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历史长河纪念七七事变活动正式开场! -- 温相

共:💬37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七七”事变史要

      “七七”事变史要

      张同新

      “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日本侵略者自从发动“九一八”事变以来,侵略中国的又一关键步骤。

      古老的卢沟桥座落在丰台北面永定河上,平保公路由此通过。桥北数百米有一座铁路桥,连结平汉铁路。宛平城建筑在永定河东岸卢沟桥头。明朝末年为拱卫北京,乃于畿辅咽喉卢沟建此屯兵城,名日“拱极”。北洋政府倒台后,宛平县署迁入城内,改名宛平城。29军为扼守这个军事要地,以37师110旅219团第三营驻守,这是一个加强营,有1400多官兵,营长金振中。团长吉星文事变前在南京受训未归,团部设在桥西的长辛店,由团副苏桂清主持。旅长何基沣,师长冯治安均为坚决抗日的爱国将领。

      日军为了夺取宛平城已经作了长期准备。驻丰台日军不断在丰台至卢沟桥地区演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准备。至5、6月间,日军每隔三五天即演习一次,不分昼夜,荷枪实弹。日军第一联队所写《卢沟桥附近战斗详报》供认:“我们行动必须经常保持如疾风迅雷之神速”。“对于薄暮、黎明及夜间之训练务求精进,每一官兵都要作到熟记驻屯地附近地形,并熟练夜间行动;同时对于支那军首脑的住宅和兵营、城门等处,也都策定奇袭计划”,“对各目标一一勘查”。从6月起,驻丰台日军三个中队在宛平城北,平汉铁路北侧至永定河堤一带,日夜不停地演习攻城战术,时时枪炮齐鸣,践踏良田。还要求测量、圈占大井村民田,企图修建机场、兵营,切断宛平与北平的交通。

      7月6日,驻丰台日军要求穿过宛平城去长辛店演习,遭中国守军拒绝。7月7日又荷枪实弹到卢沟桥地区演习,气氛紧张,异于往常。旅长何基沣急电师长冯治安从保定返平,商议了应变措施。

      当晚10时许,日军演习完毕,在城北整队似乎要回营。此时城东方突然鸣枪数响,日军立刻对宛平城取包围攻击之势,日军无端向宛平守军提出,日军丢失一名士兵,听到城内枪响,疑在城内,要求入城搜查。营长金振中拒绝了日方无理要求,并指挥所部严密戒备,当即报告了上级。日军鸣枪示威,两军对峙。夜12时许,日本使馆武官松井两次打电话给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坚持要求日军入城搜查,秦德纯拒绝之。稍后,松井电话称,丢失士兵已经归队,但为查明原因,日军一定要入城,如不允许,将以武装保护进城。此时日军已向宛平城外大量增援,作好总攻准备,战火一触即发。为防止事态扩大,秦德纯与松井商定双方派代表连夜赴宛平城调查。

      冀察当局派河北省第四区行政专员兼宛平县长王冷斋,冀察政委会外交委员会专员林耕字,冀察绥靖公署交通处副处长周永业为代表;日方以冀察绥署顾问樱井,辅佐官寺平,秘书斋藤为代表。8日4时许双方代表到宛平城县署大厅谈判。日方提出惩凶,向日方道歉,中国军撤退,日军入城等无理要求,王冷斋严辞拒绝。谈判刚刚开始,东门外便枪声大作,日军攻城。为保证代表安全,金振中提议将谈判地点改在县署附近的民房。当代表们刚离开大厅,首发炮弹便命中大厅,顿时双方激战至7时50分不止。金振中把樱井等带上城墙,让他们向日军喊话停止攻城,但无效,谈判无法进行。师长冯治安通过何基沣下达命令:“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三营官兵不畏牺牲,英勇还击,多次打退日军进攻。城外铁路桥,城北龙王庙被日军抢占,对宛平城造成威胁。日军见守军顽强抵抗,同意停火谈判,但因日方蛮横无理,谈判破裂,11时敌人再度攻城,宛平谈判结束。

      8日午后,29军组织有力反攻:从长辛店以北,八宝山以南夹击宛平城外日军,重创敌人。入夜组织大刀队,奇袭铁路桥及龙王庙之敌。在夜幕掩护下,中国健儿悄悄摸进敌阵,只见寒光闪闪,日寇身首分家,惊恐万状的敌人仓皇逃命,29军夺回了铁路桥与龙王庙。

      日寇制造第二个柳条沟事件的计划失败了,又玩弄假谈判真大战的把戏。一面在北平与冀察当局谈判,声言就地和平解决争端,一面又迅速调集大军,部署平津间的全面大战。9日至11日双方曾三次达成停战协议,日方三次违约。11日,松井与秦德纯达成三项停战协定,冀察当局作了重大妥协,但事态却继续恶化。日军用大炮、战车反复冲击,铁路桥、龙王庙几得几失。219团伤亡很大,营长金振中,团长吉星文均先后负伤,但仍然坚守阵地。同时北平城内也紧急动员起来,准备迎击敌人的进攻。

      日军的野蛮行径,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怒。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寇进攻卢沟桥通电》,紧急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号召“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而要“武装保卫平津,武装保卫华北”,“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15日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等应国民政府之邀上庐山参加暑期谈话会,向蒋介石面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当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各地党组织发出《关于组织抗日统一战线扩大救亡运动给各地党部的指示》,要求全党为实现7月8日宣言而不懈努力,共产党员应当成为团结抗战的模范,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为抗战到底而与全国一切爱国力量生死与共的决心。

      卢沟桥抗战给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北平群众立即行动起来,中共地下党组织广泛发动、组织各界抗敌后援会,迅速形成支援29军抗战的热潮,长辛店、宛平地区的工人、农民,冒着敌人的炮火硝烟,为部队送饭、送弹药、救护伤员、修工事,农民把新摘下来的西瓜送到阵地上劳军。全国各地的声援电,慰问品,慰问信纷纷送到北平。萨空了从上海致电慰问,并汇来慰问款。来自广州、上海、天津、北平等地慰问代表团,带着丰富多采的慰问品到战地慰问抗敌官兵。各报社记者云集卢沟桥,以炽热的爱国之心进行火线采访,冒着敌人呼啸的枪弹,在前沿摄影,记录下日军的残暴与29军官兵的英雄事迹。通过报章,把日寇侵略的真相与中国军民的斗争精神,迅速传遍全国及世界。何基沣旅长热情地接待了各地的代表,并以全国父老的殷切希望教育官兵。卢沟桥抗战牵动着每个炎黄子孙的心。

      国民政府对事变作出了积极反应。8日至10日,蒋介石速电29军军长宋哲元,令固守宛平城,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速到保定指挥,限期完成国防线工事。同时派兵增援石家庄、保定。9日,外交部向日本政府提出严重抗议,又派员与日本驻华使馆进行多次交涉,要求日军停止违法背信行动,不要扩大事态。

      原定由国民政府召开的暑期谈话会如期举行。全国各党派、各界知名人士158人参加了15日至20日的第一期谈话会。席间,张志让、王云五、王亚明、江问渔、杜重远、朱经农、吴贻芳、蒋梦麟、曾琦、张君劢等20多人自由发言,共同表示,在民族危难之际,民族生存之重要高于一切,全国应服从政府一致抗日;但要求政府对抗战要切实准备,公布宪法,实行宪政,给人民以言论自由,废除特种刑法,迅速改变新闻检查制度等等。这种为救亡图存而呈现的政治协商气氛,令人鼓舞。

      17日蒋介石在谈话会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对卢沟桥事件发表讲话,申明了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表示决不允许把北平变成第二个沈阳。如果争端不能和平解决,便“只有牺牲与抵抗”。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抗战守土之责任”。“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蒋介石的讲话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

      日军以和谈掩护增兵,卢沟桥地区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宋哲元等29军部分上层将领对和平解决事变仍抱幻想。11日宋哲元到天津,与新任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及其代表作了多次会晤与谈判,达成妥协协定。19日宋哲元回北平,误认为从此可以息事宁人,命令拆除城内防御工事,打开城门,按协定要求37师他调。北平军民对此很不理解,议论纷纷。

      日本内阁于7月11日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陆军占领华北、平津地区及改革经济、财政的通盘计划。下午,近卫匆忙觐见天皇,请求批准。近卫刚把这份批件带回,日本各报纸便迫不及待地刊登号外,以惊人的标题报道:“日本决定出兵华北!”“四个师团将立即开拔”。日本陆军激起了战争狂热,海军也剑拔弩张,军阀、财阀紧密携手,全力倾注于对华战争。16日,入关日军已达5个师团10万人以上,飞机百架。17日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关于华北用兵时的对华战争指导纲要》,规定战争初期“以惩罚并击溃29军”,完全占领华北为目的。再与中央军作战,“通过全面战争求得对华问题的彻底解决”。要求日军速战速决,“防止蒋政权西遁,迫其投降”。扩大战争的方法,则由日本“天津驻军在当地递交最后通牒,开始作战行动”。

      19日23时,29军代表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参谋长签订了停战协定六条“誓文”。20日,日军撕毁协定,炮击宛平城、卢沟桥,进犯大红门,北平市人心恐慌。132师赶到南苑及北平城内增防,人心稍定。25日,日军突然袭击廊坊,飞机狂炸,38师守军被迫撤退。26日香月清司向宋哲元下最后通牒,要求驻守卢沟桥及北平各地的29军必须于28日完全撤退,否则日军将自由行动。实际上日军已切断了平津交通,从廊坊进攻团河、黄村、通县、南苑,又挑起广安门事件。天上飞机,地面坦克,掩护狂暴的日兵冲杀。日寇按预定计划发动了全面战争。

      宋哲元接到通牒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抵抗。28日反攻丰台,组织南苑保卫战,反击日军对广安门的进攻,痛歼五里店日军,均取得了胜利。通县伪军张砚田、张庆余部举义反正,消灭了通县日伪军。但已作好大战准备的日军,依仗优势装备,象野兽般地猛扑丰台、南苑。丰台失陷,南苑危殆。29军把军部移到城内,佟麟阁、赵登禹二将军指挥南苑保卫战。1000多名暑期军训团的男女学生,与29军并肩战斗。经过顽强抵抗,给敌人以重大杀伤。但在日军大炮、飞机的轰击下伤亡极大,只得且战且退。佟、赵二将军身负重伤,仍指挥作战,先后壮烈殉国,成为中日开战以来最先牺牲的两位国民党高级将领,受到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的尊敬与怀念。

      29日宋哲元按蒋介石的命令指挥所部撤往保定,留下张自忠带少数人在北平维持冀察政权。29军驻天津部队在重创日军后也南撤。27日中国政府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两旬以来我方已尽和平最大之努力,嗣后一切事态之责任,自应完全由日方负之”。

      日军铁蹄踏进北平城后立即扶植傀儡,把张自忠等抛到一边。此时张已完全看清了日寇的狰狞面目,迅速设计逃脱,奔赴抗战杀敌的战场。

      平津陷落了,但是中国人民从此在国共合作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了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卢沟桥事变已经过去50年了,中日战争也早在42年前结束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纪念“七七”这个令人难以忘却的日子,就是要使人们记住历史的教训,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使新的战祸永不发生,代之以世代友好。但是,不能不指出的是,在日本,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至今还在念念不忘那场“大东亚圣战”。他们对中日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耿耿于怀。一有机会,这些人就要做坏事,破坏来之不易的中日友好关系。有的人甚至还明目张胆地篡改历史,公然为侵略辩护。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我们坚信,广大日本人民是要和中国人民友好的。两国间那段不幸的历史已成为过去。向前看,世代友好下去,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原载《人民日报》1987.07.02第5版)

    • 家园 抗日战争中有哪些著名大战役?

      抗日战争中有哪些著名大战役?

      抗日战争中有哪些著名大战役?

      http://japan.people.com.cn/museum/kangzhan/beijing/beijing008.htm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抗日战争中最著名的大:战役有:平津战役、太原会战、淞沪战役、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百团大战、常德会战、豫湘桂战役等等。其中规模最大的要数武汉会战,在这次会战中,国民政府配置兵力达百余万,经历大小战斗几百次,损失兵力约40万,时间长达4个多月;日本投入兵力40余万,伤亡20万。最令人振奋的要数台儿庄战役,此役中国投入军队12万人,日本投入6万多人,日本被歼2万余人

    • 家园 支持温相,铭记历史
    • 家园 新《万里长城永不倒》

      [FLASH]http://kjapan.sdedu.net/game/greatwall.swf[/FLASH]

    • 家园 血祭卢沟桥――七七事变(转一专著,纪念先烈)

      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wars/xjlgq77sb/xjlgq.html

      • 家园 7.7事变背景介绍(ZT)

        7.7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侵吞我东北三省,1933年又侵占热河省,接着,日本侵略军开进山海关,步步向我华的渗入。1934年4月,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天羽英二发表《天羽声明》,赤裸裸地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要用武力变中国为日本独占殖民地的野心。1935年10月28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向中国国民党政府提出了所谓"对华三原则":(1)中国取消一切抗日运动;(2)承认伪"满洲国",实现中、日、满在华北的经济合作;(3)中、日、满共同防共。1936年3月,广田弘毅任首相,8月7日他主持召开的"五相会议"(即首相、陆相、海相、外相和藏相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军部提出的进一步扩大侵略的方案。同年,日本军国主义又具体地制定了大规模入侵中国的计划:第一步,占领华北和上海;第二步,占领中国的其他地区。在外交烟幕的掩盖下,日本帝国主义加紧进行侵略我国华北的准备和部署。日本在中国多次召开领事会议、华北日军与关东军干部联席会议、武官会议等,具体策划对我国的侵略。1935年6月,日本强行要求中国签订从河北省撤出国民党党部和军队的梅津、何应钦协定后,又策动汉奸搞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并在河北省东部22个县成立所谓"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同时,进一步企图吞并河北、山西、山东、察哈尔、绥远等北方五省。1936年4月,日本侵入华北的军队增加了两倍。5月,任命香月清司为华北驻军新任指挥官。自1937年4月起,日军经常进行军事演习。特别是5月以后,驻北平丰台日军几乎每天都在进行挑衅性的夜间演习。 

          "芦沟桥事变"前夕,西起丰台,东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有日本入侵华北的驻军5000余人;北平以东,有日本卵翼下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敌伪军1.7万人;北面和西北面,有日本豢养的察北的伪蒙军约4万人。只有北平的西南面尚为中国驻军宋哲元指挥下的第29军一部防守。因此,位于北平西南10余公里处平汉铁路线上的芦沟桥,就成了北平通往南方的唯一门户。

          1937年7月7日夜11时,日军驻丰台部队,在宛平城外芦沟桥附近,借口夜间演习中,失踪士兵一名,无理要求派部队进宛平城搜查,为当时驻芦沟桥的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219团吉星文部所拒绝。双方正在交涉中,日本侵略军竟向宛平城射击,继而开炮轰击宛平城和芦沟桥。日本军国主义向中国发动全面战争从此开始。

          事变发生几小时,日本按计划从山海关、通县、天津等地调兵千余名增援。17日,日本政府召开五相会议,决定动员40万军队用于侵华战争,妄图以武力灭亡中国。

          日本侵略军得到新的增援兵,便兵分三路围攻北平。到7月26日,日军增兵已达10万人左右,进一步完成了扩大侵略的军事部署;第一路,关东军酒井、铃木两个混成旅团由热河向北平北侧进攻;第二路,由朝鲜调来的第20师团(师团长为川岸文三郎)向北平南侧进攻;第三路,以华北驻军河边旅团为基干,向北平东侧进攻。另有从日本国内调来的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配合海军进攻天津。此外,在日本国内尚有个师团念机而动。在日本军国主义大举进攻下,驻守北平的第29军第37师及其他部队广大官兵奋力抵抗,但由于蒋介石政府不予支援,终于失利,被迫撤退。7月30日,日本侵略军相继侵占北平、天津。尔后,日本侵略军在华北战场上便以平津为据点,沿平绥路、平汉路、津浦路继续扩大战争。为了实现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8月13日,驻沪日军进攻中国守军,发动了"八?一三事变。"

           "芦沟桥事变"时,日军即在上海地区加紧进行调集舰只、增派部队、征油预备役等战争准备活动。企图利用在上海的既占阳地和有利的军事态势,一举占领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为后续部队上陆创造条件。在战略上企图控制进攻南京的大门,配合华北战场,以求战争的速战速决。为此,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自7月中旬起即开始武装示威和夜间巷战演习等军事挑衅,并且多次制造了"水兵失踪"事件。1937年8月9日下午5时左右,日军特别陆战队大山勇夫中尉和一名水兵,驾驶汽车直闯虹桥军用机场,并开枪射击中国哨兵。警卫机场的中国国民常保安队开枪还击,两个日本军人当场毙命。11月,日寇提出取缔上海地区国民党保安队和撤除沪西地区的工事等无理要求。同时,增派大量舰艇驶进黄埔江,并向上海增派海军陆战队。12日傍晚,停泊在上海的日本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司令官电告海军大臣米内光政:上海战事已处在爆发前夕。当天夜里,日本政府首相、外相、陆相、海相"四相"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火速派两个师团开赴上海。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凭借租界和黄埔江上的军舰,在航空在支援下发起进攻,揭开战幕。日本侵略军所到之处,烧杀忍淫掠,罪行累累,使中国人民的生命与财产遭到巨大损失。

    • 家园 为响应温相号召为七七事变赋诗一首,以为纪念

      中华文明,世代其昌。东瀛丑类,徒为望洋。

      柳条惊变,突入群狼。政府无能,丧我家邦。

      父老相携,奔走踉跄。天地失色,日月无光。

      得陇望蜀,日寇逞强。且战且退,华北濒亡。

      北平内外,魑魅魍魉。宛平卢沟,气焰嚣张。

      唯我健儿,堪作强梁。长城浴血,沃野鹰扬。

      短兵相接,寸土不让。取义成仁,宁为国殇。

      豪俊皆出,血染沙场。人民端拱,何以克当。

      壮烈无违,不愧炎黄。奋勇八载,太平有象。

      风云已矣,难掩沧桑。惜我来者,国耻勿忘。

    • 家园 集百千骸以茔封 一寸山河 一寸血泪; 振亿万年之国运 永怀壮烈 永奠精忠 .

      [GLOW=255,RED,2]

      集百千骸以茔封 一寸山河 一寸血泪

      振亿万年之国运 永怀壮烈 永奠精忠

      [/GLOW]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 家园 纪念先烈的丰功伟绩!
    • 家园 Re:历史长河纪念七七事变活动正式开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以武力占领东北四省以后,暂时改变了它的对华政策。日本先是和国民政府签署了“塘沽协议”和“何梅协议”,实行和国民政府的表面的和平,但是又支使汉奸殷钕耕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和德王的“蒙古军政府”。这时的华北地区的河北省,北平市和天津市也趋于特别化,也就是更加独立与国民政府,这也正是日本政府希望的,并且希望尽快控制华北,进一步进入中国内陆。1937年6月9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在给日本大本部的奏折中提出:“从准备对苏作战的观点来观察,目前中国的形式,我们相信:如为我武力所许,首先对南京政权加以一击,除去我背后的威胁,此最为上策。”

      东条英机的观点代表日本政府的一般观点,也符合日本“大陆政策”的既定步骤。当时,华北局势很动荡,亲日分子非常猖獗,亲日势力很强。在国民党内部,肖振瀛在29军军长宋哲元的支持下正在进行着权力之争。在宋元哲任察哈尔省主席的时候,曾发生了和日本人冲突的察东事件和张北事件。所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亲日派人物何应钦认为如果宋哲元继续留在察哈尔,将对当时的对日政策不利。在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汪精卫的同意下,1935年6月9日,宋哲元被免去察哈尔省主席职务,由秦德纯暂时代理,同时将29军调离华北。肖振瀛是一个很有野心的政客,由于他对29军的建立和发展都有过贡献所以宋哲元很信任他。宋哲元和肖振瀛都不希望29军离开华北,这样就可以控制河北,北京和天津。1935年6月28日北平城被汉奸白坚武的便衣队袭击,宋元哲和肖振瀛以北平军力薄弱为由将29军军部和其37师从张家口调入北平,形成了对北平的控制。由于“何梅协议”对在华北驻军的限制,29军留在华北违背了“何梅协议”的条文,宋哲元和肖振瀛一方面致电蒋介石表示29军在华北的重要性,尤其是牵制日本人,另一方面又和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会谈已达到谅解。经过多方周旋,蒋介石同意改组行政院驻北平政务管理委员会,以宋元哲为委员长,并将该会原来的建制,由辖华北5省2市,改为只辖河北,察哈尔两省和北平,天津两个市,并且改为冀察政务委员会,任命宋哲元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河北省主席,29军38师师长张自忠为察哈尔主席,秦德纯为北平市长,肖振瀛为天津市长。虽然冀察政务委员会隶属于国民政府,但是人事,财务,税收,军政等都又宋元哲控制,是实际上的自治。

      冀察政务委员成立以后,宋哲元在对日本人的态度和方法基本上是“表面上亲善,实际上敷衍”。宋哲元对汉奸是即不得罪,也不重用。其实日本的对华政策早在“田中奏折”已经确定了灭亡中国的国策,1938年8月,日本内阁由通过了一个叫“基本国策”的文件,确定要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战争。所以冀察政务委员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个是投降于日本人,另一个是和日本人决裂,没有中庸之道。并且在冀察政务委员成立以后,29军和日本人的冲突也没有间断。1935年冬,汉奸刘桂堂企图在房山一带建立据点,被29军何基沣旅击败。1936年9月18日,一中队日本军和29军一部在丰台相遇,发生冲突,结果29军撤出丰台。1937年2月,冀东民团宁雨时部3000人企图通过昌平,南口西进,被29军何基沣旅击败。

      “七七事变”前,华北实际上已成为前线。那时北平外围形式:北宁路沿线,西起丰台,东至山海关,均有日军驻防;北平东部,有“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北平北面,有在热河集结的伪军;在北平西北,有李守信和王英德伪军部队。仅仅在北平西南面有29军防守。当时北宁路被日本人控制,位于平汉路的卢沟桥就成为北平的唯一门户。

      芦沟桥始见于金大定29年(公元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1192年)。桥全长265米,宽约8米,共有桥洞11孔。由于地处要冲,元,明,清以来,时加修建,乾隆皇帝提的“芦沟晓月”石碑立在桥头。桥下为永定河。芦沟桥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其中近代之例为1922年直奉大战,双方为争夺芦沟桥,曾在这里肉搏5个昼夜,使得永定河变成了血河,极其残酷。“七七事变”前,芦沟桥的军事地位极其重要,如果29军掌握了芦沟桥,就可以进可攻,退可守;如果日本人占领了芦沟桥,北平将变为孤立无援的死城。日本人的目的是将平津作为他们进一步侵华的大后方。

      当时29军共有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和1个特务旅,并且把地方保安队组成2个旅,总兵力为10万人,分驻于冀察两省,和平津两市。各部队分布为:143师刘汝明部,位于察哈尔省和平绥路沿线。132师赵登禹部,位于河北省任丘,和间一带。38师张自忠部,位于天津小站,廊坊,马厂和大沽。37师冯治安部,位于西苑。刘自珍旅位于北平城内。何基沣旅位于芦沟桥和长辛店一带。陈春荣旅位于保定。由于日本人占领的东北4省,并且不断地挑起争端,当时的全国形势是要求全面抗战,西安事变使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华北的局势也是不断的紧张,所以29军得到了全国军民的大力支持。此时日军也在为其军事行动大做准备,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也亲临芦沟桥进行精心设计。终于在1939年7月7日“七七事变”在芦沟桥爆发。

      日本军重演“九一八”事件的故技,日军1939年7月7日在芦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日军谎称从中国军队方面听到枪声,日本军随即向中方提出抗议,谎称一个叫石田的士兵失踪,于是兵临城下,要求进城搜查,中国军队拒不开门,日军的一个营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进攻。29军当地驻军吉星文团奋起反击,并且喊出“誓与桥共存亡,决不后退”。至8日下午,29军从长辛店以北及八宝山一南向日军发起了攻势,坚守住驻地。在芦沟桥爆发后,全国的抗战热情达到了高潮,全国人民,无论是共产党还国民党,无论是老百姓还是高级将领,同仇敌忾。日军也利用和中国方面的谈判来拖延时间,争取援兵。1939年7月11日近卫内阁召集紧急内阁会议,16日决定调前10万陆军去中国,17日东京“5相会议”又决定动员40万日军开往中国。国民政府两派的斗争也趋于激烈,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宣布了准备抗战自卫的方针,但仍“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芦沟桥事件的解决”。同时国民党元老张群提出了“14字真言---和必乱,战必败,败则后和,和而后安”。孔祥熙也提出“12字秘诀---抗战不如参战,参战不如观战”。这时宋哲元也和日本人进行了一次一次不可能有结果的谈判。在谈判过程中,以东条英机为参谋长的关东军开始集结兵力。从北宁路将关东军开入关内,从北海道海运军队到塘沽,并且在天津东局子飞机场大量集结空军。

      1939年7月21日日军炮击宛平县城和长辛店一带的29军,25日炮击29军廊坊驻军,26日日军空军袭击廊坊,同日日军企图冲进广安门,27日日军向冀察政务委员会发出最后通牒,限29军37师(冯治安部)于28日正午自北平附近退尽。28日,日军继续进攻,并以空军轰炸,29军南苑守军损失惨重,29军副军长兼教导团团长佟麟阁,123师师长赵登禹相继阵亡。宋哲元于28日晚自北平逃到保定,30日日军占领北平,同日天津失守。但是“七七事变”就像“珍珠港事件”一样,“七七事变”掀起了中国抗日的序幕,全面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 家园 顶一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