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小评美国电影协会百年百大电影 -- 小椰

共:💬107 🌺13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电影拍摄者篡改了日瓦戈医生这部作品

          帕斯捷尔纳克的这部不朽的小说是我最钟爱的苏俄文学作品之一,在我看来,其地位仅次于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但是由于帕斯捷尔纳克被苏联官方认为是异议分子,对其实施了迫害,导致他在西方受到了很高的追捧,作家本人是无辜的。他的命运接近于自己作品当中的日瓦戈。《日瓦戈医生》里的医生形象,反映的是旧式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之后的遭遇,反映他们从革命的追随者变成革命的反思者这一转变的过程。

          但是西方的电影严重曲解了这一过程,把日瓦戈医生描写成为十月革命的受害者,剥夺了他对革命进行的各种反思。电影当中既没有描写拉拉在革命前的遭遇,也忽略了科马罗夫斯基这些革命的投机者以及斯特利尔尼科夫(拉拉的丈夫)走上革命道路但是最终被革命毁灭的过程。正如同西方版的《战争与和平》一样,西方永远也拍摄不出有着真正俄罗斯风格的电影,他们只能抽取其中能为自己理解和欣赏的部分,加入他们自己的煽情元素,然后拿来蒙骗那些老实巴交的观众。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托尼娅应该是日瓦戈的女儿。她的命运,跟巴黎毫无关系。是日瓦戈的弟弟(一个相当有权势的将军)在二战之后发现了四处流浪的托尼娅,并且收养了她,将她抚养成人,并没有离开苏联。电影当中把这一切以巴黎结尾,在我看来,实在是一种嘲讽。

          • 家园 老兄的结论有点先入为主了

            电影拍摄者篡改了日瓦戈医生这部作品---这个结论虽然很有可能是对的,但我认为不是您通过看这部电影自己得出来的,而是先入为主的stereotype。

            老兄很可能没有看过这部电影,或者看得不够仔细,因为您的回帖里有两处硬伤:

            1.您把日瓦格医生的妻子和女儿的名字搞混了。电影中日瓦格医生的妻子名叫Tonya,演员是卓别林的女儿Geraldine Chaplin。原著和电影里,都写到Tonya和日瓦格医生失散后最终定居巴黎。日瓦格医生和Lara的女儿在小说里名叫Tonya(Tanya?),在电影里并没有提到Lara女儿的名字,而是以“The Girl”代表。

            2. 因为在前面认错了人,所以这里想当然地认为电影中把这一切以巴黎结尾。其实电影的结尾是日瓦格医生的女儿不认她有权势的堂叔,和她男朋友兴高采烈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去了。

            对于文学作品的不同解读,其实是来自于个人不同的价值观。我倒觉得使用“篡改”一词本身来评论一部作品,已经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某些东西之上。对于这部电影这样的解读,I don't buy it.

            • 家园 个人看法

              其实电影的结尾是日瓦格医生的女儿不认她有权势的堂叔,和她男朋友兴高采烈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去了。

              谈不上兴高采烈吧。更多是印象是她不想和将军这个阶级(革命者)有关联而已。我认为这是西方人的真正目的所在:年轻一代放弃老革命者。

            • 家园 任何人都存在着先入为主的感觉吧

              我在这儿的确犯了个错误,不应该把托妮娅到巴黎定居作为电影改编的一种嘲讽。这个在下面的回帖中已经说了。但是我也说了,托妮娅在全书当中仅仅出现在上半部,在她全家被驱逐出苏联之后,基本上没有更多的情节。

              这部电影我看过,对于它当然冗长也深有体会。不过我只看过一遍,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书籍当中那些让我感受深刻的地方我没有在电影中找到,这使我深感失望。如果说,先入为主指的是这些方面的先入为主,我相信我是很难改变这些印象的。这本书最出色的地方,在我看来,是革命发生之后,日瓦戈从前线回到莫斯科再到尤里亚津的那些经历。他是如何与拉拉数次错身而过,他是如何度过那些艰难的日子,如何被强行编入游击队,如何看见亲人如何离自己而去,如何直面死亡与生存的。苏俄文学出色的作品当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一个人的命运与他的时代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但是西方电影当中明显缺乏这样的表述元素。个人即个人,成功归于个人奋斗体制的胜利,失败来源于他与生俱来的性格缺陷。用这样的叙事习惯,无法表达另一个文化当中的许多审美问题。

              日瓦戈的女儿名字应该是坦妮娅。电影和原作当中说的大致不差,坦妮娅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去了。是不是离开了有权势的将军庇护,我不太记得清楚,原著现在不在手边。关于先入为主的这个问题,还是见仁见智吧。

              • 家园 花您

                和您正好相反,那本砖头一样厚的小说《日瓦格医生》我只读过一遍,如果说到小说,我没有什么发言权,倒是这部电影看了很多遍。

                您叙述的那些在原著里感受深刻的场景情节,大部分我仿佛都在电影里看到过了。而且电影艺术的表达的画面音乐的直观和易懂,文字艺术难以匹敌。给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日瓦格医生和lara护士一战期间在同一所医院工作,桌上一盆绚烂的向日葵直到他们分离的那一天才凋谢。这样的画面,配合Lara主题的音乐,给人的冲击,给人的感动,正是这部电影的入选100大最佳电影的重要原因。

                从这部电影里,我得到的感觉,正是您说的那句话:苏俄文学出色的作品当中存在着这样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一个人的命运与他的时代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我倒是觉得,我从这部西方人拍摄的电影里得到了类似您看原著得到的感觉。可能真是即使看同一个东西,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感觉。

                • 花您
                  家园 回花,求同存异吧
                  • 家园 看来我抛砖引玉了呀

                    引出这么多好评论。

                    我胡诌几句,不知为什么俄国很多名著都是大部头?(虽然短片小说精品也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静静的顿河》,连那个《炼钢手册》都不短。很多看了结尾就忘了开头。反观美国小说就很少有特长篇的。

                    是不是俄国太冷了,作家一年到头基本都蹲在家里写作,不知不觉就写的很长了?

                    • 家园 我妈妈开始也有同样意见,

                      不过,自从她看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之后,就改变了看法。还好我没有给她推荐左拉的系列,不然,她恐怕会对所有的长篇小说反感的。

                      其实,长篇也有许多是很好看的,要看作者的功力的。早期的美国的长篇也是有许多多余的记述,看起来有些象俄国的作品。当然,外国的人名地名比较难记,这也是一个难点啊。

                      冬天,抱着一部大部头书在被窝里读,你别说,还真过瘾呢。一天一个长篇,一天一个新世界。

                    • 家园 您倒是说出一个我平时不太注意的现象

                      我粗粗想了一下,这可能跟文化积淀有关,跟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有关。不过我不是中文系出来的,也没啥权威这么说,只是一种个人感觉而已。

                      一个国家的历史能够给这个国家的文学创作者提供无穷无尽的源泉,这一点在欧洲小说史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是中国是个特例,似乎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曾经讨论过为什么中国没有太多的长篇小说——有些结论认为中国文学中缺乏市井之气,颇有曲高和寡的感觉。我们回到原来的话题之上,欧洲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的历次战争、剧变以及多种文化的交互融合,孕育了无数传奇和历史情结,这是欧洲小说兴起的源泉。我从前学习欧洲文学史的时候,曾经有一个章节专门探讨过欧洲现代小说的起源,大部分观点都将这勃兴上溯到《鲁滨逊漂流记》。此后欧洲小说在几百年的历史里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流派纷呈。其实并非俄罗斯才有长篇小说,类似德国的歌德那个《浮士德》,也是看得我晕乎乎的。巴尔扎克和狄更斯等小说名家的作品更是短不了。即便是不讲究情节的意识流作品,也出现了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在篇幅上也不逊色于任何俄罗斯作品。这些作品的出现,应该认为,欧洲的历史演进和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催生了这些作品。

                      美国并不缺乏长篇小说。在美国建国早期出现了费尼莫·库珀的小说(在我看来,这些小说放到如今,更像是流行小说〉。继承了长篇小说传统的还有麦尔维尔,写出了著名的《白鲸》。此后,杰克·伦敦可以说继承了长篇小说的传统,在自己写出优秀短篇小说的同时,还写出了《马丁·伊登》和《海狼》等长篇小说。不过,这些小说的大都篇幅都短于欧洲的大部头,更像是放大的中篇小说。在学习西方文学史的时候,我本人比较反感传统教科书里提到的那些美国现实主义作品,例如《美国的悲剧》、《夜色深沉》等等,没有读过,不合适发表评论。出现类似欧洲篇幅的长篇小说,在我看来,是在20世纪中期。我读过的小说中最为著名的是《战争与回忆》以及《战争风云》,赫尔曼·沃克的这一套作品肯定够长了,因此才能在里面容纳波澜壮阔的二战全景(即使这样,也还是漏掉了中国和北非两个重要战场没写)。此后还出现了厄普代克的《兔子》系列小说,我只读了其中三本,据说总共有五本。从美国小说的发展趋势来看,似乎要比欧洲稍微慢一点,小说强调情节甚于强调心理描写,也缺乏托马斯·曼在《魔山》,歌德在《浮士德》当中的许多玄幻特色。这固然跟美国人实用主义传统有关,也是因为历史的积淀不足,缺乏想象力和理解力所造成的(《星球大战》之类的东西和英国的《指环王》两者的想象是两码事)。当美国人逐渐找到自己的历史根源的时候,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开始步入暮年。在当今小说商业化已经形成大潮,因此不太可能出现更多的长篇小说。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在戏剧、音乐、诗歌、小说等艺术形式上,又增加了影视以及互联网文学。小说在未来,可能将依附于影视或互联网文学之上。

                      一点浅陋的说法,有点含混。呵呵,献丑了。

                      • 家园 说的不错

                        想来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特别同意这两句:

                        这些作品的出现,应该认为,欧洲的历史演进和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催生了这些作品。

                        当美国人逐渐找到自己的历史根源的时候,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开始步入暮年。

            • 家园 有点纳闷儿为啥大家不用冬妮娅呢,多好的翻译啊

              难道会是因为害怕和保尔的那个冬妮娅混了?

          • 家园 对的

            我也感觉电影中特别想突出受害者的形象,忽略了许多其他的东西。好像把他个人形象浪漫化了,好像他本人是不食人间烟火被突然摔到地面上一样。

            特别扯的是,老是让他在环境特别艰苦的一家人没饭吃的时候,突然镜头一转,开始关注小雪花呀天空呀一类罗曼蒂克的冬冬。所以我特别可怜他老婆嘛,人家原来也是大小姐一个呀,本本分分的跟着他过日子,片子里连个正脸特写都没有。

            • 对的
              家园 对俄罗斯美丽的自然的描写,

              是为了突出主人公对祖国的爱,为这样一个善良的爱人民爱祖国的人遭受这么多的人为的不幸而鸣不平。80年代初的一些中国影片,也有很多这样的内容,比如说《牧马人》。至于小三的问题,似乎跟作者自身的经历比较有关系,一个作者的知心红颜一直不顾重重压力支持着他,直到作者辞世。从心理学来说,内心承受了巨大压力的时候,往往会对自身感情有更大的忠实,会更加不顾一切的追求爱情,而不是妥协。如果不是重重磨难后的重逢,和拉拉恐怕也没有可能到肉体关系的地步。当然,听说妻子怀孕的时候,主人公这次又重新选择了家庭,不过,被游击队所劫持,才使得这一段感情,暴露了出来。深爱着医生的托尼亚当了解了拉拉之后,也原谅了这段感情。

              不知道是否因为对三角关系的看法,让你认为《卡萨布卡》也很一般了呢?本人觉得那个影片值得看几遍的。

          • 家园 托尼亚是医生的正配。

            这段婚姻似乎早被注定,所以,即使医生后来知道拉拉才是自己真爱,也只能痛苦的选择分手。至于女同胞不理解为什么找小三,其实,我感觉那只是那个特定年代的产物,如果没有战争,没有那么多的不满,相信那段感情是可以被控制在意会的程度,就像在前线医院的时候。如果女同胞们意会也很介意的话,那我只能说,感情不是人所能够控制的,它会自然的产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