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海禁:关于明朝的体制的断想 -- 查理五世

共:💬10 🌺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海禁:关于明朝的体制的断想

    明朝海禁闭关锁国与明太祖的政治理念密切相关的。

    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出身赤贫的皇帝,是想恢复一种鸡犬声相闻,老死相往来的简朴的农业经济社会。如果有可能,他甚至想废除货币和商品交易(怎么这样看着眼熟?呵,没错,老毛也是这样的),因此明朝初期居然实行的是实物税。

    更可笑的是,建造南京这一世界上最雄伟、最长的城墙,每一块城砖居然是从全国各地烧造好后运过来的,明太祖一点也没有想到,在南京建一个烧砖工厂是更高效的、更经济的手段,这就是他的思路和治国理念。

    明朝每户人家都要承担实物税和徭役,任务很可能就是押运从千里之外征收的几百块城砖或几千张纸送往南京,轮到这一光荣任务的家庭结局就是破产。

    军队也如此,实行卫所制,官兵自耕自食,明太祖很得意,说他是养百万兵不用花一分钱,但结果是只是养活了百万农民而已,军队素质与农民无异。

    这种体制相对于宋代是一个彻底的大倒退,结果是拥有上亿的人民,面积几百万平方公里的明朝国家的动员能力还比不上同时期的只有三百万人口的摄尔小国英格兰(16世纪),更敌不过只有上百万人口的后金国。明末的动员能力极差,最大一次全国动员的军力不过就是松山会战时的十三万军队,已经穷尽国力了。

    有了这个背景,明太祖实行海禁就一点也不奇怪,连国内贸易都要禁止,更何况是对外贸易?防倭寇不过是实行海禁的一个很好的借口。

    至于郑和下西洋不过只是一次政治行为,表演的成分居多,导致的结果只是劳民伤财,因此遭到所有臣下的反对是必然的和应该的。这种下西洋的政治秀再表演几次,明朝差不多就要破产了,明成祖这个人实际上是汉武帝、清高宗一流的人物,执政时间一长的必然结果就是国家的破产,幸亏他早死,否则可怜的明朝财政如何经得起他的折腾?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感性煽情而已

      明朝是儒家农业文明末世不假

      但说16世纪的英国动员能力比明朝末年还强

      有什么实际依据?有什么量化指标?

      明朝在政策上对国内贸易的限制 其实比同期任何文明都少 当然体制和实际执行是另外一回事情

      但谁也不是算命的

      谁能预料到技术进步居然可以让工商业成为人类生活的主流呢?

    • 家园
    • 家园 不过为什么后世的皇帝也这么小农呢

      说明太祖贫农出身,看不惯享乐可以理解,但后来的皇帝可都是小资了,还有几个爱财如命,逼得矿工造反。他们怎么会不明白收关税比收田租来钱快的道理呢?就算他们不明白难道手下的马屁一个都不明白吗?再说太祖的规矩也不是不能改的,尤其是关系到money的问题。而且明朝也不是什么都不缺,就算对香料不感兴趣,日本的武器,荷兰的枪炮都是好东西呀,明朝发达的纺织业也可以赚不少银子。

      • 家园 我想主要是这几个原因

        一。明朝皇子教育普遍不佳。

        二。相权相当时间掌握在没有文化的宦官手里。

        三。明朝用八股文取士,出了太多书法和道德文章一流而没有经济济世能力的大学士。

        四。朝廷党争,长时间的奸臣/忠臣混战。

        一般来说,利益驱动是对的,但是它需要三个条件:

        一。分析和判断利弊并采取适当对策的能力。

        二。利弊对策的政治风险分析自由度。

        三。对外竞争驱动的压力。

        上面三点,明朝君臣有时候能够做到第一点,很难做好第二点,很缺乏第三点。我想这是由于长时间的极端专制、权力结构不合理(皇帝有绝对的权力,宦官掌相权而群臣无权)和儒士的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儒学到了明朝,已经没有活力了,造就的多是有文化的奴才和党争。

    • 家园 查理兄写得好,

      提供了更多证据说明为什么明朝可能闭关锁国。

      但是,(我问了老兵同一个问题),唐宋元大抵允许商人和海外贸易相安无事地存在了几个世纪。从1421年后,破先王旧制(朱元璋比朱棣残暴吧,也允许海上贸易存在了几十年,没有禁海之说,朱棣算是锦衣玉食,应该比他爹要更能理解有钱人的生活吧。)然而从七下西洋到封关禁海,这是突变,是个不寻常的反应,不是一件事情慢慢发生的逻辑结果,总得有不寻常事情发生来解释吧?

      • 家园 下西洋纯属明成祖个人的行为

        俺同意风雨兄的意见:下西洋是个异数。

        下西洋的动机完全来自于明成祖,一是怀疑建文帝隐藏在西洋,二是为了宣扬国威进行的政治游行,没有任何实际的经济价值,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帐。最多招来几十个小部落所谓的国王们来朝见,骗点中国的钱财,但这很符合好大喜功如明成祖者的胃口,但却是国力所不允许的。---怎么又看着眼熟?

        大臣们慑于明成祖的?敉?,敢怒不敢言(成祖可是动不动杀人),正好借三大殿烧光的机会发难,逼得成祖罢下西洋。继位的仁宗、宣宗相比较成祖来务实,当然看不得这种花架子,下西洋的政治游行被废是必然的。其实不要说七下西洋,就是七十次下西洋,按照这种动机,也是对中国有百害无一利的,一不殖民,二不贸易,徒费国力而已。罢下西洋是一大善政。

        至于海禁,那是明太祖下的命令,“片板不得下海”,明成祖违抗父命(皇位都敢篡夺,太监也敢任用,何况海禁?),而以后的仁宣二位又恢复祖制而已。

        总得来说,明朝是个没谱的皇朝,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大臣无法制约,因此什么祖制不祖制的所有制度都可以任意由着性子胡来,尤其是明成祖这一类个性极强,爱面子的所谓雄才大略式的皇帝,想干什么就是什么,想迁都就迁都,想下西洋就下西洋,没办法的事。

        • 家园 这有一段海禁与闭关的资料:

          1. 明代的海禁

          明政府禁止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亦称「海禁」。始於明初时张时弛,但

          直至明末都为曾撤销(26)。海禁政策始於明太祖朱元璋,他除了允许部分国家或

          部族透过朝贡的方式前来贸易外,其他私人的海外贸易一律禁止,而屡颁禁令如下:

          洪武十四年(西元一三八一年)十月己巳。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27)。

          洪武三十年(西元一三九一年)四月己酉。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28)。

          除此之外,在洪武二十一年时,因防倭寇曾有过徙民墟地之举,但说法各不一,如

          有说是汤信国在明朝洪武五年(西元一三七二年)曾主观的认定澎湖岛民有叛离并

          且难以信任的理由,向朝廷提奏,要把澎湖岛民迁回内地,但最先是以安抚劝说之

          策,到最后似乎得不到结论,从洪武二十一年(西元一三八八年),周德兴巡视福

          建海防,以澎湖为海外孤岛,不易防守,且有接济倭寇之害,建议撤守澎湖,太祖

          许之逐废巡检司,将澎湖居民迁徙到漳泉二府(29)...等的说法。而明初放弃澎湖,

          徙民墟地可能非只一次,而其原因列举倭患与抗官之二说,似均属可信(30)。但

          是话虽如此,实际上,明朝官厅想真正的要把澎湖的汉人全部迁回大陆,并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澎湖与大陆间的来往或许因一时被阻而中断,但是,福建沿海居民的

          冒险心及给予政府衙役的贿赂,立即使这种政府的禁令变成具文,所以澎湖的兴旺

          依然继续不灭。而到了明成祖永乐之后朝廷虽一再的重申禁令如:

          永乐二年(西元一四0四年)正月辛酉。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贷,交

          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逐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

          在有司防其出入(31)。

          但以远不如明太祖严厉,而且禁令的范围也逐渐缩小,此后对海禁都采较宽容的态

          度。到了嘉靖元年(西元一五二二年)朝廷认为贡舶贸易也助长了倭寇,於是连合

          法的贡舶贸易也都一并禁绝(32)。隆庆年以后由於倭寇之患已大致平息,明廷才

          又废除部分禁令,虽然明朝朝廷缓和了海禁政策,但并不是公然允许海外移民和对

          外贸易,特别是葡萄牙与荷兰愈是频繁的要求开放通商门户,明廷就愈严加拒绝。

          於是在一六二二年时,荷兰军官率舰艇七艘,在澎湖妈公(马公)港登陆,不发一

          枪一弹便占领澎湖,上岸后立即要求割让澎湖并准许能在中国沿岸自由贸易,而最

          后在两军长期的相持不下,明军使出「海禁」的手段,来封锁断绝荷人的粮食和水

          源,最后荷军终於在风柜城头竖起白旗投降,而分乘13艘船横渡海峡,往台湾位於

          当时叫做大员或台湾的台南安平登陆(33)。而这种严厉的海禁政策,不但无法遏

          阻私人海外贸易,反而造成商人和地方官相互勾结,继续进行违法贸易,而明朝历

          代皇帝对海禁的态度不尽相同,但从其执法的主要依据-《大明律》的条文来看,

          大明王朝全面实行海禁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大明律》明确规定:「凡将牛、马、

          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绵出外境货买卖及下海者杖一百」(34),

          「若将入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35)另外,《大明律》禁止私人制造具有二

          艉以上的大船,而没有这种船只,是不可|能出海的,私自携带违禁物下海,及与外

          番交易者一律处斩,并枭首示众。甚至帮助与交结这种违禁海商的平民也要充军发

          配(36)。

          2.清代的海禁

          清初满人入关,郑成功退处东南沿海一带,继续反抗。为了断绝沿海人民对郑成功

          有人力和物力的接济,清廷於顺治十二年从浙闽总督屯泰疏言:「沿海省分无许片

          板入海」(37)。顺治十三年六月(西元一六五六年)又谕令浙江、福建、广东、

          江南、山东、天津各督抚镇,「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

          违者「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38)。顺治十七年(西元一六五六年)九月,

          又应福建总督李率泰奏:「以海氛未靖,迁同安之排头,海澄之方田沿海居民八十

          八堡及海澄边境人民於内地安插」。翌年,顺治皇帝宾天,康熙皇帝即位,黄梧主

          张把「山东、浙江、闽、奥沿海居民尽徙入内地,设立边界,布置防守。将所有沿

          海船只烧毁,寸板不许下水」(39)。随乃有顺治十八年之迁界令:

          谕户部,前因江南、浙江、福建、广东濒海地方逼近贼巢,海逆不时侵犯,以致生

          民不获宁宇,故尽令迁移内地(40)。

          清廷实施海禁部分,原因是因为郑成功「不时侵犯,以致民不聊生」乃作此「保全

          民生」(41)实际上则是要把郑成功完全孤立海外,绝其交通,使郑氏再也不能从

          沿海获得粮饷及人员之补充,以至其「船只无可修葺,自然腐烂」,「粮草不继」

          而「不攻自灭」(42)。为了断绝郑成功的物资供应,清廷实施海禁迁界而付出了

          非常大的代价。然而清廷并不因此而改变其海禁政策,因为,虽然牺牲了为数不少

          的税收与生命,但死亡的都是汉人,不是满人,却也因此巩固了满清的统治与地位。

          直到康熙二十三年才有限度开放海禁政策,也只维持了三十多年,到了康熙五十六

          年又重申了禁令。这一次是指明不许去南洋,原因是康熙皇帝相信吕宋,噶喇吧

          (雅加达)等处为「海盗之薮」,「藏匿盗贼甚多」恐怕汉人出海和这些盗贼勾结造

          反,於乾隆年间,清廷继续严格执行海禁政策(43)。而乾隆采取了三条措施禁止

          外国商船入浙海关做生意:

          一.提高浙海关关税,「洋船意在图利,使其无利可图。则自归奥省收泊,乃不禁

          之地利也」(44)。

          二.对来宁波贸易的外国商船,强制性地「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45)。

          三.不许在宁波开设洋行及天主教堂。

          但这也只针对欧洲,特别是针对英国和荷兰商船,其实乾隆顽固推行一口通商的闭

          关政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担心中国人民在与外国人的频繁接触中形

          成反对清朝统治的情绪和力量(46)。

    • 家园 呵呵,说到俺心坎里去了

      估计跟帖里的问题将是为什么成祖以后会实行海禁,难道宣宗同样无知?要知道,那可是“好圣孙”!

      先替别人挤兑一下查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