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见证者·幸存者·阵亡者:魏巍 -- 陈郢客

共:💬362 🌺3313 🌵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以我为主,正视问题;继承精神,有所扬弃

          历史从不会第二次渡河。

          若忧惧历史复制,精神继承,就会有心无力,大打折扣的。

          合题时代没什么不好。

          若无魏先生等人看似“落伍”的坚持,——我们今日未必能真正“合题”,直面问题。

          这便是魏老等人的意义。

          时代不断前行,会冲刷一些东西,也会留下永恒珍贵的玉石。

          似我者死,神我者生。向来如此。

          若不具拿来精神,那仅仅是我们的无能。

          哪能拧巴到魏老那里?——宽限自己,便会苛求前辈。

          至于“死亡”一说,

          当年也曾有人对孔子说,商文化灭绝在周手上,

          孔子说:商文化哪里灭绝了?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这便是“历史的眼光”。

          通宝推:路远无轻,
        • 家园 支持你的回贴,同时也说几句

          我个人觉得你的两个回贴都挺有质量的,说出了一些实质性的东西。

          以我个人的体会而言,魏巍确实有悲剧的一面,这一点不用回避。而作为后辈的我们,身处当下,在面对先辈英雄时,也有回避不掉的挑战。

          挑战不但来自于继承,同时也来自于发展。而两者无不需要面对现实的勇气。

          时过境迁,完全照搬过去的那一套已经没有可能了。魏巍本人所说的阵地,如果真的是意味着回到从前的话,我个人是不愿意去守的。但是他总是以弱势群体为先的责任感,我想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是乐于继承下来的。事实上,近年来民间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志愿者支教,地震捐款等等)也说明了这种责任感没有丢。而作为他最珍贵的遗产之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我可以很自信的讲,一代会更比一代强。

          要发展,就要敢于面对现实,包括以前被有心或者是无意遮掩起来的现实。比较遗憾的是,在这一点上,情绪和面子还是占了太大的比重,不要说当局,就是论坛上也是一样。当事者往往因为出于自身的立场而有意回避。一代一代的这样下来,后果就是历史成了传说,传说又变成了神话,而后人受神话影响的结果往往是非常可怕的。

          总之,理性和客观,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忘了。

      • 家园 文笔不错

        但是不得不说您没仔细看楼主的文章,也没看楼下众网友的回复。您这一大篇和《谁是最可爱的人》扯不上,如果大家在这里讨论的是《小萝卜头》、《金色的鱼钩》、《多收了三五斗》之类,倒还靠谱。

        这两天河友们讨论朝鲜战争,关键词是民族国家、主权、独立。您好像有点概念不清。

      • 家园 您能扯,《最可爱的人》是暴力革命?

        扯蛋,你说说你是么时候会去暴力革命?

        难道等着国外势力在东北划出缓冲区,禁飞区之类的时候,象现在伊拉克阿富汗那样你就满意了。

        在列强吃人不吐骨头的现在,还胡说撒么不喜欢暴力革命,难道你对近代史一无所知?

        格鲁吉亚在强暴平民被暴头后也说不喜欢暴力。

        没给打暴过头不喜欢暴力很正常。

        但对于近代史天天都是国耻日的华人来说,不喜欢暴力,真tmd好笑。

        最可爱的人,不想培养出掘墓人,

        更加莫名其妙!

        难道老山那些战士,汶川那些饿着肚子的军人,

        谁是谁的掘墓人

        对把《谁是最可爱的人》撤出中学语文课本,我是赞成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我自己不是一个革命者,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革命者。编课本的先生们大约也是这样想,只是不好直接说出来罢了。当权者不想培养出掘墓人,这可以理解。作为升斗小民的我也反对革命,是因为革命巨大的成本和换汤不换药的结局。

        我赞同楼主关于《歌唱祖国》,《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时代曲的评价。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建国初期人民群众的主流精神面貌。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后来的反右,大跃进,以及文革。在我看来,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这个整体的认识使我对暴力革命持否定的态度。

        反对暴力?反对gcd吧,直说好了,兜撒么圈子。

      • 家园 能否面对我们时代真正的问题,这是大关键。

        现在是“合题”阶段,“合题”实乃我们肩上的分量,

        ——孔子也罢,志愿军也罢,都可以引为思想资源,

        ——大家所图,亦就是改革,改良。无愧前辈,无愧来者,无愧自己。

        “暴力革命”,——没人有这打算;

        时代将会慢慢地进步,在每个人小小的坚持面前。

        ——每一个普通人的合力,才是推动历史向前的动力。

        心里有没有标杆,做事大约会有不同。

        当然,我们也许难以像魏先生那样一生不懈,

        但是,我们可以比我们之前多坚持一会儿。

        底线也会不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