下来。

                    宝钢建设被分成两部分,就是后来所说的一期和二期,把已经到货的设备安装生产,作为一期,其余作为二期,二期工程暂时不考虑。黎明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走马上任的。

                    • 家园 宝钢责任应该是老邓吧,

                      当然,我们也不能苛求70年代的决策层有现在人的经济头脑,当时谈判的还有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呢?

                    • 家园 宝钢常去

                      印象最深的就是其核心9672,IBM的大机,因为是封闭系统,据说每年付给IBM的维护费可以将所有的机器用最高级的小型机全部换掉。但谁也没法动之。

                      • 家园 无非下不了决心而已

                        当年程控交换机,不就是下了决心把日本货扔掉,再也不受制于人?

                        肯下决心的话,那点数据备份,系统切换都能做的.

                        不过国企文化就是多做多错,你抢着做事,还要怀疑你是不是从中拿了好处.不是很有背景后台且雄才大略的人,或者不是有极大相关利益在里面,是不肯动的.

                  • 家园 那是很久以前了,估计网上还没有资料。日本人...

                    是卖设备吧,谈判很久,最后签约了。日本人回宾馆开香槟庆祝,中国人怀疑是吃了大亏。具体怎样不得而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